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张飞的举荐。
“伯松啊!若是我没有记错,你今年只有十七岁!长江后浪推前浪,十七便能在军中担任曲将,你大汉年轻一辈的希望;今朕就如你所愿担任帐前右护卫,听我调遣,你可愿意”刘备又是赞赏了一番,本想就让诸葛乔到部队里面去担任曲长,但是大战即将来临,若是诸葛乔出了什么意外,不但使大汉损失一将,更无法与丞相交待。
“陛下,我不同意!帐前护卫可是守卫你安全的保障,怎么能让一个十七岁的娃娃担任”冯习一听马上就坐不住了。
“不用太过于担心,朕不是还有御林军护卫吗,而且朕相信伯松的能力”
其实刚刚听到刘备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的时候,诸葛乔也是一惊;不是惊讶刘备对自己的在意,而是他透露了自己的年龄,军中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诸葛乔的真是年龄,都以为他肯定二十左右了;“若是知道了,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心里不平衡,希望这不会造成影响吧。”诸葛乔暗自想象。
“谢陛下赏识,”对于刘备的赞赏,诸葛乔也是做了回复;帐前卫,就相当于自己以后基本上天天都可以与刘备接触,而且以后两军对阵的时候,只用护卫刘备安全,起初诸葛乔也是不愿意担任,但是回想了一下历史,刘备在攻下荆州之地后就没有再有什么战果了,若是能在刘备身边,到时候自己岂不有了更多的升任空间。
“陛下,诸葛护卫既然车骑将军推举肯定有过人之处,我想与诸葛护卫比试一二可否”这时将军张翼身旁的一员将领请命说。
刘备也是撇了诸葛乔一眼,见他没有丝毫怯意,反而很是精神“那好,今日由你二人比武助兴,刀剑无眼,你们二人就空手较量吧”
“领命”二人同时回答。
来到了酒宴的中间位置“请”诸葛乔直盯着那员将领。
随着话音刚刚落地,他的拳头便已经砸了过来,而且这一拳包含的力量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接住的;而且从这将领身上所散发的气质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从战场上练出的本事,百炼方成钢;
而诸葛乔也是披着前世最强特种兵的身份,最擅长徒手格斗;对于对方全力一击的拳头,诸葛乔依旧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刘备此时都显得有些焦虑,那名将领叫何带,字广成是在南阳随陈到一同追随刘备的,经历大小战场无数,并且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现任御林军副都统。
无论诸葛乔躲闪与否,何带的拳头都已经靠近,当诸葛乔已经感觉到拳风呼呼而至时;向后一个伸腿,右手接拳、左手接腰,动作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举、甩只一个眨眼的功夫何带便已经躺在了地上
“爽快、爽快、好久没有被别人这样摔了”
“承让”诸葛乔抱拳对何带说道
“诸葛兄弟有大才,是我有眼不识君,今日拜服”何带见诸葛乔只一招便把自己撂倒,对诸葛乔此时也是心生敬畏;
第三十三章 诸葛乔扬名下()
诸葛乔扬名
在座的文臣、武将皆是满脸惊叹,有谁会想到才十七岁的诸葛乔居然能硬拼过何带,而且还是一招决胜负。
刘备也被诸葛乔给惊呆了,正欲开口;“我说伯松啊!你果然没有丢我老张的脸,大哥我给你举荐的人怎么样”张飞此时也是非常得意
“伯松一回合之内,摔倒我的心腹大将,我军又多一猛将耶”刘备也是说不尽的赞赏。
