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月天唐-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绹,令狐绹见崔式一党已然不复存焉,于是便终日惴惴不安,于是便主动前往学士府向陈浩投诚,并将崔式如何利用淮河工事陷害李渼,详细的与陈浩讲述。
    为了表示与崔党划清界限,令狐綯言之凿凿愿意出面为证。对于令狐綯这种曲意逢迎之人,陈浩是从内心就很是排斥。如今崔党与太子已然大势已去,雍王李渼的时代将要来临。对于此前李渼涉嫌的淮河决堤一案,陈浩完全可以推到李漼与崔式等人的身上,这也是当初他为了此案剑走偏锋的原因。
    但是这却并非上上之策,虽然明知淮河决堤乃是崔党对付李渼的一个阴谋,但是若无人招供的话,难免留下他人予以诟病李渼的契机。
    如今令狐綯主动揭穿崔式与李漼的阴谋,倒是解决了陈浩一大顾虑。但是所谓有得必有失,本就未参与此次叛乱的令狐綯,如今积极的打击崔党可谓是将功补过,因此陈浩也就没有理由将其逐出朝堂。
    这三日里李忱曾传召李渼进宫伴驾,当李渼出得皇宫之后,便一脸阴沉地向学士府奔去。待李渼下得马背来到府内,却见陈浩在书房内闲雅的练着书法。
    李渼见陈浩如此闲雅,阴郁的深色稍悸许多,索性扔下马鞭就势坐在桌案旁,自顾的倒了一杯茶水,接着用略带郁闷的口气道:“果然如陈兄所料,今日父皇问及太子叛乱一事,询问本王有何见解?”
    陈浩未有抬头,笔势也未有停顿,而是依旧神态如常的写着字,过了片刻之后才轻声自语:“既然如此应是好事,已然说明殿下深受圣上器重,又何必如此郁结?”
    李渼闻听此言却剑眉微皱,略带无奈神色将茶水一饮而尽:“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又岂能视若无事?”
    今日李忱将李渼传召至宫中,询问李渼对处置此次叛逆的看法。李渼当时给出的建议是:虽然李漼与晁妃犯下滔天大罪,但是罪魁祸首乃是崔式等人。李渼不仅替李漼与晁妃开脱,而且还请求李忱宽大处理,逝者已矣,不希望因此事而让李忱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渼的这番体恤之意,让暗自神伤的李忱心中多了几分安慰。虽然宣宗李忱心中知晓李渼言不由心,但是能够为了他这个父亲暂搁仇恨,让李忱这个垂暮老人很是欣慰。最是无情帝王家,他李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此能够看到少有的仁慈,宣宗李忱已经心满意足了。
    而李渼之所以如此宽容,是因为陈浩早有示意。李忱三日不上朝且将李渼传至宫中,就已然说明他不忍处决李漼之意。但是又顾及李渼的情绪,毕竟此事关系到李渼生母梅妃之死与本人病痛缠身近十年,因此才想听一听李渼的态度。宣宗李忱此举也不失为是对李渼的一种考验,刚经历亲子逼宫的李忱,难免会对身边的众位皇子产生忌惮之心,而如今李渼就是最易忌惮的人选。因为太子李漼有崔党,而李渼有陈浩。人老了是格外看中皇权的,因此在李渼未有入住东宫之前,一切还是小心为上。所以李渼在陈浩的示意下表现的越仁慈忠厚,越是深得宣宗李忱的心意。一更。……by:89|10054298……》

第四十六章 品帝王之茗

    第四十六章品帝王之茗
    李渼不明白陈浩为何有此一问,因此稍稍微怔之后便转忧为笑道:“陈兄此举是在考校愚弟不成?若是陈兄问及其他,或许愚弟未有陈兄学识广博。然愚弟身为皇子且是爱茶之人,岂会品不出此茶乃是雀舌!此茶叶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其香气极独特浓郁,若是愚弟所料不差,此雀舌茶乃是产至武夷!”
    见李渼怡然自得对此津津乐道,陈浩颔首点头默然不语。对于李渼能够品出茶名出处,他丝毫不觉得意外,雀舌茶闻名已久乃是宫中御用贡品,因此对于精通茶道的李渼而言识别起来并非难事。陈浩替李渼斟上一杯茶水,随后才开口道:“殿下果然是深通茶道其中三味!那不知殿下对这雀舌茶可有研究?”
