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唐兴衰-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一海到了长安城的北边一看,他就见远处尘土飞扬,果然来了不少人马。

    ******

    来的是谁啊?

    就是玉宝山。

    玉宝山接到节度使大人李存霸让他筹集人马的命令以后,他就急急忙忙筹集人马。他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他就把该筹集的人马筹集到了。他筹集了三万人马。他把人马筹集齐后,他半点也不敢怠慢,他就急急忙忙赶来了。

    玉宝山来的时候正巧。正是西蜀大军到长安之后的第二天。正是西蜀军正式攻城的时候。

    就在玉宝山就要接近长安城的时候,玉宝山得知了一个消息,这时于保善和俞宝扇的那两路人马还没到。玉宝山这个高兴啊:节度使李大人让我们仨筹集人马救他,我先到了,那两路人马还没有到,那就说明我积极啊!俞宝扇的那路人马没到还可以,俞宝扇的灵州比我远,可于保善的凤翔比我近啊!

    这时玉宝山还得知一个消息,这次于保善只筹集了一万人马。玉宝山心说:于保善,你就等着节度使大人怪罪吧!

    玉宝山来到敌营的近前,他就指挥他的人马向敌营冲来了。

    *******

    玉宝山的军兵还真勇,西蜀军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西蜀军还真拦不住他们。

    西蜀军的人马不是多吗?

    西蜀军的总人马是多,可现在玉宝山的眼前不是很多。

    现在西蜀军是四面攻城,他们的人马虽多,可他们的人马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分,分到每一个方向的人马就少了。再说西蜀军也没全来,他们还有四万在守营呢。他们总不能只不顾打人家,自己的“家”没不要了啊。昨天晚上德一海让守营的那四万人,德一海让他们继续守营了。这样一算,现在长安城每一个方向的西蜀军还不足四万。另外,这长安城每一个方向的不到四万人,还有一部分已经攻上城的,还有一部分正在攻城的。所以说,现在玉宝山的眼前的西蜀军不是很多。再加上玉宝山的军兵勇。我不止一次说过,李唐人马就比西蜀军勇。李唐人马那是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啊。西蜀人马是西蜀皇上让他们来,他们不来不行啊。所以,玉宝山的人马一下子就冲到西蜀军队伍中去了。

    *******

    玉宝山身先士卒,他领头往西蜀军队的伍里杀。

    玉宝山正往前杀呢,他突然就见眼前闪出一个西蜀将领。他见那个西蜀将领,帅字盔,帅字甲,手拿大刀。

    玉宝山心说:“这就是西蜀的那个元帅德一海吧?”

    这人果然就是西蜀的元帅德一海。

    这时德一海刚听到李唐来了援军,他刚赶来。

    这时,玉宝山看见德一海了,德一海也看见玉宝山了。

    德一海上去就把玉宝山拦住了。

    德一海问道:“什么人?”

    德一海不认识玉宝山。

    德一海是西蜀的元帅,玉宝山以前是李唐地面上一普普通通的员外之子,他们没见过面。

    德一海的意思是,他想问问对方是谁,叫什么名字。待会皇上要是问,其他人要是问,好说话。不然,我堂堂的西蜀元帅,对方来了援军,我连援军的主将是谁,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我还是西蜀的元帅吗?我万一要是不小心败这援军的将领之手,那我就更丢人了!我这么大的西蜀元帅,我让人家打败了,我连人家叫什么,我都不知道,我还活不活啊?

    可是,玉宝山还就是不想让德一海知道他是谁。玉宝山一见德一海,他二话不说,他举刀就向德一海劈下来了。

    德一海见对方的刀来了,他急忙举刀相迎。

    也该当玉宝山露脸,玉宝山的刀,德一海没磕出去。

    为什么?

