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武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武松-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不到你爹这奸贼如此顽劣,却生出你这么个像小猫一样温柔的女孩儿,哈哈,朕今晚就准备临幸你……你若是为朕生下皇子……”道君皇帝说着,就要搂金芝公主的香肩。

    此时,二人已经走到离御座不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群臣是绝对不敢走近的,身材瘦弱的金芝公主看准时机,在道君皇帝用嘴放屁的时候,奋力踢出一脚,直击道君皇帝的裆部,当场给他踢流血了!

    这位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丢到了家的昏君一脚被金芝金主踢翻在地,随后,金芝公主向后疾闪,大骂道:“我方金芝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这人渣!”

    说罢,不等众将士冲上来抓她,她以头触御座,狠狠的撞了过去,当场撞死。

    一朵娇美的鲜花,仙女一样的女孩儿,香消玉殒。

    金芝公主宁死也不屑嫁给狗皇帝,用死维护了自己身为一个女孩子的贞洁和尊严。

    堂堂的大宋皇帝,自以为富有天下,谁都得听命于他,可到最后,连一个娇弱女子都敢于蔑视他的威严,连一个手无寸铁的娇弱女子,都无视他的皇权。

    江南国灭了,方腊死了,胆大包天的金节仍然每天往明教总坛的密道送饭,众位明教武痴和他们的教主方腊一样,沉迷武学不能自拨。

    这天,他们满头大汗看到金节仍然去密道送饭,便对金节道:“金将军,我们这五行大阵,终于练成了!”

    “恭喜各位,这真是太好了!”金节笑道。

    过了一会,金节从光明顶密道呆了一会就出来了,对众人道:“传陛下圣谕!”

    王寅、司行方、包道乙等人立刻跪听谕。

    “陛下的神功已经练至第五层,我把你们练成五行大阵的消息告诉陛下,陛下非常高兴,令你们在此守卫七天,陛下出关后,要与你们切磋!”金节假传圣旨道。

    这些明教高手除了极个别的治国能人外,其它人以纯武将居多,这些出身江湖草莽的汉子肚子里没那么多弯变绕,便信以为真,丝毫不疑,反而恭喜他们的教主神功将成。

    金节和秦玉兰仍然把守下山要道,明教高人听了“教主兼皇帝”的圣谕,谁敢抗旨?只好乖乖等在原地,继续演练五行大阵。

    而就在这七天内,金节很快便等到了大宋朝廷围剿光明顶的军队,足足有十万人之多,这些人全是从占领江南的大宋将领中调拨出来的。

    金节一连两天不往光明顶送饭,而山下如潮水一般多的宋军奋力攻山,众人方才如梦初醒。

    大宋军队以死伤一万人为代价,接连打破了光明顶十四道机关,切断了水源,围死了所有下山的通路。

    明教高手王寅心里这个悔呀,但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何用呢?

    他身为江南国的尚书,位高权重,他本人也文武双全,但他和明教教主一样出身草莽,一下子从贫寒的苦行修士一下子成为国之重臣,他这江湖气并没改变多少,他对绝世武学的沉迷,丝毫不弱于方腊。

    五行大阵乃是明教行兵布阵的至宝,无论是小规模械斗还是放眼大战场,都极有价值,这里既有武功的招式,又有战阵的排列,精妙绝伦,乃是集历代明教先辈心血之大成,方腊得到这部阵法,赏给了王寅等人,王寅等人岂有不练之理?

    再说,江南国原本稳如磐石,朝中文武也尽有精兵猛将,众人即将在光明顶练个一年半载的,还不至于出这么大的变故吧。

    朝中各地险要难道连一年都支撑不住?

    王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其实,他所想所料并不错,按照原本的各地排兵情况,即使有突出状况,兵强马壮的江南将士也能至少支撑两三年。

    但令王寅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光明顶出了叛徒,并且这人还是陛下最信任的国舅爷。更令王寅没想到的是,金节竟然在一开始就设下奸计,擒获了方腊,这位江南皇帝被押到城下,江南将士群龙无首,军心大失,再加上本土将士造反,这才导致江南局面立即崩塌!

