《放牧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放牧大唐-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花弄月和花弄影为什么会表现得依恋,李志颖已经弄明白了,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遇到主动靠近的女性阴魂,李志颖都会拒绝对方的,避免因为神魂交融而出现太大的问题。

    “竟然会这样子。”小金蛛微微愣了一下,然后俏皮的说道,“不过你说不行,我就越想尝试”

    “你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吗?”李志颖有些无语道,“不要胡闹啊,孩子。”

    李志颖说话之后,便化身过去佛陀,开始修复精神力量。

    小金蛛正要过来,但看到李志颖变成佛陀了,只觉得非常无趣,救跑回自己的身体中去了。

    过去弥陀经虽然不错,然而修复精神是非常缓慢的。

    李志颖只能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运转过去弥陀经,让自己在不留后患的情况下,慢慢的恢复。

    豁然,一道纯粹的念头涌了过来。

    李志颖如同一个口渴的人,不自觉地喝了一口,这一口下去,他就感觉到一阵精神。

    这是

    “这是桃神泄露出来的力量。”王易的声音响起,他神采奕奕,已经恢复了所有的伤势,他朝李志颖说话道,“反复不断的施展灵魂漩涡,加上吴管家的力量反复伤害,桃神的意志力已经消散了不少,所以力量把持不住,就泄露出来了,我侥幸得到一部分,恢复了实力,还彻底的巩固了附体大成的境界,看到你还没修复,就赠送你一些。”

    一一

    一一

    ps:身体不舒服,状态很差,写不出来了,今天保底两更,明天多更感谢大家!

    ps:  感谢订阅,祝您生活愉快。

    再次感谢丰和等书友的打赏支持。

第四百二十六章 板子高高举起() 
石磊这次的任职,单从品级上来说绝对是提升了,广州郡番禹府的折冲都尉,由于广州府是岭南道的治所所在,级别和规格都不同于岭南的其他州县,而番禹府又是上府,手下的军镇规模并不小,所以石磊这个新职位,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上的职官,他能享受到的待遇也提了一格,同样来到了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

    看上去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官职基本上就算做到头了,再想有所提升,就真的必须有资历,有年龄才行了,因为再朝上走就到了从三品的高位,大都已经是某个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了,也就变成了真正的高官行列。

    可以说他这正四品上,正是官员之中划分梯队的一个重要分界线,跨过去就是一方大佬,对整个大唐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像是和石磊不太对付的孔颖达,就是这个级别的国子祭酒,主管大唐天下的一应教育事业的,这影响力和石磊一个折冲都尉明显不是一个量级的。同级别的还有将作监,秘书监等等要害部门的大头头,绝对的位高权重了。

    可要是跨不过去这道坎的话,很可能就要蹉跎一辈子了,很多人都是卡在了这道关卡上,一辈子再难寸劲。

    往上走的话,用困难重重都不足以形容,很多时候都得说是时也命也,而且这样的顶级职位,那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背后都有多少人盯着呢。所以石磊来到这个职位,那也算是有喜有忧了。

    而真正让他烦恼的事情不在这,关键还是在于他任职的这个地点,级别确实是高,就是位置真心不太好。

    大唐时的广州还不像后世一样,在华夏天下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如今的广州,虽然也是大唐远洋运输的起始点,以及各国商品的集散地,在商业上的地位其实并不低。

    但架不住它有着另一个更加出名的身份,广州是和交州,以及雷州也就是海南岛,齐名的流放地,让大唐官吏们全都畏之如虎的存在。

    并且将去广州视若危途,经常会有此一去九死一生的感叹,很多官吏也确实是一去不复返,再也没有返回大唐中枢的可能。

    而上次想要把自家在长安的豪宅,半卖半送给石磊,也好有个香火情,以后指望石磊能拉他一把的勋贵,就是被流放到了广州这里。

    这其中当然也有不少当官的心态问题,都觉得待在长安这个天下中枢才是正理,才能更好的施展他们的政治抱负,不想去这样偏远的犄角旮旯,再也没法在李二的面前晃悠着,很容易让这些有远大理想的家伙们灰心丧气。

    但是也不难想象,广州那边的环境,一定也有其恶劣的一面,有让人不那么向往的理由。

    石磊就曾经感受过岭南这边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和冯盎一起赶路的那段时间,可是充分的体会过在岭南居住的大不易,还是能够理解这些人的想法的。

    那么派他石磊到这样一处地方来,实在是让他搞不懂,这到底算是善意的提升,还是真正的流放呢。

    可惜石磊身边这会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智囊存在,只有猎人大叔,算是能给他提供一些意见做参考,范大叔和管家大叔两位最有政治智慧的人物,如今都还要在长安家中坐镇,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还要靠他们帮衬着。