    一,德一海年岁有些大了,有些体力不支。德一海五十多岁了,玉宝山才二十几岁。

    二,德一海的经验有些不足。德一海别看是西蜀的元帅,可他几乎没有经历腥风血雨的战斗。你一翻西蜀以前的历史,你就知道,西蜀以前没有与别人发生过战争。西蜀以前没有与别人发生战争,西蜀的元帅也就没仗可打了。玉宝山呢?玉宝山和他爹以前是做生意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做生意经常遇到些强盗什么的。玉宝山以前你死我活打打杀杀的争斗也经历过。

    三,德一海别看是西蜀的元帅,他的武功也确实不怎么样。德一海之所以是西蜀的元帅,完全是因为他与西蜀皇上的关系,他是西蜀皇上的舅舅,要论真本事,他不行。

    所以,玉宝山的这一刀,德一海没磕出去。

    这刀一没被磕出去,刀就继续往下落了。

    “咔”地一声,德一海的头盔就被砍掉了。

    幸亏德一海用刀磕了一下,可把刀可偏了,要不然德一海就没命了。

    德一海见脑袋差点没了,他可吓坏了,他掉头就跑啊。

    德一海心说:李唐的这员大将怎么这么厉害!

    这一下,西蜀军就更乱了。

    有些西蜀军心说:我们的元帅都被打得抱头鼠窜了,我们还在这儿干什么?

    他们就跑开了。

    有的西蜀军还不明白怎么回事。有的西蜀军还不知道他们元帅已经被打败的事。因为这时的情况是,人挨人,人靠人,刚才玉宝山与他们元帅打的时候,被人当着了,他们没看见。这些西蜀军见李唐的援军来了,一下子把他们冲了个稀里哗啦,他们还心里纳闷呢:李唐的援军来了,我们的元帅哪儿去了?

    也有的西蜀军心慌意乱:因为他们见这位李唐大将的腰间挂一头盔。

    这些西蜀军心说:这不是我们元帅的头盔吗?我们元帅的头盔,怎么挂他那儿了?我们元帅不能被他斩了吧?

    很快,玉宝山就冲到了城下。

    李存霸见有援军来了,他急忙就吩咐人开城。

    玉宝山就领着他的人进城了。

    玉宝山进了城以后,他就帮着李存霸守城。

    这时候,长安城的北边是什么危险也没有了。长安城的北边随着玉宝山的出现,随着玉宝山在西蜀营里一杀,西蜀军几乎都没心思攻城了,可长安城的其它三个方向,西蜀军仍然在攻城。玉宝山和李存霸就往其它三个方向派开兵了。

    再说德一海。

    德一海被玉宝山砍掉了头盔以后,他抱头鼠窜地跑了一会儿后,他见玉宝山没有追上来,他就站住不跑了。这时候,德一海一看他的西蜀军,是排山倒海似地败啊。德一海所看到的西蜀军败,当然是他长安城北边的西蜀军了。不过,德一海也清楚,长安城其它三个方向的西蜀军想攻长安也困难了。

    德一海见此,他就指挥他的人收兵了。

    西蜀军二攻长安城,就这样又失败了。

第四十四回 长安保卫战(十)() 
西蜀军二攻长安,又失败了。

    这时,李存霸急忙吩咐人摆酒给玉宝山庆功。

    在酒席宴上,李存霸这个夸玉宝山啊:“玉将军好神勇啊!刀劈西蜀元帅德一海的头盔。了不起!了不起!”

    玉宝山急忙说:“哪里,哪里。”

    玉宝山知道,李存霸这是客气。要说李存霸也能像我一样刀劈西蜀元帅的头盔,完全可以做到。我早就听说,李存霸神勇无敌,号称“赛张飞”了。李存霸为什么没有呢?那是因为他的兵少,他想保存实力守长安。人家是以大局为重。闭着眼和西蜀军拼杀?一拼杀就伤兵,兵本来就少,兵少了还怎么守城啊?

