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这一茬,又急忙回到唐继尧跟前。
那一头,唐继尧坐在屋里已经前前后后过了一遭,觉得事情还是大有可为。
拿出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等张副官一到,就把纸递给他。
“这几个都是要紧的人物,你等会把单子给陈大少爷送去,让他拿着我的名头给他们挨个打招呼。这样他的货沿途下去,就不会有人为难。”
“是。”
张副官拿着旨意又回到大少爷跟前,大少爷捧着这张单子,详详细细看了一遍。
单子不过是轻飘飘一张纸,可分量重呐。起码能值上几万块大洋,还不是往里拿,是往外拿。
打招呼是能白打的么?你能空着手上门求人呐?
不过这钱该花还是得花,花了这钱,往后大钱流水似的进来。不花这钱,那他这条命都可能保不住。
当然这钱得他一个人出了,指望小团长是不可能的。小团长能把自己的名头给他用,就是出了他的份子了。
大少爷欣然点头,把这张单子仔细叠成一个方块,掖进胸口的口袋里,面带微笑的看向张副官发出邀请,一起夜会兰香阁。
张副官是个上道的,表示先回去给团长大人复命,即刻就去赴会。
大少爷哈哈一拱手,表示不见不散。
张副官怀着满腔热情回禀了小团长,便又不辞辛苦风尘仆仆的前去兰香阁公干。不提那一边热火朝天忙事业的张副官,但说屋里端坐,一心两用的唐团长。
安排完了买卖大事,小团长终于可以分心想想自己的儿女私事。
今天有好事,也有坏事。他和仙姑终于有了实时性的进展,算是私定终身生米做成了熟饭,往后谁也别想跟他这儿来抢人。
但别人不来抢,保不住仙姑自己往回跑。
这文县和青阳县暂时是不能待了,瞧瞧,一出去就撞见熟人,不好。这次是运气好,撞见了没碰上。那下一次呢?当面锣对面鼓的碰上了认上了,他还能不让他们见面?
这不是个事!
可把她老关屋子里,那肯定也是不行的。别说没出去的时候她想出去,如今她出去过了,以后就更关不住。
得,她不是想出去么。就给她出去,给她去一个远的。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没熟人的地方。那样他就不怕了。
这不是马上就是年末了,趁着年关将近小团长决定来一个衣锦还乡,回老家过年去。
小团长老家擦哈尔怀来县,就在热河边上,坐火车一天一宿就能到,交通还是很方便的。
自打十八岁跳墙离家出走从军之后,他还没回去过。如今他也算是事业有成,回去也算是光宗耀祖。正好这一趟回去把成家的事也搞定了,他以后也算是成家立业的人了。
当然,他那破家人多规矩大,看着仙姑指不定怎么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过管他呢,他十八岁有胆跳墙从军,二十一岁就有胆私定终身。
老爷儿们能这点事都整不明白。
横竖他就认定她了!
第115章 大宅门 1
小团长远遁察哈 尔,他自己认为是为了避祸,身边的人则认为是为了避嫌。说到底,学院派就是学院派,做起坏事来总喜欢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不过管他 是避祸还是避嫌,总之就是要走。
然而小团长得了疑心病,看见火车就要犯头疼。可是不坐火车又能怎么去呢?总不能赶着马车去吧,就算他不怕路途迢迢,这天寒地冻的也够呛。
可这坐火车万一再出事怎么办?
当然不能再出事。他有几条命够折腾!