看见大家都在不停的称赞自己,诸葛乔却保持着格外的冷静,他知道刚刚之所以能够赢得那么顺畅绝不是说自己有多强;而是何带见自己年轻所以心生大意,从而导致被自己这个训练过头的前世特种兵给一回合交待了。平心而论若是比试刀枪兵器,自己根本无法从这个沙场悍将手中取胜。
“谢陛下赞赏”诸葛乔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虚伪去说何带的好话,而是一句简单的回复,来表明此时内心的想法。
“陛下,某不才!诸葛护卫一回合赢何带,还没有给大家助兴便已经结束;我愿在与诸葛护卫比试一二,望陛下成全”但大家都在为诸葛乔称赞的时候,张翼却站了出来请命。
刘备见张翼前来请命,显得有些不悦,似乎在说‘你贵为中坚将军、并且是此次行军的中军护尉,怎么与一个刚刚加入的人较劲呢’
诸葛乔也观察到了刘备的为难“陛下,就请恩准我与张将军切磋一二”没有犹豫便也向刘备请命说,惹得旁边张翼投来了敬佩的眼神。
“也罢,既然二位如此执意,那便为大家助兴一番,依旧不能用刀剑”刘备犹豫一下还是答应了,但是最后一句却让诸葛乔庆幸了一番。
当张翼站在诸葛乔正前方时,已经没有刚刚何带站在这里是的那份自信而是仔细的揣摩对方下一步的动作;诸葛乔见到他没有丝毫想先出招的姿势,便知道他是想先试探自己。
时间在刚刚似乎停止了!诸葛乔起脚打破了这僵局,一个起步再加甩腿再转身,动作一气呵成,而张翼却不敢正面接住而是选择躲避;站稳之后诸葛乔又是一番猛攻,这下张翼避无可避也只好正面抗住,这一交手张翼才发现自己与对手的距离;
诸葛乔先是靠近张翼一个正踢、转而向前倾斜身体出重拳,这都让张翼避无可避硬接了下来,见张翼接住了自己的重拳之后,诸葛乔立马一前空翻双脚正踢在张翼德胸口位置,张翼伸手护住胸部却是连退了好几步。
“停”刘备也发现张翼并非诸葛乔的对手,若是换做三十年前的自己或许也是难以接住诸葛乔的连番攻击,主要是诸葛乔的招式在此之前他都从未见过,似乎
这是天生的一样。
诸葛乔二人听到刘备的命令,也是立马停了下来站在两旁;
“陛下,今日有幸得三将军推举,我军又多了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而眼下正是伐吴时节,真当是天意而为,此为陛下之福、国之幸”随军参谋黄权见到这个局面立马出来附和。
“报、陛下前方斥候接到消息;东吴已经授命韩当为大都督、孙恒为前部先锋率军六万正往荆州赶来,七日之内必将到达宜都。”外面突然进来了一名御林军。
“你先下去吧”刘备对着那名御林军挥手道。
“大哥,不用怕那韩当老儿,我自当率本部兵马前去破敌”张飞急不可耐的说
“三弟不可鲁莽,诸位怎么看”刘备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下面臣子。
“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请命破敌”傅彤立马站了出来,想充当这破敌的第一大功,其他将领也是眼红的看着傅彤,他可是前部先锋也有那个资格领军作战。
“陛下,臣以为不妥,如今我大军在建平郡内,而建平郡又处在山地地形,不适合大军作战;我们必须以最度攻取猇亭,猇亭一破摆在前面的便是荆襄之地,而荆襄之地地势平坦很适合大军作战”参谋黄权也站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双目有神,而且是越说越起劲。
“公衡黄权的字言之有理,不知还有没有其他意见”刘备听见黄权的建议很是满意,但是还是想问众人,是否有布局;说完这句话之后,刘备却看向了诸葛乔,双目对视的瞬间诸葛乔明白了,这哪里是刘备询问众人意见,明明就是想考考我对战局的推断。
