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统天命-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乎,离开了校场之后的杨尚荆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就连批阅文书的人情都少了不少,然后在自责之余感谢波多老师、julia老师、天海老师等一众老师,让他掌握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技巧。

    大约在四月份的时候,徐尚庸又带着人在海上砍了三百多颗脑袋,杨尚荆窝在备倭衙门里面没动弹,不过这情报倒都是他给的,换句话说,死的都是沿海各家豢养的打手,这让杨家在整个海面上的话语权,陡然间增大了不少。

    不过呢,人是徐尚庸动手杀的,这就堵住了绝大部分人的嘴,毕竟魏国公、定国公两家也不是吃醋的,所以这人头自然是腌渍了一番送上了南京,具体的斩杀人数呢,小小地翻了一番,反正大海之上,鬼知道这人是掉海里淹死了还是被鲨鱼吞了,这都是细节,不需要注意。

    然后当时坐在衙门里整理战报的杨尚荆转了转眼珠,就在战利品里面加了两把倭刀,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珍品,上面还刻着武士的家徽之类的玩意呢,削铁如泥不敢说,不过比起大明朝寻常的刀剑,还是要好不少的。

    兵部参赞机务的徐琦挑了挑眉毛,翻了翻前几天门生故旧们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就感慨了一声,拿着关于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战功的奏报,去找魏国公了。

    “如今京中的局势,颇为紧张啊。”徐琦开门见山,一脸的惆怅。

    到现在南京的外朝官基本也完成了站队了,反正特么山高皇帝远,县官儿不如县管,文官儿们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兵部尚书,谁做尚书雍虎水,武将们纷纷表示,甘为魏国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所以两个人说起话来,顾忌也就没那么多了,魏国公直接点了点头:“良玉兄所言甚是,这风波诡谲的光景,只怕是身在中枢都不止如何是好,更何况你我远处南京。”

    徐琦从怀里摸出备倭衙门的那封奏疏,沉声说道:“此间之物,确可以给朝堂上加点儿筹码,便不是甚么变天的事儿,也能改换一番局势,只不过……要把令公子架在火上烤一烤了。”

    这会儿朝堂上的气氛不太对,想要舒缓就得用外部的压力来搞,输出矛盾,或者用军功淡化矛盾。

    就目前而言,闽北的矿贼因为本地大户插手进去,现在战局是一团糟,所有的军情奏报都被压在了南京这边,就怕皇帝一个想不开,来个御驾亲征什么的;北边的话,平乡伯陈怀的那两路大军还在草原上,摁着朵颜三卫摩擦,不过陈怀是老司机,这点儿胜利也没办法拿出来说事儿。

    但是倭寇就不一样了,南边儿见了天儿地闹倭寇,真正的大捷却没几个,杨尚荆砍了几百个脑袋都是了不得的功绩了,现在这一波砍了一千多,他们南京再给添个三五百,自然就是通天的功劳了,这朝中的局势,便是不缓和,也能有些新的变化。

    “良玉兄此言不差,只是那备倭衙门的杨尚荆……”魏国公的脸色有点儿古怪,杨尚荆是他未来的女婿,不过现在在拖罢了,只要王振不死,皇帝对杨尚荆的印象就扭转不过来,扭转不过来,涉及到备倭衙门的事儿到了北京城,肯定又得让皇帝不痛快。

    所以说,这局势想要缓和,很难,增加些变数,容易。

    徐琦自然是明白的,他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如此沉闷,总归不是个实体,一潭浑水,若是不搅动一番,也不知这水下到底藏了些甚么,不过事渉令公子,本官还是要来说项一番的。”

    魏国公略一沉吟,也只能点头同意:“良玉兄所言极是,这浑水才好摸鱼,也罢,这奏疏连同倭寇的人头、刀剑,一并送往京师去。”

    顿了顿,魏国公的脸色也有些古怪:“今上喜好武艺、军器,这倭刀却也锋利异常,远胜军器监所铸,送上去,说不得还能让圣心喜悦,这写奏疏的……恶心人的本事却也不小。”