    “哦?何出此言?”李渼乃是聪慧之人,伊始认为陈浩是在考校于他,如今看来绝非想象的那般简单。
    陈浩轻呷一口清茶,继而随意的把玩着手中的茶盏轻声道:“添炉烹雀舌,洒水浄龙须,饮茶自古便有一番学问,岂不知这饮茶之道也有诸多不同……”
    “愿闻其详!”李渼闻听此言顿时来了兴致,他可是知道陈浩出口必定不是俗语,因此李渼对此很是期待。
    “只是不知殿下是想饮凡夫之茶,还是品帝王之茗?”陈浩双目含笑的看向李渼,继而略带深意的轻声说道。
    “这……”
    李渼闻听此言陡然色变,一时间心头不禁狂跳。李渼没有想到陈浩会问及这般尖锐的问题,虽然他贵为皇子,而且将来可能是太子、天子!但是这毕竟只是将来。如今即便他心中有此种念头,但是也不敢轻易言于人前。
    因此李渼此刻心中震惊之余,认为陈浩此言不过是一时戏言。于是压低声音沉声道:“陈兄此言是在说笑否?”
    陈浩未有回应李渼,而是低首面沉似水,静而不语自顾品茗。李渼见陈浩如此神色,便知晓陈浩不是在说笑。于是在神色闪烁不定后,便郑重的询问道:“饮凡夫之茶如何?品帝王之茗又如何?”
    “饮凡夫之茶,世人皆可饮得,无所谓寻究其味、无所求铭感其觉。可高朋满座聚而欢宴,亦可自斟自饮以慰心安!”
    说到此处陈浩深吸了一口气,随后郑重说:“品帝王之茗,天下间少有人焉,即使历代帝王也未有几人能够品得帝王之茗!为何?其因在于帝王之茗,品之不易也。煮茶须得三段文武火,伊始三分文火,中间三分武火,最后三分文火以延其温。此乃三段文武火,九分焚乾坤!”
    嘶!
    李渼被陈浩这一番高论惊的是哑然失色,他何曾听过有人对煮茶有这般见解。于是更加聚精会神的仔细聆听,他知道陈浩一定还有下文。
    果然不出李渼所料,陈浩只是短暂的停顿之后,旋即接着道:“待一切工序皆已完毕,首次注汤(添水),其味幽兰且有清香,水中香高甚是甘甜,不过却略带火味多饮不宜;再次注汤之后,水中清香越加幽美,杯盖香扬水醇厚;三次注汤,水中香气甘醇,汤水正岩味显;四次注汤,杯盖香转幽远,水甘甜有岩骨感;待五次注汤之后,品后口舌生津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故此有言:帝王之茗五注汤,金盏玉壶孕无疆!”
    ……
    此刻的书房内分外的安静,陈浩说道此处已经将话说完,而李渼在听了陈浩的高论之后陷入了深思。李渼自然不会认为,陈浩今日无事与他谈论什么茶道。此刻他的心也渐渐的平复了下来,对于陈浩的良苦用心他也是甚是感激。
    其实陈浩所谓的凡夫之茶、帝王之茗,不过是陈浩想让李渼明白此刻自身所处的位置,如今身处高位离皇位已然不远,就不该如凡夫之人那般意气用事。而其中的‘三段文武火,九分焚乾坤’,是在提醒李渼做事须得循序渐进,不可意气用事坏了大局。至于最后的‘帝王之茗五注汤,金盏玉壶孕无疆’,不过是在明示他治国之道在于徐徐图之缓急有序,多番推敲之下方可确保国策万无一失。
    同时也暗指成就一位合格的帝王,须得经历许多波折。由性格外放转变为成熟内敛,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最后将两者合则为一,也就是:三段文武九分火,帝王之茗五注汤。其中九与五,其实也就暗喻着九五之尊!因此帝王之茗便是如此矣……
    明悟其中深意的李渼于是豁然起身,随后言辞恳切恭敬道:“陈兄短短几言已然道尽君王之道,让愚弟收益匪浅!请受愚弟一拜!”