为了保险起见,他这一次大手笔包了一整节车厢。上车之前,先派工兵连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查探了一番,确定安全无疑了。这才端着他的祖宗奶奶一起上了车。
此行人员也非常臃肿,除了小团长本人和仙姑之外,还带上了勤务兵小刘,副官处的赵秘书,外加警卫连全员以及两个特别从别的连队调来的神枪手。一行浩浩荡荡十多个人,大包小包连枪带炮,神情肃穆的鱼贯而入。
一节车厢有五个包间,十多人进去很快就消化光,倒是一点也不拥挤。小团长带着他的祖宗奶奶随机进入其中一间坐了片刻,便觉得心中一阵忐忑不安,疑神疑鬼的站起身,不由分说换到下一间。
小团长一换,其他人就也得跟着移形换形。
这样的轮换在接下来的二十四个小时里是时不时的发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端看小团长的感觉如何。小团长是跟着感觉走,只要他心里不踏实了,就赶紧带着苏平安挪窝。
起初一开始这样搞还有点意思,但次数一多就烦了。尤其是每一次挪窝,小团长都是一脸的严肃紧张,搞得众人也不得不跟着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严阵以待。
然而每一次都是假警报,并没有什么阴险狡诈的敌人想要谋害英明神武的团长大人。
小团长大威风,无人敢怨,只好一心期待怀里的祖宗奶奶能大显神威救苦救难。
可惜祖宗奶奶一路睡的比谁都踏实,吃的比谁都有滋有味,压根是一点影响也没有。明显是指望不上。
如此备受折磨二十四小时之后,一行十多人盯着熊猫眼在苍茫夜色之中下了火车。
此时站外已经是察哈尔怀来县的地界,因为外面是一团漆黑,唯有车站里几盏昏暗的灯光在寒风里摇曳,在如此晦暗的环境中,怀来县乍一看和青阳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仿佛他们上了火车下了火车,其实压根就没有挪地方。
好在唐家派来的汽车很快亮起大灯,把所有人照醒。
在电报里得知离家多年的三少爷要衣锦还乡,老管家乌哈萨尔立刻派了家里的司机带上三辆汽车前去迎接。
司机都是汉人,原是家里帮工的小子,捡几个伶俐的学开车好给主子们使唤。跟着去的还有乌哈萨尔的儿子贡嘎,小时候是跟着唐继尧一块玩过的。
贡嘎眯着眼站在车前踮着脚看,一眼就瞧见了一群人簇拥着的唐继尧。心头一热是挥着手就跑过去。
“三哥儿!”
隔着远的时候,贡嘎觉着三少爷还是以前那个样,高高大大国字脸,英气勃发的大男孩。等到跟前一瞧,却立刻老了十多年。
能不老么,这二十四小时脸不洗头不输,吃不好睡不香,胡子茬黑眼圈,油光满面,大小伙子都熬成老头子了。
因为熬了一宿,唐继尧也没工夫跟贡嘎许久,皱着眉朝身边人一甩下巴。
“走!”
身边卫士们一个个顶着熊猫眼一言不发气势汹汹的拎着大包小包就簇拥着团长大人走向三辆汽车。
贡嘎在旁边跟着一溜小跑,本想跟小时候一样贴身伺候三少爷。可惜小刘没给他机会,一手包办着把团长和祖宗奶奶连同几个金贵的箱笼一起塞进车里,随即当仁不让的坐到前面副驾驶上。
贡嘎也不傻,连忙把司机给拽出去,自己上去亲自开车。等后面两辆汽车都乒乒啪啪的砸上车门了,他一面发动汽车一面看看后视镜,小心翼翼的搭话问道。
“三哥儿,这位是……”
他问的是小团长怀里抱着的苏平安。
苏平安窝在唐继尧怀里,因从头到脚裹着大氅包的密不透风。她心态太好了,一路吃喝睡啥事不管。下了火车也是雷打不动的管自己睡,把自己是全身心交代给唐继尧。
她人小,又蜷缩成一团。唐继尧高大,抱着她就跟抱着个半大小孩似的。以至于贡嘎以为这是三少爷在外面有了私生子,这一位是小小少爷或者小小小姐。
听人问起苏平安,唐继尧绷着的脸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这是……我的太太。”
前面小刘一挑眉,瞪大眼。
嗬,这就太太了?感情小团长是私定终身哇。
