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统天命-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相信,只要逃脱了这里,他有的是机会回来劫掠和报复。

第一五六章 杀() 
第一五六章

    大英帝国的龙虾兵为什么能够号称欧陆强军?

    因为军纪严明。

    在其它国家军队隔着五十米上百米的距离时,就忍不住打一个齐射的年代,大英帝国的龙虾兵能顶着敌人的攻击,用整齐的方阵走到人家二十米甚至更近的距离上,贴着鼻子打一轮齐射,然后直接刺刀冲锋,对面就垮了,被枪打死的和刺刀捅死的哪个多暂且不论,士气崩溃直接跑路的,肯定是最多的。

    当时搞这套的原因,就是士兵的低素质和武器的低素质综合起来,造就的必然条件——那垃圾火枪三十十米子弹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命中全靠玄学,装弹装的还贼慢,因为是前装步枪,你还不能趴着,士兵多来自城市小流氓和乡村的贫农,没姿势没文化没荣誉感的三无产品,军纪全靠鞭子抽。

    所以杨尚荆转念一想,特么的,龙虾兵顶着鼻子开枪然后刺刀冲锋,那我干脆省去那开枪的一下,直接大踏步往前冲,就拿长矛往前怼不就得了?反正这次对面站着的倭寇,手里的刀最长也就三尺多长的大太刀,我这边的长枪最次也是两米长的,一寸长一寸强啊,乱枪往里捅就行了——至于日本什么《太平广记》之类的杂书里面记载的九尺太刀,还是歇了吧,不说是不是吹牛逼,就那个冶炼技术低下造成的高成本,买得起的最次都是大名一级的,玩得开的最次也是武士之中的佼佼者,闲疯了才坐着小木船,顶着沉海喂鱼的风险来明朝劫掠。

    所以这帮倭寇感觉自己撞上了一只刺猬,就听见当官儿的在阵里喊着“刺”,下面人应和一声“杀”,一大片的枪尖儿就捅了过来,这边儿还仗着身强力壮,打算用刀把枪尖儿打开,直接藤牌手身上撞呢,第二排枪杆子就捅到了。

    这节奏不对啊,往常的明军哪有这么严明的军纪?不都是咱们带着甲顶着进攻猛冲一轮,直接阵型就散了,接下来就开始愉快的屠杀了么?

    再说杨二这边,一看倭寇被截住了,杨二的脸上就浮现出残忍的笑容,手中挥舞着腰刀,大声呼喝着:“县尊说了,只要弄死这帮狗娘养的,给你们加三顿好肉!大肥肉!”

    吃好喝好,是第一源动力,在这个猪都狗吃屎都吃不饱的年月,猪其实也不肥的,事实上到了供销社开遍全中国那会儿,还是肥肉都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但凡商店里有熟人的,都会抢着打招呼让留肥肉的,所以在这个年代,大肥肉这种东西对人的诱惑力是无限的。

    本来听着这帮倭寇吱哩哇啦的鬼叫,一交手手里的长枪被大太刀一磕,手都有点儿发麻,这帮新丁就知道这不是什么流寇,而是遇上倭寇了,再加上平日里这帮黄岩县的乡亲们都在传倭寇多么多么凶狠,一个个青面獠牙的,身高八尺,身宽也是八尺,力大无穷生吃人肉的,这帮新丁还心里有点儿发慌,好几个就差点儿把手里的长枪一扔,掉头就跑了。

    然而……一看身边弟兄这么多,再看看面前的倭寇好像也不比自己高多少,又听见杨二在那怒吼着加了三顿好肉,那还等什么?去特么的倭寇,老衲要吃肉!大肥肉!

