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弃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弃子- 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他们也不用猜测多久,他们的手下就带来一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

    “什么!陆逊向着柴桑而去?”虞翻直接站了起来。

    陆逊在这里离开之后就往着柴桑而去,去干什么,虞翻不用多猜就知道为什么了。陆逊是想要加入孙策麾下啊。这可是让虞翻和魏腾无法接受了。

    陆逊非常的年轻,但是他的才华很高,即便是放在江东之中,其才华一样十分耀眼。假以时日,陆逊成长起来,一定会是江东才俊之中的领军人物。

    这样的人物居然选择加入到孙策那边过去,这就是一个对虞翻和魏腾十分不好的消息了。

    “可恶啊,陆逊你小子够狠!”魏腾都想要去亲手将陆逊给宰了。

    虞翻震惊过后,对着魏腾说道:“周林,看来我们要被迫服从孙策了。”

    “这怎么可以?”魏腾很不乐意。

    虞翻叹气道:“现在顾家和陆家都离开了,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了服从孙策。四家有一半以上已经同意了孙策的命令。你能够保证你魏家之中就没有这样的人?”

    魏腾沉默不语,虞翻说的话,他心里明白,魏家也不是他魏腾的绝对领域,无法做到魏腾一个人全部说了算。

    虞翻不用说就知道魏腾的想法,最后摆摆手说道:“好歹咱们都免除了赋税和徭役,孙策想要用这个来交换也无可厚非。再说了,咱们也不是没有报仇的机会。”

    “你是说咱们日后再和孙策算账?”魏腾的脑子在对付孙策方面是很灵活的。

    虞翻冷笑道:“咱们就让孙策高兴一回吧。等日后咱们再给孙策狠狠的一刀!一报今日之仇!”

    虞翻和魏腾最后还是选择服从了孙策的策令。同时他们也知道,四家同气连枝的局面,在今天就已经破灭了,以后要想恢复原来的局面,真的很困难。

    孙策一个策令就将四大家族的联合给瓦解了,这可出乎了孙策和周瑜的意料之中。

    孙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最后还是周瑜给孙策解惑了,同时也给孙策带来了陆逊。

    原来周瑜一直派人盯着四大家族,陆逊向着柴桑赶过来的消息,周瑜很快就知道了。周瑜对陆逊也是关注了很久,对这个年轻人十分赞赏,如今得知陆逊在四大家主集会之际离开,最后向柴桑赶过来,周瑜立刻就猜测到了陆逊的用意了。

    于是周瑜就亲自向着陆逊的方向进发,十分顺利和陆逊汇合了。

    陆逊并没有隐藏自己的行踪,当他看到周瑜之后,就立刻表示了自己愿意向孙策效忠的意思。

    周瑜二话不说就把陆逊给带到了孙策的面前。

    “伯符,这位就是陆家难得一见的英才,陆逊陆伯言。”周瑜说道。

    陆逊拱手对着孙策说道:“在下拜见孙将军。”

    孙策上下了看了陆逊一眼,感觉陆逊十分眼熟,然后问道:“陆家之人?陆康是你何人?”

    陆逊爷爷的弟弟,陆康曾经是陆家的家主,乃是庐江太守。当初袁术称帝的时候,陆康认为袁术乃是叛逆,选择闭门不与袁术交往。袁术大怒,派出了当初还在袁术麾下任职的孙策前往征讨。孙策当年意气风发,带着兵马将庐江包围了起来。陆康是一个硬骨头,他可不会那么容易屈服。陆康在庐江整整硬抗了孙策两年,最后逼得孙策暴怒,不计损失地对庐江进行狂暴的进攻,这样才攻打了下了庐江。

    陆康在士兵的护卫下得以逃离,可是由于这两年殚精竭虑,加上守城的时候被孙策所伤,只是月余时间,陆康就过世了。更加倒霉的是,陆逊的亲爷爷陆纡也受到了刺激,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陆家瞬间失去了主心骨,一下子就沦为四大家族的最后一家势力了。

    可以说,陆逊的亲爷爷和叔爷爷,都是因为孙策而死的。

    这也是为何陆家一直都不愿意和孙策有接触的原因。

    时至今日,才有陆逊前来,

    陆逊十分坦然地说道:“乃是在下先祖!”

