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锐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被对手的狙击手爆头;中尉心有不甘地倒在赵一面前,由于与中尉靠得特近,恶心的红白脑汁溅了赵一一身。

赵一从此后再也不敢穿军官制服出任务了,敌人明摆着是专挑军官打嘛!为此赵一没少给领导开会批评过。但是他的解释很清楚明白,我当军人,精武报国重要,也得注意保护自己的性命啊!就冲着赵一这点,最后上级的上级,某军区司令员直接炒了他的鱿鱼,并对属下们教导道,如此贪生怕死,生性顽劣之人,实乃我军败类!

当官的不会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头脑只有一根筋让赵一受不了。

既然现代不适合我,我就在古代报国,圆合我的中国梦吧!

赵一夺下贼将手中大戟,反斩贼将。八十斤重的大戟使在手中一点都不觉得累,可能跟前世特种兵的魔鬼训练有关吧。

战场另一边,六百名秦兵组成一个整体的方阵,在一名中尉军官的沉着指挥下,步步为营,整齐地朝贼军包围圈外围突进。

百十名贼兵想阻止这个方阵突围,但是还没来得及围堵住他们的去路,就被方阵内弓弩手的箭矢逼退,还折了好些人马。

这些秦兵突围在即,越来越多的秦军将士紧随其后,一起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发动猛烈进攻。

赵一则率先士卒,带着一千名资源加入的三川兵将士断后,阻截陈胜大军的追击。

望着密密麻麻黑压压潮水一般汇聚而来贼兵,赵一决绝的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刀剑,那是李由的佩剑,削铁如泥,质量上乘。站在赵一身后的是一千名勇气过人的秦国儿郎,秦军黑色军旗威武地站立在千名秦人中央。

军旗不倒,军心不垮。尽管五千三川兵和二十万陈胜军厮杀得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活人了。但是这些衣甲破碎、浑身是伤的大秦武卒们,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意。

他们的主帅赵一,就站在他们的前头,手拿一柄青铜刀剑,拉风地摆着POSE,用赵一的心理话说,那是在做做热身运动哩。

这个男人,和李由不同,每一次作战他都会站在秦兵们的前头,每一次和敌人的生死交锋,他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角落。他带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

连这样的男人都不怕死,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小兵呢?

“风,大风!”秦兵们不自觉地高唱着悲壮的军歌,握紧了手中的盾牌和兵器。

贼军们在一百十步之遥,逐步向前推进。

九十步。

八十步。

七十步。

六十步

五十步。

“准备,跟我一起杀光他们!”赵一看到贼军们离自己只剩下五十步,赵一如脱弓之弦,飞身冲了出去。

很快地,两支军队的士兵们便发生了惨烈的短兵相接的接触战斗。

一时间,痛苦的哀嚎声、刀剑撞击声、盾牌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多点关注,多点支持,多点收藏,还有,记得成为隐居的粉丝哦!)

第十章 蛇吃象的吃法

(即使是急性肠胃炎生着病,隐居也要抱病码上一章,以飨热情关注我作品的所有读者书友!)

赵一策马狂奔,乘乱攻陷齐国故地许城,直奔洛阳秦军大营而去。

在那里,马裨将所率的一万兵马,已经开出城门,诸军正井然有序的布阵,随时听命调遣。

自以五千少量兵马吸引敌人主力重围之后,赵一暗中抽调空荥阳城中秦军兵力,城内城外两座大营只留下少得可怜的七千兵马,由王裨将坐镇统领。赵一和他剩下的两千残卒,加上从侧后摸过来,反包围贼军的八万多兵力,赵一此时在战场的总兵力,已经有九万之众。

这九万的兵马中,其中近两万布署于雍丘以东一百里一线,继续由三川兵旧将统领,为赵一防御侧面威胁。

另有三万之众,布署于河、雒、伊三川等诸要地,作为阻截贼兵退路之军。

此外,乘乱加入赵一和他两千残卒的秦国兵马,约有两万之众,其中一万由已经擢升为偏将的刘庆统领,以**的腰斩七军之法(赵一所授),携带有限干粮,轻装快速突进,由北而南将二十余万贼军拦腰断为五部分。

