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沟皇帝- 第6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怎么办技术学校,说真的,他们也不是很懂,经费都还好说,中央财政支持一部分,地方财政出一部分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师资却是不好办。

    因为技术学校的课程,和普通师范以及大学的课程是不一样的,后者偏向于理论,而前者则是偏向于实用性。

    这培养的人才对象都是不同,课程自然也是不一样了。

    技术学院培训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于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性人才,比如说会开机器,维修机器,普通的账务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帝国工商界急需,但是却是通常很难招募到技术性人才。

    目前整个帝国而言,也不是没有这种技术性的人才,但是很有限,而且都是企业自办的学校。

    比如说肇庆机械公司,他们就是办了一所肇庆机械学校,主要是培养机械方向的技术性人才,而这所学校,也不对外招生,都是培养肇庆机械公司内部的员工以及合作企业的员工为主,说是学校,但其实更像是一所员工培训学校。

    当涂那边,江南武器公司以及江南钢铁公司等几家国企部直属的重量级国防相关企业,也是联合办了一个培训学校,各企业直接派遣资深的技术人员授课,学生也都是清一色的各企业员工。

    此外,国企部的江南纺织公司,和几家民营的纺织企业,也是联合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纺织行业的培训学校,其性质和肇庆机械学校类似,都是内部培训为主,并不对外招收学生。

    普通人想要报考都是报考不了的!

    不过这种企业自办的内部培训学校,虽然说不对外招生,但是其课程的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却是标准的技术学校的配置了。

    礼部那边要大规模筹办技术学校,第一时间自然是派出了官员前往这几艘国内仅有技术培训学校进行考察,取经。

    他们最先完成了对当涂技术培训学校的考察,然后也是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动,直接效仿其学制,准备先办一个承天技术学校再说,不过设立的课程就比那些企业自办的内部培训学校多多了,而且学生的来源也是采取极为灵活的混合模式。

    课程设置有机械,维修,会计,贸易,外语,行政管理等等普通企业需要的人才外,还有厨师、园林等等其他乱七八糟的课程,一共设置了总数二十多个课程。

    课程设置简单,老师的话就比较难找了,但是对于一所官办的技术学校而言,要找这种技术性的老师,自然是去请求国企部帮忙了,国企部下属一大票的企业,这些企业里的技术人员都是可以过来充当来是讲课的。

    老师也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学生了。

    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对外招生,另外一部分则是接受来自各大企业的委培生。

    为了办好这第一家的官办技术学校,礼部方面也是咬牙拿出了不少的经费支援,而承天府方面的地方财政也是出了血,提供了初始的办学经费,此外官方还拿出了几座闲职的宅院,打通后作为校舍所用。

    承天技术学校的成立,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这只是一所学校而已,相对而言,其影响力远远不如今年开始施行的大范围普及小学教育。

    宣平十一年,礼部可是得到了数以百万两银子的经费,这些经费都是专项经费,用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小学教育的。

    初定计划就是,要把现有官办小学的每年招生数量,翻一番!

    具体措施是,可以在现有的各县里增设一所小学,倘若不另外增设的话,也可以直接扩大原有小学的办学规模,具体是增设小学数量,还是扩大现有小学的规模,看具体地方的不同而不同。

    总之核心的计划就是,确保官办小学的每年招生人数,要比去年翻一番!

    这一庞大的计划,礼部方面已经是准备了好几年了,就等着经费到位实行了,因此从宣平十一年的正月开始,实际上礼部上下以及地方上的各衙门,就是为此忙碌了起来。

    并且也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大唐朝报,在正月以及二月份的朝报上,陆续刊登了超过二十篇关于帝国扩大小学教育规模的文章,其中的重量报道就是正月下旬,圣天子李轩在御前内阁会议上,正式商讨,并批准了扩大小学教育规模的计划。

    圣天子指示,要京畿以及地方各衙门,要抱着百年育人的心态办学,努力提高民众的识字比例,为帝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是普通人乃至教育界,关心的是基础教育的话,那么工商业,尤其是实业界,则是对这一场的御前内阁会议里,圣天子李轩所提出的一个词汇特别的感兴趣,那就是‘工业化’。

    工业,这个词不陌生,但是工业化这三个字,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显得有些陌生了,这些年,虽然帝国一直都是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扶持各类工业的发展,但是从上到下,只是有这样的态度以及动作,但是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政治口号。

    而现在,圣天子李轩已经是明确喊出了‘工业化’这三个字,同时这三个字是出现在‘为帝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里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即便是基础教育,实际上也是为了工业化为服务的,这也就是意味着,推动工业化,这是帝国未来多年的主要政策。

    在大唐这样的皇权国家,圣天子李轩通过大唐朝报所提出来的政治口号,那是谁都不能忽略的,官员们详细解读这个词汇,工商界也是详细解读着这个词汇。

    随后,在三月份的时候,大唐朝报再一次以头条的方式报道了李轩接见了国企部若干重要企业的管理层,在接见会议上,圣天子李轩再一次提出了工业化这三个字,明确指示国企部各企业,应积极创新,埋头实干,为帝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贡献,为天下各企业做出表率!

