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国太哭道:“恐怕你二弟德薄威寡,不堪大任,如之奈何?”

    孙策却欣慰的笑道:“哈……母后不必忧心,二弟才干胜朕十倍,足以担当大任!若遇内事不决,可找张昭张子布。适逢外事不定,可去问周瑜周公瑾。朕只叹周瑜不在身边,不能当面嘱托呀!”

    又召其他兄弟说:“朕驾崩以后,尔等要全力辅佐仲谋。宗族之中若敢有生异心者,人人得而诛之,其子嗣也不得入孙氏祖坟安葬。”

    孙氏兄弟全都大哭受命。

    孙策又唤皇后大乔嘱咐道:“朕要与皇后天人永隔啦!你要好好替朕孝养母后。若小乔来到,你要让他转告公瑾,要尽心尽力辅佐仲谋,不要辜负了总角之交,平生相知之情。”

    言毕,吴太宗孙策瞑目而逝,当真是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五岁。此生灭刘繇、取庐江、割据江东乃拒凉,建立东吴基业,果不负“小霸王”之美名。

    吴帝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

    所谓: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事大,专意属周郎。

    孙策死后,孙权悲痛欲绝,哭倒在床前。

    张昭老成持重,并劝孙权道:“现如今绝非殿下悲痛之时。大吴不可一日无主,目下为先帝治丧,接管军国大事,早日登基等诸如此类皆重中之重!还望殿下以大事为重,莫要悲伤。”

    孙权也不是庸碌之主,即刻收住眼泪,平复心情。张昭见状,老怀大慰。即刻命孙静带着孙氏宗族负责治理丧事,又请孙权出堂接受众文武拜贺。

    孙权生得方面大耳,碧眼紫髯,仪表不凡。接受了东吴文武的叩拜。

    亦有传言道:“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然则,东吴众文武对孙权继任颇为惊讶,但谁也不敢做声,毕竟多位老臣皆在,想必这定是孙策遗命。

    孙权即改兴汉元年为:黄龙,为吴大帝。追谥其兄吴太宗孙策“明”字。

    (此处说明,庙号、年号、谥号的不同。孙坚自然是吴太祖武烈帝,孙策庙号太宗,年号兴汉,谥号武。孙权未死,并无谥号,年号黄龙,庙号大帝。孙策可以被叫做吴太宗兴汉明皇帝,孙权就相较简短,吴黄龙大帝。至于到底怎么称呼,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书归正传,且说孙权承接孙策遗命,掌握了江东大权。正在发丧之时,有人报告周瑜从曲阿领兵返回奔丧。

    孙权听后言道:“既然大将军已经归来,朕再也没有可担心的了。”

    原来周瑜一直在曲阿抵御扬州韩治,听说孙策中箭受伤,专程赶来探病。快要到吴郡时听说孙策已死,急忙连夜前来奔丧。

    当下周瑜哭拜在孙策灵柩之前。

    吴太夫人出来相见,把孙策的遗嘱告诉周瑜,周瑜拜伏在地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力,若有异心,便马上跟随伯符同去!”

    不一会孙权进来,周瑜拜见。

    孙权依旧很担心周瑜会拥立故太子孙绍,便言道:“愿爱卿莫忘先帝之遗命!”

    周瑜顿首拜道:“臣,愿肝脑涂地,来报先帝之恩。”

    孙权问道:“朕现继父兄之业,将来如何发展壮大江东?”

    周瑜道:“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孙权点了点头道:“先帝有遗言:内事托付给子布,外事全依赖公瑾。”

    周瑜又道:“老丞相乃贤达名理之士,足可担此重任。但臣才干不济,恐怕辜负了陛下重托。臣愿推荐一人,乃辅朝纲。”

    “哦?还请公瑾明言。”孙权说道。

    周瑜言道:此人姓贺名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氏。早年在平定山越之乱中立有大功,又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今可将其调回京师予以重任。”

    孙权听后大喜,即刻调贺齐回吴都建业。擢升其为后将军,受爵山阴侯,领徐州牧。

    孙权问计于贺齐:“当今朕继承父兄基业,想建齐桓、晋文之功。请问公苗有何良策?”

