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喜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辰喜景-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满楼的竹林中,石盘上的黑白两子厮杀激烈,难分胜负。

    但下棋的却只有一人。

    那人神态闲然,落下一颗白子,却是忽的重重咳嗽一声,身旁的随从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青釉小瓶,倒出一粒药丸给他。

    “王爷,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随从轻声且恭敬地说道。

    那人吞下那粒药丸,因为咳嗽变得苍白而近乎透明的脸孔稍微恢复了一点儿色泽,他呼出一口气,神色依旧淡然闲适。

    “是该回去了,要不然阿玲又会唠叨半天了。”他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随从应了声是,吩咐一旁的下人将棋子收好,便亲自推着轮椅往前走。

    “阿玲姐姐心细手巧,做出的饭菜美味可口,王爷是想念阿玲姐姐——做的饭菜了。”那随从一边扶着轮椅一边眉开眼笑地说着。

    坐在轮椅上的男子眼眸清淡,薄薄的唇边带起一个温润的笑。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嘴这么贫了?连我这个堂堂王爷也敢打趣。”他佯装生气的口吻斥了一句,语气却是没有半分的不悦,倒是眉眼往上扬了一扬。

    随从嘿嘿一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不都是跟王爷学来的。”

    韩子辰闻言无奈的笑了一下,明玉这小子还像个孩子似的一天到晚没大没小,都是被阿玲惯出来的。不过这小子是阿玲的心头肉,他自是把他当作弟弟来看,从来都不会与他计较。

    马车这会儿已经停在了月满楼正门外,韩子辰杵着明玉递来的拐杖身子晃晃悠悠被人搀扶着,折腾了好半天才坐上马车。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面色变得惨白无血色,细细一看,甚至能看见脸皮下毛发粗细的血丝。

    明玉鼻子一酸,眼中泪珠滚了滚,但却并未掉下来,他趁着拿来软垫时悄悄擦了擦。

第四十四章 刻骨() 
韩子辰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沉吟一刻便开了口,像是不耐烦地催促他:“你这小子老是磨磨唧唧,要是真回去晚了,看阿玲怎么收拾你。”

    他说着这话喘了几口气,似乎使出了浑身力气才能艰难地吐出这么一句话。

    明玉忙把软垫放在他的身后,掩住心中的难受,抬起头来调皮地眨了眨眼。

    “阿玲姐姐才不会收拾我呢!只要王爷说一句话,阿玲姐姐哪里还有心思招惹我啊!”

    明玉故作轻松地挤眉弄眼,韩子辰便装作生气的样子举了举拳头。

    “你这臭小子!越来越缺乏管教了!不行,我得回去跟阿玲好生说一说,从明天起,你就去族学读书上课!”

    “啊?”明玉的语调拐了一个弯,嘴巴大张几乎能塞下一个鸡蛋。

    韩子辰好笑地睨了他一眼。这小子每次一提去族学上课就本性毕露。

    明玉咽下一口气,堆上一脸笑讨好道,“这个事儿也不急,阿玲姐姐不是说让我好好习武才能保护好王爷吗?所以这个事儿不能急,王爷也不能急,读书是多简单的事儿啊,我得先把功夫给练好了,王爷不是老是教我,学一样悟一样!我这儿功夫还没练好怎么能去族学呢?王爷,您说对不对?”

    韩子辰故作思索地点了点头。明玉这才松下一口气,缩缩脖子挪到车厢门前。

    他可是不敢再坐回王爷跟前了,要是王爷又提上族学的事,自己不得一个头两个大啊!

