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宋-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岳云完贺表之后武百官又一次向皇帝磕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赵琢便从龙椅起立以一种阴阳顿挫的语调宣自己登基后的首封诏书。

诏书中首先反省了大宋皇室历年来的所犯的种种错误包括向金称臣割地赔款屈膝求和等重大失误并给韩世忠平反追认他为武国公。

然后赵琢以皇帝的身份向百姓正式道歉。表示将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同大宋军民一道同舟共济一同光复中原河山。任何军队和个人只要诚心归附大宋朝廷。朝廷对其以往的罪行一律既往不咎愿意招纳。

接着便是宣布了实行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取消农业税取消徭役将原有的商业税收降低到与台湾一样的税率。同时废除各地关卡撤消盐、铁等商品的朝廷专营制度。允许私人经营这些行业。

与此同时朝廷宣布恢复各地奴仆、雇农、匠户、佃户的人身zìyóu雇主用工需签订雇佣协议并不存在附属和主仆关系。并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及人、武将、官员、百姓”等身份带来的尊卑差异。宣布所有人都是国民一律平等。

然后又宣布了实施新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设置国会和地方议会的制度。而在诏书的最后一条则是宣布颁布《大宋宪法》。规定大宋的组织机构及皇帝、宰相、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同时规定任何人违反法律不管是皇帝、大臣、官员、军人还是百姓均要按法律予以惩罚。不能因其身份就免予责任。虽然宪法中也有特赦的条款但规定要皇帝要特赦一个人须经国会半数以议员同意才能生效。

虽然群臣早已知道了《大宋宪法》的内容但如今皇帝郑重其事地在登基大典同诏书一同宣无疑让他们深感这《大宋宪法》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大宋宪法》中最后一条还宣布任何以后制订的法律均不能违反《大宋宪法》否则视为自动失效。

赵琢在宣完毕后方郑重其事地将这长达几十页的诏书放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由礼部官员收藏好。

这时跪在下面的武群臣以及殿外的军人及百姓又是一阵高呼万岁。他们中有的人是在为大宋再次从异族入侵中新生而欢呼也有的是看到了国家有了强大的希望而高兴。当然更多的人是为自己获得了zìyóu身份且不用再交以前那么多税而欢呼雀跃。至于迷nzhǔ与法制他们还根本没想到那么多。

岳云胸中悬起的心也放了下来他之前还生怕有人在这时唱反调呢。毕竟很多措施都是过于超前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德昭朝廷

登基大典完毕后,赵琢又当众宣布,封收复江南的首要功臣岳云为大将军,上殿可不跪拜,并启用新的官制。

新官制中,并没有设宰相职位。岳云提出宰相这个职务权力过重,如果让秦桧那样的奸臣窃居此位,对朝政的影响太大,所以应该取消。

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一个首相职位。首相是由九部尚书中的一人担任,由议会提名,并经皇帝同意而确立。虽然表面上,首相的地位和其他各部尚书是一样的,均为正二品的官员。但实际上,首相却可以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并发布命令。

虽然表面上,内阁的所有决策都需经皇帝盖章同意才能产生效力,但赵琢的性命还捏在岳云手中,他敢不同意吗?

原本这个首相职位是留给赵鼎的,岳云并不想这么快就自己居于前台,成为众目睽睽的人物。

但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两天前,赵鼎竟然去世了。而岳云这时才回想起,在原来的历史时空,赵鼎貌似也是1147年去世的。这只能说和历史巧合了而已。

于是,这个几乎可称得上是总揽朝中大权的职位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岳云头上。除了赵鼎之外,能够得到大部分官员和百姓拥护的只有岳飞和岳云两父子了,但岳飞却是郑重表态不会出任相位。因此,岳云只好自己亲自出马担任此要职了。

虽然有主和派官员认为岳云年纪如此之轻,竟然就位居这样的高位未免会处事轻浮。但无奈形势比人强。眼下临安城内的军队全在岳云掌控之下,且百姓们也对岳云十分拥护,加上赵琢亦表态赞同。因此,首相一职还是顺利地落到了岳云头上。

在首相之下,则设有九部,即原来的工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之外,增加了军部、监察部和情报部。岳云也担心一下子变得太多。让反对的人过多,而且也让才归附自己的官员无法适应。

不过九部的职责却是作了一下调整。工部目前主管兵器制造及研究,全国水利城池、防御设施修建。由刘一宁担任工部尚书、陈规为工部侍郎。

而吏部尚书则由王居正担任,主要负责官吏的选拔任用,官员职位设置,以及官员俸禄核定。而吏部侍郎则由薜源担任。

户部主要负责全国税赋征收,以及财政预算。全国户籍人口登记等。户部尚书由薜弼担任,户部侍郎则由李雨柔担任。不过众人皆心知肚明。李雨柔虽然只是户部的二把手,但实权却是掌握在李雨柔手中,因为按之前约定的户部内分工,薜弼分管户籍人口登记,而李雨柔分管财政预算。同样,在税赋征收上,薜弼分管对国内的税赋征收。李雨柔分管海外贸易的税赋征收。这样一来,众人皆看出李雨柔所掌握的权力远远大于薜弼。