    贺齐答道:“当年汉高祖刘邦想扶保楚国义帝建功立业,但并未如愿,皆因项羽作乱。现在如今韩炜就如当年项羽一般。依臣之见,虽我朝基业稳固,但也无法马上将韩贼除去。

    臣以为,只有鼎足江东,静观其变。可先剿扬州韩治,继而进伐荆州,以固江南之地,而后便可进取中原,霸业可成!”

    为今之计,东吴只可如此。孙权听了贺齐之言,心中颇为安慰,遂又重赏之。

第624章 欲伐吴羌胡又乱() 
话说大凉四皇子韩沣在陆逊陆伯言的帮助下识破了吕蒙白衣渡江之计,确保了荆州安然无恙。并生擒了吕蒙、周泰、蒋钦。

    凉帝韩炜闻讯,下旨命甘宁押吕蒙三将前往京师洛阳,决定倾心招抚。

    同时,随着孙策的死,兵发东吴亦是变的刻不容缓。

    是日,韩炜设朝,司空郭嘉奏道:“启禀陛下,兵部急报!凉州居延羌起兵谋反!”

    韩炜听后,面露不悦之色,暗道:果然啊,自杨驹卸甲归朝,湟中十二部义从已然无法镇压这些番邦蛮夷!

    左将军、阳平侯徐晃出班奏道:“陛下,老臣愿再回居延塞镇压贼羌!”

    韩炜也知道,徐晃之名在居延塞使诸羌闻风丧胆,可见徐晃年事已高,不忍再让其辛劳。便言道:“朕老将军雄风依旧,然居延大漠凄苦,不忍老将军再受辛劳。”

    徐晃铭感五内,遂不再请命。

    此间凉州战事皆与东吴有关。

    周瑜对孙权谏言道:“那居延羌人素来不服韩炜压制,今可遣使去说降。凉州乃韩炜之根基,钱粮赋税历年以凉州为最,堪称大凉天府!若居延羌反,凉州不安,韩炜必然要兴兵讨伐。如此一来,便更有利我大吴收复荆、扬。”

    孙权采纳周瑜之计,立即派人夤夜送书信到居延塞。

    却说凉州居延羌元帅彻里吉、大将军越吉、丞相雅丹,早有不臣之心。杀了如今湟中十二部义从营战力逐渐衰退,正是可乘之机。便杀羌王自立,共举彻里吉为王。

    加之吴国使者带着金珠和书信来到,先去面见雅丹丞相,送上了重礼,说明了来意。

    雅丹引荐使者去见彻里吉,呈上书信和厚礼。彻里吉看过书信后,和众官商议。

    雅丹说:“今吴大帝亲和我等,共伐暴凉,理应答应。”

    彻里吉听从,立即派雅丹和越吉点起居延羌兵十五万,这些人皆效仿湟中义从,使弓弩、枪刀、蒺藜、飞锤、梭矛等兵器,又出动战车,用铁叶裹钉,装载粮食军器什物,也有用骆驼驾车,也有用骡马驾车,号称“铁车兵”。

    两人辞别了彻里吉后,领兵直击西凉边境。如此,才有凉州牧阎忠上表求援。

    韩炜问众将:“还有何人愿往凉州拒敌?”

    典韦、许褚应声说道:“臣等愿往。”

    韩炜不以为然说道:“两位将军宿卫京师,重任如山,加之对西凉路途不熟,故不可前往。”

    典、许二将无奈退班。

    韩炜看了看庞德、马岱,而后说道:“朕意已决,这庞德、马岱久居西凉,素知羌人习性,可为前部先锋。”

    “臣等遵旨!”庞德、马岱躬身应命。

    韩炜遂令二将起精兵五万,即刻出发。

    韩炜又下旨道:“马超听旨!朕命你为征西大元帅,兵部尚书马良为军师,虎贲中郎将郝昭为副将,统领大军赶赴西凉,以平羌乱!”