剩余两万部队,则由三川兵老将吴锡带领,集中一点从外围向贼军合围圈的核心中央一点集中进攻。

赵一所部也没闲着,离开战场时,赵一交代临时副将,一名斩首百余众的中尉,带着所部从包围圈内部向洛阳方向突围,届时会获得洛阳方向马裨将一万兵马的有效支援。

而留守雍丘的兵马,则是六七百人的火头军,赵一之所以留他们在雍丘城,一来是为保护他们的生命着想,毕竟他们没什么战力,在战场上有他们的跟进反而不见得不是个累赘。二来,他们是火头军,可却也是秦兵,站在雍丘城的城楼边上也是威风凛凛的,让城下三十里外的贼兵见了,都先入为主的认为雍丘城里还有一定量的秦兵,不是空城,秦人没有放弃雍丘城。

此时战场的胜利天平,已经奇迹般的发生了倾斜的变化。抵达洛阳后的赵一,急忙调集了马裨将所部八千人,其中有四千人都是追随赵一征战过的原河内郡郡兵精锐,剩余多则是新整编的三川兵正规军。

八千人的兵力,放眼三川郡风云战场也是一支不小的威慑力量,这对于零乱排列分布现在在各部秦军密切配合下已经处于一团混乱之鱼的贼军来说,绝对是一支意想不到的可怕存在。

马裨将身后,八千视死如归的秦国儿郎大呼着“风,大风”,用锋利的兵器敲打着手中的盾牌,整齐地向雍丘方向推进。赵一亦亲率两千骑兵,弃了重甲和辎重,绕过贼军左侧的防御阵营,向着东边扬鞭而去。

午后时分,赵一的骑兵,进抵了南阳郡宛城,根据细作的情报显示,这里是起义军的粮草辎重存放地。

此时,宛城内外的三千名守军,闻知赵一抵达,仓促而战。

赵一挥舞着铜矛,左挑右刺,一连斩杀数十名贼兵后,在宛城城外敌军中撕开了一道缺口,敢在城门吊桥拉起前纵马而入,进入城内。

城门口聚集的百十名守军看到秦将杀入,纷纷喊叫着朝赵一冲来。

赵一急掷手中铜矛,铜矛贯穿了城楼上准备放冷箭的一员贼将。那名贼将倒地后,城楼上贼兵扔下弓箭慌乱逃散。

不用再担心身后暗箭算计的赵一跳下战马,拔出青铜佩剑,比起那十七般兵器武艺,赵一最擅长剑术,前世的他是Z国特种兵第一剑术高手。

一道人影闪过,众贼兵还没看清眼前人模样,“哧哧”连续的脖颈被割断的响声发了出来。赵一剑下倒了十七八名守卫。

其余守卫见赵一三招两式毫不费力就解决掉了自己好多同伴,一时心生恐惧,纷纷向后退走。

特种兵从来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穿越重生后的赵一亦是狠下杀手。

他一个虎步箭一般速度飞身跃入守卫人群中,左手持刀剑,一个大回旋扫荡过去,周围四十余名守卫不是头颅落地便是开膛破肚,一命呜呼。

剩下六十来号人不敢再战,纷纷扔掉兵器,跪地齐声道,“小人投降,望将军饶命!”

赵一才不理会这帮小兵,因为俘虏自有紧随而至的秦兵们收拾。

只见他头也不回地朝宛城内城粮仓府库走去,众降兵们望着他那远去的威武诡异的可怕身影,竟然吓得一个个再也不敢抬头看多一眼了。

船行靠岸,赵一昂首下了战船,登上了洛阳河港栈桥。

马王裨将等诸将,纷纷上前施礼,赵一微微点头,慰问了一番众将。

“张将军的重甲兵现在何处?”赵一问道。

王裨将答道:“张将军的重甲兵已摧毁了反贼的战斗意志,目下正向荥阳方向退却而还。”

颜良微微点头,对此战果甚是满意,摆手令道:“传令给吴中尉,让他原地待命,本将的大军很快就会去和他会合。”

“诺。”

