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面色不断地变化,他心中断定,如果朱恒说的不假,那么张辽就只有从江夏和庐江之间的山间小路慢慢潜伏过去的。
“伯符,看来坦之说的是真的。若是张辽从山间小路缓慢前进,真的可以突然出现在庐江城。”周瑜叹气地说道。
“那也不可能。那山间小路,十分崎岖,还有大量的蛇虫鼠蚁,到达庐江,可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张纮下意识地说道。
但说出这句话,张纮就后悔了,自己这边或许都是这样的想法,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纮看向了张昭,张昭的脸色也是冰冷如水。看来江东这边是被人算计得死死的。
“可恶啊!”孙策也明白其中的失误在哪里了。
然后孙策看向了朱恒,越看就越觉得生气,喝道“来人,将这个无能之辈拉下去砍了!”
“主公息怒!还请饶了坦之的性命。”朱奉急忙为自己的儿子求情。
而朱奉的堂兄朱治也是急忙出来说道“请主公息雷霆之怒。坦之守城有责,如今庐江陷落,罪该万死。如今江东用人之际,还请主公给坦之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朱治一直都没有儿子,所以他对自己家中的子侄是很重视的。现在朱恒出现了为安,朱治不得不出来说几句好话。
朱治是孙坚时期的老人了,孙策不得不给点面子。而朱治为人不错,和同僚相处很好,其他人也愿意为朱恒说几句好话。
这也是为何朱恒能够有胆子在孙策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知道朱治绝对不会让自己被杀的。何况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朱恒要是不亲自来孙策面前说明,整个天下都没有他朱恒的立足之地。
周瑜观察了一下之后,感觉还是劝说一下孙策为好,说道“伯符,如今责罚坦之也无济于事了。说起来也不是他的责任。在下看,莫不如就给了坦之一次机会吧。”
众人的劝说,加上事实上朱恒的责任不大,孙策的怒火也就慢慢消去了,对着朱恒冷哼道“看在诸公的面子上,就留你一条狗命。先下去巴扎,省的落下上面病根,到时候在战场上给本将丢脸。”
朱恒得到了一次新生,万分感激,于是就自己先下去了。
发生这样的大事,宴会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孙策当场就宣布散场。
在场的众人都没有离开,跟着孙策来到了议事大厅。待会孙策就要商议对庐江的战事了。
孙策坐定之后,说道“诸位,庐江被张辽暗算,我军需即刻前往夺回!”
庐江太重要了,庐江境内土地肥沃、沃野千里,乃是江东难得的粮仓,失去了庐江,孙策的收入就大打折扣。现在庐江还有大量的粮草放在那里,要是不夺回来就成为刘军的了。而且没有了庐江,那么孙策和曹操之间的距离就被大大的拉长了。这对孙策万分不利。
另外一个让孙策十分蛋疼的原因就是,孙策自己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打下来的城池,就这么轻松被张辽给拿下了,这不显得孙策比不上人家张辽么。
“末将愿往!”太史慈、甘宁等武将立刻就自动站了出来。
“好!”孙策对自己麾下武将的战意十分满意,有这样的战意,江东才能够无往而不利。
朱治文武双全,马上就说道“主公,还请尽快发兵。卑职担心张辽那厮狗急跳墙,把庐江一把火给烧了。”
防火烧城这样的事情,乱世之中并不少见。连孙策自己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为了达到目的,更多的人都会不择手段。
听完朱治的话,孙策的脸色就变得不好看了,他何尝不是在担忧着这样的事情。
相对于武将的高昂战意,文臣们的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文臣们和周瑜现在担忧的不单单是庐江的问题,而是荆州那边的动静。
周瑜更是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张辽能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庐江,那么就是很早之前就布置好的。
“伯符,咱们必须立刻加强柴桑的防御还,有江夏城到庐江道路的所有情况!”周瑜建言道。
武将们向来对周瑜很尊敬,周瑜可是他们的武将一派的代表啊,可为何这次周瑜却没有对让谁出兵发言,而是说要加强防御呢?
但很快的,武将们就反应过来了,原来周瑜是在担忧着荆州的情况啊。
“都督,你是说荆州那边可能会趁机来攻?”甘宁这人也想到了。
“不是可能,是一定!此次张辽攻陷庐江,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是荆州的那个村夫谋划的,谁也不相信。所以咱们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庐江,而是接下来发动全面进攻的荆州刘军!”周瑜脸色阴沉地说道。
孙策面无表情,只是紧握住自己腰间的宝剑,沉声说道“不管事刘玉还是诸葛亮,敢算计本将,本将要他吃不了兜着走!传令下去,江东上下全部动员起来!”