    “臣等领旨。”马超等人即刻领命而去。

    凉军前部先锋入凉州后,急赴边疆。

    行进几日后便遭遇羌兵。庞德先领着百余名骑兵登上山坡察看,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扎寨,车上遍排兵器,就像城池一般。

    庞德观察许久,想不出破敌之策,便回寨和马岱商议。

    马岱说道:“可待明日见阵后,我等再观其虚实,另作他图。”

    第二日清晨,凉军兵分三路:庞德在中,马岱在左,庞会在右,三路兵齐头并进。

    羌兵阵中越吉元帅手挽铁锤,腰悬宝雕弓,跃马而出,庞德招呼三路军兵冲杀。忽然看到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如潮涌一般,弓弩一起骤发。

    凉军大败,马岱、庞会两军先是退后,庞德一支军兵在后掩护全军撤退。

    羌兵追了一阵后,收兵退回寨中。

    回到帐中后,马岱说道:“看来我等并无退敌之法。可在此处守住寨栅,可派人速速回去禀报兄长。”

    于是探马连夜回去见了马超,报告了前方战事。

    马超立即命令其子马秋、马承各领一支军兵埋伏好了,然后点起三万军兵,带了马良、郝昭亲自来到马岱寨中歇定。

    翌日,马超登上高坡处观看,看到铁车连络不绝,人马纵横,往来驰骤。

    马超说道:“这阵不难攻破。”

    召唤马岱、庞德吩咐如此这般。两人领命去了。

    又召唤马良问道:“季常可知破车之法吗?”

    马良说:“良以为,羌人惟一凭恃的只是勇力,至于元帅的妙计,在下不知。”

    马超笑道:“临行前,司空大人已然授予本帅锦囊,可依计行事!如今彤云密布,朔风紧急,天要降雪,司空之谋可施矣。”

    便令庞德、马岱两人领兵埋伏好了,命令郝昭领兵出战,只要有铁车兵追来,退后便走,营寨中虚立旌旗,不设军马,全部准备停当。

    此间已是十二月末,果然天降大雪。

    郝昭领军兵杀出,越吉指挥铁车兵冲来,郝昭立即退后。羌兵赶到寨前,郝昭从寨后退走。

    羌兵直到寨外观看,听到寨中鼓琴之声,四壁都空竖旌旗,急忙回去报告越吉。越吉心中生疑,不敢轻易进军。

    雅丹丞相言道:“此乃凉军诡计,只是虚设疑兵,可再发起攻击。”

    越吉领兵来到寨前,只看到马良携琴上马,领数名骑兵退入寨中,然后退出大赛。

    羌兵抢先进入寨栅,直追赶过山口,看到马良隐隐转进树林中去了。

    雅丹对越吉说道:“此地尚小,就是有埋伏,也不足为惧!”于是领大军追赶。

    又看到郝昭的兵马在雪地上奔走。越吉大怒,催促军兵急追。山路被大雪覆盖后一望平坦。

    正追赶之间,忽然有探马来报,凉军自山后杀出。

    雅丹又不屑说道:“纵然有些小伏兵,何足为惧!”只顾催促兵马向前进发。

    忽然一声居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

    一时间羌兵军心大乱。

    

第625章 孟起平羌乱,仲谋战合肥() 
眼见中了埋伏,越吉、雅丹即刻下令撤兵。

    可为时已晚,凉军三面夹击。

    左边庞德、右边马岱,两军冲出,万箭齐发。背后郝昭、马秋、马承三路军兵又杀到,铁车兵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越吉元帅见势不妙,即刻奔身后山谷中逃窜,然则天意弄人,正碰到久候多时的马超。见了神威天将军,越吉顿时吓得瑟瑟发抖,可能这是每个羌人与生俱来都会惧怕的人吧。