    舞刀弄枪他倒是有那么些天分,但要是对着四书五经之乎者也,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明玉偷偷回头瞧了一眼,见王爷已经合上眼似乎睡着了,心头才踏实了下来。

    ————————————

    月满楼

    青石小径左侧半丈高的石墙内是一间两进的小院。

    小院里有一盆珍珠黄杨的盆景和开得胭红绚丽的杜鹃花。

    外面有一堵雕刻着镂空团花的石墙将小院和月满楼里的竹林荷塘隔绝开来,小院正房的主厅后门外,恰有一处能将月满楼正门前的景致尽收眼底。

    月满楼的楼主此时安静地凝视着韩子辰乘坐的那辆马车消失在门前,半晌才出声询问。

    “宣王爷走了?”

    虽然是明知故问,但垂手侍立在他身侧仆从打扮的男子却是恭声回话:“走了。”

    “那她呢?”沉吟了片刻,楼主忽的又问了一句。只是这一句的声音和语气中仿佛带着无比的艰难和苦涩。

    仆从模样的男子只怔了一下就立即明白了过来。楼主从始至终只会关心的一个人,便是相府的苏七小姐。

    “她也已经走了。”他沉沉地回道。

    “已经走了?”楼主喃喃一声,仿佛是自言自语,“走了就好。”

    一阵静默,那男子眸中露出担忧的神色来,楼主却是苦笑了一声,转过身看着他。

    “尹天,都过去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你是不是觉得我会控制不住去寻她?不会的,寻了又有什么用?一切都过去了,她不会再记得我,她的生命中也不会再有我这么一个人,你放心好了,我已经想明白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这样至少她还活着。”

    尹天听着这话,心里是说不出的难过。

    楼主心心念念的那个女子大概这一辈子也不会再记得他。

    尹天十分愧疚,要不是自己插手,或许七小姐能熬过来呢?这样楼主就不会伤心至此,想见却无法再见。

    “你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楼主背过身去,黑眸中黯然无色。

    “楼主!”尹天不放心地看着他,神色有些焦急。

    楼主摆了摆手,却是没有再看他,“我没事,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罢了,我不会忘记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在那件事没有完成之前,我是不会有事的。”

    尹天拧成一团的眉头这才缓缓舒展开来,恭敬地应了声是,便转身走出了后院。

    楼主听着身后的脚步声离开,身子猛地晃了一下,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

    凌香走上前握住门栓轻轻敲了一下,平日里罗阿婆很快就会把角门打开,可今日却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门内的响动。

    苏喜妹蹙了一下眉,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角门内似乎不只一个人的脚步声。

    念头转过,苏喜妹心里大概有了一丝了然,定了定神,示意凌香往后退一步。

    角门“咯吱”一声被人拉开了。

    一个仆妇站在门后抬头看了她们主仆一眼,然后敛住心思走上前来躬身禀话:“七小姐,大老爷和李姨娘正在门房里等着你回来呢!”

    两个丫头一听,顿时吓得腿儿一哆嗦。元香凑过来拉了拉七小姐的袖子,踮起脚杵在她耳边低声问:“小姐,这可怎么办才好?老爷知道我们出府的事了,怕是院子中的妈妈招架不住李姨娘的刻薄劲儿,把您的底儿给说透了。”

    苏喜妹却是摇了摇头,“说透倒不至于,最多是被李姨娘诈出了口风罢了。”

    她对自个儿院子中侍候的妈妈还是有了几分信任。

    那仆妇禀过话便把角门给大打开了,门内两侧有十来个仆从低头敛眉恭顺地排开,一直到门房门前。罗阿婆和她院中的仆妇妈妈都神色惊惶地抬头看来,但因为身旁有其他仆从在,她们只能用眼神焦急地看着她,却是不敢多嘴说什么。

    苏喜妹冲她们无声地笑了一下,示意她们不要担心。

    到了门房外,她吩咐两个丫头在门外候着,自己随了那仆妇进屋。

    苏德端坐在长凳上,一张脸阴沉地快要滴出水来,一旁亲自为大老爷斟茶倒水的李氏见苏喜妹进了屋,一眼瞧到她用轻纱遮掩的脸庞,微微有些愣神,但转而一想就觉得没什么可稀奇。

    七丫头这是在遮自个儿的丑呢!

