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唐兴衰-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可王衍打开孝英杰的奏折一看,他当时就傻眼了。

    孝英杰在奏折里说,潼关已经失守了。

    孝英杰还在奏折里面说了潼关失守的原因。

    孝英杰说。潼关失守的原因是因为德飞雄胡闹,德飞雄老怀疑自己和李嗣源有私通,导致他和德飞雄关系不和,导致两人交手,导致敌人趁虚而入,最后导致潼关失守。

    孝英杰当然说他自己的理了。

    孝英杰在说潼关失守原因的时候,他也自私了。

    本来潼关的失守他也是有些责任的。

    李嗣源兵占潼关的时候,除了德飞雄捣乱以外还有他的一些责任。

    当时董彦凤要进城,是他不忍伤害董彦凤。最终才导致李嗣源的人进城的,当时他要是对董彦凤"公事公办"。也许李嗣源的人就不会进城.

    *******

    孝英杰怎么这么快就给王衍写信了?

    孝英杰和德飞雄分手之后,他就知道。德飞雄到了长安后,他肯定不会说自己的好话,为了防止德飞雄恶人先告状,他就先给王衍写了一份奏折。

    孝英杰的奏折来得还真快,他的奏折果然比德飞雄提前了一步。

    ******

    再说王衍。

    王衍一看孝英杰的奏折,他就有些心慌。

    本来王衍以为长安可以固若金汤,可他没有想到,潼关失守了。

    潼关一失守,李嗣源就很容易打过来啊。

    李嗣源要打进来,我好不容易得到的长安不就又没了吗?

    王衍也清楚,李嗣源要打过来,他绝不是李嗣源的对手。

    李嗣源那是久经沙场多年的大人物,李嗣源是与朱温父子争战多年的人物,李嗣源的智谋甚至能超过郭崇韬,李嗣源要打过来,他能是李嗣源的对手吗?

    所以,王衍自从接到孝英杰的奏折之后,他心里才那么紧张。

    ******

    王衍正着急呢,德飞雄就赶到了。

    德飞雄见了王衍之后,他也说开了。

    德飞雄当然说他的理了。

    德飞雄把他那边的事对王衍一说,王衍气得差点晕过去。

    德飞雄说了些什么?

    德飞雄说:“现在潼关已经失守了。潼关失守的原因是,孝英杰和李嗣源有私通,他看上了敌人军中一个叫董彦凤的丫头。他被那个叫董彦凤的丫头迷得神魂颠倒,他还为了那个叫董彦凤的丫头和我动手。他为了那个叫董彦凤的丫头,把潼关出卖了。”

    德飞雄还说:我还和他两次交过手。只是我的武功不行,我打不过他。我有一次还险些死他手里。当时要不是他还多少有些良心,他念我和他共过事,我就死他手了。

    ******

    王衍心说:这可怎么办?

    现在王衍这里只有四万人马,他不敢到潼关去应对孝英杰和抵挡李嗣源。

    王衍一共带来了十万人马,其中有两万人马被孝英杰带走了。现在估计那两万人马也没什么希望了。另外四万人马分别被韩涛和戴容各带走两万。现在他这里只有四万人马,李嗣源一下子带来了十万人马,他只有四万人马,他当然不敢和李嗣源去碰了。就是他和李嗣源有同样多的人马,他也不敢和李嗣源去碰。

    王衍没办法,他只好在这里等韩涛和戴容的归来。

    ******

    王衍也没闲着。

    王衍马上给韩涛和戴容各写了一封信,他让韩涛和戴容马上回来,边远地区打不下来的地方就临时先不打了。

    王衍怕李嗣源马上会打过来。

    王衍知道,李嗣源这次来,就是为了打长安,李嗣源绝不会在潼关老老实实待着。

    王衍可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这次按兵不动,他耽误事了。(。)

第五百六十一回、走投无路了(四〕() 
♂,

    王衍接到孝英杰奏折,他又听了德飞雄的汇报。

    孝英杰和德飞雄各说各的理。

    孝英杰说,潼关失守的原因是因为德飞雄猜忌自己,是因为德飞雄胡闹。

    德飞雄说,潼关失守的原因是因为孝英杰和敌人有私通。

    王衍就偏信了德飞雄的话了。

    王衍偏信德飞雄的话,有四个原因:

    一,德飞雄跟随他的时间长,德飞雄和他又有点亲戚,孝英杰跟随他的时间短,孝英杰之前还和官府做过对,他自然就轻信德飞雄;

    二,他这次让孝英杰、德飞雄把守潼关,孝英杰是大帅,德飞雄是副手,他自然就会认为孝英杰的责任大;

    三,潼关失守孝英杰也确实有责任,要不是孝英杰暗恋董彦凤,也许潼关就不会失守。

    四,潼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潼关这么容易被敌人打开,他自然又会怀疑孝英杰。

    ******

    王衍心想:孝英杰真像德飞雄说的那样吗?

    王衍正想那事呢,事又来了。

    突然又有人来报:孝英杰又来奏折了。

    王衍说:“拿来我看!”