    陆康是陆逊的爷爷的弟弟,说是先祖也是正常的。

    “原来如此!你的先祖可是死在本将的手上,你今日来这里干什么?”孙策饶有兴趣地问道。

    周瑜站在一边不说话,就等着陆逊回答。

    陆逊不卑不亢地说道:“先祖守城有责,抵抗将军乃是他的使命。战死沙场也是先祖最好的归宿。当时各为其主,没有任何的对错。在下尊敬先祖,但是先祖的教诲一直都是历历在目。先祖最关心的就是江东的荣辱兴衰。如今孙将军乃是江东之主,此时乃是江东最需要我等的时刻。在下作为江东子弟,遵循先祖的教诲,今日前来听从将军的差遣。”

    “好!好!好!”孙策连说了三个好字。

    周瑜对陆逊的回答很满意,这口才实在了得。

    “本将早就听说你陆伯言的才华,你能来投。本将十分欣慰。你先祖的事情,本将一直耿耿于怀。当初虽是敌对,但本将佩服其能力。能够挡住本将两年时间的人,世家可没有几个。”孙策对陆康是认可的,继续说道:“本将就任命你为定威校尉,日后跟在公瑾身边吧。”

    陆逊感激地说道:“属下多谢主公!愿为主公效死!”

    孙策对陆逊很是满意,有这样的人才来投,他可不在乎自己以前和陆家是不是有仇了。

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 
陆逊成功地加入到了孙策的麾下。

    孙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不管你是不是跟他有仇,只要你是人才,那么孙策就会收容你。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太史慈差点就干掉了孙策,可孙策对太史慈是什么态度啊,就差把太史慈当成亲兄弟了。太史慈也很深受感动,拼命地给孙策付出。

    孙策的看人能力很强,几乎得到他认可的人,都是一代人杰。陆逊表现出来的气质和以前的名声,孙策就可以断定陆逊绝对是一个人才。人才要用,用就要信任,所以孙策直接给了陆逊定威校尉的官职,就是希望陆逊能够尽快在他的麾下展现才华。

    而且现在是孙策十分危急的时候,是个人才,孙策都是需要的。

    所以,周瑜提出要将江东四大家的子弟都拉拢进来的时候,孙策立马就同意了。江东四家能够称霸江东,不单单是他们家族的财力物力,更多的是江东四大家族层出不穷的人才。江东和大汉的其他地方很不同,在这里,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知识,他们的田地资产几乎涵盖了整个江东。江东平民几乎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世家子弟就是人上人。就比方说,后来的江东都督吕蒙,就是目不识丁的平民。要不是遇到了孙权,可能吕蒙这辈子都是一个大老粗。四大家族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的子弟,周瑜这个计策就是让四大家族死死地和孙策绑在一起,让他们没有办法和刘玉妥协。只要刘玉得知江东四大家族派人对抗他,那么江东世家就无法和得到刘玉的谅解。在这点上,周瑜分析得十分清楚。以刘玉这么多年的经历,周瑜发现刘玉还真的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敢和他作对的世家。荆州的蔡家和蒯家可以在刘玉占领荆州之后保存好家族,无非就是蔡瑁和蒯越十分的聪明,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刘玉跪下了。蔡家和蒯家没有一个人敢对刘玉作对,这就让刘玉想要拿起刀子都不行了。那么周瑜就利用眼下孙策最大的权力,将四大家族都给拉上船。这样一来,四大家族就上了刘玉的黑名单,即便孙策最后失败了,四大家族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当然,这里面是有很大的风险。