    当这份报道出来后,几乎整个天下都是能够感受到了帝国即将掀起新一轮的工业化进程了!

    那些地方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拿着大唐朝报,然后召开各种衙门内部会议,然后商讨着该如何发展工业。

    商人们也是磨拳搽掌,准备着资金投入制造业,趁着这个机会大干一场!

    不过,目前还只是舆论吹风而已,宣平十一年的前面三个月里,帝国并没有为此颁布针对性的政策法令,这一切的改变,一直到四月份。

    四月份,国企部下属的多家官办银行宣布进行合并,成立了大唐帝国银行,光看这银行的名字就知道,这家银行不简单。

    因为随后,这家银行就是发布了一个公告,那就是在未来三年内,将会针对重型工业进行专门的资金扶持,预计发放工业贷款将会超过一千万两。

    于此同时,皇家银行也是宣布,皇家银行将会推出专门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转向贷款资金,而预计总金额将会达到三千万两银子。

    这两家银行,虽然一家是嫡属于国企部的官办银行,一家是嫡属于皇室资产科的皇室银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实这两家银行,都是典型的政策性银行,他们的这些大动作,要是背后没有官方力量的推动,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三千万两银子的专项工业扶持贷款资金,这只是一个开头而已!

    四月中旬,大唐朝报江南版,刊登了江南道道员霍守奇在视察上海工业区时,接见了上海一百多名工业界的代表们,会议上,他说江南道将会积极响应圣天子号召,推动江南工业化进程,并希望江南道的工业界能够做好配合。

    会议刚结束,江南道就是宣布,将会有江南道财政、松江府财政、上海特尔设县财政一共三级财政共同出资,预计投资百万两银子建设上海特设县的‘上海第二工业区’,准备打造第二个超大型工业区,再创奇迹!

    面对江南道三级财政共同出资百万两银子,而且上海特设县县财政就是单独出资八十万两银子打造第二工业区的行为,其他地方的官员们,听了都是羡慕嫉妒恨:尼玛,真有钱!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满地黄金的上海(第五章)() 
上海那边搞第二工业区,一共是百万两银子的投资,但是人家上海特设县自己就出了八十万两银子,松江府财政和江南道财政,分摊剩下的二十万两银子,至于中央财政,一毛钱没出!

    这可是八十两银子啊,不是一万两万啊!

    要知道,这年头大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府,哪怕是鱼米之乡的上等府,一年的税收也就几十万两银子而已,而且这还是上等府,至于下等府,少于十万两银子都很正常,比如西南或者西北的偏僻地方的府,一年的税收顶多就几万两银子而已。

    上海特设县,在整个帝国范围内都是相当特殊的,基本上找不到第二个类似的地方,说真的,其实大唐帝国针对上海地区的扶持,其实也就是早几年投了一点点钱,然后又是给了个通商港口的政策,剩下的,基本都是他们自己发展起来的。

    然而帝国如今开放的通商港口,海外领地不说了,只说本土,就有足足十二个之多,但是为什么其他的通商港口不能和上海那样发展的那么迅速,这自然是因为其他地方的地理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不如上海。

    人家上海背靠一整个直隶,还是位于长江出海口,又是帝国海岸线的中部,地理和交通优势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就连早些年风头也很强劲的广州,如今也是比不上上海了。

    当然了,这也和广州那边搞扁平化发展有关系,广州那边的工业区规模虽然也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并不是在工业区里头,甚至都不是在广州城里,而是在附近的周边地区,比如佛山等地,整个环珠三角地区,其实都有工厂存在。

    看上去分散了,但是实话说,从带动地方经济,让民众更加富裕这一点来说,其实广州那边办的更好一些。

    而上海这边,则是集中在工业区搞,几乎是把整个松江府,乃至江南的工业力量都是给吸引力过来,虹吸效应太厉害了。

    所以也就导致了这样的场面,上海特设县富得流油,但是隔壁的松江府其他几个县,依旧是普通的农业县,基本没啥工业。

    而广州府下属的各县,发展的则是比较平均。

    这是两个地方发展地方经济的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当然了,即便是广州府整个的经济力量加起来,还是无法和一个上海特设县相比的,上海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人家一个特设县,就可以出资八十万两银子,用来发展第二工业区,这个资金,放在其他地方,别说是一个县了,那些上等府都不可能,甚至连大部分省其实都是拿不出来的。

