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武生-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

    消息一出,全城大哗。

    一来是黄巢这个叛贼的叛军,竟然攻陷了东都洛阳、兵临潼关,等于打到了长安的家门口,这在向来强调强干弱枝的大唐历史上,唯有百年前安史之乱,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过。

    第二,天子竟然命令神策军前往协防,这更让长安百姓绝望。

    神策军虽然名为天子亲军,经过多年的发展,甚至将南衙十二卫和北衙六军都挤压得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但是在当今天子执掌朝纲之后,就再也不是那个能够定乱奉天的神策军了。

    事实上,神策军不但空额遍布,更有很多勋贵富商走通了田令孜等大小宦官的门路,将自家不成器的子弟塞了进去,客观地说,现在的神策军,与其说是天子亲军,不如说是长安纨绔的集合地!

    这些纨绔进入神策军,为了朝堂对神策军丰厚的奖赏,只会鲜衣怒马、仗势欺人,让他们去潼关和黄巢叛军打仗,谁行?谁有敢!?

    消息一出,不但长安百姓纷纷绝望,就连神策军内部也是愁云满布,那些纨绔更是如丧考妣,更有甚者,还有父子相拥而泣的,种种丑事,一言难以蔽之。

    不过这些纨绔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所谓纨绔最擅长的,便是两件事,一是仗势欺人,一是财可通神,仗势欺人在这件事情上没啥用,势力再大还能大过当今天子不成?所以,这些身在神策军的纨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财可通神这条路。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花钱找人顶替自家这个神策军军籍。

    反正自家的军籍也是花钱买来的,给了别人,也没有什么,虽然一来一去要花上两笔银钱,着实有些心痛,不过,在身家性命面前,一切都说得过去了。

    天子征召的命令一下,众纨绔纷纷出手,一时之间,长安西城贫民都成了抢手的馍馍。

    一名成年男子,只要愿意从军,别的不说,先是一贯铜钱的安家费!

    而且价钱越长越高,不多短短三天时间,竟然长到了十五贯,那真是一日三变啊!

    到了最后,长安西城贫民,几乎被一网打尽,不但成年男子,就是十五六岁的中年,六十五岁的老翁,只要愿意从军,也是这个价钱!

    即便这样,还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要不是神策军出征实在不能用女子冒名顶替,要不然的话,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也难逃厄运。

    如此一来,二千八百神策军士,在短短三天时间中就凑齐了。

    结果奉命带队出发的张承范三人一看,差点都哭了。

    这都什么啊!

    拄着拐的老翁,甩着鼻涕的孩童,去胳膊少腿的汉子这是天子亲军要出征,还是丐帮要大集会?这些人中,情况好的,还能自备一把长枪之类的武器,还有直接拎着把菜刀凑数的,甚至还有赤手空拳之人,更不用说什么甲胄弓弩了。

    张承范三人相对无言,有心一状告到天子面前,却又是不敢。

    原因无他,别看这些贫民一个个奇形怪状,但是他们都是拿了勋贵家中安家费的,说直接一点,这是要替勋贵子弟去死!

    张承范三人要是敢把这件事捅出去,无论结果如何,也算是把国朝勋贵得罪了个干净,就算他们侥幸在潼关不死,回到朝堂,也断然没有好日子过!

    三人无奈之下,只得尽起自家部曲家将,带着这些“神策军”离开了长安。

    也正是在这一天,杨凤楼一路风尘地回到了长安城。。

    ,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神策军这种情况,在朝堂之中基本没什么秘密,众多官吏纷纷叹息,朝堂衮衮诸公也略有耳闻,恐怕整个朝廷,只有天子不知道,被他寄予最后希望的神策军,竟然会混乱到这种情况。

    谁都不看好神策军在潼关的这一次保卫战,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员,纷纷将自家的妻儿老小送出长安,能够投亲的就去投亲,即便在外地没有亲戚的,也想方设法让家人去探望朋友。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诡异的是,这件事情,在百姓之中,却显得波澜不惊。

    西城一个小院,院门大开,小院的主人正在搬家,男子合力抬出笨重的箱笼,女子也收拾好了硕大的包袱,就连平日中嬉笑打闹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变得懂事起来,跨着自己的小包袱,紧紧地抓着身边妹妹的小手。

    门口的大车已然装满,这户人家的主人,正在用绳子困扎,以免家当在行路的时候散乱。

    “扎结识点,张木匠,你这一趟,路可不近,别图省事,真要是在路上散乱了,更耽误时间”

    张木匠抬头,却是隔壁的刘老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也不见外,直接动手帮忙。

    “刘老爹,怎敢劳您的大驾”

    刘老爹将绳子套在大车边缘的突起上,然后狠狠一拉,随后又把绳子扔回给张木匠,这才说道:

    “客气啥?邻里邻居这么多年,这点小事算个什么?”