“陛下,臣以为我们还必须防范荆州徐晃的突然袭击”文书陈震推敲了一下战局。
“陛下,臣以为不必防范襄阳徐晃”诸葛乔本不想做这出头鸟,刘备的眼神他却无法躲避,或许说这是刘备有意给他机会展示。
“不知诸葛护卫有何高见”陈震见诸葛乔公开的否定他的观点,很是不满的问道;而刘备此时也是来了兴趣。
“如今汉、吴交战,若是曹丕率军助吴来攻汉,只有三个出兵方向;一是:率大军南下秦川,攻取汉中;汉中太守魏延是陛下亲自提任的汉中守将,且有膘骑将军马超协助,此一路不足畏惧;二是:出襄阳之兵攻取上庸之地,再进汉中;上庸守将是镇东将军寇封亦是刘封,寇封在之前便已经阻挡过徐晃的五万大军突袭,这次也只需据城而守,汉中援军上庸之围必解,此一路不足畏惧;最后一路便是从襄阳出兵直接进攻建平郡内,此一路最危险也最难以抵挡,毕竟曹丕的军队数量远在我们之上,若是派一支偏军前去御敌,必然不能阻挡徐晃大军,若是派大军前往,则攻荆州的力量必然下降,无法对抗韩当的六万之众;”诸葛乔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诸葛护卫的意思就是我们不去驻守临沮建平最北边防线,而是视之不理”黄权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盯着诸葛乔而转向了刘备,似乎在刘备的最终结论。
“伯松,如此年龄能有如此认识,当真不易;只是襄阳那边我们不能不防,参军今朕拜你为镇北将军,你率五千士卒前去镇守临沮,以防襄阳来袭”刘备先是赞赏了诸葛乔一番、而之后采纳了黄权的计策;
这也难免!这次伐吴带领的士卒可是川中大部精锐,若是此战战败那么,今后今后再图中原又将变得无限渺茫。
“臣领命,定为陛下守住后方,以除陛下伐吴后顾之忧”黄权领命道,但是依旧是一脸沉着,举止自若。
“傅彤听令;”
“末将在”
“命你明日领前部先锋前往猇亭,扫平障碍,大军随后就到”
“末将,领命”当傅彤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自然也是兴奋不已,一个统治者能把军队交给率军作战,是对为将者的一种肯定。
第三十四章 大战前夕()
大战前夕
次日;早晨晴空万里,荆州此时依旧还是一片祥和,由于张飞的闪电战,所以大部分平民还不知道荆州即将爆发生死决战,各自享受着和平的阳光。
黄权、傅彤各自率军出了秭归城;“屯长,你说我们以后还会有出战的机会吗”秦山跟着诸葛乔在城墙上看着大军出城,很是失望的说;
“怎么你害怕没有机会上战场吗,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是陛下的护卫,到时候我们一旦到了荆襄之地,正面战场上将会非常吃紧,也就是我们立功的时机了”诸葛乔对于秦山的疑问,也只是一笑置之,他知道现在东吴的迟早会立陆逊为大都督来迎战,到时候战争将陷入异常的艰辛。
大军歇息了三日,在第四日的时候刘备收到了马良的书信‘陛下,五溪蛮王沙摩柯愿亲率一万蛮兵前来助战,洞悉汉将杜路、刘宁也率五千人马前来助战’刘备看完书信也是意气风发,幸庆之至,恨不得立马杀入建业城中生擒孙权。
“传令下去,即日出发赶往猇亭与东吴决战”
当诸将得到消息,立马整顿士卒随时准备出发,为蜀汉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战蓄力;诸葛乔此时自然是跟随刘备身旁随军出发,谁让他是御前护卫呢。
前部先锋傅彤遇山开路,封水搭桥所以刘备大军行军速度还是得到了保证,在第七日终于到达了距离猇亭百里附近,汇合了傅彤部便开始搭建军营。
“孝起陈震的字,你写一道战书递往猇亭城中,七日之后兰殇之地与之决战”刘备此时非常果决的下了战书,却让陈震不解。
“陛下,为何决战一定要在七日之后,若是此战我军当真败了,难道就此放弃征讨荆州吗”