孙策的命令立刻得到了响应。
与此同时,一个慌张不已的士兵飞快来报“回禀主公,我军探子查探到荆州各港口的船只不断聚集,似乎有对我江东图谋不轨的意图。”
安静,非常的安静。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刚才周瑜很是果断地说荆州会攻打江东,他们心中还有一点点的幻想。刘军大战之后,也是需要时间修整的,应该没那么快会来攻打江东。可现在探子汇报了这个消息,就让他们那么一点点的幻想给击破了。
现在就是江东最危险的时刻了!
“哈哈,荆州区区异动就让我江东满堂英杰鸦雀无声,真是可悲啊。我孙伯符自立于世间,就不怕任何人的攻击。就算明知道是死,我孙伯符照样要将敢冒犯我的人给弄下来垫背。作为我孙伯符的人,你们怕了么?你们愿意成为令人耻笑的废物么?”孙策豪气冲天地说道。
“我等愿意跟随主公,赴汤蹈火!”
孙策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在场所有人的士气给提了起来。
这就是孙策的人格魅力了,他天生就是有着这样的天赋。
孙策拔出宝剑,语气高昂地说道“这才是我江东小霸王孙伯符的手下。现在我命令,拿起你们的兵器,养足你们的精神,接下来,你们要挂上我孙伯符的名号,和荆州的诸葛亮,和张辽,和刘玉,拼命了!我孙策的名号就全部交在你们手上了!”
周瑜静静的看着孙策,他知道孙策的的能力,江东团结一致对抗刘军是没有问题的。可要想保全江东,周瑜却不是有多大的信心。
“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周瑜叹气道。
。
第一千三十四章 准备诱敌深入()
孙策鼓舞了士气之后,立马就对江东所有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安排。
首先第一点,庐江必须要拿回来,否则的话,诸葛亮带领荆州刘军攻打柴桑,庐江张辽又乘机来攻的话,就会对柴桑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了。
其实孙策和周瑜不清楚张辽的兵力有多少,要是知道张辽只有区区两千兵马左右的话,可能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但事实上,诸葛亮已经从江夏和南阳等地开拨了一支军队前去支援张辽了。同时张辽这边也在不断加固着城防,准备做持久战的准备。
孙策马上就命令太史慈为主将,孙权为副手,带领精锐江东部队一万,世家集合起来的兵马一万,合并为两万兵马,号称十万,气势汹汹地向着张辽那边杀了过去。
为何孙权会是太史慈的副手?
原来孙权得知庐江被张辽拿下之后,激愤不已地前来寻找孙策,说了一大通慷慨激昂的话,意思就是要去将庐江给拿下来。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已经表露出了很强大的眼力,孙策也开始对孙权极度重视,有心培养孙权。可庐江对孙策来说实在太重要,他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回庐江。所以对于孙权的自告奋勇,孙策考虑之后就拒绝了。
孙策拒绝了孙权,孙权没有泄气,直接去找了周瑜。
孙权认定周瑜一定会让他去庐江的。
果不其然,周瑜对孙权的自告奋勇很是高兴,还真的就答应了孙权去庐江,并且由周瑜去说服孙策。
“公瑾,你让仲谋去夺回庐江,这合适么?”孙策可没有想到周瑜会举荐孙权去庐江。
周瑜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说道“伯符,庐江乃是坚城。当年伯符你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拿下来。张文远勇武过人,依靠庐江城的坚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除非伯符你亲自前往,才能够激起将士们的士气。不过现在情况十分敏感,伯符的一举一动都是牵动江东的局面。所以庐江城,你是不能前往的。以至于,吾就提议仲谋了。仲谋乃是你的亲弟弟,智勇双全,绝对可以代替你激起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当然吾也不可能让仲谋去当主帅,但是当个副手是可以的。吾觉得子义作为主帅乃是最佳的人选,仲谋在他的身边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周瑜兼顾了孙权的人身安全和锻炼,让孙策找不出任何的再次拒绝的理由。
“也罢,就让仲谋去吧。这小子是需要好好的锻炼。”孙策算是最后同意了周瑜的建议。
就这样孙权作为太史慈的副手,雄赳赳地前往庐江了。孙权这次为了能够表现好,连吕蒙都给带过来了。
太史慈对于孙权作为他的副手是没有意见的,孙权表现出来的能力,让太史慈认为作为他的副手是搓搓有余。同时太史慈还观察到了一点,那就是世家中召集过来的杂牌军,居然对孙权十分畏惧,一点都不敢乱来。这就让本以为世家杂牌军会拖后腿的太史慈心中大定。
世家的人马虽说是杂牌军,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他们敢对太史慈不敬,可不敢对孙权有何的冒犯。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要是他不痛快了,下令直接将他们咔擦了,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阻拦。
“二将军,等开战的时候,你千万不能乱跑。”太史慈还是想要叮嘱孙权一番。