    李氏轻轻放下茶壶,叹了口气,然后又叹了口气。

    第一口气是叹息七丫头还算有点儿自知之明没有丢尽相府的脸,第二口气便是叹息七丫头怕是要好好学下府里的规矩了!

    只不过这叹气声听在大老爷的耳中,却是以为她这个当姨娘的也是有些不忍心的。

    李氏心中暗暗一声冷笑,眼中的幸灾乐祸是藏也藏不住。

    就算你遮了脸,可私自出府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老爷最看重的就是相府的名声,少不了一顿训斥责罚!

    上次偷偷去陵王府被这丫头几句话开脱掉了,她就不信这次当场抓了个现行,这死丫头还能为自己辩解!

第四十五章 夺权() 
苏喜妹心念飞快的盘算着。

    李氏虽然心眼儿小,但也心气儿高,不会屑于派人来监视她。在李氏眼中真正的对手只有郑氏。她出府的这件事多半是郑氏让人把风声透给李氏的。

    李氏脑子简单,被郑氏拿着当枪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可还是一点儿警觉都没有。

    自从那天雨夜郑氏派周婆子前来打探虚实,她便知道自己的小院周围一定藏着郑氏的眼线。

    原本以为郑氏忙着大姐的丧事没心思顾及她,看来还是她低估了那母女俩想要铲草除根的决绝。她们现在大概是日日想着如何妥善的取了她的性命!

    只是一直以来她没什么动静,加上大姐的丧事要办,她们才会不露声色按兵不动。

    或许她不出手,在她们的眼里是有更大的图谋。

    那母女俩决不会良心发现去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她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她。

    丧事才刚过不久,郑氏就按耐不住腾出手来无事生非了。

    不过……倘若那母女俩知道了她有一张绝世的容颜,还不得把整个府搅动的鸡犬不宁!

    原本她还不想这么快就让人知道她恢复了本来的容貌,但奈何今日在月满楼好巧不巧被三姐苏馨撞见,她的事肯定瞒不住,郑氏怕是很快就会出狠手了!

    苏喜妹敛住心思,神色平静,走上前向苏德曲膝行家礼。

    苏德沉着脸没有说话,苏喜妹便垂着头一动不动地站定在他的跟前。

    李氏瞧了瞧七丫头低眉顺耳看似委屈的模样,又看了看大老爷一脸阴沉却是闷声不吭,终于是忍不住先开了口。

    “七丫头,本来我这个做姨娘的不该对你说什么不是,但你一个堂堂相府的千金私自出府,要是被外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们苏家啊?”

    李氏这人肚量极小,凡事只有欺辱他人不许他人道一句不是。上次因为锦盒的事李氏便记恨上了她!郑氏也是摸清了李氏的性子才会一而再三的加以利用且屡试不爽。

    不过赤炎国虽然盛行儒者风范,大家小姐们却也不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要向当家主母禀明去向,府中便会安排人手随行。

    只是私下出府却是有伤风化,何况都是未出阁的女孩子,名声是极其重要,尤其是朝中大员家中的门风甚至有些过分的严苛。

    要不然父亲也不会亲自来角门等她了。

    苏喜妹低着头像是在认真地听着李氏的教导,耐心地等着她说完最后一个字,然后才抬起头来,语气真情实意地回话:“李姨娘教训的是,我今个儿出府没有禀明母亲一句,是我的不对,只是母亲为大姐的事操劳了大半个月,府中事务繁多,我不想因为一些小事而叨唠母亲。”

    听了这话,苏德面色稍稍好了一点儿。

    七丫头到底是惦记着郑氏的辛苦,才一时糊涂自个儿出了府。

    她也不是故意不顾念相府的规矩!