    李渼说着便要向陈浩行师生之礼,陈浩见状慌忙予以劝阻,这种师生之礼陈浩可受不起。一直以来陈浩都不敢居功自傲,即便李渼一直称他为兄长,他也不敢坦然自居。虽然陈浩曾经也是多番劝谏,只是李渼执意如此他也没有办法。
    如今李渼向他行此等大礼,他陈浩又岂敢受之,于是慌忙劝谏道:“殿下不可!下官受不起!殿下一直与下官兄弟相称已然折煞微臣,如今断不可陷下官于不义!既然殿下明了下官话中之意,想必心中郁结也已解开……”
    李渼舒心一笑继而点了点头,此刻心情大好的他,又向陈浩探讨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如今的李渼受了淮河工事的打击之后,对于处理之事也是三思而后行,尤其是要与陈浩商议之后才确定是否可行。待商讨完政事已经时至傍晚,李渼见天色已晚且急需回宫探望李忱,于是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学士府。
    看着李渼离去的背影,陈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李渼能够察纳雅言,且事事谦逊懂得取舍,这正是作为有道明君的基本条件。当日陈浩在宫中应李忱的要求替其诊断了病情,得出的结果便是毒已深入骨髓,恐怕已然时日无多。如今宣宗李忱其余皇子皆是年幼,且又独喜雍王李渼,因此这也将预示着,李渼将要成为的大唐皇帝。故此现在只待宣宗李忱将逼宫谋逆一干人等问罪,一切也将会尘埃落定。一更。……by:89|10054299……》

第四十七章 太子少傅

    第四十七章太子少傅
    至于参与叛乱的崔式等人,李忱却没有那么好宽容。虽然崔从已在乱军之中被杀,但是崔式与一干崔家子弟仍旧活着,于是传旨将以崔式为首的一群祸首斩首示众,其余人等皆流放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圣谕纷纷而下使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曾经这些文武大臣大多数皆是与崔家有着联系,因此生怕李忱一怒之下将其一并问罪。
    当然有惩处自然也有封赏,在此次平叛之中除了高崇文、柳公权二人功不可没之外,李忱特意封赏了仆固俊。基于仆固俊生擒李凗与崔式二人,为平叛立下丰功,故此李忱对仆固俊赞赏有加,封为明威将军。李忱觉得这还不够,于是便予以仆固俊丰厚的赏赐。
    仆固俊刚满二十岁便已经官居从四品武职,可是让不少人为之艳羡。但是仆固俊虽是神情激动,但是却并未有自满,而是在看向陈浩之时眼中尽是感激之色,他知道如今的一切皆是陈浩所给予的。虽然如今与郡王府的门户之间仍旧有些差距,但是仆固俊坚信,跟着陈浩身边一定会得偿所愿。
    见仆固俊激动的神色,于是露出会心的一笑。陈浩知道仆固俊虽是钦慕郡主高兰芝,但是苦于身份悬殊常以此为憾。因此陈浩才会在当夜命令仆固俊捉拿敌首,如此一来待平叛之后定会得到宣宗李忱赏识,到时候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仆固俊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因此才会异常的勇猛异常力冠三军。
    俗语有云君子有成人之美,陈浩觉得有必要好人做到底。想到这里将目光瞥向一旁的高崇文,思忖待散朝之后得跟这位南平郡王商量一番。如今仆固俊已经官居四品,此等身份迎娶郡主高兰芝虽然有些牵强,但是由他出面应该不成问题。
    封赏完所有人之后,李忱当即册封雍王李渼为储君,择日入驻东宫。自此李渼由驻地藩王成了当朝太子,这让以往跟随前太子李凗的群臣不禁为之哀叹。当初在帮助李凗对付李渼的事情上,他们或多或少的出了不少力。时至今日李渼一飞冲天,为防止李渼发难,于是纷纷在思量往后该如何迎合这位新太子。
    这时安静的宣政殿上,李忱剧烈的咳嗽了几声,接着将目光落在了陈浩身上:“陈爱卿听旨!”
    陈浩闻听此言不禁眉头为之微蹙,方才几人封赏皆是口谕,为何到了他这就成了圣旨。这一微妙的变化,让陈哈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于是郑重的移步上前躬身一礼道:“微臣在!”