    然后第一排的长枪收回去了,第三排的长枪捅上来了,前边的藤牌手在杨二一声爆喝“前进,砍!”的命令下,跨步出刀,一个藤牌手手上的刀子上就带出了一溜的血花,那藤牌手的眼睛当即就红了,大喊着“我杀了一个,我杀了一个”,迈步就往前冲。

    杨二怒骂了一声,想拦是拦不住了,只能吩咐着整个队伍保持阵型,继续往前压,心里就把那个伍长骂了个狗血淋头,至于冲出去的那个藤牌手……在脱离队伍,跑出三米之后,就被倭寇剁翻在地——他身上没有甲胄。

    因为自己这边有人倒下了,这些新丁心里就有些害怕了,甚至有两个人扔掉了长枪,掉头就想跑,气的杨二大步向前,一刀砍翻了一个扔掉枪想跑的新丁,怒吼了一声:“稳住!稳住!给我刺!刺!刺!”

    就在这个时候,刘虎也带着人逼近了倭寇的身后,两拨人这么一合围,杨二这边的阵线也算是稳住了,二十来个倭寇被堵在了中间,百余杆长枪对着他们不断刺下。

    “擅自脱队被杀的那个,没有抚恤银了,家中挑一个人进来,补齐人数,活着全家流放去海南喂蚊子;刚刚逃跑的,事后都砍了吧,带着他们的伍长一人二十板子,一伍之中的其他人每人十板子。”杨尚荆单手提刀,一边往下走,一边眯着眼睛向下看,声音很冷,却也很无奈。

    忠叔将这话记下了,就开始安慰他:“训练不过月余,这帮隐户能有这般表现,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对于这种情况,杨尚荆其实也有预料,他这边的二十多人已经开始想着杨二队伍身后运动了,就害怕这帮倭寇突破了杨二的阵线,直接杀出去逃回了海里,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好在杨二还算给力,一刀砍了一个逃兵,直接震慑住了其余的人,否则阵线一崩溃,二百来人稀里哗啦全都丢了武器就跑,指不定还能被这帮倭寇闹一个反杀,那他除了抹脖子自杀之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了。

    再说那倭寇的头目,眼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敌人的阵型也丝毫不乱了,眼睛里就全是绝望,双手把刀往地上一扔,咕咚就跪下了,嘴里吱哩哇啦地喊着“投降”,剩下的倭寇当即有样学样,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个功夫,杨尚荆也到了杨二那边的后侧,杨二吩咐着手底下人停止刺杀,转头问杨尚荆:“少爷,这……如何处置?”

    “留着这帮倭寇……你来养活?”杨尚荆歪着头看着杨二,一脸的好笑。

    杨二愣了一下,摇摇头,有些犹豫:“只是……杀俘不祥啊。”

    杨尚荆听了这话,哈哈一笑,大吼一声:“黄岩县巡检司众弓手听令,杀!”

    本来就已经有些杀红了眼的巡检司弓手一听这话,也不管是谁说的了,喊了一声“杀”,手中长枪直接就捅了下去,血泉喷涌,这帮倭寇身上的窟窿,最少的都有三个。

    杨尚荆拍了拍杨二的肩膀,呵呵一笑:“吩咐人打扫战场吧,武器、甲胄收拾好,脑袋剁下来腌制好,谁身上搜出来什么东西一律上交,贼寇的身体一把火烧了,等着上面来给咱们论功行赏。”

    顿了顿,杨尚荆很严肃地说道:“记住,在你家少爷这里,倭寇……不算人。”

第一五七章 过犹不及() 
第一五七章

    砍了一个黄家,都闹得满城皆知,这回痛死了三十二个倭寇,还不得大大地宣传一番?

    所以杨尚荆在黄岩县里的形象,在众多嘴炮文人无耻地吹捧下,再度拔高了一倍有余,什么英明神武、什么临阵不乱、什么指挥若定、什么……反正好听的词儿,能安的全给安上了,而发给台州府的公文里,写着的都是谦虚,读起来全都是嘚瑟。

    伤了五个人、死了三个人,有一个还是被杨二一刀剁了的,靠着密集的队形乱枪痛死了三十二个倭寇,这还不是沿海卫所的主将亲军,而是一帮刚刚训练了一个月多一点儿的前隐户,就这个交换比,能够吊打整个浙江沿海的所有卫所!