    ******

    再说西蜀营里。

    西蜀皇上王衍也让人给德一海摆了一桌酒席。

    就算是给德一海压惊吧。

    在酒席宴上,王衍问德一海:“德一海,到底怎么回事啊?朕记得昨天攻长安的时候,你虽然什么成果也没有,你好歹还是毫发无伤啊,今天呢,今天你怎么差点回不来了?你怎么一天不如一天啊?”

    德一海心说:小兔崽子,这么说我!

    也难怪德一海在心里这么说王衍。德一海是王衍的舅舅啊。舅舅说外甥,可不这么说吗?

    不过,德一海口里可没说出来。

    德一海也知道君臣之别。

    德一海说:“臣无能。”

    王衍说:“德一海,朕记得在咱这次出兵之前,你对朕说的是,咱这次出兵即便得不到整个天下,咱也能得到秦川一地,咱即便是得不到秦川一地,咱起码也能得到他们点东西。朕记得昨天你对朕说的是,咱的人马攻城不下,是因为咱的人马一路劳乏的缘故,咱的人马好好休息一夜,第二天差不多就能把长安城拿下。今天呢?今天你又给朕来了两个字,无能。不,是三个字,臣无能。德一海,你的勇气怎么也一天不如一天啊?”

    德一海一下子让王衍问得没词了。

    德一海说:“这……?”

    德一海心说:我可怎么说呢?

    德一海想了想。

    德一海说:“皇上,咱这次没有把长安城攻下,是因为李唐突然来了援军的缘故。要不是李唐突然来了援军,咱这次就能把长安城拿下了。”

    王衍说:“别说没用的!朕现在是问你,以后咱怎么办?咱以后还能,即便得不到整个天下,也能得到秦川一地,咱即便得不到秦川一地,也能得到点他们点东西吗?咱还是立马卷铺盖回去啊?”

    德一海想了想,德一海说:“皇上容禀。以臣看,咱这次攻城不下,也是因为咱云梯欠缺的缘故。”

    王衍说:“什么?咱的云梯欠缺?”

    德一海说:“是啊。咱的云梯不是很多。咱的人虽然不少,可咱的人在同一时间内攻城的不是很多。因为咱没那么多的云梯啊。”

    王衍说:“以你之见呢?”

    德一海说:“以臣之见,咱现在马上造云梯。造的云梯越多越好。最好是咱的十五万人一人一梯。”

    王衍说:“什么?咱十五万人一人一梯?”

    德一海说:“那当然是夸张了。臣的意思只是,咱的云梯越多越好。”

    西蜀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他们的云梯不是很多。他们刚刚从西蜀远道赶来。他们行军赶路带多了东西不方便,所以他们没带多少云梯。

    王衍说:“要是那样的话,咱一定就能把长安城攻下吗?”

    德一海说:“我看差不多。

    德一海心说:你还问我呢?要不是你让胡鹏带走了那五万人马,咱早就把长安城拿下了!

    德一海反正是认准了:迟迟拿长安城不下,是因为胡鹏带走那五万人马的缘故了。

    那么,西蜀军迟迟拿长安城不下,是不是真是因为少那五万人马攻城的缘故呢?

    也很难说。要说多那五万人马攻城,他们就一定能把长安城拿下,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不过,多那五万人马攻城,他们能把长安城拿下的几率大些,那是肯定的。

    王衍说:“德一海,朕记得朕昨天问你咱为什么攻城不下的时候,你对朕说的是因为咱的人马一路劳乏,朕今天问你为什么攻城不下的时候,你又说是因为咱的云梯少。到底咱的人马攻城不下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啊?”

    德一海说:“昨天臣说咱攻城不下的原因,是因为咱的人马一路劳乏,也是真的;今天臣说咱攻城不下的原因,是因为咱的云梯少,也是真的。咱云梯少这个原因,臣昨天为什么没说呢?是因为昨天他们的援军还没有到,他们人马少,咱多几个人攻城,咱少几个人攻城,咱的云梯多些,咱的云梯少些,问题不是很大,这个问题还没有凸现出来。今天臣为什么提呢?是因为今天他们来援军了,他们人马多了,咱如果攻城的人少,咱就攻城困难,咱云梯少这个原因凸现出来了。”

    王衍说:“以你之见,咱就先不攻城了,咱先造云梯?”

