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炜给袁滂边捶背,边谦虚的说道:“舅祖,您老人家还不知道我嘛?运气尚佳而已。又有三军健儿生死相随,方得冀幽平靖。再有舅祖朝中斡旋,确保我后方安宁,才得有今日。”

    袁滂撇着嘴看着他,说道:“嘿,少跟老朽说这顺耳的话。老朽倒是问问你,朝中多有劝进的奏章,何意?如此大事,也不与我商榷?”

    韩炜纳闷极了,问道袁滂:“舅祖言劝进,劝的是何人?难不成是我?”

    袁滂拧眉抚须,不悦道:“你小子,真以为老朽年迈昏聩不成?”说完,麻利的站起身来,拄着鹿头拐杖走到书案前,拿起竹简扔给韩炜。

    接着说道:“你且来看!”

    韩炜打开以后,阅览起来,而后口中念念有词:“豫州牧徐璆、别驾许靖、治中许邵、豫州军正副都督许定、许褚;冀州牧郭嘉、别驾沮授、治中辛毗、冀州军正副都督赵云、马超;并州牧张扬、别驾卫觊、并州军大都督吕布臣等附议骠骑将军进位凉公!”

    韩炜只是粗略的把主要人员看了看,其他还有级别低的没念。

    即刻说道:“舅祖,这这我毫不知情呐!”

    袁滂根本不信韩炜,说道:“孟炎啊,进位之事还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徐徐图之”

    “舅祖,我真不知情!”

    韩炜彻底懵逼了!

第266章 风口浪尖() 
对于劝进韩炜封公的事儿,并不是他人所为,而是韩炜酒醉之故。

    事情发生在幽州大捷的庆功宴上,韩炜醉醺醺的,看着这许多文武,顿时成就感爆棚,遂放声问道:“吾之功绩,可比卫霍乎?”

    一声作罢,全场肃静,而后董昭率先言道:“明公功业千秋,已然赶超卫霍,当今天下英雄,皆不如明公。”

    韩炜酒醉,心潮澎湃,心心念念想要再往上进一步,做个大将军。

    听闻董昭的话,仰面大笑,他知道董昭已然看出自己的心思了。既然如此,就要让他说下去,让真多人都听听其中的道理。

    韩炜频频点头,而后说道:“公仁,你继续讲。”

    董昭接着说道:“将军今日之丰功伟业,理应进封公爵之位!”

    此话一出,满场窃窃私语。少时,场面沸腾起来,再看一众文武表情各异。

    以马超为首的一众武将纷纷高声喝彩,极力赞成董昭的建议。赵云则很冷静,暗暗观察这些人的表情。从中自然能看出有谁反对韩炜进位。

    郭嘉醉意盎然的看了看满面愁容的荀彧,对荀攸说道:“公达,你这叔父又在忧心大汉的社稷了。你说说,咱们将军可进公位否?”

    荀攸面庞红润,也是醉醺醺的频频点头,言道:“理应进爵,理应进爵呐。”

    二人声音不小,不少人都听的清清楚楚,纷纷随声附和。

    韩炜见场面嘈杂,即刻静止了众人,示意董昭接着说。

    董昭侃侃而谈:“自古以来,人臣匡世,任谁都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者,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

    今将军自觉德行上不能尽善尽美,为此感到惭愧。为保全名节,不得不如此而为。然则,将军之德行已经远超伊尹、周公,堪称至善至美。

    然而,若再想遇上似太甲、周成王此等之君,却是万难。

    今民心难以教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

    将军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

    韩炜听完,大笑之后,朗声说道:“如此,再劳烦公仁作劝进奏表,以达天听。”

    话音刚落,全场喝彩。而酒醉的韩炜,更是兴奋。根本没有考虑影响,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要进封公爵之位了。

    而董昭此人也是在三国历史中,劝进曹操进位魏公、魏王之人。曹操之所以会进位,便是如出一辙的听了董昭对韩炜所说的那一段话。

    袁滂府邸,二人还在讨论劝进之事。

    韩炜不承认,袁滂自有办法。此次叫韩炜过府探望,老爷子早有准备。

    只见袁滂笑着击掌,言道:“公仁,你且出来吧!”

