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秦二世-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砰!”一声响,泣不成声的龙且重重跪倒在地。

    被青龙军看押的数百江东骑兵此刻也从极度的震惊中清醒过来,顿时哀嚎一片,纷纷挣扎着想要奔向项羽所处之地。

    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徐闯的意料。

    在所有的楚国残军都投降之后,项羽选择了自杀。

    微叹一声,徐闯摆摆手。阻拦江东骑兵的青龙军兵卒纷纷放开江东骑兵。

    ……

    当天晚上胡亥就收到了项羽在广陵淮河岸边诛杀英布之后自杀身亡的消息,他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

    毕竟,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

    虽然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在自杀前将英布杀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布已经死了,更着项羽一起死掉了。死人,自然不会再有威胁。

    在传诏徐闯厚葬项羽、收拢楚军俘虏回军陈县的同时,胡亥向冯劫和韩信两人同时下达了南下平定会稽、鄣郡等地的命令。

    熊心、项梁、昭通等人全部生擒,楚军的主力随着项羽身死基本上损失殆尽。至此,整个楚地已经再没有楚军能对秦军构成威胁,此刻南下平定会稽、鄣郡等地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楚地基本平定,如今还在大秦境内最后的叛乱也就只剩下南越子婴和赵佗了。

    在大秦数十万大军齐聚淮河北岸平定楚地的时候,远在南越的章邯也没有闲着。

    从九月初五到达巴郡枳县(后世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开始,在巴清的帮助下十五万虎贲军很快渡过长江,开始沿着乌江顺流而下,进入黔中郡。

    当然乌江在大秦这个时候并不叫乌江,而是叫做延水。

    先秦时代,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中原等地,也就是原本的齐国、韩国、魏国、赵国、秦国这五国,如燕国和楚国两国,虽然国土都不小,但是却有很多地方都是荒芜人烟之地。

    后世云贵一带、甘肃一带、辽东、广西、广州、福建、湖南、以及江浙等地尤其是靠近海岸线的地方,虽然大多都幅员辽阔,但是却是城池稀少。

    南越三郡,除南海郡包括郡治在内有着三城外,桂林郡只有两城,而象郡更是只有一城。

    始皇帝平定天下后,治粟内史郑国受命勘定的天下大道有四百余条,由低至高,分作三大类分别整合。

    第一类,郡县官道。这些官道大多都是依照原本七国各自国内的道路进行整合和修缮而成。第二类,则是以大秦国都咸阳所在的内史郡为中心的通外官道十二条。(这十二条官道在第二卷两百多章的时候有过介绍,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第三大类则是天下驰道。驰道有四大干线。分别是:咸阳至函谷关的出关驰道,秦燕齐驰道,秦吴越驰道,秦楚粤驰道。

    除上面三大主干道外,为了对抗匈奴,始皇帝专门命蒙恬修筑了一条关中通往九原的直道。这是一条逢山开路,遇谷填埋,不迂不绕,从关中径直北上九原的一条大道。所以叫做直道,除大道本身径直,同样也代表着大秦依周制而行的精神。周曾经也有着一条直道。

    《诗?小雅?大东》歌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唱的便是周王朝这条古老的王道。

    当初天下平定,始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两场浩大的战事。南征百越和北击匈奴之战。其中蒙恬北击匈奴,那个时候九原直道尚未完工。

    而南征百越的秦军主力,则是兵分三路。一路大军走秦吴越驰道,北以函谷关驰道为接点,南抵楚国郢寿(寿春)驰道为转折点,东南经丹徒、吴中,过震泽南岸,进入会稽郡,再南下进入闽越之地。

    另一路大军走秦楚粤驰道,北以函谷关驰道为起点,经洛阳、新郑、安陵南下,经故楚陈城、汝阴,抵达故楚都城郢寿(寿春),再南下穿越衡山郡、长沙郡,翻越五岭抵达南海郡,再抵达桂林郡。此道自五岭以南,时人称为扬粤新道。

    而在原本历史上,六国遗族风起云涌举起反秦大旗的时候,因为大秦中原大乱,南海尉赵佗封闭了秦楚粤驰道,最终游离于楚汉相争之外。

    大秦南征百越的大军,前文就说过是以投降的楚军为主力南下。所以在公元前219年屠睢为主将南征时,所走的主要是前面两条驰道。

    随着屠睢身死以及第一次南征的失败,始皇帝南巡确定了灵渠的修建,随后任嚣再次领军南下,并最终在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而在任嚣南征时,有一路大军正是从巴郡枳县出发,沿着乌江过黔中郡抵达后世桂林附近的兴安县,经灵渠转而进击南越。

    同样,正是在灵渠修筑完成的那一年,始皇帝最终平定南越,将广袤的南越大地第一次正式纳入华夏版图之中。从此也再没有脱离华夏的版图。

    如今章邯大军所行走的路线,正是当初始皇帝南征第三路大军所走的路线。

    而从枳县过黔中到达桂林郡灵渠的这千余里路程,却是根本没有道路的。完全是由十余万从巴蜀出发的老秦人用双脚生生在无数的崇山峻岭之中踩出来的一条大道。

    在南越平定之后,始皇帝又陆续迁出了数十万老秦人进入南越,以稳定南越根基同化百越蛮夷。这条大道两旁,埋葬着不下十余万的老秦部族。这些人里面,有精壮男丁,有军人,有老弱,同样也有妇孺。