    就像前段时间对窦家和长孙家的报复行动,正是有了这两位大叔的果断建议和细致筹划,才能如此顺利的取得了这么让人瞩目的成绩,当然也得亏程处月的果决,才能真正实施下去。

    而他们的这番狠绝的报复,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将对方的险恶意图,全都砸回了他们身上,对他们的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不能说让他们从此以后就一蹶不振吧,起码短时间内也绝对是焦头烂额了。

    受到的损失太大了,都不得不启用以前积攒下的家底,来弥补这一次的损失,甚至封库银子都搬出了一些用来应急。

    毕竟只是抚恤金,和赎回自家那些商队精英们的赎金,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基本上让他们两家最近一两年的收入全都打了水漂,也让他们不得不过上一段时间的紧巴日子了。

    这些养尊处优的家伙,生活品质都因此下降了好几个等次,虽然绝对算不上节衣缩食,但是除了必要的应酬需要摆个场面以外,其他的开销确实也减少了很多,让这两家的人,都切身体会到了这一场战斗的严重后果。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以外,其实影响更大的,还在于两家的威望。

    两家几乎是半公开的联手,对石家这么一个新兴的权贵家族动手,而且上来就下足了血本,一副不弄死对方誓不罢休的架势。

    结果最后不仅没能奈何得了对方,反而让人家把这些全都还了回来,武力方面的损失更是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这样的成果无疑让两家的敌人,受到了很好的鼓舞。

    任何家族崛起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也不可能一个敌人都没有,毕竟他们不是银子,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爱。

    更何况这两家仗着权势,可没少干那以势压人的事,甚至私底下做过的,侵吞别人家产的事都不在少数,绝对是那种最不招人喜的霸道人物,因此树立的敌人他们自己都数不清楚,其中还有不少恨不能生啖其肉的生死仇敌。

    哪怕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看不惯他们做法的勋贵,也是大有人在,只是之前的他们,哪怕经常玩些下作的手段,可确确实实的也一直无往而不利,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的,更别提去反抗这样的庞然大物了。

    可石家的报复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丰硕成果,这就给了他们反抗的信息,也成了他们打响反攻战的号角,一时间窦家和长孙无忌手下的产业,乃至于朝堂上的势力,都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围剿。

    当他们的敌人团结一致的时候,就到了他们该倒霉的时候了。以前的他们从来没真正意识到,原来自家不知不觉间,已经树立了如许多的敌人。

    甚至对这两家的做法,同样恼怒不已的程家,和其他一些与石家亲善的武勋们,也都隐蔽的推了几把,或者绊了两家几脚。

    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啊,哪怕抛开他们对石家出手这点不提,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两家可都是文官那边的中坚力量,和武将们这边考虑问题的角度,天生就是不一样的,这时候也就怪不得武将们上去落井下石了。

    不过程咬金他们,还是比较有分寸的,只在事关文武之争的事情上掺和了一下,趁机加强一下武将一脉的话语权,并没有真的弄死这两家的意思。

    不是他们不想这么干,其实想弄死这两家的武将绝对不乏其人,但是朝堂之上讲究一个平衡,这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所以往往就要做事留一线了。

    况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在,石磊这会可是被调到岭南去了,哪怕是广州,那也是岭南呢,至于到底还能不能回来,很显然也要看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做的。

    他们要是主动打破了平衡,李世民肯定不介意把板子,打到石磊这个年轻人身上,大不了就当做对年轻人的磨堪呗,他一路走来,也确实太过一帆风顺了点,吃点亏不是坏事。

第四百二十七章 对头的服软() 
李世民当然不是目光那么狭窄的人,把石磊放到现在的位置上,也不是随性而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说是一石多鸟的办法。

    对外上,主要是对冯家那边来说,广州这边是整个岭南道的治所所在,同时也是整个岭南最为心向大唐的一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万一冯家有变时,抵抗冯家入侵的一个桥头堡。这样的一处地方,当地驻军的头领,自然是要经过精心筛选的。

    而选中石磊,一方面就是因为他和冯家上下,相处的还不错,把这样一个人放到这么个位置上,不会给冯家施加太多的压力,不至于有凌迫之感,也不容易激化两边的矛盾,以至于冯家和大唐朝廷这边离心离德。

    另一方面石磊也是大唐有数的猛将,对冯家上下的威慑力也足够强大,而且万一有变,有石磊这么一员猛将镇守,广州上下也不至于不攻自破。

    而对内来讲,把石磊放到这个位置上,也算是一种维持平衡的手段,既是提醒石家,要注意和那两家斗争,把控一个度的问题,也是对石家身后的那些老牌勋贵们的一个警告。

    反过来讲,也是对那两家的一个警告,因为被石磊取代的那位,原本可以说是窦家的人,可是为窦家的贸易,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窦家这么多年积累下的家财,一部分是来自于煤矿这类规模庞大的实业,当然也有不少的份额,是要靠着外贸来的,而窦家的主攻方向就是东南这块。

