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日传说-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文 第三百零三章 “Z”的启发    
  电脑的显示屏中央留下一个血红的“Z”,这是一个标记,好嚣张的家伙,攻击后居然还敢留下记号,我立刻便想起一个组织。   
  的名称叫“X”,是一种极度恶意的,级别达到了最高的A级,的创始者是正是一个叫“Z”的网络黑客集团组织。   
  “Z”专门帮助一些商业竞争进行攻击或者是强制性的商业活动,从中谋取利益。当初网上最为著名的两个门户网站百极和新鸣因竞争而暗地中互相攻击事件,后者受困一月,流量大副下跌惨败,最终沦落为门户中的二流。听说百极就是以重金雇佣了“Z”,以各种无赖手段硬生生将百计拖跨,胜了如此漂亮的一仗的,网络警察亦是由此而生。由于是暗地中不择手段的互攻,百极也没有过多吹嘘,但“Z”经此一战名声大躁,此后还有多起商业网站沦落,还有许多宣传性质的著名流氓软件,都是出于它的手笔。   
  此组织在网上是臭名绰著,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当初与新鸣的大战中之后,我国的网络警察体系诞生,再明着进行长期的持续性攻击活动是不现实的了,随之而诞生的“X”,成了“Z”的强力帮凶。“X”能让许多安全维护薄弱的用户,在访问受攻网站时,资料被部分清洗掉,或者系统混乱,导致该受攻网站名声大落,成为无人敢踏足的禁区,从此一蹶不振。“X”使得“Z”这伙黑客组织更是如鱼得水,犹如游骑兵般进退自如,有效地对一个网站的攻击来得快去得也快,造成的毁灭性效果却是惊人。   
  因为手段过于阴险激烈,“Z”让人深恶痛绝,说是网络强盗也不为过,甚至同是黑客的其他人,也看它很不顺眼。但“Z”的实力是不言而喻的,从其早期的X,其危害性至今仍然被列入A级就就可见一斑。而“Z”的标志,就是受波及的计算机都会留下一个红色的“Z”。   
  大概是刚才我浏览的那个网站受“Z”攻击,我连带着倒霉了。原本“Z”还不至于嚣张到与全世界为敌,只要电脑防护稍微高明点的网络高手,其资料就不会被清洗。这样一来,鉴于“Z”的强大实力,而自身利益又没受损,许多高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Z如何兴风作浪都不理睬了。   
  我和其他的网络高手一样的心态,原本“Z”再让人生厌都好,我和其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此时无故受攻,致使整晚努力工作毁于一旦,我却是甚为火起。   
  “Z”对那网站的攻击已经完结了,就被黑到重启那么两三分钟的时间,当真是进退如风。这伙人都是狡诘如狐的家伙,为了避免扣上网络犯罪的罪名,多半都是在网吧行动。在网络这个浩瀚如海的世界,一山还有一山高,再自信的黑客,也不敢说自己是第一高手,留条后路是必要的。   
  黑他们的网吧也没什么用,而且说不定人都走了。不过这不是问题,还有让我可以出气的地方,“Z”在网上有个站点,(许多人都说是“顺我者猖”的字母简写)这是“Z”成员交流的地方,在业界也算很出名,苦于没有证据,网络警察对这伙名落强盗明目张胆开设的站点无可奈何。至于个别对“Z”有成见的人,敢撩虎须的也不多,因此一直是稳如泰山。   
  这个站点算是他们的网上据点了,不知踹掉的话,“Z”会有什么感想呢?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我敢保证,如果此时有人见到的话,他肯定会觉得我笑的很邪恶,心头发毛。   
  大概是由于出动了大部分成员攻击网站的缘故,现在防护薄弱了许多。其实在网络上真正厉害的攻防战是手动攻防,程序再厉害,毕竟是死的,需要人灵活操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否则随便丢几个下去,不用管就行了,何必用得着大规模出动人员。而手动攻防就不同了,网络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瞬息万变,花样百出,因时施策。谁的头脑好,效率高,反应敏捷,所学渊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论死的防护,“Z”已经做的很到家了,对于普通的黑客也已足够,但对于顶级水平的我就略嫌不足了。顶上“隐形蜜蜂”之后,我几乎是一路杀进服务器中心,等到他们觉察时,为时已晚,我肆无忌惮地将自制的“水蛭”猛发出去。   
  众所周知,水蛭的生命力与繁殖能力都是非常强大的,甚至在高温烈火下也不会死亡,砍成两断后会变成活生生的两条。而我以此取名此正有水蛭的特性。难以彻底清杀,而且会不断繁殖。   
  尽管“Z”臭名远扬,但却网络技术确实得到了认同。甚至有句流行的话:我国有“Z”,美国有“S计划”,听起来似乎“Z”似乎可以和“S计划”分庭抗礼。   
  尽管我很爱国,但很可惜的是,我不得不说上一句老实话,那句话的创造者委实很肤浅,对于“S计划”那样的强者来说,“Z”顶多只能算是一只小蚂蚁,随便捏下就得死无全尸。   
  经历过“S”几乎那种几乎能用铜墙铁壁来形容,最高级别攻防的我收益甚多,已经比泥鳅还要滑溜,任由一伙“Z”的家伙就跟在我身后喊打喊杀,围追堵截,就是抓我不住。我到处乱窜,“水蛭”也不吝啬地到处扔,直至我觉得玩得差不多时,才大摇大摆地退出去。   
  点上一根烟,我觉得心情好极了。呼,还真是过瘾,痛快淋漓。一向以攻击别人为乐的“Z”,不知经此一域后会作何感想呢?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是了,为什么不利用网络这个发展迅猛的最大媒体作为宣传工具呢,我还真是笨蛋啊!   
