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修行金刚观想法,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现在需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修行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急,也急不来。小虎将心态放平,不急不燥。小虎认为,这才是修行应有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第二十章 入定,修行滋味()
一觉醒来,天还未亮。或许是由于修炼的缘故,也或许是由于吸收了金刚僧灵魂精华的缘故,小虎比往常要早。
虽然起得早,但小虎却精神清醒,显然是睡得极好,较之以前任何时候都好。
这也难怪,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灵魂一直处于受损状态,睡得总是不安心。
前几日吸收了金刚僧的灵魂精华,灵魂上的伤这几日来一直在慢慢的修复。毕竟虽然吸收了精华,但也是需要时间来慢慢修复的。
一直到昨晚,小虎修炼观想法,虽然只是一门简单的修炼功法,但是却打开了修行的大门。
这几年以来,小虎虽然接受了这一世的家人,接受了自己所处的世界,但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很迷茫。昨晚的修炼给他打开了一个明亮的大门,给他树立了一个未来的方向。是以他心安定,自然也就睡得更好。
趁着起得早,小虎也不起床,侧卧在床上开始了入定。
小虎放空心思,由于未来有了明确的方向,小虎内心不再迷茫。心安定,自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虽然脑海中总是有千般念头闪过,但小虎不动念,不着意,任凭这些念头在心里起伏。
慢慢的,小虎感觉不到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了,心里只有一片清净,小虎只觉得心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平静过。但小虎没有惊奇,似乎这一切本该是这样,他不起任何念头。
小虎这次能够入定,不仅是因为心里不再迷茫,更是因为灵魂得以修复,也得益于来到这世上之后一直都在练习入定,虽然以前由于灵魂的损伤以前没有看不到成果,但当这次入定,好处却实实在在的反应了出来。
时间似乎过去了一瞬,也似乎没有流动,小虎自然而然的由定境中醒来。小虎心里生起难以言说的满足,这就是修行的滋味,是世间一切都难以比拟的。
昨晚修炼了金刚观想法,但小虎并没有打算放下一直以来坚持的按上一世所学的知识进行的修行。
虽然不知道上一世是否有修行有成的人,但见到了金刚观想法这本秘籍,小虎觉得上一世的那些知识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不知道上一世自己为什么没能修行,也没见到修行有成的人,但这金刚观想法与上一世佛家的一些修行方法如此类似,由此看来上一世所学并不是那么无用。
小虎决定每天晚上修行金刚观想法,修行完后练习静心,第二天早上静坐入定。由着安排来看,小虎还是把上一世的修行方法看得比金刚观想法重要。这也难怪,谁叫上一世观想只是佛家基本的修行方法。这让小虎在心里认为金刚观想法并不是那么高深。
其实,上一世的佛家典籍中,以观想法成就的佛家大能也有很多,但那观想法和这金刚观想法却是有些不同。
金刚观想法确实不高深,只是一门一观想金刚精神,配合手印,吸取外界灵气的功法,注重的是借用外力,战斗之时以观想积累起来的金刚之力加身。
虽然随着观想,精神也会得到锻炼,但终究不是什么上乘的法门。
第二十一章 安静成长()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缓的流逝着,小虎每天的日子充实而又平凡。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通过金刚观想法的修炼,自从灵魂得以修复依赖,小虎虽然外表看起来瘦弱,但他的身体蕴含的力量寻常5,6个大汉都不是对手。这还是由于灵魂受损,先天底子就比较弱的缘故。
虽然金刚观想法不是什么高深的法门,但小虎重来没有放弃修炼。没有了灵魂受损的拖累,小虎入定的功夫也是越来越深。
这一年来,小虎不仅修炼金刚观想法和入定,同时每天早上在太阳初升之时他都会对着太阳修炼。当然,每次小虎修炼都会自已找一个安静而隐秘的地方。
其实说修炼,也就是面向初升的太阳放空自己,同时观想太阳初升之时的的第一缕阳光通过随着呼吸被自己吸收。
第一次修炼的时候,因为有灵魂内太阳
真火的缘故,小虎刚修炼就取得了成功,以后的每一次修炼,只要有太阳,小虎都能吸取到太阳初升时的第一缕阳光。
虽然每次都能成功,但小虎也没敢多修炼,每次吸取到第一缕阳光后,小虎就会马上停止修炼。小虎也是怕了,要是一不注意,当太阳升起之后还在修炼的话,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重复上一世的经历,被太阳真火直接给烧得灰飞烟灭。
除了这些修炼之外,诵黄庭经和五禽戏也是小虎的必修功课。每天早上趁着天刚亮太阳还没升起的时间,小虎都会默诵一遍黄庭经。黄庭经是上一世小虎每天早上的必修课,是以这一世也保持了这样的习惯。
由于受到灵魂的影响,小虎这一世的身体很是瘦弱,和同龄的孩童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每次五禽戏的修炼都是对小虎身体很好的一个锻炼。
说起来多,其实修炼总共也没有花去多少时间,在家人面前,小虎还是以前的样子,只是身体在渐渐的变好,精神也比以前更好。
这正是得宜于小虎坚持不懈的修炼,慢慢的弥补了身体的虚弱,并且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甚至是超出了一般人。
这些没有一个人发现,小虎在安安静静的成长。每天去吴老那学习医术,吴老也没有发觉小虎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只是觉得小虎学东西比以前快了很多,感到很是欣慰。
灵魂恢复了,小虎的记忆力恢复了正常,甚至由于修炼入定的缘故,小虎的记忆力越来越好,学东西自然也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
以前由于灵魂受损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记住的东西,现在小虎花很短的时间就能记住。
又到了学医术的时候,吴老看到小虎的到来不由露出由衷的微笑。这个小子现在是越学越快,以前学东西慢成那个样子,简直连一般的孩童都不如,现在的学习效率却很是惊人,照这样下去,自己很快就没有东西可教了。
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徒弟,吴老很是开心,老怀大慰。
“小虎,昨天的学得怎么样了啦?”