    四大家族当中,周瑜可以断定他们有人和刘玉那边暗地里联系了。要是被这样的人进入了孙策的内部,那么孙策这边的秘密就很有可能被刘玉所得知。对孙策来说是什么不妙的。

    还有就是,四大家族出身的人,几乎都是以自家为主,这一点,从顾雍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了。顾雍是对孙策很忠心,可要是关系到自己家族的利益,顾雍就会选择自己的顾家。无论顾雍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这些人加入孙策之后,一旦心怀鬼胎,最后会给孙策造成巨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将孙策的势力一点点的架空。

    这就是周瑜这个计策的危险。英明果断的孙策早就看出来了,只不过现在孙策没有其他的选择,保住江东抵抗刘玉是摆在孙策面前最大的问题。至于那些危险,孙策认为要是连江东都保不住,这些危险就不用他来烦恼。若是成功击退刘玉的入侵,孙策有信心可以让四大家族都乖乖的听话。

    孙策那么信心满满,这才使得周瑜可以放手去干。

    陆逊成为周瑜的手下了,两人告别了孙策,向着办公的地方走去。

    到了办公地点之后,周瑜就指着一大堆书简的案桌,说道:“伯言,那里以后就是你办公的地方。”

    陆逊看着这个办公地点,没有想到就只有周瑜一个人。难道周瑜身边就没有一个属下?

    周瑜看出陆逊的疑惑,解释道:“这里就是吾的办公地点。吾的属下一般都被吾外派出去。”

    陆逊现在就明白了,说道:“卑职明白,卑职现在就去办公。”

    周瑜摆摆手,说道:“不急,在办公之前。吾有几句话跟你说说。”

    “恭听都督教诲!”陆逊严肃地等待着周瑜的教诲。

    周瑜淡淡地说道:“伯言,吾可以看出你加入主公麾下的用意。你本意是好,可就是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或许你的一番苦心,别人还不愿意接受。”

    陆逊的眼珠子一缩,周瑜的智力居然那么高,可以看出他的用意?

    周瑜也不管陆逊听懂没有,继续说道:“加入主公麾下,咱们就是自己人。吾不想出现你有任何的私心。要知道,本都督对敌人是从来都不手软的。你可听懂了?”

    陆逊简单地点了一下头,说道:“都督放心,卑职明白。”

    周瑜接下来就让陆逊前去办公,陆逊坐在自己的案桌之上就不停地翻越起来,然后把书简里面的公文一一作出了解决方案。当然陆逊可不敢直接做主,做好的方案都交给周瑜过目。

    周瑜过目之后,对陆逊的才能有了新的认知,想来陆逊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能够将这些书简处理得井井有条,实在难得啊。

    “很好,请继续!”周瑜回复一句之后就不再管陆逊了。

    陆逊没有任何的不满,又开始了工作。

    就这样,陆逊每次处理完一个书简,就会给周瑜过目,周瑜就把处理好的书简放在了一边,若是感觉不行的话,就将其放在自己的案桌上。

    这样就是周瑜和陆逊每天的工作情况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都有四大家族的人来孙策这里表示了效忠。其中来的最多的,就是陆家和顾家的人。虞家和魏家就来的人比较少。

    这两家都是因为陆逊的影响才来这里的。

    现在孙策都下令让四家子弟都要为江东出力,如果不前来的话,孙策就会直接派人去请。请字算是文明的,实际上可以用拉壮丁来形容了。

    主动加入孙策的话,可能还会有机会收到孙策的重用,不用上前线去。要是被拉壮丁,位置低是绝对的,更有可能被派往前线,最惨的可能还会是当炮灰。

    总有人不明事理,但聪明人有也不少。这样子下来,孙策麾下的中层人员就变得充足起来,可从容地展开恢复实力的工作了。

    陆家和顾家更是拿出很多的钱粮出来资助孙策,理由就是报答孙策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