    张木匠闻言,也不再客气,在刘老爹的帮助下,迅速地把家当捆好。

    刘老爹毕竟年龄大了,短短的功夫,就有些气喘,却也坚持着干完,最后长长出了一口气,一巴掌怕在大车之上。

    “行了!这回,困得结识,只要不是太过颠簸,走个几百里不成问题”说完之后,看向张木匠,“不过你也要小心,出门在外,不必在家,别的不说,就是这大车,每天都要检查,有什么小毛病,也别嫌麻烦,早收拾早踏心,千万别等到出了大毛病才去后悔”

    “是,刘老爹,我记下了”

    张木匠本是木讷之人,应声之后,竟然不知道在说点什么合适,他看着刘老爹,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

    “刘老爹,要不您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此去蜀地,虽然路途遥远,不过咱们两家路上也有个照应,总比您一个人留在长安要好”

    刘老爹却摇头,长叹一声。

    “还是算了吧,我今年都六十二了,故土难离啊你们一家人到了蜀地,有你张木匠的手艺,怎么也能吃上口饱饭,我一个孤老头子,又能如何?张木匠,我知道你是好心,你们一家人也都心善,这么多年邻居我还不知道么?我句大话,我是看着你小子长大的,这点事,我老头子还看得明白,等到了蜀地,你们一家人看着我缺衣少食的,少不得还要周济于我,嘿,人生地不熟的,岂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么”

    张木匠一听就急了。

    “刘老爹,您这是什么话?咱们虽不是亲戚,但是远亲不如近邻,从我爹还在的时候,咱们两家就是邻居,这么算下来,也得有三十多年了,您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张木匠把话撂下,到了蜀地,只要有我一口干的,决不让您吃上一口稀的!”

    张木匠还没有说完,他婆娘也过来劝说。

    “是啊,刘老爹,咱们之间,还说那些没用的做什么?六年前,他爹出门做工,就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在家,小华子生病,要不是您夜里背着他翻出了坊墙,找到了大夫给他治病,小华子就没了,现如今您怎么还跟我们客套了起来?

    再说,听说天杀的黄巢已然打到了潼关,我听坊丁他们说,天子竟然派神策军去驻守,神策军是个什么德行您不知道么?他们受得住么?刘老爹,跟着我们一起走吧咱们这次去蜀地,一不是投亲,二不是访友,这是去逃命啊!

    要不然的话,等黄巢进了城,咱们老百姓,谁还能有个活路啊?”

    刘老爹听了,满是感慨地看了看他们,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你们都是好心,我老头子谢谢了,不过,我还是不能去啊听我说,别着急,听我说,说实话吧,你们这次去蜀地,一不是投亲,二不是访友,这是去逃命啊!自古以来,老百姓逃命,谁还能带上邻居?

    张木匠,你好运气,你是匠人,虽比不上读书人,也是有用之人,我早就听说了,早就有人暗中安排你们离开长安,你这算是走得晚的,在你之前,已经走了好几拨了。

    这些人虽说都是百姓,不过家家户户不是匠人就是青壮,市井无赖,一个没有,大唐的官员,也一个没有。

    这是什么,这是有人发善心,要救咱们老百姓的性命!咱们得感念,咱们不能再给人家添麻烦啊!

    你要带上我孤老头子,你是你的善心,不过,咱们不能再给人家添累赘啊”

    张木匠闻言,却也不说话了。

    刘老爹说的,是事情。

    远去蜀地,上千里地,要是搁在平常,谁家百姓能破家舍业地远走他乡,别的不说,就是路上的嚼裹,落地后的安置,就是两座大山,牢牢地挡在了眼前,说实话,张木匠早就想走了,可是就因为这些,一直下不了决心。

    结果,半个月前,有人找上了门,不但答应路上照顾,落地后安置,还怕他们路上幸苦,直接送上了一架大车。

    张木匠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生怕他们是骗子,一直没有答应,等到黄巢兵进潼关的消息传来,这才下定了决心离开长安。

    不过,他想要说服刘老爹同自己远走,也是临时起意,说实话,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这一份邀请,能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如今刘老爹把事情点破,再强求,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无奈,张木匠唯有一声叹息,把孩子们抱上了大车,辞别了刘老爹,开始了他们一家的逃亡之路。。

    ,

第426章迁移百姓() 
张木匠赶着大车出了坊门,顺路一拐,直奔西门。

    路上,相同的大车越来越多,仔细一看,都是一家一户举家搬迁,张木匠也认出了几个熟人,都是行会之中的木匠,还有人一起做过活计。

    逃亡之路见到熟人,颇有些欣喜,也冲淡了和刘老爹离别的愁绪。

    就在这个时候,自家婆娘却凑了过来,小声说道:

    “当家的,我看见王木匠家里的了,还有李木匠你说,刚才刘老爹说的,是不是真的?真有人发善心,给咱们钱,让咱们这些普通百姓逃离长安?”

    “那怎么不是真的?这辆大车,这匹老马,哪一样不是人家给的,这些东西,咱们置办地起来么?别的不说,就这辆大车,我不吃不喝地干活,也得五年才能挣出来!现在就在你屁股底下坐着,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吓?这得多少钱啊?”