“吴爷爷,昨天所学的东西小虎都明白了,都记得了!”
“哈哈!好,小虎,爷爷今天就教你新的医术,爷爷现在教你的都是些基础的东西,医术,可不仅仅是学这些,望、闻、问、切,这些都是要实际锻炼才能掌握的。不过爷爷现在教你的这些东西你都要记住,这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第二十二章 谋出路()
学医不仅要学怎么看病,还要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这是医术的基础。只有懂得了基础理论,才能知道发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小虎来说,他学医不是为了治病救人,而是为了增进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同时也是走出这个村子,去往外面世界的途径。
“虎儿,你跟着我学医也学了这么久了,难得你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好好学,等你学得差不多爷爷就带你到城里去!”
现在小虎学得越来越快,吴老也教得越来越多,当自己没什么可教的时候,吴老打算把小虎带到城里,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实际观摩和锻炼的,仅仅是这样学习,小虎是很多东西都学不到的。
“嗯嗯,好!吴爷爷您放心,小虎一定好好学!”
听到吴老这样说,小虎很是高兴,现在自己每天跟着吴老学医,掌握了很多的基本知识,但望闻问切这四样,不实际观摩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就算记得再多,不实践永远都是理论,不能应用。
上一世小虎也接触过很多中医方面的知识,但灵魂的缺损让他很多都记不起来了,现在灵魂修复了,随着医术的学习,慢慢的也能回忆起一些相关的东西。
跟着吴老学完医,时间已快到了中午,小虎帮着吴老把饭弄了吃了,就回了家。
小虎和父母以前提出把吴老接到自己家里去住,这样也好照顾,再说小虎跟着吴老学医,虽然没拜师,但孝敬是应该的,家里虽然有六口人,负担有点大,但多添一张嘴还是能承担得起的。
但吴老知道小虎家负担大,自己不能再去给他家添麻烦,自己一个人这么多年也也习惯了,小虎每天都来,有什么也不会忘了自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吴老拒绝了,坚持自己一个人,小虎一家也不能勉强。
回到家,家人都已经吃完饭了,知道小虎会在吴老那吃饭,一家人也没给他留。
“娘,你们再说什么嘞?”刚到院子门口,就听到爹娘在说什么大虎、城里、学手艺的话。
“小虎回来啦,爹和娘刚刚在说大哥的事,大哥也不小了,娘爹就想看能不能把大哥给送到城里去学学手艺,只要能学到点什么,那以后大哥也好过点,不用像爹娘这样整天都在地里刨食。”
,听到小虎的声音,大姐草儿回答到。
原本杨父杨母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但小虎每天都跟着吴老学医,也让他们的心思活了起来。要是大虎也能学门手艺,那以后的生活就会好很多,不用再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听到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小虎挺是赞同,要是大哥能到城里学门手艺,这是极好的事情。
“对呀!要是大哥能到城里去学手艺,那以后我们家肯定会好很多的!爹,娘,你们说得对,大哥就该到城里去!不仅大哥,大姐和二姐要是都能去城里那就更好了!”
听到小虎这有些成熟的话语,一家人也没有吃惊,小虎这些年虽然小,但总是表现得很懂事,渐渐的家人也就习惯了。
“要是能都去那自然是极好,可是爹和娘也没有门路,水儿也还小,她过两年了再看吧。”
一家人本来很是高兴,不过想到都没有什么门路,不禁又犯起愁来。
“爹,娘,我们没有门路,但吴爷爷以前在城里当大夫,或许会有办法,要不我们去问问吴爷爷吧。”见一家人都在犯愁,小虎想到了在教自己医术的吴爷爷。
“小虎说得对,我们没有办法,但吴爷爷肯定有办法的!”听到小虎这样说,大虎也是眼前一亮,大虎一直就想去城里,现在有希望了,很是激动。
“看来还是要去麻烦吴叔了,小虎的事就很给他添麻烦了。他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去麻烦他,真是过意不去啊!”想想也没有其他办法,杨父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大虎,小虎,还有草儿,水儿,你们以后一定好好好孝敬你们吴爷爷,不能忘了他老人家对我们家的恩情!听到没有!”