孙策就是一个热血过度的人,经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没有听说孙权会做出这些出格的事情,但好歹都是同一个爹妈生的,太史慈真的有点担心了。
“子义将军,你放心吧。我可不是大哥那种急性子的人。我一定会遵从你的吩咐的。”孙权打下了包票。
得到这样的承诺,太史慈就有点放心了。
孙权诚恳地说道“子义将军,你也不需要二将军来称呼我。你年纪比我大,直呼我的表字就可以了。”
“这不行。无论末将是不是主帅,都改尊敬你的。”太史慈不敢逾越,这个时代的等级十分森严,逾越了身份,那可是要杀头的。
孙权不以为然地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及什么身份!再说了,大哥和公瑾都已经说了是让我在你的身份学习了。你作为主帅,要是在我这个副手面前摆低姿态,对下面的那些人是不好的。你还怎么管理整个军队啊。”
太史慈觉得很有道理,但一直以来的习惯让他有点拘束。
孙权回头指着那些世家组成的部队,说道“子义将军,你看看那些人,现在看起来安分守己,谁也不会知道他们心里面会有什么心思。作为一军主帅,子义将军你可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啊。”
好吧,孙权算是说服了太史慈了。
“那末将就冒犯了。”太史慈一拱手,算是事先打招呼了。
孙权很是满意,他现在的性子没有历史上的那样阴沉,如今比较喜欢直来直去。
太史慈心中暗道“果然是和主公一个性格。还是要防着点,要不然就无法向主公交代了。”
孙权不知道他刚才的表现让太史慈更加担忧他会乱来了。
庐江这边安排好了,孙策这边开始应对荆州可能的攻击进行了布置。
周瑜和张昭等人聚集在一起,将要对各种安排都商议得详细。由于之前有了一些布置,目前对江东来说,时间也不是那么紧迫。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如何打,要怎么打才是关键了。
“伯符,我要是想要将荆州刘军挡在江东之外,有点不现实。故而卑职以为,派出探子探清刘军虚实,最后诱敌深入,将其攻破。”张昭说出了自己的破敌之策。
“子布所言深得吾心。”孙策同样是这么想的,说道“本将对诸葛亮不甚了解,刘玉既然可以让他成为主帅,那么其必然有过人之处。单单从张辽突袭庐江来看,此人谋划极深,或许正在等着本将的举动呢。”
周瑜说道“我军在荆州的探子已经将诸葛亮一切都打探清楚了。此人为人做事向来以谨慎为主。此番来攻,或许荆州刘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故而,在下认可子布先生诱敌深入的计策。”
“我等附议!”其他谋士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荆州刘军想要吞并江东,柴桑就是他们必须攻打的目标。张辽千里潜伏拿下庐江,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让本将分兵,以减少柴桑的兵力。诸葛村夫好算计!但我江东却不是任由他算计的。现在说说,我军如何诱敌深入,将其破之?”孙策英明神武的样子让他的属下信者不疑。
周瑜、张昭等人各抒己见,但却有一人沉默不语。他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自己的亲弟弟现在要来吞并江东了,诸葛瑾的心情别说多郁闷了。一些对孙策绝对忠心的人,开始排挤诸葛瑾,甚至有人向孙策提议将诸葛瑾给软禁了。
好在孙策对诸葛瑾是很相信,完全没有将他们的话听进去,甚至有什么重要的会议都让诸葛瑾来参加。孙策此举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诸葛瑾绝对不会叛变的。如今的江东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孙策算是用尽了办法了。
诸葛瑾是很感动,但他知道有些时候,该沉默的就要沉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观察着他,诸葛瑾可不想搞出一些乱子出来,让孙策烦心。
诸葛瑾沉默不语,并不是他想的那样可以不给孙策烦心。反而让孙策觉得诸葛瑾有所顾忌。
“子瑜,你有何想法?”孙策直接询问了诸葛瑾。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诸葛瑾,想听听这个一直都不怎么说话的诸葛亮哥哥,究竟有什么高见。
其实诸葛瑾是有一些想法的,他对周瑜等人刚才的计策有些见解。但诸葛瑾不知道自己说出来,是不是有人相信。
诸葛瑾看向了孙策,孙策的目光十分热切,包含着绝对的信任。
诸葛瑾心中一暖,遇到这样的主公,绝对是值得的。
“主公,卑职有些看法。刚才诸公所言,诱敌深入,将其攻破。卑职虽是赞同,可隐隐觉得有些不妙。”诸葛瑾有点放开了心扉。
“子瑜,不用拘束,请畅所欲言。”周瑜眼中一亮,在江东众人之中,最了解诸葛亮的人,不就是诸葛瑾么?
其他人也来精神了。
诸葛瑾一扫之前的郁闷,朗声说道“吾二弟孔明多智,每逢用计,都会将各种意外都算计在内。我江东诱敌深入之策,孔明定然是想到的。故而卑职认为,诱敌之计,需主公亲自前往,方可让孔明相信。若是他人,以孔明之智,必然看破。我军徒劳而无功也。”
说完这些话,诸葛瑾心中默默地对着荆州的二弟道了一声对不起。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果然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瑾果然有大用啊。
“公瑾所言甚是,有功于江东。”孙策称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