    台州府的知府看了这个捷报,揉了揉眼珠子,只道是自己看错了,反复看了三遍,也没敢往上报,叫来自己的心腹师爷,让他带着人去黄岩县看看是真是假——谎报军功,还是谎报这么大的军工,那可是要杀头的罪过,别管他杨戬杨尚荆是不是杨荣的孙子!

    至于乡间……乡间的老农传的更邪乎,一个两个的口才,这会儿比县城茶馆儿的说书先生都要好,显然贫穷并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力,虽然这个想象力有些不着边际。

    “你知道么,王家庄那个王小五,不是在巡检司当差了么?”

    “知道啊,苦差事,只管一干一稀两顿饭,连点儿钱粮都赚不回来,权当是拿着赋役抵欠下的丁银了,苦差事嘛。”

    “那你可就不知道了,现在这小五子,可就抖起来了,前几天在城外截杀倭寇那会儿,嘿,小五子就在场呢,就因为这个,人家巡检司的人连吃了三天的大肥肉,那叫一个美啊。”

    “那可是应该的,不都盛传么,倭寇身高八尺,身宽也是八尺,一个个青面獠牙的就和夜叉似的,那叫一个力大无穷刀枪不入,还喜欢生吃人,临县的小孩儿还被生吃了不少呢。”

    “你想啊,就小五子那点儿个头儿,还能打得过倭寇去了?别说他了,两百个小五子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打得过一个倭寇,我和你说啊,这里面有事儿!”

    “啥事儿啊,来,老哥喝碗水,快给咱们说说。”

    “小五子前日里回家看望老娘的时候,可是说了,你也知道,我家那口子就是王家庄的人,这才听到了点儿消息,嘿,当时就是县尊大人在场,往天上一指,天上就开始往下打雷,把那倭寇劈的是吱哇乱叫,随手洒了一把豆子,就出来无数的天兵天将和倭寇厮杀在了一起,然后他老人家迎风一晃就是三丈高,手里拎着一把大锤也杀了进去……”

    “吴老二你可得了吧,我昨天进城买布的时候,可是从县衙门口过去的,那三十二颗人头可是就挂在县衙的大门口示众呢,一个两个的鼻子嘴和咱们可没什么区别,就是那个头发整的太丑。”

    “去去去,你懂个甚,那是县尊大人法力无穷,等着天兵天将把这帮倭寇打趴下了,把他们的脑袋变成那样的,就怕吓着你这样没见过世面的。我家那口子的娘家可就是小五子的邻居,这还有假了?”

    “哎,说的是啊,我家婆娘是邻村的,那张老三家的小四不也在巡检司么,前日里回来看他老娘,好像也是这么一套说辞啊。”

    “就是,咱们县尊可是把黄家那帮厉鬼都杀了的,几个青面獠牙的倭寇,算个啥?”

    …………

    民间引爆的热点,这是让杨尚荆也始料不及的,现在他这个县令脑袋上的光环已经够多了,封建迷信的光环再加一点儿估计就该紫微帝星下凡,他就该被剁脑袋了,所以他才在县衙门口立了一排的杆子,把那三十二个人头挂在上面示众,可是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是不会因为贫穷而被限制的,毕竟听了那么多咋呼人的神话故事,自己不会写跟着瞎编还不会了?

    更让他糟心的是,还有那神经病到了极点的乡贤,想要组织人给他立个生祠,就为了给他拍个马屁,要不是杨家家丁在市井里还有些耳目,他这个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就直接登上了神坛了。

    “这特么什么事儿搞的!”杨尚荆瘫在椅子上,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满脸的生无可恋。

    然而他身边的忠叔却是兴致颇高:“少爷有如此功绩,再加上前日里平定黄家阴谋叛乱之功,少不得要升上两级的。”

    现在有了倭寇“进攻”黄岩县,别管他们人有多少,反正是出现在黄岩县境内了,那么把这个帽子往黄家余孽的脑袋上一扣,整个黄家的事儿就算是圆满了,别说下来御史什么的查案了,就是内廷直接派中官下来过问,也没什没问题了,这两年浙江备倭的担子这么重,剿倭三十余人,自身死伤不足十人的战绩送上去,杨尚荆这个主官升一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毕竟提起杨尚荆就容易让人想起杨荣,想起杨荣就想起“能打”这俩字,然后……将门虎子,所有的解释就都合理了。