    “那谁知道?你看看,李木匠和王木匠他们赶的大车,和咱们的一模一样,也都是人家送的”

    婆娘仔细看了看,发现在这件事情上,那是自家当家的这位木匠眼毒,果然和他说的一模一样,不由得咋舌。

    “这可是真有钱!嘿,当家的,你说是谁发这么大的善心啊?”

    婆娘这一问,也让张木匠沉默了,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一开始,人家找上了门,他也以为是个骗子,后来觉得,无论如何,先离开长安才是道理,这才答应了下来,随后对方没有食言,直接送来了一辆大车和一个大牲口,更是让他再也没有疑虑,说句不好听的,自家的全部家当凑在一起,也没有这辆大车和这匹老马值钱,真要是骗子,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婆娘见张木匠沉默,以为他误会了,不由得再次开口。

    “当家的,你别多想,我就是问问,能知道是谁,那是最好,你想想,要是没有人家,咱们怎么可能离开长安?我就是想啊,真要是到了属地安顿下来,怎么也得给人家立上个长生牌位”

    张木匠闻言,点了点头。

    “应该!这是救命之恩啊”

    说完之后,狠狠一甩手中的鞭子,那叫一个清脆!

    不多时,张木匠一家人出了城,直奔西南十字坡。

    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早有人等在那里。

    此人虽然穿着便装,不过叫上那双乌皮靴,却显出了他的身份,更让张木匠心中踏实。

    通报了姓名之后,那人翻动手中厚厚的花名册,找到了张木匠的名字,点点头,声音嘶哑地说道:

    “好,张木匠,你先把大车赶到路边,等一等,按照咱们杨将军的规矩,你们要等齐剩下的九户人家,再一同上路,没别的意思,就是让你们路上相互照应还有,把这两袋粮食搬到车上,省着点吃,你们补充粮食的下一站,是在三百里之外记住了,一路之上,各个州县,都有人接应,依此腰牌为准”

    说完之后,狠狠干咽了一下,随即又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手上却也不慢,掏出腰牌,在张木匠的眼前一晃。

    张木匠认字不多,却也看得清楚,腰牌之上有四个字,右龙武军!

    杨凤楼打马进了长安,一路不停留,直奔东市咸丰酒楼,这里原是长安城中的黑市,他早在刚刚参加右龙武军的时候,为了培训之后的第一个试炼任务,曾经和牛四来过两次,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曾经闹了个大笑话,被柴飞宋岩嘲笑过好长的时间。

    天字号包间,早有三人在等着他。

    一见杨凤楼进门,三人纷纷起身。

    泥鳅,钟馗,李牢头。

    钟馗就是原来和杨凤楼交易消息的那位黑市之人,曾经一个消息赚了杨凤楼五百两银子。

    而李牢头,曾经是大理寺的牢头,杨凤楼公报私仇,为了击杀张老太爷,曾经见过他两次,也正是因为他配合杨凤楼庾死张老太爷,也大理寺追责,罚了俸,降了官,如今带队看守长安与潼关之间的“禁坑”。

    杨凤楼进门之后也不客气,抄起桌上的茶壶,也不用杯子,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茶水,这才招呼三人坐下。

    “李牢头,家里人都走了么?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李牢头赶紧又站起身形。

    “有劳杨将军挂怀,家里人早就走了,算算日程,应当已到蜀地

    事情都准备好了,禁坑中飞禽走兽众多,本来是留给朝廷征税的,不过平日里面,也有看守的兄弟们私下里捕捉还钱,这次事情虽大,却也和往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没有起疑,只是以为我这个上官贪财而已

    飞禽走兽所换银两,已然全部交给了泥鳅,账目清晰。”

    禁坑虽然以坑为名,却是一个山谷,在潼关侧后,乃是钟南山余脉,其中全是珍贵的飞禽走兽,还有数不尽的珍贵植物,只不过在平常时节,朝廷有禁令,禁止等闲人等进入捕猎,所以有禁为名。

    早在杨凤楼准备迁移长安百姓免受兵灾的时候,他就把主意打到这个禁坑之上,安排人联系李牢头开始捕猎飞禽走兽还钱,事实上,正是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换来的钱财,成为杨凤楼迁移长安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听闻李牢头那里一切正常,杨凤楼点了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泥鳅。

    泥鳅见状,直接开口。

    “自从一年前我等回到长安,就开始着手准备迁移长安百姓,按照你的意思,不迁移任何官员,只迁移百姓,顺序是匠人,青壮百姓,商人,如今已然走了三批,主要是长安城中的各个行会的工匠,目的地主要是关中和蜀地,期间得到了宋皓大将军和钟馗大当家的鼎力相助,现在制约迁移速度的,主要是咱们做这件事情,要防备着朝堂之中的反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工匠应当能够大部分迁移完成,青壮也能走一半。”

    杨凤楼闻言点头,不过,却是对这个迁移速度并不满意。。

    ,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早在杨凤楼获悉郑经要起兵反唐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