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沟皇帝-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爬上城头的伪唐贼军虽然不多,可是一个个却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有些身体强壮的士兵甚至是身披双甲,不仅仅是棉铁甲,而且还会在外头披上一层锁子甲、鳞甲等铁甲。

    数十名有重甲保护的刀盾兵们登上了城头后,面对城头上的普通明军乃至青壮,基本上就是如入无人之境,那些明军根本是难以抵抗,更别说是反抗把他们赶下城墙了。

    “看来我们的重步兵还是有必要保留啊!”在城外看着城头上爆发战斗的郝柏年,看到这一幕后却是如此道:“至少在攻坚战中,重步兵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旁白的李春景也是如此道:“郝大哥说的对,现在军中不少人都说火枪和长矛足以横扫天下,但是今天这种攻城战中,长矛手无法参战,单靠没有盔甲防护的火枪手去城头作战的话,恐怕伤亡会非常大,而且作战的效果也不会太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经过了第二次澜江战役、第三次澜江战役后,因为火枪兵表现出色,以至于军方里的很多人都认为,单单靠火枪兵就已经击败明军了,而其他兵种都应该取消,以腾出更多的军费来扩充火枪兵。

    哪怕是方东全、黄学仁这些土匪头子出身的将领,也是极力支持火枪兵的扩充,认为目前主力部队里,火枪兵和长矛手的比例不应该是一比一,应该是二比一乃至三比一才是最适合的。

    作为和火枪兵配合作战的长矛手都有人想着要削减了,至于刀盾兵、弓箭手这些兵种就更有人想要大力削减了。

    而大唐新军也的确是这么做的,除去第四步兵团这个拥有两个守备营的步兵团有些特殊,拥有大量刀盾兵部队外,其他现有的四个步兵团里都是没有太多刀盾兵的部队了。

    以第一步兵团为例子,团部辖有三个步兵营、一个营炮队、一个骑兵队、一个拥有三门五百斤火炮,依旧嫡属于炮兵营但是加强给第一步兵团的炮兵队,一个同样嫡属于辎重团,但是加强给第一步兵团的辎重营。

    也就是说,第一步兵团并没有直属的刀盾兵、弓箭手等。

    只在三个步兵营里各自拥有一个队的冷兵器部队。

    比如第一步兵营里,辖有两个火枪队、两个长矛队,而第五队因为火枪缺乏,不得不装备了刀盾和弓箭。

    也就是说,如今各个步兵营里,只有一个队的刀盾兵、弓箭手混成部队,各自有半队的刀盾兵和弓箭手。

    这么干原本只是火枪不够的无奈之举,但是今天看来,这些刀盾兵却是发挥出来了应该有的价值。

    大规模野战当中,这些刀盾兵兴许已经是用处不大了,但是在登城作战这种需要近身缠斗的作战里,刀盾兵,尤其是重甲刀盾兵的作用依旧不可代替。

    倒是弓箭手的作用是变的越来越尴尬,首先是大唐新军难以自身短时间里培养出来大量合格的弓箭手,大唐新军里的弓箭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明军俘虏出身。

    而且弓箭手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是不可代替的,他们虽然依旧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火枪手却是已经可以取代他们的战术地位。

    再加上火枪手容易训练,兵员素质要求更低,所以如今大唐新军里是没有人提大力发展弓箭手,而是倾向于用火枪兵取代弓箭手。

    当然了,限于火枪的产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弓箭手还是需要继续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的。

    郝柏年和李春景他们在城外讨论着刀盾兵和弓箭手的问题,显然是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在城头上了,因为这个时候瞎子都能够看的出来,这黎平府已经是被攻破了。

    大唐新军的士兵们占据的城头从开始的数十米再到数百米,最后当大唐新军的士兵突进到城门楼的时候,就是打开了城门,紧接着大批在城门的大唐新军快速通过城门进城。

    数千人的大军涌入城内,城内除非是突然出现一支上万人的明军来,要不然的话,这黎平府是肯定能够拿的下来了。

    而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和郝柏年他们判断的一样,仅仅是一个时辰之后,入城的部队就已经报告,已经是肃清城内敌军有组织的抵抗。

    郝柏年听罢后,转头对李春景道:“李兄,我们进城吧!”

    李春景面带微笑道:“好!”

    两人说罢后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得露出哈哈一笑。

    然后带着后续部队以及卫队等进城,当郝柏年、李春景在一群军官和卫兵的拥护下踏上地面上还有血迹残留的黎平府城的主街道后,骑在马上的郝柏年笑容更盛了。

    今天这一番破城之功,足以让他持续保持在大唐新军内的威望和资历,成为没有争议的第一将领。

    未来等陛下颁发真正的将官军衔时,自己是必要第一个成为将官!