    韩炜看到董昭之后,宛若寻回了失去的记忆,顿时额头上冒了汗,说道:“唉,饮酒误事啊!如今长安对我的流言蜚语方才减弱,这劝进表一出,我定然会在风口浪尖。”

    无巧不成书,韩炜刚刚说完。又侍者进来通报:“主公,骠骑将军府典校尉求见。”

    韩炜坐不住了,“腾”的一下子坐了起来,急道:“快让他进来。”

    典韦进门很稳重,不似从前那般风风火火。先与袁滂见礼,后才对韩炜说道:“将军,太学生围了府门,大夫人叫我前来通禀将军,请将军定夺。”

    韩炜一拍脑门,就知道此次的严重性。盖因往日典韦就可处理这些人,只要府兵出来,便一哄而散,今夜竟然惊动了赵雨,可见没那么简单。

    “怎么?今天格外棘手不成?”韩炜皱眉问道。

    典韦如是说:“正是,末将都绑了十余人,可他们依旧不肯散去。更有甚者还往府里冲,末将不敢妄动伤及他们,唯有告知大夫人,大夫人这才着末将前来。”

    韩炜有些愤怒了,暗道:这他娘的还真麻烦!遂说道:“你先回去照应,切记不可伤人。我随后就到。”

    典韦一拱手,说道:“喏,末将先行一步。”

    韩炜朝袁滂深施一礼,问道:“舅祖,还请劳烦大驾,规劝这些学子。”

    袁滂抚须而笑:“哈,孟炎,老朽知道你是敬重我那士人领袖的虚名,这,大可不必。老朽也知道罪不在这些学子,定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还恰巧在劝进这个时节,着实棘手。

    不过,学子们虽无罪,但他们却是助纣为虐。退一万步讲,他们私围朝廷重臣的府邸,此罪便不可饶恕。你身为骠骑将军,有权惩处凶顽之徒。”

    董昭听罢,也是言道:“将军多次饶恕这些腐儒,他们却屡教不改。今日老大人已然言明,将军还需严惩不贷,以正国法,明正典刑!”

    韩炜看着二人,依旧再考虑要不要动手。

    这时,袁滂收起笑容,肃声说道:“把你疆场杀敌的气魄拿出来,切勿再畏首畏尾。如今,你进封公位之事恐怕天下皆知,似你这等做派,如何坐的了王公之位?”

    韩炜听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躬身施礼,说道:“孙儿省得,这就先告辞了!”

    袁滂搀扶韩炜,抓住他的臂膀,低声说道:“孟炎,只要你一日不反,老朽就支持你一日。若有朝一日,你犯上作乱,老朽绝不饶你。”

    韩炜听着,心中颇为震撼。他明白,这是老袁滂的底限。袁滂何许人也?料定了韩炜早晚会取汉而代之。作为三朝元老的袁滂,内心始终是向汉的,这也是他这等人的原则。

    韩炜再次施礼告辞,龙行虎步而去。

    袁滂这些年也没闲着,从韩炜未央宫除王允夺权开始,他就注意着韩炜的一举一动。

    这些年,韩炜对天子刘协从未失过礼数,赐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跪,韩炜也断然拒绝了,与其他文武一视同仁的卸剑脱鞋跪拜刘协。

    更有大臣们整日暗地里面见天子,韩炜也不曾禁止,致使扶汉派变成如今的抗韩党。可纵然如此,韩炜也没有动手剿除。

    这也算韩炜仁至义尽了。

    当然,袁滂考虑的并不简单。如今,劝进风波又起,学子围堵将军府,若再让韩炜忍气吞声,恐怕会逼急了他,难免韩炜把这一切都算在天子刘协头上。

    不过,袁滂把话说明,作为此时的韩炜还是能听进心里去的。

    看着韩炜离去,袁滂心中暗道:唉,先帝在天之灵,老臣能帮大汉的,只能到此了。

    思量间,对董昭说道:“公仁,你执笔,老朽要上书陛下。”

    董昭兴奋问道:“如此说来,老大人是要支持将军进位了?”