  只不过这样一来,我就得变成与“Z”一样的臭名远扬了。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aiwen    
  近来网络上出现一个令人恨之入骨的广告木 马,“aiwen”,此木 马的传播性甚是厉害,像瘟疫一样扫荡了整个网络世界。凡是感染者,皆会成为病源,各类大小网站都不能幸免,即使除掉一次,很快也会因访客而再度染上。   
  少数高明些的私人用户可以避免感染,但世界上的电脑小白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病 毒的生命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无数高手试验找出彻底根除病 毒的办法,也就是疫苗,其中包括著名杀毒软件的制作者,只可惜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有人提出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杜绝上网,但网络在人类世界生活中占据愈来愈重要地位的,那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自然有无数人对病 毒制造者骂声不绝,其臭名已远超“Z”,成为网络上最受人憎恶的人。   
  而此广告只是一个寻人启示,被寻找的人是个女孩,名字叫——张雯。   
  广告网页上标明,只需有人找到这个女孩,“aiwen”就会永远消失,而且找到的人还可以得到一大笔钱。   
  不消说此病 毒的创造人是我了,我总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其研究出来,说是史上最强大的病 毒也不为过。   
  “aiwen”已经成为最火的话题之一了,各大软件论坛都特别设置有它的讨论区。有讨论病 毒来源与清杀的,有些荒谬的猜测“aiwen”是某著名杀毒软件的花招,让该病 毒横行一段时间,然后推出能清除的版本,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名声大震。也有人说是某超级大财团的主脑,为了寻回失去的爱人而倾力研究出“aiwen”。因为病 毒名字叫“aiwen”,翻译成中文的话是“爱雯”,而那个被寻找的女子正好叫张雯,一时间就出现了许多故事,广为流传。   
  我嘴中叼着一根烟,浏览殷夜所在的红客联盟上的“aiwen”专区有关的清杀方案,不禁觉得好笑。   
  那些清除方法都是完全徒劳无功的,这是一个最新类型的病 毒——智能型病 毒。病 毒的形态是可以变化的,共有上百种形态。一旦某种形态的疫苗研究出来并发布到网上,企图彻底清杀“aiwen”之时。“aiwen”便会感知疫苗,从而转化为其他形态,改变形态的病 毒再影响原来的“aiwen”,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快就可以让整个网络的“aiwen”转换成另外一种新病 毒,疫苗也就没有办法了。长此以往,造成了一种假象——“aiwen”是不可清除的。就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上百条一样的路上走的时候,他很自然地会以为自己老是在原地转圈,从而丧失信心。   
  其实假如哪些研究者有足够的耐心,将上百种形态的“aiwen”疫苗都研制出来,然后融合在一起,就能彻底清掉“aiwen”了,只可惜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个道理。因此“aiwen”可以继续横行无忌了。   
  在病 毒弹出的网页中中我留下张雯的名字,身高,体重,年龄,照片,还有自己的QQ号码,邮箱以便提供张雯下落资料者联系。   
  我知道自己很缺德,已经成为网络上最没人品的风云人物了,每天打开QQ,都会有无数人在好友请求那里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我。当然,我对这些脏话视而不见,只是一一过滤,看看有没有张雯的消息就好了。   
  除了骂我的人之外,还有无数想通过QQ攻击,给我一个教训的家伙,只可惜大都都是徒劳无功。我对他们一般不理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丢个炸弹反击,让他们吃点亏。当然偶尔也会碰上厉害的家伙,网上卧虎藏龙,高人数不胜数,我本已顶尖的技术在应付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中更是得以持续性的重大进展。   
  还有些超级大公司的人,欲招揽我成为他们的网络工程师,再笨的人也知道,这么厉害的病 毒,其制造者肯定是个超级高手。这个我倒没有全部拒绝,给钱多就答应下来。当然,我不会到他们公司上班,还是在网上维护。而且连份正式的合同都没有,可以说,我替他们工作,还有他们付钱给我都是仅凭QQ上的口头允诺。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见一个人的实力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可以创造平时看着不可能的事了。   
  我知道自己的行为尚未涉及网络犯罪,因此不必担心网络警察追捕。“aiwen”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弹出广告性质的流氓软件,危害性距离犯罪等级的病 毒有很大的差距。不少软件公司为达宣传目的也会在他们的产品中捆绑木 马,只不过“aiwen”更加厉害罢了。   