    魏国公可以这么说,徐琦可不能直接就接过话头来,杨尚荆是他未来的女婿,徐尚庸是他的儿子,整个备倭衙门都在徐家的掌控之下,和他徐琦可没有这么深的渊源,他徐琦给调拨粮草之类的,一部分还是看在了魏国公的面子上的。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第三八八章 搅浑水() 
    第三八八章

    作为穿越之前混过微博的,杨尚荆是懂得怎么营销的。

    想要造成巨大的影响,或者说弄热度,那就不能平铺直叙,更不能娓娓道来,剧情这玩意得跌宕起伏,换句话说,要撕逼。

    而撕逼需要一个上好的由头,而且是足够吸引人的由头,无理由的撕逼就是耍流氓,老百姓是不喜欢看的。

    所以杨尚荆决定,照着委羽山上文昌殿那事儿,好好鼓捣一下,最好把事儿闹大。

    “少爷,这……”忠叔站在杨尚荆的身后,用手擦着脑门子上的汗珠。

    练了这么长时间的字儿了,杨尚荆写的东西,也是能勉强一看了,只不过忠叔现在关注的不是字本身,而是杨尚荆写的东西,太特么惊悚了。

    杨尚荆转过头来,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忠叔只管放心好了,这事儿就算传到了京师,也是无恙的。”

    “可是这事儿终归是犯了忌讳的,便是民间传言,也和少爷如今这出境有所不同啊。”忠叔连连摇头。

    文昌殿里那个文曲星君的像,最开始杨尚荆是打算拦下来老蔡的,毕竟这是犯忌讳的,皇帝自称天子,然后你一个詹事府少詹事成了文曲星下凡……有点儿不好整啊,一个不好就是谣言惑众的名头砸下来,然后他杨尚荆就在外朝内廷那帮瘪三的欢声笑语中,无奈地打出了gg思密达。

    毕竟现在他杨尚荆的蹿升势头,挡住了不少人上进的路,文人相轻啊,虽然这帮瘪三之中的百分之九十这辈子都爬不到正四品的位置,但是随便是个人都有侥幸心理不是?这万一自己走了狗屎运,结果上面压了一个杨尚荆……

    所以说,还是让杨尚荆去死的好,当年杨荣牛逼的时候,根基也是不稳,一路靠的全是圣眷,所以差一点儿就被打发去国子监当祭酒了,杨荣那么牛掰都不能幸免,何况杨尚荆了?

    但是老蔡那么一劝,杨尚荆就把心放下了,毕竟他是文曲星下凡这事儿吧,最开始只是民间传说,他本人没有在任何场所表达过相关的事情,就是在黄家糊弄愚夫愚妇,用镰刀锤子驱鬼那一次,也只是怒吼“士农工商”,还为了政治正确把“商”踢出去了,而这件事儿,说白了是为了养济院打基础的,当官儿的为民做主,怎么都挑不出错儿来。

    然后呢,民间虽有传言,但他自己也没出来肯定或者否定,直到前一阵儿老王爷宁王朱权坐不住了,出来拱了一把火。

    之前也提过了,有着涵虚子、丹丘先生等等名号的宁王朱权,在整个道教圈儿里面,不说是扛把子吧,也要比寻常的道士身份高,他和张宇初相交甚笃,而张宇初是龙虎山上上代天师;他和止止道人交情不错,止止道人是当代道教界的扛把子之一。

    所以他说出来的话,基本没人敢反对,也没人能反对,地位比他低的,不说说话有没有用,根本就不敢说话,毕竟涵虚子除了是个道士之外,他还是个藩王,哪怕他就是个吉祥物,可是你特么扔大熊猫一石头,你看看团子粉能不能把你喷死?至于地位比他高的……就那么几个,谁特么闲着抽风了,出来趟朝堂这一滩子浑水?