    孙策当然是开心的,大赞陆家和顾家都是江东的书香门第,懂的为江东分忧。

    其实这就是陆家和顾家变相地为自己的子弟在孙策那里交保护费了。

    虞翻和魏腾听闻之后,破口大骂这两家不识好歹,把基调弄得那么高,搞得他们这边要是不拿出点什么东西出来,可能就引起孙策的怒火了。

    最终魏家和虞家也一样交了不少的保护费。

    孙策和周瑜很开心,有了这些钱粮,他们这边的军力恢复就会加快了许多。

    江东在抓紧时间恢复实力,难道荆州的诸葛亮就一直都在干看着?就任由江东这边加强日后抵抗的实力?

    完全不是。

    现在的诸葛亮更是在忙碌之中,无时无刻都想着要把江东给平定了。

    诸葛亮忙到半夜三更,有时候连饭都忘记吃了。

    江东的情况,诸葛亮是心中清楚的,但是诸葛亮早就安排了一手。

    “时间也是差不多了吧。”诸葛亮自言自语地说道。

    诸葛亮的另外一手,就在今天晚上开始发动了。

    庐江城外,距离城池差不多五里的小树林之中,一大群人影在这里集中,看他们的数量,几乎就有两千人左右。

    这一大群人都是穿着刘军的盔甲,乃是刘玉的兵马。为首的那个武将长得气宇轩昂。

    这个武将就是张辽。

    张辽不是江夏太守么?怎么对到庐江的从庐江的城外呢?

    当初赤壁大战时候,张辽击退了太史慈,之后他就立刻执行了诸葛亮对他的安排。

    诸葛亮明白要想一次性解决江东是不可能的,赤壁之战,刘军是可以击败江东军,但是要想让江东军崩溃是不可能。孙策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周瑜智谋奇高,不会让江东一败涂地。那么这样一来,诸葛亮就要谋划着能够成功的更加容易的攻打江东了。诸葛亮的目标就是拿下庐江城。庐江城乃是江东最重要的一个粮仓之一,更是夹在豫州和江东之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只要拿下了庐江,就可以将豫州曹操和江东孙策之间的陆路联系给掐断,同时江东造成巨大的打击。诸葛亮认为自己能够看出来,那么江东的孙策和周瑜自然也能够知道这一点。那么诸葛亮就要提前谋算好,在孙策和周瑜有安排之前提前落实下去。

    而江夏太守的张辽就是诸葛亮心中最好的人选。江夏城距离庐江的距离很近,虽说道路崎岖,可总比其他地方过去要近得多。另外的就是张辽是一个视死如归的猛将,诸葛亮深知其才能,故而就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张辽。

    张辽是击败太史慈之后就带着三千兵马前往庐江。

    张辽以为江东在赤壁大败,一定会有所疏忽,那么自己想要拿下庐江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可张辽最后还是低估了困难性。

    庐江和江夏之间是有大路联系,可是这道路却是依江修建,自己三千兵马要是走这样的道路,一定会被江东这边完全探知,那么就算张辽到达庐江,庐江城都早已经做好应敌的准备了,张辽想要拿下庐江就很苦难了。

    庐江和江夏之间还有另外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小路,在群山深林之间,隐蔽性是有,但要花费的时间会很多。危险性也高,野兽毒虫出没。

    为了不让江东孙策发现,张辽也顾不了那么多,最后选择了小路。

    小路的艰难出乎张辽的意外,在行进的过程中,张辽就开始后悔了。

    这哪里是小路啊,简直就是用人命探出来的路。

    在一路上,张辽的三千兵马受到了野兽和毒虫的攻击,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地陷、滑坡、沼泽,三千兵马到达庐江的时候,就剩下两千了。有一千人就永远留在了那条小路上了。

    一千多兄弟死伤,张辽的心别提多心疼。

    可诸葛亮的命令乃是最重要的,所以张辽坚持了下来。而到达这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