  重悬之下,消息定然是有的,好几次有人通过QQ发信息过来。然而每次当我欣喜若狂地跑过去之后,结果都是极度失望。要么是与张雯同名的人,要么根本就是个陷阱,有些看我极端不顺眼欲重重揍一顿以为快而设下的陷阱。我上当过几次,不过那些人不是我对手,倒是反被极度失望下的我拿来当出气筒,揍得鼻青眼肿的。   
  如此几次之后,我已经如狐狸般狡猾精明,还特意学了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理惯性,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之下很容易会依照心理惯性而行动和回答问题,这也是律师用得比较多的。我先在QQ上通过一些刁钻诡异的心理暗示问题推断对方的意图,如果是别有所图的话很容易就会在那些问题下露馅。意外还是尽量避免的好,我并不喜欢麻烦,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到找张雯与赚钱上了。   
  而在现实里我继续着自己无休止的旅途,除了带上必须的钱包与身份证之外,孤身一人空手踏上一个一个的陌生小城镇,甚至连衣服都不带。洗衣服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足以买至少十套一样的衣服了。   
  我手中的工作换了又换,除了刚开始的两份看在人情的面子上留下来,其他基本上都是些超级大公司与企业的,他们提供的月薪在两万以上,非常优厚。更为难得的是我与这些公司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劳资协议合同,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一晃又是四个月,我想自己的努力应该已经可以将整个国家的土地翻过来了。然而就是没有张雯的消息,倒是黑客技术在每天的攻击中不断飞跃,现在能让我吃亏的人大概已少得可怜了,至少这上个月大现在为止都没有能奈我何的。   
  浏览着一条条QQ好友验证消息,大部分还是骂人的,我一边翻看一边考虑其他的事。   
  我一直想不通,张雯究竟去了哪里?除非是死了,否则应该找到了才对。   
  死了?我的心一紧,冷汗冒了出来。难道张雯已经遭遇不测?   
  此时一条消息弹入我眼帘:我有你找的人的消息。   
  我精神一震,尽管大多时候这样的消息最后都是让我失望的,但每次见到,我都会兴奋不已。   
  因为可能性再小都好,毕竟是一个希望。        
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乞丐    
  我将发消息给我的那人加进好友之中,对方叫:咖啡猫。刚好他在线,我迫不及待地立刻发消息过去。   
  Aiwen:你见过我找的人是不是?请提供相应线索给我,有重酬,谢谢了。   
  咖啡猫:你就是那个创造aiwen的人吗?你好厉害哦,我好崇拜你的哦。   
  我听了心一沉,难道这家伙只是一个我的崇拜者,借此和我说话来的,看其网名及聊天的语气恐怕还是个很幼稚,没多大年纪的孩子。   
  Aiwen:没错,麻烦你快些告诉我,是不是有她的消息?   
  咖啡猫:是啊,她长的和照片中的那个“张雯”很像的,我想应该是你要找的人吧。   
  我闻言大喜,立刻回复。   
  Aiwen:是吗?那你是在哪里见到的呢?   
  咖啡猫:在我们这里啊。   
  Aiwen:你在哪里?   
  心下大急,懒得问他了,直接通过IP找出来:云应省南单市伯汇县电信。和我猜想一样,在县城或县城以下的地区。我心中的希望又多了几分。打开最详细的网上地图网站。我找到了那个地区,与我现在所在的木立省是邻省,只有四百公里,不算太远。   
  咖啡猫:云应省的伯汇县,你知道吗?   
  我刚想问他具体情况,忽然电脑屏幕上又多了一行消息。   
  咖啡猫:但她是个乞丐哦。   
  乞丐?我顿时呆了。怎么可能,张雯好好的一个女孩,怎么会变成乞丐?但就我找她这么久都没有回应的情况来看,这并非绝无可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心中一寒,又问了咖啡猫几句后,将联系方式记下后,今天的工作也不干了,立刻退房起程。   
  张雯啊张雯,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小县城当然是没有机场的,只能坐长途客车,还没有直达的,得先到大城市,转车到南单,然后再转第二趟车才能到达伯汇县。这样一来,四百公里的路程总共花了近十个小时,到目的地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伯汇县同样是个小县城,面积比起第一站零县大不了多少。   
  下车后,我也不管腹中空空,一刻不停,立刻打电话给咖啡猫。我已经用数种心理暗示套问过他,初步判断应该没什么问题。   
  没多久就见到了咖啡猫,果然只是个十六七岁,高中生模样的少年。他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酷哦!”   
  为了不被人认出真面目,每次去确认时我都要乔装打扮一番,现在算得上是易容术的大师了。当然,在别人的眼中,其实我看起来是很怪诞的,还真难得居然会有人说我酷,看来这小子真的是很崇拜我,在崇拜者眼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无论怎么样都是最酷的。   
  应付了他好些烦人的问题后,这小子才带我去找人。一路上他还不时问我,我心中焦急,恨不得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