    王衍让人把孝英杰的奏折拿过来了。

    万衍打开一看,他见孝英杰在奏折里说,他孝英杰已经在潼关西五十里安营扎寨,如果皇上想复夺潼关,请皇上速速派兵。

    ******

    孝英杰怎么这么快连发两份奏折呢?

    孝英杰给王衍写了头一份奏折之后,他就想他以后的事。

    孝英杰心说:以后我怎么办呢?要让我复夺潼关,就我手里这么点人根本办不到。我回长安,我又没有皇上王衍的命令。

    没皇上王衍的命令,他不敢回长安。

    孝英杰就又给王衍写了一份奏折。

    孝英杰主要是想问问王衍,他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孝英杰也有些想的不全面。

    他的两个事是完全可以在一份奏折上写的,他写头一份奏折的时候,他没想那么多。

    ******

    王衍接到孝英杰的这份奏折以后,他就找德飞雄商议。

    现在韩涛、戴容不在王衍的身边,王衍的身边也只有德飞雄了。

    王衍可没想,德飞雄是武将,德飞雄不是谋士,德飞雄能有好主意吗?

    让德飞雄打仗,他行,让他出谋划策,就如同让他看外文书一样,他是一个字也看不董。

    ******

    王衍叫德飞雄,德飞雄来了。

    王衍见德飞雄来了,他就把孝英杰的那份奏折递给德飞雄了。

    德飞雄拿过孝英杰的奏折来看了看,他马上又放下了。

    德飞雄怎么马上放下了?

    他不认识字啊。

    德飞雄对王衍说:“皇上,我不认识字,您能让人给我念念吧。”

    王衍说:“好。”

    王衍心说:我也急糊涂了。我忘德飞雄不认识字了。

    王衍让人给德飞雄一念,德飞雄说:“皇上,孝英杰这是骗兵。您派多少兵去,您多少兵就会扔那儿。皇上您想,咱这里才四万兵,咱这里的四万兵总不能全派去吧,咱得留下点兵守长安吧,就算咱的四万兵全派去,李嗣源那里有十多万兵,咱的四万兵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王衍一想:也是。

    王衍就没有派兵。

    德飞雄怎么对孝英杰那么有成见呢?

    德飞雄的哥哥德飞虎不是死孝英杰手下了吗?

    *******

    就因为王衍怀疑孝英杰,结果出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李嗣源得了潼关之后,他短暂地稍微修正了修正,他又开始行动了。

    李嗣源下一个目的就是:收降孝英杰!

    李嗣源稍微修正了修正之后,他马上派于孝天领兵四万去战孝英杰。

    ******

    孝英杰现在怎么样了?

    孝英杰潼关败走之后,他在一个地方安营扎寨了。

    然后,孝英杰就给王衍先后发了两份奏折。

    再然后,孝英杰在那里等着王衍的命令。

    孝英杰也知道,王衍不可能派兵来,王衍那里就四万人,这里敌人有十万兵的兵力,王衍就是派兵来,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孝英杰也明白,王衍就是派兵,起码也得等到韩涛和戴容回来之后。

    孝英杰主要是等王衍的命令。

    孝英杰正等呢,王衍的命令没来,于孝天来了。

    ******

    孝英杰见于孝天来了,他急忙和于孝天开战。

    孝英杰的人就和于孝天的人打在一起了。

    又是一场厮杀。

    ******

    但是,孝英杰打不过于孝天。

    孝英杰不是有金背花装弩吗,他怎么打不过于孝天呢?原因有二:

    一,孝英杰的人没于孝天的多。于孝天有四万人,孝英杰还不到一万人。孝英杰不是有两万人吗?之前孝英杰打潼关的时候,他是有两万人,他潼关败走之后,有些人他没来得及带,有些人投降李嗣源了。现在孝英杰的身边只有一万人。一万人对四万人比例是一比四,孝英杰当然赚不到便宜了。

    二,孝英杰虽然手里有金背花装弩,他没功夫打,孝英杰被于孝天以及于孝天的许多兵围着,于孝天的武功那是和他不相上下的,他哪里有功夫掏金背花装弩?他也知道,就是把金背花装弩掏出来,就是用金背花装弩打上于孝天,也不一定将于孝天置于死地。金背花装弩虽然有一定的威力,一旦打出后敌人很难夺过去。但它的弩箭头不大,只要打不到人过于致命的地方,人死不了。

    *******

    孝英杰一面和于孝天打,他一面偷眼看他的人,他见他的人越来越少。

    孝英杰的人不断有战死或者投降的。

    孝英杰一看:再打下去我赚不了便宜,我走吧!

    孝英杰冲他的兵一招手:“撤!”

    孝英杰撤了。

    ******

    孝英杰撤,于孝天随后就追。

    于孝天也有他的任务,李嗣源让他来抓孝英杰,他能轻易放过孝英杰吗?