    袁滂沉默不语,脸上好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第267章 凉武成公() 
韩炜匆匆回府,远远望去,但见府门前阵势颇大,旌旗林立,人声鼎沸。

    韩炜按住身型,不在前进。抬头看那最大的旗上写着:韩贼不除,王业难安。

    其余旗帜之上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写第二董卓,有的写窃国之贼,还有的写狼子野心韩孟炎。

    总之,光看这旗上写的,就能得知韩炜种种篡国的恶行。

    韩炜思量半晌,暗自说道:看来我要走一趟大理寺了,让钟繇出面,把这些人都抓进去。只有进了大理寺,才能定这些混蛋们的罪。

    东汉末年,士大夫中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的风气,当时称为“清议”。

    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

    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比较早的史例。

    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的情形,体现出黑暗政治势力因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被迫有所收敛。

    自从韩炜铲除王允以来,太学生们就将韩炜定位成了大反派,连清议的频率也是剧增。而其目的正是要引发社会舆论,让老百姓看清韩炜的真实嘴脸。

    大理寺卿钟繇见韩炜到来,远远的就迎接出来。

    “钟叔父,救救小侄吧!”韩炜一脸苦笑。

    钟繇纳闷问道:“嗯?孟炎这是打趣老夫呢?你如今还需要别人相救?手中虎狼之师都吃干饭不成?”

    韩炜连连摇头,说道:“若是疆场也就罢了,小侄向来不惧。然则”

    韩炜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将太学生围府之事说了个清楚。

    钟繇听罢,也是连连咂嘴,他深知这些个太学生,惹不得!万一上了“太学清议”的名单,那就官声扫地了。

    可钟繇也不会放任不管,不但如此,钟繇还有手段将他们都置于死地。

    钟繇说道:“孟炎呐,不是老夫怯懦。你不知道,这些混账们呐,不好惹。若要整治这些个腐儒,还需准备周全。这天子圣旨必须要下,到时他们定然不会就地疏散,那本卿就定他们个抗旨不尊的罪。此事便可大定!”

    韩炜心中暗挑大指:姜果然是老的辣!竟然还能定他们死罪。

    遂说道:“我这就进宫。”

    韩炜跃马扬鞭直奔未央宫去见刘协。

    此时刘协还不知道太学生围了骠骑将军府,正在跟皇后聊天。

    突然只听得门外传来声音:“臣,骠骑将军韩炜求见陛下!”

    刘协心中“咯噔”一下子,手中茶盅便落了地。

    伏寿看着刘协心中莫名的悲伤,连忙**刘协后背说道:“陛下要从容镇定,不可如此慌乱,有失帝王风范。”

    刘协抓住伏寿的手,问道:“莫不是韩炜要动手了?朕该如何应对?也罢,朕还是躲一躲吧!”

    伏寿幽幽叹了一口气:“唉,陛下,你能躲到何处去?还是召见韩炜,看其来意,再做定夺。”

    刘协无奈,整理仪容之后,端坐正中,才言道:“宣骠骑将军。”

    门外小黄门扯着嗓子尖声喝道:“宣,骠骑大将军韩炜,觐见!”

    连宫中的太监都在骠骑二字之后加个大字,可见韩炜的威慑力。

    理论上,这“大”字,在东汉末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那是汉灵帝刘宏表字。连大将军都不能有,只有司空统摄天下兵马。灵帝驾崩,何进掌权才又重置大将军之军职。

    历史上,曹操任司空,任丞相,就是没有出任大将军。还把大将军之位送给了袁绍,为什么?就是为了不落下话柄。

    刘宏岂能不知这些道理?他听到了,心中也恨了,可又能如何?