    上海特设县有钱,这地方财政里的钱又不用上缴国库,而拿来当官员的福利发下去,恐怕刚上任没多久的上海特设县的县令贾文柏立马就得进监狱。

    这么多财政盈余,总不能放在银行里啊,又不能赚利息,还不如直接进行投入进行基础建设呢。

    第二工业区,也是这种大背景之下的产物,这第二工业区,严格上来说,算是原来的上海工业区的一个扩张,相隔的距离不算远,而占地面积更大。

    官方投资的钱,主要是用来收购土地、平衡土地,建设道路、建设码头、建设厂房等基础设施,而把这些基础设施搞好了,再加上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优势,不愁没有商人投资设厂。

    人家上海搞工业,那都是有经验的,只要商人来投资建成,那基本都是一条龙服务。

    厂房都不用商人来建,工业区里早就有建设好的厂房,购置机械设备也简单,上海一大票公司,干什么的都有,只要帝国能够生产的机械,在上海基本都能够买到。

    招聘人才同样容易,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工商业汇集地,各种企业多,来这里工作的技术人才也多,甚至连帝国第二所官办技术学校,就是设立在上海,再不济你也可以挖其他企业的墙角啊。

    只要你有钱,厂房、设备,人才通通都能在这里找到,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甚至都可以什么都不会,聘请那些专业的经理人来打理。

    总之,在上海因为工商业发展,在这里创办企业,建立工厂,其困难程度是远远低于在其他地方的,那些资本家只要带着银行支票来就行了,其他的,都能够在这里找到。

    当然了,最后是躺着赚钱还是血本无归,那就要看情况了。

    做生意肯定是有风险的,虽然现在整体政策是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但是你看不不清楚市场的形势,把自己搞的血本无归,那也是很常见的事。

    最近几年,经常会于做生意失败的人在绝望之中跳下黄浦江。

    所以哪怕是帝国整体上扶持工业发展,但是做什么,怎么做,依旧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第二工业区挂牌成立的时候,隔壁的老上海工业区,如今更名为第一工业区里,一个穿着锦袍的青年男子,带着几个仆人走进了工业区里的办事处,大约半个时辰后,他就是重新出来了。

    等他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中已经是多了好几份刚盖上大印的文件了,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表之类,目前在帝国开公司建厂所需要的所有手续。

    一旁的一个年约五十,穿着长袍,还算体面的的仆人道:“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来之前就听闻这里的集中式办证模式,能够极大的方便我等投资建厂,但是没有想到,办理这些证件前后只要半个时辰,这要是换成了我们老家,怕是最少也要五天时间啊!”

    听罢这人的话,青年锦袍男子回过头来道:“冯管家,如今你知道为什么我说服家里的老头子要在上海投资建厂了吧!”

    冯管家道:“少爷目光如炬,看来选择在上海办厂是错不了的了!”

    被冯管家称之为少爷的年轻人道:“以前我在上海游学的时候就是看了出来,天下之大,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上海更加容易赚钱的了,这一次来上海,我杨成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好让老头子看看,我杨成就算是考不上国子监,照样能够出人头地,不比大哥差!”

    说到这话的时候,杨成的脸色非常的严肃!

    看着杨成的这个神态,后头的冯管家也没说什么,他可是知道,自家少爷最近两年受到的打击有些大,虽然说态度依旧非常的顽强,但是这一次办厂也失败的话,恐怕在家族里的地位就会彻底边缘化了。

    这个杨成,乃是江西九江人士,这杨家呢,也是当地的名望士绅家族,士绅家族嘛,自然是以读书做官为根基。

    奈何,在个杨成从小读书就不咋地,早几年考九江府中学的时候,他连续考了两年才看考上,然后再报考预科大学的时候,死活都是考不上,人家南昌预科学校的招生老师很委婉的告诉他,别每年都来报考预科学校了,你这是浪费你自己的时间,更浪费我们的时间了。

    一百分的数学卷子你竟然只考了八分,就这实力也敢来报考南昌预科学校,能不能有点自知之明啊。

    你这样要是都能考进来,简直是小看了江西数万学子……

    最后无奈只能花费大价钱,跑去上海读私立师范,也就是松江师范,想要来一个曲线救国,读了师范后再去报考国子监大学或者是直接参加会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