    王寅、司行方、包道乙、庞万春等明教死士,全都做了必死的准备,他们宁死也不会投降,他们准备好了火种,准备战斗到最后一刻,然后烈火焚身,殉了明教!(未完待续。。)

第230章 明教教主方百花() 
梁**队在边境驻军二十一天,武松一直未敢立即进发大理国,更没敢立即撤军。

    江南陷落的消息早已传入武松的耳中,如果从淮西王庆和江南的缝隙中间的茫茫戈壁滩绕过去贸然攻击大理,即使能够得胜,大梁国归师亦必然会受到驻扎在江南的宋军侵袭,万一没能立即攻下大理,那就更是腹背受敌,此乃兵家必败之势。

    所以,做事一直刚强果决的枭雄武松,把大军驻扎边境,进不敢进,退不敢退。不敢进是怕腹背受敌,不敢退是怕大宋军队灭了江南后,会趁机攻打大梁国的边境,毕竟这两地紧密接壤。

    这天下午,武松的御帐中,先后来了三拨人。

    第一拨,是段智兴自己,他参拜完梁帝后,恳求梁帝暂时取消进攻大理的战略,伺机先吞了江南。

    梁帝沉吟许久,觉得有理,便停止了对大理国的进军。

    段智兴退出后,段延庆和剑魔这对离开梁山已经很久的黄金搭档突然来到大帐外,请求晋见梁帝。

    穿着龙袍的武松亲自出帐迎接二人,二人并未跪拜,而又躬身行礼,恭贺武松登基之事。

    三人寒暄一会后,段延庆开言道:“陛下一言九鼎,为了兑现当年承诺而起兵征伐大理,段某深感大恩!然而此时局势危如累卵,陛下万不可轻易动兵,不如先剪除江南。再行大兵不迟。”

    剑魔亦道:“陛下,你若先攻江南,我二人助愿你一臂之力!”

    “段前辈。剑魔大哥,如此说来,朕只能暂时负了前约,先来江南,日后再破大理了。”武松致歉道。

    “陛下言重了。”段延庆道。

    接待完二人,天色将晚,一个蒙着白色面纱。身着雪白衣衫的神秘女子,步履轻盈的来到大梁国的驻军处。请求守军通传,她要面见梁帝。

    守军见她不肯说知备细,一时不肯通传,这女子便道:“你只说明教圣女求见。”

    守军不敢擅自作主。只能层层上报给梁国将领,层层上达后,大将史进接见了这名女子,认出她是那天被武松所救的人,便引她来到御帐。

    武松听说明教圣女来访,急忙出现相迎,谁知这女子二话不说,见了武松便盈盈下拜。这女子身后的那只白鹤也低下头,似乎在向武松求救。

    “姑娘。快快请起。”武松道。

    这位白衣女子轻启朱唇,道:“陛下,小女子与陛下毫无交情。非但如此,小女子前些天蒙陛下所救,还欠了陛下一个天大的人情。”

    “些许小事,姑娘不必放在心上,在我大梁国的地盘,我当然不会允许大宋狗贼欺负一个女子。”武松道。

    “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小女子难报万一,直到今日也没能报恩。反而还要厚着脸皮,再求陛下一事。”这位姑娘死活不起来,一直跪着说话。

    武松不方便扶她,便道:“姑娘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小女子乃是明教教主方腊之妹方百花是也,一直替明教掌管圣火令。今日江南已灭,明教总坛光明顶的覆灭也只在顷刻,小女子求陛下发救兵救下一众明教弟子,为报大恩,小女子愿献上明教圣火令!”方百花说着,拿出一个令牌大小的东西,放在地上。

    天下第一锻造大师汤隆把眼望去,一眼便认出这明教圣火令乃是用白金玄铁和金刚砂混和铸成,质地坚硬无比,外表似透明,又非透明,圣火令中隐隐有火焰飞腾,颜色变幻,时暗时灰。