    孝英杰见于孝天还不依不饶,他可急了,他拿出金背花装弩,他“噌”就给于孝天来了一下子。

    ******

    这一金背花装弩正打于孝天的面门上。

    前文说了,金背花装弩一旦打出之后,,它使得速度非常快,而且又是能一连打九支弩箭,人很难夺开。

    于孝天中箭之后,他不敢再追了。

    *****

    孝英杰见于孝天不追了,他才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孝英杰可没有想到,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

第五百六十二回、走投无路了(五)() 
♂,

    孝英杰见于孝天苦苦追自己不放,他就给了于孝天一金背花装弩。

    于孝天挨了一金背花装弩之后,他不敢再追了。

    孝英杰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候,孝英杰一清点他的人马,他见他的人马只剩一百多人了。

    ******

    孝英杰在一个地方短暂地休息了休息,他和他的人马多少吃了点东西之后,然后他就想他以后的事。

    孝英杰心说:以后我到哪里去呢?我在这里肯定不能多待。我再这里多待,李嗣源随时都有可能派兵来打我。

    这时,孝英杰就决定带兵去长安。

    孝英杰就带着他的兵往长安的方向赶去了。

    ******

    单说这天。

    这天,孝英杰正带着他的兵往长安的方向赶,突然有一些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拦路的人还不少,足足一万多。

    孝英杰抬头一看,为首者正是德飞雄。

    *******

    德飞雄怎么来了呢?

    王衍接到孝英杰的那份奏折之后,他就找德飞雄商议。

    德飞行就对王衍说,皇上,您不要听孝英杰的,现在孝英杰已经投降敌人了,您要派兵去,您派多少兵去,您的多少兵就会都被他消灭,您要去了,您就能被他活捉。

    让德飞雄这么一说,说得王衍心惊胆战的。

    王衍也是心里发虚。

    之后,德飞雄又给王衍出了个主意:“皇上,您还应该派人封锁住潼关通往长安的路口,防止孝英杰和李嗣源打进来。“

    王衍就同意了。

    王衍怕孝英杰和李嗣源真打进来。

    于是,王衍就派德飞雄领一万人在这里驻守,一防孝英杰,二防李嗣源。

    德飞雄这不是瞎出主意吗?

    王衍年轻没主见,他还真信德飞雄的了。

    ******

    所以,德飞雄才领兵在这里把守。

    刚才,德飞雄接到通报了,说有一支人马正往这里赶来。

    德飞雄问:“为首者是谁?”

    报告的说:“是孝英杰。”

    德飞雄说:“加强防备!”

    所以,德飞雄就才在这里拦住了孝英杰。

    ******

    单说孝英杰。

    孝英杰一见是德飞雄,他急忙上去打招呼:“德将军,是你啊!”

    德飞雄说:“少凑近乎!知道我今天来干什么吗?今天我奉皇上之命前来拦截与你!”

    孝英杰说:“德将军,你都说了些什么啊?你的话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啊?”

    德飞雄说:“少装糊涂!我要不拦你,你已经投降了敌人,长安就保不住了!”

    孝英杰说:“德将军,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来,我何曾投降了敌人?”

    德飞雄说:“什么,你还没投降敌人?你已经把潼关双手送给敌人了,你还说你没投降敌人!”

    孝英杰说:“我何曾将潼关双手送给敌人了?潼关失守完全是因为敌众我寡,敌人的兵力太多!”

    德飞雄说:“你拉到吧,潼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一个人在那儿守着,一万人都打不开。让你领两万人在那儿守着,你还守不住?我再问你,你是不是和那个董彦凤有私通?你和董彦凤有私通的事,我都看见了。”

    孝英杰说:“这……?”

    德飞雄说:“怎么样,让我问得没话说了吧?”

    孝英杰说:“德将军,请你相信我,我和董彦凤之间的事,我已经对你说了一百遍了。你怎么才能相信我呢?我和董彦凤之间是有些情谊。可……,可我和敌人李嗣源之间一点瓜葛也没有啊!”

    德飞雄说:“孝英杰,别说废话了!快说,你今天是来干什么的吧?”

    孝英杰说:“我是来见皇上的。你快让我过去!”

    德飞雄说:“我告诉你,今天你过不去了!我再告诉你,今天我不但不让你过去,我还要把你抓起来!”

    孝英杰说:“德飞雄,你怎么又捣乱了?快让我过去!”

    德飞雄说:“你别做梦了!我要让你过去,待会李嗣源的大军一到,到时候你们里应外合,我们的长安就难保了!”

    孝英杰心说:这是哪跟哪啊?

    孝英杰就跟德飞雄打起来了。

    不打也不行啊!

    *******

    但是,孝英杰打不过不德飞雄。

    孝英杰的武功不是比德飞雄高吗,现在他怎么又打不过德飞雄了?

    原因有三:

    一,现在孝英杰的身边才一百来人,德飞雄的身边一万多人,一比一百的兵力,孝英杰当然吃亏了,现在孝英杰所面对的,不光是德飞雄一个人,现在孝英杰所面对的除了德飞雄以外还有无数德飞雄的兵;

    二,现在的孝英杰属于疲惫之师,孝英杰从潼关败走的时候,他没带多少吃的,当时的情况是潼关突然发生了变化,孝英杰才败走的,之前他没有准备,以后孝英杰以及他那些人的吃饭完全是靠当地官员救济的,靠别人救济他就吃不那么饱,现在孝英杰还饿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