    道士嘛,讲究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时候,当然要无为了。

    有了宁王背书,钦天监、太常寺那帮贱格到了极点的神棍又没有反驳,那么当然就要照着做了,毕竟宁王和天师府交情好,毕竟老蔡的师父是天师府出来的,要“尊师重道”,总之……没毛病。

    杨尚荆这一通儿分说,忠叔脸上紧张的神色也是渐渐敛去了,有这么好的条件,这时候要不趁着远在江南、朝堂上乌烟瘴气一片的时候来上一发,简直对不起杨荣嫡次孙这个名头啊。

    “自太祖立国,大明无处不在打压邪教,永乐年间白莲教起义,更让朝廷加大了力度的,出了此事,便是少爷不去上报朝廷,也自然会有人上报。”忠叔的脸上也是泛起了笑容。

    杨尚荆嘴角一翘,呵呵直笑,明太祖起事那些事儿,别说他穿越成的这个杨戬系统地学过了相关的姿势,就是他自己在穿越之前,也看过不少什么正史、野史,朱元璋和明教之间那股子切不断的纠葛,实际上就是让他最直观地感受到宗教威力的缘由。

    那种亲身经历,可远比什么史书里的黄巾起义之类的要直观得多。

    所以从开国之后,明朝就开始拼命地打压各种宗教,邪教的满天下追杀,正教的能挂起来就挂起来,挂不起来的用高官厚禄挂起来,看看天师府现在这个狼狈样,想要抓一个徐珵都能被他自杀了,就知道这套东西的效率有多好了。

    “忠叔所言甚是,不过嘛,这奏疏,还是要戬自己来上的。”杨尚荆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立塑像,乃是民意,戬总要先违民意不得,上书请求朝廷才是正理。”

    指了指面前写好的策划,杨尚荆继续说道:“这文昌殿,是必须要封上数月的,到时候民情汹汹,朝廷也就有旨意下来,这旨意却也不是甚么大事,主要是让宁王和陛下……来上一次正面交锋。”

    吉祥物是没什么权力,就比如圆滚滚的团子,它们有个卵的权利?整天吃喝拉撒睡,加上一个玩,可是你随便谁想要大摇大摆地弄死一个团子,还不得被喷一个半身不遂?

    利用宁王的话,让皇帝和宁王干起来,或者干脆坐实了他文曲星下凡的事儿,总归他杨尚荆这一波是不亏的。

    而不管宁王下不下场,整个京师之中,怕是要形成另一股势力了——宁王派。当然了,他们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被打上了标签之后形成的,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身居高位,和宁王有过书信往来。

    宁王朱权……他好学习啊,当初除了天师府的天师之外,他和京中大臣也有不少有交情的,皇权稳固的时候没事儿,现在这种撕逼的关键时候……他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第三八九章 开光(上)() 
    第三八九章

    文曲星的塑像被雕刻成了杨尚荆的形貌,这事儿老蔡是和杨尚荆说了的,毕竟嘛,做狗腿子要有做狗腿子的觉悟,他是跟着杨尚荆混饭的,搞这种大新闻必须要知会一下老板,否则会被克扣狗粮的。

    但是台州府的道纪司……妈的最高不过从九品,还特么设官不给禄,一帮穷逼,老蔡背靠着正四品少詹事的杨尚荆,还能把这帮屌丝放在眼里?为了保证大新闻的突然性和爆炸性,当然是要瞒着这帮鳖孙了。

    不过毕竟是直管,老蔡和杨尚荆之间的关系有不好直接曝光了,所以老蔡还是给了他们一点儿面子,在文昌殿开光大典上,邀请了台州府道纪司的头头脑脑,然后吧,文昌这事儿,毕竟是文教盛事,顺的带着把本县的教谕也拉了过来。

    老蔡现在也是仙长级别的,去年那一拨让杨尚荆都忍不住喊六六六的操作可是风骚的一批,不说名震浙江吧,台州府这一亩三分地儿,说话也是好事的,他发话了,这帮官吏还能装逼么?

    当然不能,所以不光道纪司的人去了,县学的人去了,连特么县学的士子都拉去了一大帮,大家都想着拜一拜文昌帝君,好好沾沾文气,来年科举争取考一个举人什么的,就算不能光宗耀祖,好歹能横行乡里不是?