    按照明教的规矩,见圣火令如见教主,明教圣女方百花愿献上此宝,分明是想告诉武松:如果陛下肯救明教弟子于危难之中,明教弟子愿听命于你。

    “姑娘,你先起来,外风风沙大,咱们去里面说话。”武松说完,不给她拒绝的机会,直接转身进入御帐。

    方百花见梁帝如此,只好拿起圣火令,进了御帐。

    “姑娘,你先坐下,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说说。”梁帝亲手为明教圣女搬了一把椅子。

    方百花谢过后,坐下拿出两只火蛊,道:“这只明教火蛊,产自苗缰五毒教,是明教教主方腊和小女子的随身之物,当教主身遇不测之时,这只火蛊便会循着另一只火蛊的气息寻到我,也就是说,当我看到两只火蛊在一起的时候,教主必死无疑!”

    说到这,方百花又从一个小葫芦中取出一只冰蝶,道:“这只冰蝶产自光明顶的千年寒潭附近,是明教长老王寅、司行方、包道乙等人的求救信号,冰蝶飞到我身边,光明顶必有天大灾难!我从明教密道进入光明顶,发现大宋军队正在攻打明教总坛,情势万急,只好骑着这只白鹤,来到陛下面前求救!”

    方百花说着,拍了拍一直跟在她身后的白鹤。说话间,两行清泪从她的眼角淌下,脸上一直蒙着面纱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明教圣女方百花再次跪了下去。

    “陛下能肯拯救明教弟子于大难之中,我等必竭诚效忠陛下,誓死死报!”方百花重重的给武松叩首。

    “姑娘,那带领宋军攻打光明顶的将军是谁?”武松扶起方百花的同时,问了她一个问题。

    “叛徒金节!他熟悉光明顶所有机关和所有通路,所以才这么顺利的把敌人引了上来,否则要想攻破光明顶,他们至少得死八万人!”方百花激动道:“教主既被此人陷害致死,教主身上的《乾坤大挪移》必在此人身上。我若能除掉此人,得到秘籍,必献与陛下!”

    武松切齿痛恨道:“朕生平最恨叛徒,若捉到那金节,必不能轻饶了他!对了,那明教总坛光明顶,究竟在何处?”

    方百花道:“就在这附近的群山之间,通往那里的道路极其隐蔽,若非金节引路,宋兵找上一年也未必能找到那里……”

    “圣女,请恕我无礼,打断你一句,我们如何才能相信你不是在故意将我们引入那里?”一直没有开口的金剑先生李助突然开言道。

    方百花听到李助的话,竟丝毫不恼,缓缓才道:“这位大人的疑虑,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小女子和大梁皇帝没有丝毫交情。”

    方百花说到这,取出圣火令,拿在手中,对众人道:“按照我教中规矩,见圣火令如见教主,教主让我保管圣火令,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身遭不测,让我继任教主。现在,我以明教教主的名义起誓,如果我假借求救为名,意图陷害大梁皇帝,我方百花他日必受五雷轰顶,烈火焚身之刑!若大梁皇帝肯发救兵,救出我明教弟子,明教上下必舍生忘死报答大梁皇帝圣恩!”

    明教这个古老的组织,在江湖中向来以重信义所为人称道,明教教主和明教长老、明教圣女等人所起的誓言,那是半点不须怀疑的。(未完待续)

第231章 收服明教群豪() 
“方姑娘,围攻光明顶的宋军,大约有多少人?”武松问道。≧,

    “十万上下。”方百花答道。

    “史文恭镇守边境,率领边境守军防卫敌军进犯。其它将士随我剿杀围攻光明顶的光军,方姑娘,请带路,大军即刻开拨。”梁帝武松下令道。

    “陛下,小女子愿意为你做牛做马,早晚必报此恩!”方百花再拜道。

    梁帝武松亲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倍道进军,在方百花的带领下,巧妙的将军队开到山谷,绕到宋军的背后,发动了猛烈的偷袭!