    李氏却是重重地叹了口气,一脸真切地看着她,“七丫头,不管怎么说,你都是老爷的女儿,你万不能自暴自弃,受了一些存心不良的人的哄骗,老爷会想办法为你寻得一门好亲事的。”

    苏德一听,脸色又沉了下去。

    “存心不良的人”自是指那些想要攀上苏家高门的有心人!苏德怎么会听不出来?

    要说真有人会看上七丫头,他可是不相信。

    世人皆爱美,谁会看上一个脸上有瑕疵的女子,那些有心人不过是看上七丫头相府小姐的身份罢了。倘若七丫头真被谁给哄骗了去,不仅她落不得一个好,就连相府的名声也会受损。

    苏喜妹端正地立在屋子中,也是猜到了苏德的心思,眉角轻轻一挑。

    “多谢李姨娘关心,只不过自暴自弃倒是无从所知,我生在苏家,上有一手撑起家门的父亲,还有一位慈爱的母亲,我衣食无忧,有姐姐们疼爱,何故会生出那种心思。”她无声地笑了笑,静静地看着李氏,没有本分恼羞和急躁,“何况我只是出府抓些草药,李姨娘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凡事还是应该多往好处想,是非曲折我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李氏一时哑口无言,苏德心里倒是落下了一块儿石头。

    七丫头没被人哄骗去,他这个做父亲的自是松了一口气。

    李氏干干笑了一下,走上前抚住苏喜妹的手,“七丫头,你也不要怪姨娘这么说,姨娘也是为了你好。”

    苏喜妹忽的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我知道,姨娘都是为了府里的小姐们好。”她说着,上前一步向苏德行下一个礼,“父亲,女儿今个儿出府时在月满楼看见了三姐姐,三姐姐虽然也是私下出府,但想必也是担心母亲太过忧心操劳而不愿打扰,所以女儿下次出府就向李姨娘禀明去向可好?李姨娘心思细腻,要是有李姨娘帮着母亲处理府上的事,母亲也能减轻一些负担。”

    李氏一听,整个人都懵住了。

    七丫头这是在帮她说话?

    苏德觉得郑氏为府里的事已经费尽了心力,何况大女儿苏慧的事也是她一手准备帮着送去蜀地的,他身为苏家的当家人早就应该体谅一下郑氏。

    思虑片刻,苏德便点了点头、

    “那好,以后府里的小姐们出府都向李姨娘禀明去向。”

    李氏听着大老爷发了话,铁板钉钉的事,连忙曲膝行礼。

    “妾身一定好好照顾府里的小姐们。”她说道,尽管竭力压制,声音还是因为太过激动而微微抖了抖。

    这么多年了,老爷终于给了她一丁半点儿当家做主的权利。

    她自认为样样不比郑氏差,况且她的背后还有整个李家作为支撑,可是郑氏却什么都压过她一个头。

    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服气过!

    虽然这点儿家权不算什么,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李氏想着心尖儿抽了一下又抽了一下,抽的她浑身轻快舒畅。

    苏德“嗯”了一声,眉头一下又皱了起来,看向苏喜妹问道:“七丫头,你说你三姐去了月满楼?”

    月满楼是什么地方?他这个堂堂相爷还是清楚得很。

    那是一个未出阁的大家小姐该去的地方吗?

    简直太不像话了!

第四十六章 推舟() 
苏喜妹点点头认真地回话:“先前女儿的丫鬟元香看中了成衣铺子的一件衣裙,但却被章家的二太太刁难,女儿看不过去,就与她讲道理,可那章二太太根本就不听道理,还说要把方家人寻来找我们麻烦,今个儿女儿出府抓药,得知章二太太为了把我找出来,竟欺辱到成衣铺子的主家人阿牛媳妇的头上,阿牛媳妇见到我就再三叮嘱一定要寻个地方暂时躲一躲,章二太太不出这口气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女儿便藏身在了月满楼,不想却是看见了三姐姐和其他的小姐们。”

    苏喜妹将之前发生的事简单的讲了一遍,父亲身为朝臣,她棋艺精湛的名声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