询问已罢,就地巡视了一番洛阳城,三军将士饱满的士气,让赵一此役更增了几分信心。

巡视完诸营,就在颜主正准备还往中军大帐,与诸将共商进兵具体细节时,斥候长官刘少尉处回报,言是反贼败军六万人,现已攻占雍丘空城,据城死守。

“应该是本将和弟兄们建功立业扬名大秦的时候到了,走,随本将全歼这股万恶不赦之敌。”本欲入洛阳太守府会一会先前让马裨将坑蒙拐骗抓来的十名绝色美女的赵一,欣然前往了雍丘城前秦军大营。

骑着战马,前往大营的沿途中,赵一总算领略了什么叫做战争的残酷了。

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形上,横七竖八面目全非的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有秦兵的,也有反贼的。此次三川大会战,赵一以九万三川兵正规军,击败陈胜王的二十万贼军,陈胜王在亲兵部队被歼灭前成功逃走,现在雍丘城中的七万残兵,正由还未来得及溜号的吴广指挥。

“传令下去,雍丘城只围不攻!”

“赵将军,延误战机我等可担当不起呀!”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众将士,谁敢抗命,悉数斩首!”

赵一得意的笑了笑,心中盘算着另外一个计划。

(隐居抱病码完一章,也算对得起我亲爱的读者书友们了。)

第十一章 围点打援真刺激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风由西而来,空气之中有一股颖川之地特有的湿气,这是从伊水河畔吹拂过来的凉风。

头顶上空,鸦雀已经开始盘旋,它们似乎已经嗅到了血腥的味道,正欢叫着等待一场属于它们的盛宴。

地平线的尽头,一道细长且密不透风的黑线出现。

那黑线缓缓的蠕动,逐渐变粗,仿佛一片贴地的黑云,沿着伊水河畔徐徐向前推进。

再近些,又仿佛滚滚的怒涛,正翻滚汹涌而来。

终于,那汹涌而至的浪涛,露出了它狰狞的真面目。

那是一望无边,绵延十数里的庞大军阵,浩浩荡荡,辗压而至。

刀戟的森林,如死神的獠牙,反射着慑人的寒光。

翻卷如浪的旗帜,遮天蔽曰,而在那旗海的最中央,一面巨大的“秦”字玄黑色战旗,傲然耸立。

那些虎背熊腰的热血将士,皆以能环护在那面赤旗四围之下,而感到荣耀自豪。

黑色战旗之下,赵一坐胯着他的战驹,心神不乱,目光如利刃,直射前方。

在视野的尽头,敌人的身影渐渐出映入了眼帘。

血红色耀武扬威的大楚旗帜,分立东西,三万多三川郡以南各路诸侯组成的同样庞大的军阵,同样在沿着肥水,自北向南徐徐退进。

左翼处,乃是陈胜这个起义军诸侯盟主亲自统帅的以大泽乡早期还存活着的成员为中坚骨干的一万几千名刀盾手步卒,而右翼处,则是各路诸侯联军好死赖活拼凑出的两万不到的诸侯联军。

说是“好死赖活”,那是因为诸侯们谁都不愿意出兵给陈胜王做炮灰,成就了赵一的功绩簿。

赵一这杀神,形容他为战国老秦人心目中的战神白起再世重生,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赵一因为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成功用间策反魏国大将军而得名。论帅气丝毫不逊色于白起的赵一,他一方面运用胆识击杀李由,用诡诈手段控制三川军军权;另一方面凭借微弱之军,竟能在前后两次大仗中歼灭陈胜王多达二十余万的大军,打得陈胜王本人屁滚尿流,连哭待怕地逃出三川郡,跑到陈郡北部避难去了。

由于与赵一的两次大战中主力尽皆损耗光,气急败坏的陈胜王即使想再派大军北上复仇,也陷入无兵可动的尴尬境地。

起义军内的各路诸侯底下的兵士,可不是陈胜王想用就用的私兵。而自己的精锐主力,目前正在南方楚地,由项燕之后项梁与其侄子项羽统帅,正蚕食着南方秦军正规军的最后抵抗力量。

当然,赵佗的五十万南方军团将士并不在南方秦军的计算之列,毕竟人家已经宣布脱离暴秦中央统治,图谋自立了。此外,他还封锁南粤之地的各个山岭,并且广修工事,深挖壕沟,多存粮,大有一副全力抵挡起义军各路诸侯南侵的自卫样子。