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 
这一战,情况的发展比他们预料的还要更乐观一些,不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顺利拿下黎平府城,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一战的伤亡极其有限,原本伤亡最惨重的攀登城墙阶段,因为有着火炮以及火枪的支援,重甲刀盾兵的伤亡是很少的,唯一比较多伤亡的就是在城头上的近身作战了。

    哪怕前期登上城头的士兵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但是依旧不可避免会出现伤亡。

    但是这个数字依旧是有限的。

    至于入城后的肃清作战,同样会出现零星的伤亡,不过整体而言数字也不大。

    以至于等郝柏年他们进城后,听到了初步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后,都是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此战,大唐新军战死者不足二十人,伤者不过五十人。

    这个数字对于一支人数达到四千多人的部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他们打的还是一场攻坚作战。

    至于城内明军的伤亡,那的可就大了,根据大唐新军这边不完全的统计,至少歼灭了超过三百人的明军,其中明军大部分的死伤都是发生在城头上,被刀盾兵们所击杀。

    很多参战的重甲刀盾兵一场战斗打下来,几乎浑身都是敌人的血迹,很多人都是斩杀了两个人以上的敌军,一些勇猛无比的更是能够杀伤十多名敌军。

    剩下的明军不是脱下了军服逃到了城内民宅,就是当场投降成为了俘虏。

    此战,光光是俘虏就是抓了五百多人。

    郝柏年和李春景入城后,发现这城内的明廷官员们和兴泉府那边的官员们一样,都喜欢自杀。

    知府、同知等高级官员很多都是在破城的那一刻就通过各种方式自杀身亡,没有自杀的也是化妆易服逃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投降的官员只有一些低品级的小杂鱼。

    这让郝柏年他们是相当的失望,他们原本以为拿下黎平府后,能够抓住一个大官呢,但是没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他们的尸体。

    靠,这些明王朝的官员怎么一个个都是死脑袋啊,宁愿自杀也不投降!

    郝柏年他也不想想,这些官员们自己也不想自杀啊,但是为了整个家族以及师友等,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甚至连弃城逃跑都是不能的。

    城破的那一刻,他们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那就是以身殉城,这样他们才能够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至于投诚伪唐贼军,那就更不用想了。

    这些官员可都是有见识的,也许普通乡野小民会以为这些伪唐贼军很厉害,会被一日三餐所吸引去当兵,但是这些官员们却是知道,这伪唐贼军也就现在嚣张一些,但是等朝廷大军一来就蹦跶不了多久。

    投诚伪唐贼军从贼,这都不仅仅是找死了,毁掉自己的一世清名不说,而且整个家族都会被自己带入深渊。

    造反啊,那可是诛九族的罪名。

    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背负这样的罪名!

    不过一些低品级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员们就是没有太多的顾虑了,他们的很多人都是黎平府这边的本地官员,家人都是在这边的,投降对于他们而言就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了。

    至于归顺大唐王朝,成为大唐的官员,也不是没人这么干,当初在兴泉府有人这么干,在黎平府这边自然也是会有人这么干的。

    所以在郝柏年他们入城后不久,就是看到了七八个已经表示要归顺大唐王朝的明朝低级官员了。

    对于这些投诚的明朝低级官员,大唐王朝历来都是抱着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踢到一边的态度。

    大唐王朝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明朝高级官员的投诚,而且需要他们投诚也不真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出色,而是因为高级官员的投诚能够带来极大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在读书人阶层的影响力。

    这一点,是能够直接体现到大唐王朝能够招揽多少人才为之效力的。

    虽然说大唐王朝并不需要文学大儒,不需要他们做什么诗书文章,但是大唐王朝需要的人才,最少也得识字啊。

    不管是内阁那边需要的诸多文官,还是说大唐新军这边需要的军官,都是需要大量读书识字的人。

    大唐新军这边的军官虽然都是自己培养的,但是这个培养也得有底子才行啊,武学堂那边可不负担启蒙教育,直接教授的都是天文地理,军事学科的理论,读书识字了才能够听得懂学的入啊。

    所以如今的大唐王朝虽然不需要大量那些科举小能手,不需要那些八股文章写的好的人,但是大唐王朝却是需要大量读书识字的人,尤其是年轻士子。

    而一旦有明王朝的高级官员,尤其是科举正统出身的进士官员,而且还是身居高位的官员投诚大唐王朝,所带来的附加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为这个时代的高级文官从来都不是只代表他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亲朋好友,还有同窗师生,他身后站的是一大群人。

    如此也这代表着,士林阶层将会对大唐王朝开一个口子,让大唐王朝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气去招揽那些年轻读书人为之效力,乃至引起后续更多的明王朝官员投诚。

    毕竟投诚这种事,是需要有人带头现身说法的。

    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哪怕一个人愿意投诚,并为大唐王朝站台。

    虽然说李轩也是假冒苏家康的名义发布了一些文书,试图营造出来苏家康是真心投诚大唐王朝的假象,但是大家都不傻,从苏家康一直都没有公开露面就可以猜测的出来,恐怕苏家康虽然被俘了,但是依旧没有真心投诚。

    以至于很多人,尤其是兴泉府那边的读书人都是在观望!