    梁国上将浪子燕青率先立功,他率三千步兵切入敌人侧翼,斩杀了宋军大将安生民,燕青这边一立功,立刻将宋军杀出了一个缺口,梁**队奋力杀敌,很快便从背后击溃宋军。

    剑魔和段延庆知道段智兴在武松身边,那是最安全的所在,既然不必担心大理国皇太孙段智兴的安危,他们便可放手大杀,这剑魔真是个天生的杀人机器,专挑人多的地方杀,半个时辰之内,连斩宋将十七人。他虽然生在宋境,但他却是退如假包换的鲜卑人,对宋朝将士没什么好感,对宋朝皇帝更谈不上什么尽忠,他杀起宋军将领,就如同杀猪一样。段延庆也是奋力杀敌,但本领没剑魔那么恐怖,斩将远远不如他多。

    梁国将领中(剑魔和段延庆不算梁国将领,最多只能算梁帝武松的朋友),继燕青这后。拼命三郎石秀是第二个立功的。他一剑斩下大宋元帅计正的头。挂在门旗上,宋军人人胆寒。

    大梁国的军队就像一群饿狼,大宋国的军队就像一群绵羊,狼入羊群奋力扼杀,很快便把宋军的后军杀成了烂茄子。光明顶守军见有救兵来援,更加奋力迎敌。

    “皇甫先生,请你先放群兽杀人,我再召唤灵鹤。”这时。一直在梁帝武松身边的明教圣女方百花突然对皇甫端道。

    “姑娘认识在下?”皇甫端奇道。

    “小女子虽然不认识先生,却见过先生的画像,知道先生的厉害,先生乃奇门高人,若不让先生先放群出群兽,待我骑鹤飞到天空之时先生们才放群兽,我这灵鹤岂不会受到先生感召,把我摔下去?”方百花笑道。

    “哈哈,姑娘倒是真是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皇甫端说完,吹响短笛。十三只飞鹰,二十七只饿狼被他放从笼中放出。这只飞禽猛兽好长时间没吃过新鲜的肉了,今天看到绵羊一样的大宋官兵,馋得直流口水,马上对着这些“新鲜的肉”扑了上去,吃了个痛快!

    这些家伙吃的鲜血淋漓,伴随着大宋官兵一声又一声的惨叫,直到这群宝贝吃得撑圆了肚子,皇甫端才将它们收回。

    地上,只有一滩又一滩的鲜血,和一堆又一堆的宋兵骨头。

    看到皇甫端收了哨子,方百花这才敢骑着灵鹤来到山间小路,从光明顶密道进入明教主峰,指挥众长老和众弟子御敌。

    明教众长者以及众弟子见方百花和救兵及时起来,个个精神振奋,奋勇杀敌,很快便前后夹击,打退了宋兵的进攻,此时绝大多数宋兵全处于陡崖上,见山上山下全是梁国将士,知道突围无望,便一狠心,顺着坡度不太大的后山坡朝下滚去,运气差的,直接以头触石,当场撞死,运气好的,则成功滚落地上,爬起身来,也顾不得去寻找那不知遗落在何处的兵器了,撒丫子就跑。

    三个时辰之内,宋兵全力逃跑,主将,主帅皆被杀,有七千余人想从左边小路逃跑,被埋伏在那里的梁国将军项充、李衮二人率领的暗器营全部射杀。

    有九千多名宋兵欲从山南小径逃走,被埋伏在这逃生必经之处的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军魏定国二人以水火奇计水淹火烧,杀得片甲不留,全成飞灰。

    还有四千宋军骑兵被打得落荒而逃,最后迷失了方向,南辕北辙走错了路,遇到了李逵的一万板斧营精兵,这群斧子兵全是李逵的最爱,经李逵调训多年,别的不会,杀人却不个顶个的牛,这群斧子兵先剁马脚,再剁人头,杀得就像砍瓜切菜,这四千宋军骑兵全部死绝。

    这时,新的明教教主方百花仍旧蒙着面纱,率领众人杀了下来,接应梁**队,方百花杀退数千宋兵后,发现那叛徒金节无路可逃,竟然逃向了明教密道!

    这金节小人,危急关头,竟然让他的妻子秦玉兰在外面抵敌,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