两支军团相互掩护,徐徐向前。

那“陈”字的楚旗下,陈胜王却是目光冷峻,表情阴沉而凝重。

陈胜王四周的诸将,同样脸上满是阴霾,看不到多少自信,仿佛这是一场他们不情愿参加的决战。

陈胜王确实很不情愿。

他实在想不通,那个赵一是受了什么激刺,为何突然间变得那么不可理喻,屡屡险地出击,与誓死诛灭暴秦的起义军决一死战。

更让陈胜王感到无法接受的,则是赵一那高超到极点,几乎接近于战争之王的用兵奇谋。

你一个依靠父辈恩荫的官二代小小郡尉,何来的能耐,竟然敢对我大楚皇族后裔陈胜王头上动土,简直是欺人太甚。

大军重新踏上三川郡土地的那一刻,陈胜王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当场把赵一拿下,一刀宰了那个狂妄之徒。

只要杀了赵一,秦国关中之外的北方郡县的剩下抵抗力量也就不足为惧了。陈胜王得意的,不,应该说是很自恋地想道,自从本王大泽乡起兵以来,自从天下三十三郡郡县各路诸侯相应以来,有哪一名秦国地方将领可以跟自己正面较量而没有败绩。几乎所有的秦国郡县官员和地方军将领,面对人多势众,口水沫子都能左右战场胜负的他们,不是不战而逃,就是不战而降,但凡一切效忠秦皇拼死抵抗者,都架不住起义军的人海换命一命抵一命的玩命战术,悉数死于乱军之中。反倒是赵一,犹如横空出世的魔鬼,武艺了得不说,用兵之能堪比已经作古的秦国精英将领扶苏和蒙氏一族,简直就是神了。陈胜恶恶地在心中吐了赵一一脸的吐沫。

人之常情也。现实中不如人,便在心中发泄不满情绪。

发泄不满情绪还不算,但陈胜王最终还是不得不咽了下这口恶气,而且,还最后只能咬牙征兵再战

因为他别无选择。

如果不战吧,放任赵一乘机坐大,恐怕日后便有养虎之大患。

更何况,自己亲同手足,那诛灭暴秦的天义大将军吴广和五万多号(细作报给陈胜王,由于吴广数十次突围未成功,折损了万把条人命。)兄弟还被秦狗赵一给死死地困在了雍丘城中。如果不救副盟主吴广和他手下的性命,恐怕自己这个反暴秦起义军各路诸侯的正盟主会为人所诟病,日后何人敢信任于己?

对于陈胜王,舆论山大压力面前唯有一战,对于赵一而言,陈胜王不理智的复仇是他又一次施展拳脚的天赐良机。

时机已到。

赵一鹰目一凝,长刀向前猛然一划,高喝一声:“全军,冲阵——”

号令传下,鼓战声陡然变急,中军黑色的令旗,也摇动发出信号。

“为大秦而战,杀尽敌贼——”前军右翼指挥,爱将王马偏将(已被赵一擢升)长刀一展,厉声长啸。

“杀——”

“杀——”

野兽般的咆哮声,陡然轰起,原本齐步推进的前排刀盾手,轰然而出,发足狂奔的向敌人奔去。

与此同时,赵一的左翼军团,也同时发动,绵延里许的战线上,七万多的秦军将士,如决堤的洪潮一般冲杀而出。

陈胜王复仇联军也不甘示弱,陈胜王和诸侯联军主帅,同时也下达了冲阵的命令。

三万复仇联军,呼啸而出,汹涌如潮般撞向迎面冲来的秦军兵潮。

然而,复仇联军前排士兵突然停步前进步伐,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因为秦军从各个方向杀至,甚至还从不远处的土坡地洞中鱼贯而出。

看这架势,参战的秦兵至少十万人,难不成,

我们被包围了?

一种不想的预感涌上复仇联军所有人的心头。

“围点打援爽歪歪!”不知何时已经从事先挖好地洞来到复仇联军中军军阵的赵一对着他带来的五十名三川兵最精锐的武士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