    高级官员宁愿死都不愿意被俘虏,更别说是主动投诚了,剩下的少数低级官员虽然主动投诚了,但是作用并不大,所以郝柏年也是懒得跟他们多废话,承诺了一番他们今后只要跟着大唐王朝的步伐前进,少不了会有一番荣华富贵外,就是把这些人给打发了。

    当然了,实际好处也是会给他们,比如说升官!

    他们在明王朝那边兴许只是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员,但是大唐王朝很爽快的给他们来了一个升官发财,八品的升到七品、乃至六品,九品的也升为七品等。

    比如说投诚之人里头,官职最大的是一个八品县丞,虽然此人看起来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是为了保住自己以及家人的性命投诚的,但是随军而来的吏部官员也是很大方的把他晋升为正六品的通判。

    让那人意外的无所适从,这一投诚就从正八品到了正六品,这可是官升四级啊!

    当然了,如果他知道,在大唐王朝里,随便一个读书认字的人都能够轻松混到一个六品乃至五品郎中的话,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大唐王朝别的没有,就是官帽子多,下到九品村长,上到二品尚书乃至内阁大学士,李轩随时都能够拿出一大堆来。

    真有什么有才华,或者具备重大政治影响力的人来投靠,李轩立马就能甩出去一大堆官帽子,任君挑选。

    官帽子多,就是这么的任性!

第三百六十六章 伪唐贼首名录() 
作为一个已经先后攻克兴泉府城、正泰县、连和县三个城池的大唐新军,已经有着丰富占领刚攻克城池的经验了。

    进城后,首先是进行全城肃清,这个肃清不仅仅是针对溃散的明军,同样还会针对那些趁乱烧杀劫掠的青皮流氓,以恢复城内的治安和基本民生。

    同时贴出大唐王朝的安民告示,让民众们知道,这里黎平府城内已经是换主人了,只要你们乖乖的服从统治缴纳赋税,那么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同时针对城内散兵游勇兵以及流氓的肃清,也是为了警告城内的士绅大户们,别捣乱,别反抗,要不然的话大唐的刀枪可是不会客气的。

    在入城部队雷厉风行的清剿之下,只花了两个时辰不到,整个黎平府就是重新恢复了平静。

    从早上攻城再到下午时分大体恢复平静,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四个时辰不到。

    由此可见,大唐新军办事的高效!

    军方彻底控制了城内后,一方面是持续派遣士兵在街道上巡逻威震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另外一方面也是等待着后续内阁派遣的官员抵达,并配合他们开始建立城内的有效行政统治。

    早在这两个步兵团出发来黎平府的时候,内阁那边就已经是派遣了相当多数量的官员随军前往。

    除了兵部和税部这两个部门的人马用以征收赋税、招募兵员外,吏部以及其他各部门都是派遣了相关的官员过来,所为的就是第一时间里在新占领区建立有效的统治,并为前线大军提供有力的支援。

    内阁那边的官员进城的时间要比郝柏年他们稍微晚一些,直到第二天,大唐王朝所任命的黎平府知府孙亚伟才是带着他的属官抵达黎平府城。

    当孙亚伟抵达黎平府城后,看着偌大的黎平府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这里就是他今后大展宏图的地方啊!

    有谁能够相当,他一个从小考到大,十多次落榜于县试的人,能够成为一府知府,掌控数十万人口的府尊大老爷。

    谁能够想到?

    以往和他一起读书的那些同窗们,经常嘲笑他不自量力,考了四十多岁还没有考过县试,但是却还是不死心一心要科举,天天想着当官。

    那些同窗们,那些曾经在县试里不让他通过县试的多任正泰县令,包括苏家康他们,会想得到自己有一天当上一府之尊吗?

    想破他们的脑袋估计都想不到吧!

    哈哈

    想到这里,他是不由得想要狂笑!

    和诸多早期投靠大唐王朝的读书人一样,孙亚伟也是个学渣,从十几岁下场参加科举,考到四十多岁都没能考过县试。

    去年大唐王朝崛起,并在今年上半年占领了正泰县广阔乡野之后,他就是和一些科举不成,郁郁不得志,同时也没有太多家庭牵挂的读书人一样,一咬牙就是投向了大唐王朝。

    这一去,就是被授予了六品的官帽子,在户部任职,然后他卖力做事表现,又是在上个月高升为户部五品郎中。

    半月前,大唐新军准备进军黎平府的时候,他也是和其他内阁官员们一起,进入了上头那些大佬们的考察视野,准备从中挑选出一人去担任黎平府的知府。

    最后在面圣的时候,陛下李轩问如果他担任了黎平府知府后,会如何施政的时候,孙亚伟在回答中,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说什么修生养息,劝农,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