同时一瞪眼的还有苏平安。猛然听见太太两个字,她就蹿起来,跟唐继尧一对脸。
小团长顶着黑眼圈眯眼笑,笑出两道浅浅的鱼尾纹,十分显老。
可再老也老不过面前的苏平安,她心咚咚跳,满脑子都是“太太”这两个字的回放。两只眼睛亮晶晶,一扭头,笑开了花。
贡嘎在后视镜里看了个一清二楚。
果然是一个小太太,而且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太太。小太太蘑菇头苹果脸,粉白粉嫩的脸颊,黑漆漆的大眼,小鼻子小嘴小下巴。漂亮又讨喜,十分体面。
只是年纪真的有点小,不过也不是小的离谱,十四五的豆蔻年华,要结婚过日子也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是,听说三哥儿要回来,舅老爷家的苏郦小姐可是早就吵吵嚷嚷的住了过来。苏郦小姐可算是三哥儿的青梅竹马,一心要当唐家的三少奶奶。
这下可好,有人捷足先登,把位置给占了。
一想到苏郦小姐那个暴脾气,这一个小太太万一落她手里,那是捶也能给捶碎了。贡嘎一边想一边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把钥匙一扭,发动汽车,他一踩油门冲出去。
三哥儿,你可保护住你这小太太吧。
第116章 大宅门 2
三辆汽车在夜幕 中风驰电掣,一路往沙城镇赶。
沙城原先 只是个小村庄,十来户人家还都是姓雷的,故而当时就叫雷家堡。明朝的时候起沙筑城,就该叫沙城。到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倒台,唐老爷官场失意携巨款回归,便占据此地成了一方土豪。此时沙城已算镇,镇内两条土街,两百来户人家。镇外还有零星几处村庄,拢共里里外外人口加起来,也远不足一万。
土路挑大的那条,能过汽车,尽头便是唐宅所在。乃是一处很气派的四进大院。前有廊后有院,因祖上出过巡按,唐老爷自己也当过一方大员,故而能理直气壮的漆朱红大门,摆斗拱飞檐。
此时,两扇沉甸甸的朱漆大门正敞开着,门檐下大红灯笼高高挂,门口一溜小厮也都提溜着灯笼翘首以待。本来儿子回家过年,不值当唐老爷开正门迎接。但那不是唐老爷望子成龙,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几个儿子升官入仕。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小儿子披着顶戴荣归故里,怎么着也该摆摆排场抖抖威风。何况,团长也不是个小官。这年头,手底下有兵有炮,说话比镇长县长市长都响亮。
见远处车灯闪耀,众人立刻骚动起来。
“来了来了,三少爷来了。”
说来就来,汽车是眨眼间就到了门口,呲一声停住。
贡嘎一马当先跳下车,忙不迭的给他的三哥儿开车门。
车门一开,咔的一声就是一条大长腿夸出来。好那一只长筒靴,那大鞋面,高筒子,沉甸甸亮闪闪,威风十足。
长筒靴在外面一落地,紧跟着就出来一条宽肩膀的大高个。头顶上带着宽檐帽,身上披着尼大氅,肩膀上黄穗子金星点,果然是气派非凡的一位军爷。
只是军爷下了车就往旁边跨一步,然后扭头一回身,弯腰低首的从里面请出一位。
咋的,这还不是最大的官?里面还有更大的。
这一回请出来的大官就没那么威风了。
小个子细身量,从头到脚一身裹。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从里面跌出来,滚到大高个的怀里。
大高个跟抱娃娃似的吭哧一把抱起,揽在怀里,缓缓转过身。
台阶上众仆人提溜着灯笼瞪大眼,看得目瞪口呆。
贡嘎一跺脚,上前一步伸手一挥。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帮忙搬东西呀。”
众仆人这才如梦初醒,忙不迭的跑下来帮忙。
小团长有那个蒙古小子开门,祖宗奶奶有小团长请,小刘知道自己是个没人疼的,故而很自觉的开门跳下车,蹦跶到团长身边站定。