    这还不像是长孙无忌那边,他家的产业主要还是李世民上台以后,才真正大规模的扩张的,一些方向上已经被那些老牌勋贵们瓜分的差不多了,他也没法轻易的打开局面,所以瞄准的也都是那些新兴市场,这趟被石家也揍的差不多了。

    倒是窦家不仅是和以冯盎为首的岭南当地势力有所合作,商队的足迹,更是涉及到了更南的地域,乃至于海外,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有那个底气找到冯盎,想要说服他弄死石磊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是原本两家素不相识的话,贸然上门纯粹就是去找死的,要不是两家有这层关系在,那个给石磊立下大功的死士,连见到冯盎的机会都没有,又哪有可能说出自己的条件呢。

    而李世民弄掉了窦家的这个得力人手,必然会对他们家的贸易有不小的影响,难不成还指望石磊,会专门照顾他窦家的生意不成?

    这变相的也借着石磊的手,进一步削弱了窦家的力量,达到他上台以后就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压制世家力量的效果。

    同时这也是给窦家,甚至所有世家们的一个警告,玩手段可以,这种借刀杀人的计策,依然会是红线,谁触碰了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且把石磊放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名义上是奖励石磊参与平叛岭南僚人的功劳,其实何尝不是一把高高举起的板子,最后到底是轻轻落下,还是重重的打到石磊身上,还是要看他这个当事人干的怎么样。

    所有人都被李世民吃的死死的,这才是一个顶尖棋手,足以决定棋盘走向的大人物,应该玩的手段。

    只不过这些东西,石磊是肯定理解不了的,他还在一边赶着路,一边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呢。

    而已经到达了一定层次的冯盎,却可以对李世民这位君王的心态,有个较为准确的猜测,所以才会断然拒绝窦家的条件,反而选择了石磊这个看上去弱势的一方。而知道了石磊的新职务以后,他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而长安那边,一直被称为李世民肚子里的蛔虫的长孙无忌,也很清晰的理解了李世民的意图,然后他就找到了最近已经忙得有点心力憔悴的都家家主,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下。

    当然对方是被打压的对象,这样的话他是不会说的,虽然之前有过合作,但在这事上,他的利益和李世民是比较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受益人,因为他是有份瓜分这些老牌世家被迫空出来的那些利益的。

    而他们商议的结果,第二天就差不多传遍了整个长安的勋贵圈。

    “没想到石家这么厉害,打的窦家和长孙家都求饶了。啧啧,看来以后要重新审视和石家的关系了。”这大概是最多勋贵发出的感叹了。

    是的,长孙无忌和窦家商议的结果,就是去找石家表达一下自家息事宁人的态度,为此甚至不惜送上一些礼物,把姿态放的很低,服软服的也很是彻底。

    没办法啊,两家现在被联合起来的敌人们,逼迫的节节败退,要是再不找石家和解,他们一直没法得到真正的安宁,也没法安下心来,去对付那些往常完全不值一提的敌人们。

    再继续这么弄下去,除非是李世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亲自出手保下他们两家,他们真的一蹶不振都不是没可能。

    只是那样一来,他们也基本退出了最高权力舞台的争夺了,也很可能要跌出最为顶尖和超然的,那一小撮勋贵的行列,这才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拼着牺牲自家的脸面和部分威名,先把石家这个最大也是最凶狠的敌人化解掉,也相当于把程家他们那一系的力量,暂时安抚了下去,不再给他们发难的借口。腾出手来的他们,就可以去挨个解决自家的内忧外患了。

    范大叔他们,也从石磊的任命中看到了一些信号,知道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也不想局面失控。大唐也不能同时倒下两大顶尖权贵,那样的情形将会特别的混乱,不利于大唐的平稳。

    他们更不愿看到石磊一直蹲岭南,甚至更偏远的地方回不来了,所以只能接受两家对头的诚意。稍稍矜持了一下,拿足了好处以后,就释放出了暂时停战的信号。

    这场虽然表面上看不到硝烟,其实私下里已经血流成河,甚至差点引起大唐动荡的勋贵斗争,终于以看似弱小的石家,全面战胜了看似强大无比的两个庞然大物而告终了。

    这一场战斗下来,石家不仅没有太大的损失,反而能收获了庞大的利益,而且同时将自家的地位彻底巩固住,并且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再也没人把石家当成普通的小辈来看待了,都放到了一个比较平等的高度,这为石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当然同时也表明以后会遭遇的挑战,也肯定会有更高的难度。

    反观窦家和长孙无忌那边,这次的损失就大了,必然要低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