    德一海说:“不。以臣之见,这城咱还是该怎么攻就怎么攻,咱一方面攻城,咱一方面造云梯。反正咱的人马多。反正咱的人马分到两处,也比他们多”

    王衍说:“为什么?”

    德一海说:“当然有好处了。皇上您请想,如果咱的人马突然不攻城了,他李存霸一定会打听咱在干什么?如果他知道咱在干什么,他一定会想对策。虽然就是让他想对策,他们也不一定想什么出来,可他万一要是想出什么来,不是给咱添麻烦吗。如果咱不停地攻城,他就没工夫再想别的了。咱一个劲地攻城,他们只想把城守住。再说,据臣所知,他长安城里的防城之物不是很多。那样的话,咱还可以消耗消耗他们的防城之物啊。据臣所知,他长安城里的弓箭、滚木、雷石等防城之物不是很多。咱一攻城,就能消耗他们的防城之物。等他们的防城之物消耗得差不多了,咱的云梯也造好了,到那时,咱一鼓作气,我看长安城就差不多能让咱拿下了。”

    王衍说:“好吧。”

    ******

    从此,西蜀军就佯攻开长安了。

    所谓的佯攻,就是半真半假地攻。要说他真攻,他攻得也不是那么积极;要说他假攻,如果你不理他们,他们也会真攻。

    与此同时,西蜀的人马也在造云梯。

    ******

    西蜀人马这一造云梯,有些人可就倒霉了。造云梯得需要木头啊。他们看见树,不管是谁的他们就砍。甚至老百姓的有些房屋他们都给拆了。拆了房,好用木头啊。

    有人和他们讲理,他们说这是皇上的旨意。他们说是皇上让他们这么做的。

    老百姓这个骂啊:什么皇上啊?“呸!”

    也难怪啊。这是人家李唐的地面啊,人家的皇上是李存勖啊,你王衍跑这儿来传圣旨,人家能不“呸”吗?

    不管怎么说,有木头就行啊!

    很快,西蜀的云梯就造好了。

    这时,李唐的那两路援军还没有来。

    ******

    这天,西蜀军就又攻开城了。

    西蜀军多了些云梯,还真管用。他们攻城的人一多,李存霸还真有些招架不住。

    德一海又笑了。

    这时,德一海见他的军兵有些已经攻上城去了。

    可是,德一海的笑声刚落,突然又有人来报:“报!李唐的又一路援军赶到,他们正气势汹汹地往我们这个方向杀来!”

    德一海当时就是一惊。

    德一海心说:难道我三攻长安,又要遇麻烦?

第四十五回 长安保卫战(十一)() 
德一海正在指挥攻城,突然有一个探报来报,说在北面又来了一队李唐的援军。

    德一海就是一惊。

    德一海心说:难道我三攻长安,又遇上麻烦了?

    德一海急忙说:“带……。”

    德一海刚要说,带我去观看。可这时德一海突然又想起那天的事来了。

    德一海心说:那天,也是我正在指挥攻城,也是突然有探报来报,说李唐来了援军。我听说后,我就急忙过去了。结果我过去后,我脑袋差点没了。我头盔让人家砍了。今天?今天会不会也会出现那天的那种情况啊?

    德一海想到这里,他往四周看了看,他看见他旁边的大将戴荣了。

    德一海马上有主意了。

    德一海吩咐:“戴荣听令!”

    戴荣急忙答道:“在!”

    德一海说:“本帅命你领一些人马火速去拦截李唐的援军!”

    “是……,是!”

    戴荣这个气啊!

    戴荣心说:德一海,你不对啊!按说您是全军的统帅,这事应该你去啊?您是全军的统帅,突然发生了情况,您应该领头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