后面车里车外的卫士副官都已经跳下来,把大小箱笼往外搬。既然有唐家的仆人帮忙,他们也就撒手不管,列队整装待命。
只有赵秘书这个管家婆不能闲,清点箱笼,指挥着仆人们搬运。
“三哥儿,里面请,老爷和太太都等着呢。”贡嘎从仆人手里夺过一只灯笼,恭着腰上前说道。
唐继尧面沉似水的一点头,迈动两只长筒靴,咔咔往里走,身后小刘急忙跟上。
小团长大威风,虽然一宿没睡倍感疲惫,但一路仍走的虎虎生威。相比之下,身量一般高的贡嘎在傍边就矮了一截,哈着腰一溜小跑的跟着。一边跑一边瞪跟着的小刘,小刘满不在乎,心里明白这蒙古小子是在跟自己别苗头,争团长。切,当他小刘是个软柿子,那蒙古小子可就想错了。就算你大小跟团长一块玩泥巴长大的,可现如今团长身边伺候的人,可是他小刘。那能轻易让你夺了我的权呢。
穿门廊,过前院,里屋正堂里,唐老爷和唐夫人端坐在太师椅里也是翘首以待。
唐老爷这几年身子骨不大好,往日里是从长年累月的躲在静室里修养,唯一的消遣就是抽大烟逗小丫头。整日躲在自己的院子里,轻易不挪动尊体,屋里大小事务皆有唐夫人和管家乌哈萨尔管理。唐夫人比唐老爷年轻十多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因一气生了三个儿子,自觉地位是稳如泰山。故而心态极宽极好,从不管唐老爷的闲事。
唐太太宽宏大量,唐老爷投李报桃,故而唐家老宅风平浪静,闲的出屁。
小团长锦衣还乡,可算是唐家一桩大喜事,可不把老两口都给忙起来。
唐老爷到底是前朝大员,坐在堂上还稳得住,捧着水烟袋呼噜呼噜吸着。唐夫人就有点坐不住,伸长脖子往外面看。
正看着,就听见外面喊道。
“老爷,夫人,三少爷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咔咔咔几声,一个威风凛凛腰板挺直的大高个军官就走了进来。
这军官一进屋,就先把怀里抱着的一个半大孩子放下,伸手扶着,抬头看向上方。
唐夫人瞪大眼,把军官上下一打量,立刻惊呼起来。
“见深!你怎么……老成这样!”
再往旁边那半大孩子一打量,又是一惊。
“这孩子……”
别不是三哥儿在外面有了私生子?怎么都这么大个了?
唐继尧伸手把帽子摘了下来,满不在乎的咧嘴一笑,随手扔进身后跟着的小刘怀里。
“赶火车,一宿没睡。这不是孩子,是我新过门的太太!”
说完,伸手把苏平安的大氅解开了,抖落抖落挽在手臂上。
这一下众人看清楚了,这果真不是半大孩子,而是一个半大的小丫头。生的别提多体面多漂亮,穿戴也光鲜。只可惜顶着一个浓密的蘑菇头,像女学生,不像团长太太。
宝贝儿子竟然在外面私定终身?唐夫人被吓得不轻,盯着苏平安上上下下仔仔细细一阵看,还是不敢相信。
“三哥儿你说什么?这是……你太太?”
唐继尧呵呵一笑,搀着苏平安上前。
“妈你看看,她多好。”
唐夫人一皱眉。
要说好,那这小丫头长得可真是好。可这终身大事怎么能不经过父母就自己定了呢?这能跟一个大老爷儿们私定终身的小丫头,能有好?瞧这小丫头的年纪,越摸是个十四五的样子,只怕还是学堂里的学生。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看看,好好的女学生,读了几年书不求上进,竟跟着野男人私奔。
不行,老唐家怎么能要这种货色!
第117章 大宅门 3
唐夫人脸色一沉 ,当即要发火。唐继尧岂 会看不出,连忙先发制人道。
“儿子不孝,这几年在外头忙,也没顾着回来给二老尽孝。如今回来了,就先给二老磕一个吧。算是儿子我给二老赔不是了。”
一说完,他便拉着苏平安一起不由分说往地上一跪,就先给唐老爷磕了一个。
唐老爷措手不及,受了这份礼。
可唐夫人就没那么好糊弄了。
唐继尧站起身扶着苏平安要给她行礼,没等他们两个跪下,她就发难。
“不行,这个礼我不能受。“
老夫人把身子扭,别开头。
“你是我儿子,给我磕头我受得起。可这一位……不明不白的,我可不能受。”
“妈,怎么不明不白了,她是平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