    这时李忱手中紧紧的攥着汗巾,旋即微微打开垂目一瞥,洁白地汗巾之上已有点点殷红。李忱无声的合上双目,扬手示意一旁的王公公宣旨。王公公施身一礼点头称是,随后缓缓打开圣旨宣读起来。陈浩在殿上听得仔细,其圣旨的大致意思是在讲述他这些年来的功绩,如今又是平叛有功,于是特赐封他为刑部尚书,另特封太子少傅。
    这道旨意一出可是震惊了不少人,即便陈浩也是心头为之一怔。要说这刑部尚书一职,陈浩觉得倒是未有不妥。毕竟当初前往东都就职之时,李忱就曾有意委任他刑部尚书一职。但是这太子少傅一职却是让陈浩始料未及,这一职务虽然牵扯朝政甚少,只是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但是这从二品的品阶却是凌驾于三品宰辅之上。
    陈浩震惊之余将目光移到了,如今已是太子的李渼身上,见李渼此刻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陈浩顿时心中明悟了许多。于是心中甚是无奈的微微讪笑,继而恭敬尊呼:“微臣领旨,谢主隆恩!”
    就这样一切的事情皆以尘埃落定,李忱自此便不再过问朝政,遂将一切事情交予李渼处理。如今朝堂之上在清肃崔党之后,已然使得朝堂官员锐减。虽然之后将外任的白敏中与魏谟召回朝中,但是此次锐减的空缺一时之间无法填补,于是陈浩便举荐了当年与之结义的五人入京为官。
    如今朝廷之中崔党亦不复存焉,使得整个朝廷上下一番清明。但是一支以令狐绹为首的新兴势力,正在慢慢的在朝廷滋生蔓延。虽然李渼也很不喜欢令狐绹这个人,本应找个理由将其逐出朝堂,但是宣宗李忱却突然下了一道旨意,严明令狐绹乃是股肱之臣不可贬。这倒是让李渼心中甚是郁结之余,但是却对令狐绹无可奈何。不过陈浩在得知此事后,只是轻轻一笑未有多作言语。
    秋风落叶入寒枫,添了秋意,多了几分感触。此刻他很想知道河西伊州的近况如何,因为根据之前的消息,如今河西又有刀兵之争。
    在陈浩离开河西不久后,河西节度使张议潮便征调各州兵将,随后兵分三路准备一举歼灭党项人与吐谷浑。一直以来河西四周环敌,西面有吐蕃占去半个河西之外,北面有回鹘,南面有党项,东面则有吐谷浑。如今回鹘残部已然陈浩收编,以确保北面得以安宁。于是张议潮便决定调集各州的兵马,欲要将吐谷浑与党项人所占领的领土收复。
    此次动兵张议潮志在必得,于是率领归义军杀向敌阵。作为伊州的驻军首领,屠狼所率领伊州兵将自然也在其中。三路大军张议潮率领的归义军为中路,屠狼所率领的伊州狼骑,与张淮深所率领的铁甲军分为两翼向敌军深入。由于准备充分兵锋势如破竹,张议潮看着逐渐龟缩的敌军仓皇逃窜,仿佛胜利就在眼前。然而让张议潮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断送了他的性命。一更。……by:89|10054300……》

第四十八章 河西惊变

    第四十八章河西惊变
    党项与吐谷浑等部众,见张议潮来势汹汹自然不会死拼力抗,于是仍旧使用习以为常的游击战术。但是却未曾想到张议潮已有准备,早就兵分三路予以围堵,势必要将党项与吐谷浑残部一举歼灭。其后果不其然,党项与吐谷浑兵将被打得纷纷溃散逃窜,其后由于屠狼与张淮深率军两面夹击,使得两大部落向鄯州境内龟缩。
    见敌军已成颓败之势,张议潮的心也安定了不少。就在张议潮传下将令欲要三面同时夹攻鄯州之时,却不料意外发生了。原来此次中军先锋乃是张议潮之子张怀鼎,张怀鼎闻听张议潮欲意三面同时夹击拿下鄯州,他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打算。
    思忖如今敌军已成败局又何必劳师动众,与其这等大功被张淮深所占,不如自己领兵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