    无数的老秦人,用双脚踩出了这条平定南越的大道。

    时隔数年之久,章邯领着十五万皇帝亲军虎贲,再次走在这一条完全是老秦人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来的古道,所行所感,另一一番不同。

    每一日,章邯大军前行的信报都会准时的送达胡亥的铜案之上。胡亥在关注平楚之战的同时,丝毫没有放下对章邯这路大军的关注。

    大秦平定南越其实除掉路途遥远山高林险道路难行之外,最为难以适应的却是南越云贵等地湿热的气候。毕竟关中的气候,同南越的气候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每日章邯的信报,都会事无巨细的将一路行军所见种种禀报胡亥,这是胡亥的要求。以如今大秦的条件,如果胡亥想要南巡将南越走上一遍,怕是没有一年半载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在如今大秦刚刚经过连连战乱的关键时候,胡亥根本没有如此多的时间让他来挥霍。他现在还不是始皇帝,一人就可以定鼎这庞大的天下。

    章邯的信报,等若带着胡亥走了一遭这条铺满老秦人鲜血和汗水的南下古道。

    在南越之地行军,每一日看到的都是无尽的高山,莽莽大树,永不退色的深绿,以及时不时就会来上一场的瓢泼大雨。

    初进这条古道,从小生活在关中的虎贲军兵卒,还在为漫山遍野的猿鸣虎啸而惊喜,还在为这个季节在关中根本看不到的翠绿而陶醉。

    但是十余天漫长而无聊的行军之后,再没有一个人因为听到虎啸而惊讶。任谁走上十余天除了看到自己身边的袍泽再看不到丝毫人烟,也不会视觉疲劳。

    这是一段枯燥而漫长的征途!

    每一日都会在古道两边发现一具具早就风化到一碰就碎的白骨。十余日的行军,虎贲军兵卒,做的最多的就是将一具具露天的白骨刨坑郑重安葬。(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项梁何在?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二十八日,胡亥在三千御林军亲卫的护送下到达陈郡郡治陈县。!

    跟随胡亥一道抵达陈县的还有从三川郡的十万民夫。这十万民夫正是三川郡守奉胡亥之命征召的负责运送大批敖仓之粮赶到陈县来的三川百姓。

    这十万民夫,在一千朱雀军骑兵的护送下早在胡亥行到三川郡之前从敖仓出发赶往陈县。虽然一众民夫劳役干劲十足没日没夜的赶路,但是如此众多的粮车终究没有轻车简从的胡亥要行的快。

    在行到颍川境内的时候,胡亥就已经赶上这路运粮大军。

    有着始皇帝留下来的十余个装满粮食的官仓做后盾,胡亥在东巡诛杀赵高回到咸阳后,接二连三的数次传诏天下减赋免赋,并大力提倡百姓自发的开垦荒田。

    这不仅是为了收拢浮动的人心,同时也是在提前为战后的大秦休养生息做准备。

    到如今,关中、山东、山西、河东、河西等最先平定叛乱或者说没有发生叛乱地方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三年内不用向朝廷缴纳任何的赋税,而且即便是三年过后,赋税也仅仅是以前的一半。

    数个月来,以上各地百姓从最初的根本不信,再到将信将疑,一直到秋收之时的欢欣鼓舞。终于明白,皇帝陛下确实是在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各地民心为此大定,即便是在严冬之中,一路行来胡亥依然看到了无数的百姓在顶着凛冽的寒风挥舞着简陋的工具在开荒。

    而他们看向大秦兵卒的眼神,也许一如先前那样带着些许畏惧,却已经不再有仇恨和厌恶。

    此次,方有从征召三川劳役,在严格执行胡亥诏令的基础上,为了让一众受到征召的百姓安心,更是提前就将此次运粮应得之报酬中的粮食发放都一众百姓手中。如此行事,更是让有幸得到征召的百姓欣喜异常,不仅对赶路运粮没有丝毫抗拒。更是主动加班加点的赶路。

    到如今,已经不再有人怀疑大秦朝廷与民生息的诏令。

    种种该病,让天下百姓对据传被始皇帝梦中点醒变得英明、又因求雨之事而几乎被神化的大秦二世皇帝,更是充满了好奇。

    这十万民夫中,除老秦人外同样不乏有赵人、魏人、齐人、韩人。但是能够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年轻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更是让一众百姓今后的生命多了几分颜色。

    曾经于天子同行,那是何等巨大的荣耀。

    胡亥的到来,硬是让十万运送粮草的百姓不眠不休的也要跟上皇帝脚步。无奈之下,胡亥只好放缓了行程。最终同运送粮草的百姓一道抵达陈县。

    这其中故事自不言表。可以想像,十万个百姓在回到三川回到山东等地之后,必然会成为宣扬大秦的十万个火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么十万个火炬呢?