    横竖难逃一死,越吉唯有拼死一战。因为他知道,马超绝不会对反叛的羌人手下留情。

    哇呀呀一阵怪叫,策马直扑马超,可实力悬殊天壤之别,交马只一个回合,难挡马孟起英风锐气,虎威湛金枪一出,遂刺死于马下。

    而雅丹丞相早被马岱活捉,押解着奔大寨而回,羌兵四散逃窜。

    马超亦收兵回寨,打开锦囊观看,内中交待如此这般,又与马良商议之后,即刻升帐,令马岱押雅丹来见。

    马超喝令亲卫解开其绑绳,赐酒压惊,用好言抚慰,雅丹受宠若惊,感恩戴德。

    马超又说道:“大凉太初皇帝陛下,下旨讨逆伐吴,尔等如何不识时务,反助叛逆?须知,尔等区区居延羌,本元帅年少时便能平定,更何况如今呢?若不是陛下广施仁德,早就踏平居延塞百次有余!”

    马超陡然发怒,更是吓得雅丹大气儿都不敢喘。

    接着,马超收起怒容,转为笑意言道:“本帅知那彻里吉对你言听计从,现在放你回去,告诉彻里吉,陛下不究其罪,并赐其居延羌王之位,望尔等能永镇居延,莫要在听信逆吴之言。可听清楚否?”

    雅丹连连叩拜,声声应喏,发誓必不在反。

    于是将所缴获的羌兵以及车马器械,全部归还给雅丹,让其回国去,众羌高呼:“大凉万岁!”全都拜谢而走。

    马超领三军奔回凉州休养,命令马岱、马岱领军先行班师,一面派人送表章奏报捷音。

    放下马超平定居延羌不提,但说扬州战事。

    自从孙策登基之后,吴军就一直在合肥和凉军交锋,大小十余战各有胜负。对抗韩治的东吴主帅也换了一个又一个,周瑜、鲁肃、吕蒙等人调来调去。

    虽有徐庶辅佐,但韩炜不放心韩治,特调徐州大都督太史慈尽起丹阳精兵与连云水师往合肥助战。丹阳兵驻扎合肥,连云水师屯于洪泽水寨。

    孙权怕濡须大寨水师士气低迷,亦是御驾亲征,率领马步军十万奔赴前线坐镇,果然,圣驾临,三军欢。

    可听闻徐州太史慈亲督扬州三军,也不敢逼城下寨,只是离城五十里外屯兵。

    而周瑜同样不放心孙权,亲自出马换回鲁肃,以据荆州韩沣,叫鲁肃亲率大军驰援孙权。

    听说鲁肃援兵赶到,孙权大喜,亲自出营劳军。

    孙权下马站立等候迎接,鲁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

    众将看到孙权这样对待鲁肃,都十分惊异。

    孙权请鲁肃上马,并辔而行,悄声问鲁肃道:“朕下马相迎,足显公否?”

    鲁肃说道:“未也。”

    孙权再问鲁肃:“然则,何如而后为显贵?”

    鲁肃说:“臣愿陛下威德加于四海,平定九州,克成大业,那时让臣青史留名,才是尊贵。”

    孙权抚掌大笑,一起来到帐中,大设饮宴,犒劳三军将士,商议攻取合肥之策。

    次日,忽有探马来报,太史慈派人来下战书。

    孙权拆书信看完大怒道:“太史慈欺朕太甚!应是听说子敬援军来到,故而派人搦战!来日朕偏偏不用援军杀敌,只看朕大战一场!”

    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朝合肥方向进发。

    辰时左右,军马行到半路,凉军已到,两边布成阵势。

    孙权金盔金甲,内衬红袍,腰悬一口宝剑,名曰:平凉;可见孙仲谋之雄。正所谓: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东吴黄龙大帝孙权,披挂出马;左有宋谦,右有贾华,两将皆使方天画戟,在两边紧紧拱卫。身后站着吴国精锐解烦营,一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三通战鼓擂动,凉军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大将顶盔掼甲,跃马而来。中央太史慈,左边李典,右边乐进。

    太史慈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孙权绰枪想要出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