而礼部则主要负责全国教育和外交两项事务。礼部尚书由范同担任,而礼部侍郎则由朱松和李清照担任,三人的分工为:范同主管外交,朱松主管祭祀,李清照主管教育。岳云为此专门拔出了款项,用于在已占领地区修建学堂,要求适龄儿童必须入校学习,在临安更是成立了一座临安学院,作为全国的最高级学府。而在教育上。也完全摒弃了只重诗词古文的教学。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具有近代意义的课目进行学习。而教材则套用两年前由岳云主持编纂的台湾教学课本。

兵部尚书则是由岳云自己担任,但兵部侍郎却换成了李若虚,现在的兵部其实更象是军队的人事后勤部,它负责对全队的军衔核定,官职任命,粮饷发放,武器装备发放更新,新兵招募和退伍老兵安置。

刑部尚书则落到了原清流中的人物。前兵部尚书刘子羽身上,而刑部侍郎则是由原大理寺卿万俟卨担任,这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人人都知道万俟卨以前和岳云几乎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两人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岳云竟然能不计前嫌,用此人为刑部尚书。可说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只不过刑部的职责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主管全国刑事、民事案件的侦察,还要负责对全国衙役进行业务指导、考核。应该说它更象是后世的jǐng察局了。所以,它原有的审理案件的权利被剥夺了。所有的案子都必须交由新成立的法院进行审理。

而新成立的两个部在外人看来职权也不小。军部主管全队的训练、作战,以及开办军校,进行军事技能培训,同时要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拟定作战计划。军部的尚书则毫无悬念地落到了张宪身上。军部侍郎则为虞允文,下面又分为陆军部和海军部。部长分由陆文龙和杨月担任。

从军部和兵部的区别上看,军部的主要官职由武将担任,兵部则由文官担任。避免文官不懂军事,却对训练和作战瞎指挥。同时,军队的新兵招募、武器粮饷发放、退伍军人安置却又掌握在文官手里,避免武将将国家的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军,以至于后来成为藩镇的可能性。

情报部则负责国内外情报的收集、刺探,同时对国外的间谍和潜伏在国内的奸细有权予以逮捕,但判刑则仍需交由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部长依旧由巩月漓担任,但副部长却换成了陆游,而非巩义和巩勇,这让众人不禁有些猜测。

监察部则主要负责对全国官员的检查、侦察及渎职行为查办。部长由清流中的著名人物,前御史中丞何铸担任,副部长则由王童担任。监察部类似于过去的大理寺和御史,但监察部依然不能自己审理案件,只有起诉权。他们查获的案件也只能交由法院统一审理。

除了这九个部之外,还设有法院和议会两个机构。法院自不必说,就是负责全国所有案件的审理,不管是民众告的民事官司,还是行政官司、军事官司、商事纠纷,官员贪腐等等都必须由法院进行审理,并采用两审终审制。最高法院院长则由原海外都护府的法院院长张择端担任。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两年多了,对于案件的审理和程序算是得心应手了。而各地州府县的法院院长则由当地通判兼任。

而议会则是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无比新鲜的事物。除了台湾系的官员对此有些了解外,其他官员和民众皆不知这是个什么机构。而听岳云解释后才明白过来。这就相当于一个民间代议组织。就象当年许多太学生公车上书给皇帝一样。为这类事情的发生设置了一个常设场所。民间百姓对朝政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在议会里向议员提出,再由议员向朝廷各部转达,而朝廷各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当事人作答复,不然将被监察部追究渎职罪。

议会的议员由各省民众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目前朝廷控制的省份暂时划分为江南省(含苏南和浙江)、福建省、台湾省(含台湾、吕宋、琉球、红河)、广东省和广西省。议席分配则是按各省人口比例而来,暂定总数为一百人。以后等朝廷控制区域增加了,再增加议席。而议会的议长则由议员选举产生,超过半数即能担任,负责主持议会工作。有五分之一的议员提出,便可产生罢免议长的提案,超过半数议员同意,则可罢免现任议长,进行改选。

虽然现在看来,这个议会没有什么实权,但岳云却是想通过议会的设置,在中国历来的土壤中,种下一粒迷nzhǔ的种子,以后如果真的有那个机会,在中国实行迷nzhǔ制度,也未尝不可。

这一系列官职的分配,都是商量了三天三夜才讨论出来的结果。其中不少清流对于岳云的三个老婆都在朝中担任要职甚为不满,但他们的人数毕竟没有台湾系的官员多。而且岳云现在手握兵权,李雨柔、巩月漓和杨月又都有以前的工作成绩摆在那里,他们最后也不得不同意。

但为了求同存异,岳云也被迫让出了几个部的尚书职位,李雨柔、薜源、虞允文、王童等最后也只担任了侍郎,没有担任尚书。

新成立的德昭朝廷,除了对原有的zhōngyāng和地方制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又将原有的督察院、御史、大理寺等机构全部撤消,并将言官、监察官等全部纳入议会的范畴,称要进言直接去议会即可。而所有案件全部由法院进行审理,避免了以往各州县府,刑部、大理寺、御史均有权审理案子,造成多头管理,冗员臃肿的情况。