    陈县只是胡亥南征的一个节点,却是十万三川百姓此行的终点。

    平定楚地之后。除掉冯劫和韩信两人因为领军进入鄣郡和会稽,并依然在南下朝着庐山和闽中等地推进无法赶来拜见外,驻守寿春的玄武军、驻扎在淮河北岸看守楚军降卒的白虎军以及青龙军三大军团除副将留守大营外,其余校尉以上高级将领尽皆齐聚陈县迎驾。

    而投降的熊心、昭通、吴芮以及被生擒的项梁、范增、宋义等人自然一道被带到陈县之中。

    修缮一新的陈县城门前,翁仲、杜腾、徐闯等一众将领森然而立。熊心、项梁等一众或投降或被擒的楚项叛贼赫然在列,没有绑缚,没有囚衣,就这样施施然任他们这些在原本历史上真的将整个大秦一遭推翻的叛逆站在城门前。

    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自信。

    对这些曾经也许是大秦心腹之患的人。如今,已经对大秦不再有丝毫的威胁。当然,各中意味,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无数披坚执锐的白虎军和青龙军精锐密布整个陈县城池内外。

    现如今,整个陈郡尤其是陈县附近。聚集了几乎所有的楚国降卒,足足有近三十万之众。

    虽然翁仲等人都守在城门前等待迎驾,但是青龙和白虎两军统计五万五千人的骑兵,却是在胡亥进入陈郡境内的时候就已经赶去接应。

    胡亥一人。身系整个大秦存亡。在如今陈郡遍布楚军降卒的情况下,翁仲、杜腾、徐闯三人怎么敢懈怠。如果不是胡亥的严令。怕是三人早就亲自领军前去护驾了。

    杜腾、熊心、项梁等人在等待着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的亲临,在陈郡境内的数十万楚军降卒同样也在等待着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的到来。

    只是,在今天,这近三十万的楚军降卒都被圈禁在陈县城外的五处大营之中有十万白虎军和青龙军步卒严加看守。他们自然不可能如百姓那般能够自由的拥挤在官道两侧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

    御驾亲征的大秦二世皇帝不日就将驾临陈县,这在整个陈郡甚至包括楚地寿春、九江都不是什么秘密。胡亥也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行踪。

    在近三十万的三大军团镇守楚地,楚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基本上都被摧毁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这一点,胡亥还是很有自信的。

    如果三十万的精锐大军都不能够保护的了自己的安全,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外星人出现了。

    无数回归陈县的百姓拥挤在官道两侧,焦急的等待着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的到来。跟随胡亥南下的数百龙卫死士早就提前混入这些人群之中,黑铁统领的玄鸟军同样如此。白虎军和青龙军统共一万人的斥候也进阶分散到这数十里长的官道中。

    远处的声浪在一**的传来。

    冲天而起的“陛下万岁”高呼声合着滚滚而来的隆隆马蹄声,即便是隔着十余里地,在陈县城门外等候的翁仲、杜腾、熊心、项梁、范增、吴芮等人也是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声浪在前进,骚动在蔓延。

    一种狂热的气氛开始悄然弥漫在整个陈县内外。

    华夏百姓所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其实一直都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能够不太痛苦的活下去,这就足够。

    而如今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在陈郡、砀郡所做的一切,正是这三点。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由皇帝陛下亲自押送而来的粮食之后,就会是无数从咸阳起运如今正在途中的御寒衣物。这些事情,同样不是秘密。

    陈郡和砀郡百姓,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其实,粮食是不是皇帝陛下亲自押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胡亥表现出来的爱民之心。这就足够了。

    轰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官道两侧蜂涌在一起的无数百姓随着马蹄声的前进,一片片的匍匐在官道两侧,高呼着万岁。

    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宣泄、才能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

    随着距离的接近,原本轰隆而来的滚滚马蹄声逐渐减弱。显然是护驾的骑兵放慢了速度,由慢跑变成了策马而行。

    视线的尽头,出现一片森然的铠甲丛林。

    官道两侧百姓冲天而起的欢呼声,让熊心、项梁等人无不面色发白。秦皇有如此声望,这样的大秦又怎么可能是偏居一隅的小小楚国能够推翻的?秦国又要如数十年前般大兴了吗?

    直到此刻,项梁依然没有从心中接受楚项失败的事实。

    密密麻麻策马而来的骑兵终于近了,缓缓从中分裂开来越过侍立在城门前的翁仲等人,取代白虎军和青龙军步卒组成的防御,占据了陈县城门内外的险要之地。

    无数策马而立的骑兵尽头,缓缓行来一员身穿黑色铠甲、头戴金冠、腰悬长剑、英气逼人的年轻骑士。赫然正是御驾亲征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胡亥。

    进入五十步内,项梁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胡亥的面容。他也一直在努力让自己能够看清楚胡亥的面容。毕竟,等到皇帝近了,再如此盯着皇帝看,显然是不可能。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年轻。脸上始终带着丝和熙微笑,显示出今天的秦皇心情确实不错。如果去掉铠甲和周围那些眼神火热的大秦骑兵,眼前的秦皇其实更像是一个养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