    然而杨尚荆伸手敲了敲桌子,摇了摇头:“不妥,不妥啊,这官儿……可不能升的太快,那火药厂,不对,是道观还在搭建,人手还未齐备,戬若是离了这黄岩县,谁来照看着那里?那道观又该修在何处?一旦被揭出来,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忠叔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这一点,现在这黄岩县说白了就是杨尚荆的老巢,要掌控能力有掌控能力,要民望有民望,做什么都方便,可是离了这里,新来了一任县令,这局面可就要被破坏了。

    所以忠叔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不若……让李继顶上?只说李继临战不怯、指挥若定?”

    想要自己的老巢不被破坏,那么就只能让自己派系的人顶上来,这可是通用的做法,杨尚荆想了想忠叔的套路,还是摇了摇头:“只怕不行,若论资历,黄成总归是要甩出李继太远的,李继又非戬这般翰林出身,区区三十个倭寇的脑袋,就是全给他了也换不来一个七品的帽子,就算黄成不进一步,也是外县平调一人过来的。”

    忠叔闻言,慢慢皱起了眉头,也是陷入了沉思。

第一五九章 都是骚操作() 
第一五九章

    带着约莫一千斤的硝石回了衙门,杨尚荆在县衙里面的威望瞬间攀升到了另一个高峰,虽然这硝石数量不多,用起来效果大抵也没有当日杨尚荆在黄家玩的那一出“斩妖除邪”的效果那么好,但是吧,它的确让人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了一丝丝凉爽,看着水利浮动的冰块,有不少热得不行的衙役伸手去抓,然后塞进嘴里。

    虽然县衙最近几天因为跑肚拉稀躺在床上大眼瞪小眼的人变多了,但是三班六房的差役们还是对着杨尚荆所在的后衙方向竖起了大拇指,交口称赞,就差拍着胸脯大声喊“除了杨县尊我们谁都不认”、“他是我们的小父亲”、“没有他我们都会死”了。

    能给下属发福利的上司,太难的了。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建安杨氏派来的人和货物,也终于到了,一千斤硫磺是当做雄黄拉过来的,一路畅通,毕竟搁在五百年之后,还有人拿着硫磺这种危险物质当雄黄上车,被警察蜀黍及时发现扣下来的,这年头的巡检司兵丁……懂个屁!

    四个老头儿披着道袍,很是有些别扭的感觉,剩下的跟来伺候的,就是他们自家的儿孙,足足十二三个——正一是允许结婚了,别说他们只是半路出家的道士,就是从小培养出来的神棍,那也是可以有自己的子嗣的,所以只要到了出家岁数之前该交税交税该纳粮纳粮,没人追究你为什么待在道观里面。

    虽然这些人在他未来的谋划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杨尚荆没有明面上“接见”这些福建来的“高道大德”,而是趁着去道观工地“慰问匠户”的机会,和他们谈了谈火药配方的事情,毕竟上他还是要避嫌的嘛。

    孔圣人都说了,要“敬鬼神而远之”,那么哪怕龙虎山的张家也是流传了千年的大地主,哪怕他杨尚荆也是捉过鬼、灭过妖的传奇,也不能和这帮人走的太过亲近,绝对不可能急火火的吼着“本县现在开始,信道了”,就自己掏腰包修个什么真武殿、药王殿之类的建筑,那样容易被人指着鼻子骂“怪力乱神”的。

    所以这事儿吧,就得往上披马甲,从头到尾的那种,让人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不加特技的真实版,和他杨尚荆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先是福建来了个富商,说自己家的儿子小时候魂儿被叼走了,是龙虎山张天师座下的高人给救回来的,所以他发了弘誓大愿,要在江南建上十二座道观,弘扬正信,那位高人指点他,黄岩县南边的山上就有风水宝地。

    然后呢,这个富商就带着人,在南边儿找到了那块风水宝地,直接给县衙砸了一大笔钱把地买下了,这就开始招人干活了,看在这一大笔钱上,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