“五日之后,五溪蛮王沙摩柯会率领,五溪蛮兵一万;洞悉汉将杜路、刘宁也会率军五千前来助阵;而且此战为我登基第一场大战,绝不允许败退,若是两军交战的时候我军有败势,朕会亲自率御林军御敌,除死方休”刘备未有一丝犹豫说出自己内心所想,可鉴刘备的枭雄之姿并没有随着年龄而消失。
陈震听后也是感慨万千“陛下若是不胜,天理难容,臣立即写好战书送往猇亭”此时陈震已经是汗流夹背,不是说此时天气有多么炎热,而是刘备决心令他震撼。
一卷战书随着箭支的护送,呼呼而至最后订到了猇亭的城楼。
“都督刘备差人送来战书”送绢帛的士卒刚刚说完;韩当立马只手夺过、、、
“刘备约我军七日之后兰殇之地决战,诸位怎么看”韩当看战书又递给了其他人,整个过程除,没有一丝因战书而愤怒的情绪,而是冷静的询问诸将的意见,也可鉴韩当不愧是江东老将。
“前几日,我的斥候一直在探查刘备军的动向,从他们的行军队伍中知道,刘备此次亲征所带兵马最多六万,再加上一路攻占城池,也会派兵驻守,所以刘备能够用来决战的士卒不会多余五万;而我等所带的五万兵马皆是江东精锐,再加荆州的的几万守军,我们能够出战的士卒足足有七万以上,何惧刘备”前部先锋孙恒听见刘备下来战书更是激动不已,恨不得明日就是决战之时。
“叔武孙恒的字说得不错,荆州之地为我主;今日刘备率大军前来夺我主荆州,我等怎可不战,我江东子弟绝对没有一个孬种”凌统也是附和孙恒的意见,毕竟这里的战将之中只有他与孙恒是青年将领,但是二十七八岁便能在军中担任要职也证明了,东吴要强于蜀汉一些。蜀汉阵营中的大将此时最年轻都有三十余岁了,张飞更是已经五十来岁,刘备也是六十有二。
于是乎的战将都同意了兰殇之地与刘备决战;只有朱然认为应当守城以待汉军粮断退军。
“我也不赞成与敌军决战,敌军之所以下战书与我军决战,是期望速战速决,不想拖延战机,若是我军出城与之决战,与卖国何异”又有人反对决战,而且话语中如此带刺,皆是朝他望去;骆统字公绪,年二十便出任乌程侯,很有政绩,被封为偏将军,随军出征为参军。
当众将士都为骆统刚刚那句‘与卖国何异’而深思的时候;“公绪骆统的字此言差异,今刘备来攻城池,若是我等都守在城内,自然不会有损失,可是吴侯给我们的军令是退敌,而不是让我们死守在这里;昔日曹操率百万之众发动赤壁大战,我军也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在大都督的带领之下毅然发起反击,将曹操的百万之众葬身长江之腹;而今刘备大军不过六万之众,我等却要龟缩于城内任其横行,此非我江东子弟所能忍受”此言一出,整个大厅内也被震撼住了,即使骆统也被此言点燃的属于青年心中的热血,众人朝那说话之人望去;贺齐字公苗;早年平叛山越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
“公苗此言可谓是大块人心,道出了整个江东子弟的气势,我江东子弟当战不当守,七日后前往兰殇之地与之决战”韩当也是被激起斗志,谁又不想建周瑜那样的功勋,下了最后的命令。
“左都督,我有一言;兰殇之地看似地势开阔,其实不然;其东面二十里有一处密林,我军可以埋伏一军,待到交战之时出奇不已,当以奇兵用之”江陵太守、后军护尉朱然一直在荆州担任守将所以很熟悉地形。
“此计甚好,朱将军到时候就由你率军一万埋伏在此密林之中,看我大旗指挥”韩当立即同意了朱然的计策。
“左都督,末将认为出奇兵就得令敌军丧胆,可把一万将士分作两军,而且多立旗帜意震慑敌军他们误以为我大军在东面还有多路大军埋伏,令其丧胆;则此次决战我们有六成胜算”骆统急忙补充;
“参军,我们将士比刘备多,还是在我们荆州本地决战,而且我们还有伏兵,怎会只有六成胜算”凌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