    韩炜面圣,说清了原委。只等刘协定夺。

    刘协听个明白,心中平复下来,暗道:原来不是来杀我的。

    思量间,刘协莫名的对韩炜感恩戴德,大声喝道:“岂有此理,这些腐儒岂敢如此冒犯爱卿,杀,杀,统统杀了!”

    也不知,刘协为何发怒。可能也是借此发泄一下。

    刘协的举动,下了韩炜一跳。韩炜打量着气急败坏的天子,深施一礼:“陛下保重龙体,莫要动怒。”

    刘协即刻说道:“来人,笔墨伺候。朕,要亲自写诏。”

    刘协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刷刷点点就完成了诏书,这诏书句句都是天威震怒,对这些太学生丝毫没有怜悯。

    韩炜见状,急忙下跪谢恩:“臣,谢陛下体恤之恩。”

    刘协急忙说道:“爱卿平身。”

    韩炜起身之后,刘协又开口对小黄门说到:“去交给中常侍毕岚,不用给尚书台阅览了,让毕岚直接送去大理寺,交给钟繇。”

    韩炜心中莫名其妙的,他觉得刘协太过分了。

    杀光太学生,这不是要让韩炜背负个害贤之名吗?

    可雷霆雨露具是天子圣恩,更何况这还是天子为韩炜出气,怎么?还要驳了天子的面子?那岂不是太不识趣了?

    正当韩炜思量之时,刘协再次言道:“爱卿,董公仁的劝进奏表,朕看过了。朕觉得爱卿亘古一人,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理当进位为公。朕意,进封爱卿为凉武成公,西凉诸郡皆为爱卿公国封地,爱卿可自行王公之权。”

    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董昭的劝进表里也是大肆引用周朝的典故,从而说服天子。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之位。历史上,只有汉末有魏公曹操,在无第二者。

    韩炜对此,可谓门儿清!现在自己就是历史上的曹操,做的事也跟曹操异曲同工。唯一的区别在于韩炜对天子尊敬,是历史上曹操不能及的。

    韩炜见刘协连爵名都定下了,就知道进位凉公,已经是实至名归,无法更改的事实。

    韩炜推进山倒玉柱,三叩首之后,朗声说道:“臣,骠骑将军韩炜韩孟炎叩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268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韩炜进位,拍板定论。上至天子,下至各营兵卒无人不知。坊间百姓也是炸开了锅,好与坏众说纷纭。

    大理寺中还关着一群闹事的太学生,有甚者得知韩炜进位,用头撞墙表示悲愤不满。可惜于事无补,只落得个头破血流。

    天子刘协可不管那许多琐碎,一纸诏书下在了鸿胪寺,大鸿胪孔融大喜过望。

    大鸿胪也是九卿之一,掌国之礼仪。这册封王公诸侯,正是鸿胪寺分内之事。

    孔融本为少府,只因韩炜要安排荀衍,所以就特地将孔融提拔为大鸿胪。虽然是明升暗降,但孔融却乐得自在。

    今番韩炜进封凉武成公,可谓朝廷头等大事,若办好此事,那进位三公的机会便更有把握。

    那有人问了,孔融也贪恋权势,是个官儿迷?

    这是自然,这可不是芝麻绿豆的小官!是三公之位呀!孔融在怎么品行高洁,也无法拒绝。

    孔融早就把扶汉抗韩的大志扔到了九霄云外了。或者说,他对韩炜的感官有了质的改变。

    从韩炜最初立足的凉州、并州,致使凉并繁荣发展。到现在幽、冀二州的平定。韩炜为大汉谋了不少福祉,百姓们也对其歌功颂德。孔融也不是凡夫俗子,既然韩炜对大汉社稷无害,为何要反对他呢?

    虽然东汉以来这是头一回有人进位封公,但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