    “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掌人间功名利禄之运行,今日我等为文昌帝君再塑金身,奉以香火,愿本县文教兴盛,人才辈出,为我大明威服四方之伟业添砖加瓦啊。”已经有了几分仙风道骨的老蔡都不用装了,现在张口就是一串儿文绉绉的神棍词汇,那气质,简直了,仙风道骨啊。

    从九品的府道纪司都纪听了这话连连点头,他也是个道士,而且是正一的,不过他是个外围,到现在受箓的品级也不过就是正九品,比特么老蔡还要低,至于辈分,得叫老蔡一声师叔,所以老蔡这种能够和天师府直接搭上关系的,必须是高大上的。

    所以他摸了摸颌下的长髯,点头称是:“文昌帝君主文运,亦主孝慈,百善孝为先,这委羽山上有文昌帝君金身在,自然可保黄岩县教化大行。”

    “孝”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意识形态,读书人可以装逼不要功名,但是他不能不孝,哪怕是魏晋时候放荡不羁的风流名士,他也不敢说自己不孝顺,至于那些个什么什么演义里面吃牛肉的豪侠,最多也就是不把国法放在眼里,至于和意识形态作对……那就不是豪侠,是人渣。

    搁在五百多年之后其实也一样,米利坚的英雄可以和政府对着干,但是打的大旗一定是皿煮滋油,一定是为民请命,但是谁要是敢拍洛克菲勒派私人军队镇压工人罢工……你好,开门,CIA!

    所以这道纪司的都纪一说,县教谕黄文当即一脸的笑容:“刘都纪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这百善孝为先,德比财重,方是正道啊,少詹事为祖父守孝三年,仍满心挂念,直至在吊唁先太师文贞之时晕倒,一时传为美谈啊。”

    自己家的顶头上司,该拎出来的时候当然要拎出来,不露痕迹地拍一个马屁了,不在乎杨尚荆能不能听见,在乎的只是自己说没说,反正就是一句话,还特么是大实话,说出来谁也不能骂他阿谀奉承,这万一传到了杨尚荆的耳朵里……

    他今年是岁数不小了,但是家里还有一个有举人功名的儿子不是?

    道纪司的刘都纪混的是台州府这一片的,他自然知道杨尚荆现在在整个台州、乃至是整个浙江有怎么样的分量,再往上……那就不是他能够接触到的大新闻了,不过那都是细节,不需要注意,所以他也是一脸感慨地应了一句:“涵虚子道长曾言,杨少詹事乃是上应文曲星君之人,必然是纯孝之人啊。”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里面走,身后是一串儿的士子,而这会儿,整个道观前面,已经等了不少的百姓,要说官府告示什么的,百姓懒得去看,但是这庙里除了什么事儿,老百姓都是喜闻乐见的,要不是黄文这个县教谕知道怎么回事,现从县衙里面带了几个衙役,只怕这会儿都挤不进去。

    虽然官衙和庙里对老百姓都很神秘,但是神仙不会一个雷劈了老百姓,官儿可能赏老百姓一顿鞭子,所以这种现象无论从心理还是从现实上来说,都是说得通的。

    这会儿文昌殿的大门捂得严严实实的,老蔡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后面的官吏和士子拱了拱手,笑道:“这文昌殿,乃是上应天心所建,故此耗时也是除大殿外最久的了,家师对此颇为看重,故此亲自登坛,倒是让贫道偷了清闲。”

    嗯,文昌上应天心,这是说黄岩县的教化必将大兴,这是县教谕黄文最爱听的,虽然他现在升官儿无望了,可是名声还是要搏一搏的,这县里要是出了一大票儿的举人……想想都爽啊。

    而这规格仅次于主殿,也是道教里面的仪轨了,正一祖天师相传是承了太上老君的法脉,所以在《太清宝诰》里面的字眼儿,就带上了“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了,主殿供的是太上老君,自然就不能让文昌帝君僭越了。

    所以在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