“爹,娘,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忘的,我们会好好孝敬吴爷爷的!”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
当天,杨父和大虎、小虎就带上家里的唯一的一块腊肉去了吴老家。这块腊肉不是猪肉,是今年在山上打到的兔肉,一家人放了好久,都没舍得吃。
吴老正在门槛上坐着抽烟,看到小虎一家三人带着东西来,就知道找自己有事。
“小峰来啦,来,屋里坐。怎么还带东西来了,有什么事直接来就行了,还这么见外!”
第二十三章 安排出路()
“叔,小虎一直都在麻烦你,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这次我又有事来麻烦你,实在是过意不去。但为了孩子的生活,我也只能找你了。”
“小虎能把我的本事学去,让我后继有人,我高兴都来不及。有什么事就说吧,要是我有办法,肯定帮你们!”小虎能够一直坚持在吴老这学医,并且学得越来学快,这让吴老一直都很是高兴。
“吴爷爷,是这样的,我爹娘想把我哥和大姐送到城里学门手艺,将来也好过在地里风吹日晒的种地。”小虎见父亲有些吞吞吐吐的,就接过了话头。
“叔,本来实在不想来麻烦你的,但我们也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你看”见小虎都说了,杨父就硬着头皮说到。
杨父实在也是没有办法,不然也不会开这个口,小虎以后能到城里,他也不能亏了其余的的孩子。
一家三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吴老,期盼着能够得到个好的回答。特别是大虎心里紧张得很,这可是关系着自己未来的事。
“这个事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吴老见三人都期盼的看着自己,想了一会儿说道。
“大虎,爷爷问你,愿意不愿意去学打铁的手艺?你可要想清楚了,打铁也是个挺苦的活。”吴老看着大虎,一脸的认真严肃。
由于医术在城里还算不错,以前吴老在城里的时候,城里铁匠铺的打铁师傅经常到吴老那买跌打损伤的药,一来二去也就熟了,要是吴老愿意开口,想来铁匠铺收下大虎这个学徒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决定要帮这个忙,那就要先和大虎说清楚,打铁是个下苦力的活,不要到时去了大虎坚持不下来,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一番心思。
在城里,要是能学得一手好的打铁手艺,虽然累点,但也是很吃香的。
“吴爷爷,我愿意,只要能去城里,吃苦我愿意,你放心,我一定不会给你和家人丢脸的!”大虎见吴老这么严肃的问自己,也很认真的回答。
大虎倒说的是心里话,在家里,大虎一直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每天在地里劳动,倒是不怕吃苦,能有这个机会到城里去,吃再多苦大虎也不怕。
“好,既然这样,那找个时间我们就去一趟城里。你好好跟着师傅学,打铁虽然累,但要是学好了,也是门不错的手艺,保你以后吃穿不愁。”
吴老见大虎这样认真的回答自己,很是高兴。大虎的为人吴老也是看在心里的,要是不争气,吴老就算看在小虎的面上,也不会这么尽心。
“至于草儿,一个姑娘家去酒楼也不好,要不就让她去医馆打打杂,帮忙做做饭什么的。要是她懂一点药材,那就更好了。小峰你觉得如何?”
“好!叔,几个孩子的事真是麻烦你了,给你添麻烦了!”听到吴老这样说,杨父很是激动,哪会有什么不愿意的。
“吴爷爷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姐不懂药材,我这段时间就每天教她点,去医馆了她再多看看,多学学,将来也许能当个抓药的伙计。”
见到大哥和大姐的事都解决了,小虎也由衷的高兴。以前家里没有把哥哥姐姐送到城里的念头,教哥哥姐姐这些东西也用不到,他们也不会用心学,毕竟每天也忙得很。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到城里的机会,相信大姐一定用心学得,家里肯定也会支持。不仅大姐,大哥和二姐小虎也准备教他们识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
村里人很少有人识字,要是哥哥姐姐用心学,将来说不定也多点机会。
自己现在虽说能够修炼,将来能够帮上忙,但哥哥姐姐多学点对他们自己肯定更好。
解决了大哥大姐的事,一家人很是开心。下午,杨母做了顿对于这一家人来说很不错的饭,把吴老也请了过来,好好的感谢了一番。
说是不错的饭菜,也就是用了一直舍不得吃的鸡蛋炒了个菜,再炒些地里的蔬菜,还拿出了家里所剩不多的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