这样一来,极大的精简了zhèng府机构,提高了zhèng府的运作效率。由此也使得zhèng府官员的职责变得更加的明确。在地方上,则将行政区划分为省、州、县三级。各级都设有zhèng府、法院和议会三个机构。

而这方面的改革在宋朝较其他朝代更为容易,因为宋朝的地方zhèng府本来就设有知府和通判两个职位,一个主行政,一个主司法,所以推行起来没有什么阻力。同时因为有了议会这个机构,减少了百姓动不动就到衙门反映问题,使官员疲于应付的情况。让各地官员还是较为拥护的……

第五百一十二章再遇黄秀丽

当一切仪式完毕后,都已经是下午了。

离开皇宫后,岳云便向薜源提议微服私访一下,到临安民间探探风声,看看老百姓们对于这次金军南侵有何看法。他可记得,后世在互联网上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南宋之所以一直没有北伐,并非皇帝和大臣等上层人士不想北伐,而是江南民间的老百姓担心北伐之后,收复了北方领土,会加重他们的税收。

而自己安顿下南方的局势后,自然就会举行北伐。如果全国上下不能拧成一条心,那可对北伐大计大为不利。

两人在十几名亲卫的远远跟随下,信步走进了一条小巷,刚刚钻进小巷,岳云就和一名女子撞在了一起,他只觉这女子身体十分柔软。忍不住抬起头一看,顿时惊呆了:“秀丽,你怎么会在这里?”

只见此女一张精致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明眸贝齿,乃是让人一见便会心神不定的祸水级美女——清风楼的头号花魁黄秀丽。

黄秀丽见是岳云,也是露出一片惊喜之色,连忙上前欲欠身行礼。

岳云忙制止她,低声道:“我现在算是微服出访了。想来看看民间百姓对我是怎么议论的,对于北伐可有什么想法。你如果行此大礼,必让别人发现不对劲!现在你叫我岳大哥就可以了。”

黄秀丽乃是冰雪聪明之人,立刻明白了过来。她悄声说道:“岳大哥,我也是才回临安来。之前金军南下时,人人都道那金帝完颜亮贪花好色,连部下之妻和侄女、表妹皆不放过。所以奴家和静雯、卫妍、颜彦三位姐妹皆坐船前往琉球避祸,直到一周前听说金军已经撤离,才回来。”

岳云听后也不禁摇头,完颜亮的好色之名倒是弄得天下皆知了。此人虽然雄才大略,但在私生活上的确太糜烂了点。

“哦?那你怎么不在清风楼呢?竟然到这里来了?”岳云微微有些好奇道。

“岳大哥。前面再过两条街主,有处茶楼,也是属于清风楼的分店,我正要过去看看那里的经营情况。如今我们也按您以前介绍的方法,搞连锁店了!清风楼现在可不止是酒楼和jì院了,茶楼、客栈、金铺、当铺都有叫清风楼的呢。”黄秀丽眼波流转,露出妩媚一笑道。

岳云见了她那倾城倾国的容颜。也不禁微微有些失神。

黄秀丽见状,暗中有些得意。她笑盈盈地说道:“云哥,在那里秀丽也能算半个主人,今天就当我请客好了!咱们一起去那里喝喝茶吧。一会听说有个说书先生要来讲一段评书呢。”

“好吧!”岳云已经有两三年没和黄秀丽一起单独相处过了,见了她俏脸和脖颈上的皮肤晶莹如玉,亦是有些心动。

薜源这时非常知趣地向岳云说道:“主公,属下突然想起前几天和人商谈,要买一处宅院以作临安的安身之处。貌似半个时辰后就是约定的时间了。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岳云何等聪明之人,哪还看不出他在为自己制造机会,不禁面色微红,笑骂道:“那你去吧!”

薜源前脚刚刚一走。后脚就有一名二十岁的公子,带着几个家仆也走进了巷子,他一见黄秀丽,便是大喜道:“黄姑娘!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你了!不知道能不能预定个时间,听你弹曲啊?”

黄秀丽听后,表情微羞,低声道:“辛公子。秀丽这几天都比较忙,恐怕无隙,您如果想听曲,就到清风楼登记预约吧!”

那辛公子立刻露出一脸痛苦的神情道:“黄姑娘,我可是倾心你好久了啊!你怎能如此对我。我为了你,可以散尽家产……我为了你,可以休了现在的老婆……”

黄秀丽听得又羞又气,他这些不知廉耻的话。让岳云听见了,还道自己在外四处勾搭呢。不禁俏脸一寒道:“辛公子,你再对我纠缠不清。我可以报官了!”

那辛公子一听,却是毫无惧色道:“黄姑娘。我不怕,为了你,我可以不要脸面……”

遇上这样死缠烂打的男人,黄秀丽真是没撤了。

就在辛公子又要迎上前去时,却只觉有人在自己肋下掀了一下,立刻自己就摔倒在地上。

他一脸惊愕,站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