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国梦-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忍烧烤的人跳入河中,不是淹死就是被高温河水烫死,3。8万人活活烧死于此地。

    大火燃烧了3天,直至可烧的烧尽。关东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火灾,燃烧时间、过火面积和死亡人数等在灾难史上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齐志宇这些天一直呆在上海,每日看到的报纸均是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给日本捐款的消息。中国人这个时候都大发慈悲之心,捐款的人有曹锟、段祺瑞、倪嗣冲、周学熙、靳云鹏、汪精卫等大小军阀、达官显贵,这些鸟人对自己的同胞从来不手软,每年中国各地都会有洪灾、旱灾、兵祸,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饥饿而死,可是从没听说过这些军阀为他们捐过一文钱,对待日本倭瓜却这么阔气,这是为什么呢?实在不明白呀!除了军阀、政客还有梅兰芳、杨小楼、史量才这样的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大家纷纷组织捐款队、救济日灾会,号召社会各界掏钱、捐物。老百姓听了他们的宣传,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大米、白面送去了日本,把自己舍不得花的大洋也送去了日本。可是日本人是怎样对待中国的呢?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1894年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日本倭瓜仅在这一年就对中国犯下这么多罪行,如果将每一年日本残害、蹂躏中国的罪行一一记下来,恐怕砍掉一座山的竹子也不够用呀!

    旅大是由俄国在1898年强租的,租借期限为25年,正好在今年到期。日俄战争后,日本打败了俄国,就继承了这个租约。但是,对于25年的租期,日本人并不满意,他们希望永久持有这两个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军港城市。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遭到袁世凯巧妙地拖延。在国际压力下,日本放弃了部分要求,最终以武力为后盾,逼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了条约,这就是所谓的“民四条约”(民国四年签订),其中规定“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延长为99年”。

    看到这些捐款的消息,想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齐志宇气得差一点吐血,连骂了三声愚蠢。齐志宇对这些被孔圣人的学说搞傻了的同胞实在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也要说。齐志宇找来郑汝霈,让郑汝霈写一篇文章给那些个蠢人泼一盆水。郑汝霈根据齐志宇提供的资料很快写出一篇文章,在泰晤士时报申报上发表了。文章的题目是:中国为倭国捐款无异于剜肉伺虎。为了给那些健忘的国人长长记性,文章中列举了日本侵占我国的台湾、琉球、旅大等国土,以及强占这些国土时犯下的罪行。接着又揭发了日本关东地震后的这些天里日本军队、警察、百姓对中国侨民展开了疯狂的屠杀,在日本大地震中被残害的华人,共716人,其中当场死亡622人、失踪11人(事后查出一些已遇难)、负伤83人(事后一些人伤重死去)。在这些遇难者中,来自浙江温州、处州的共658人,死605人、伤53人。另有温处籍华工42人(其中死34人、伤8人),虽有同行目睹者,但因姓名不详,未统计在内。合计浙江华工遇害总人数为700人,其中死639人、伤61人。文章最后奉劝那些蠢货,今后再有这种事,还是把你的钱省下来,买几挺机枪,日后当日本倭瓜杀进你家门,要奸污你的妻女,要砍你脑袋的时候,你也好有反抗的本钱。

    那些蠢货们看了这篇文章还对文中揭露的大屠杀事件表示怀疑,可是当货船将赈灾的钱物送到日本,一些在大屠杀中幸免遇难的中国侨民乘船回到国内,他们把自己噩梦般的遭遇讲出来,那些当初舍家援日的蠢货们才明白过来,自己为日本人捐款实在是有生以来做的最大的蠢事。

    何新准确地预测了日本关东大地震,这使傲慢的美国公使乔森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不该拒绝罗炳辉的好意。五艘两千吨排水量的商船并不算什么,可是一旦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了美国遭遇到日本关东大地震那样的灾祸,自己就会成为美国的罪人。乔森九月三日亲自来到振华报馆北京分馆,向罗炳辉表示了歉意,得到罗炳辉的谅解后,随后将罗炳辉请到美国驻华公馆。

第五十一章刘鸿生回来了() 
乔森于九月二日向美国政府发了一封有关何新对于美国九月灾难的预测电报,在电报中乔森也讲明了何新对于日本关东大地震的准确预测,以及罗炳辉提出的报酬。美国政府在回电中指示乔森尽快与何新的代理人签下协议,让何新帮助美国制止灾祸的发生。但乔森势必要为他此前的傲慢付出代价,当乔森请求罗炳辉说出何新的预测结果时,罗炳辉将原先提出的五艘两千吨排水量的商船增加到了八艘,另外还包括五艘五百吨级的炮艇。乔森尝试着劝说罗炳辉将价码降低一些,但罗炳辉说比起这次灾难给美国带来的损失,我要的这些东西不过是一个零头。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我建议美国应该拿出诚意对待朋友。灾难的脚步正在一步步向美国迈进,何新预测在这次灾难中将有很多训练有素的美国军人失去生命。乔森被罗炳辉这后一句话打动了。乔森最终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美国领事馆的公章。罗炳辉得到了齐老板想要的东西。于是就将历史上发生在美国翁达角的海难-1923九月八日年美国驱逐舰队集体触礁事件的相关材料交给了乔森。历史上美国第11驱逐舰队在六月开始的全面航行训练中,于九月八日夜晚在翁达角的海难发生了集体触礁事件,导致7艘崭新的美国驱逐舰和23名水兵葬身海底,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海上灾难。由于齐志宇这个穿越者的提前介入,使美国避免了巨大的损失,而齐志宇得到了能够组建一个船运公司所需的船只,另外还给挺进纵队江防队弄了五艘炮艇。

    9月13日刘鸿生终于从德国返回了上海。刘鸿生去的时候乘坐招商局的新江天海轮,回来的时候却多了三艘船。那三艘船都是德国的商船,原来刘鸿生和奥普见德国大量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倒闭,纷纷变卖机器设备,那些机器设备都是中国急需的,刘鸿生看见那些好东西,好像乞丐见了满洞珠宝,恨不得一件不落地全部带回去。可是他只运来了一船物资,能够换到的机器设备很有限。为了能多弄回一些机器设备,在奥普的努力下,刘鸿生和新江天的船长与德国西索船运公司签订了协议,刘鸿生和新江天海轮船长以新江天号作抵押,向西索船运公司筹措一笔英镑,在德国购入一批机器,雇了西索船运公司的三艘海轮运回上海。便卷烟机、橡胶机、电力针织机、搪瓷机、造纸机、制糖机、制药机等机器还有许多各种类型的机床、电机,装满了四艘海轮。

    刘鸿生运回的这些机器虽是二手货,却是德国制造的,质量那是没得说的,售价只相当于购买相同类型新机器的半价,在上海一露面,那些资本家就蜂拥而至,不管有用没用,都掏光了自己的腰包大批购入,这些资本家精着呢,都知道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大批量购入后,运到内地去,再翻一倍的价格都会有人争着要。因此购买机器都舍得掏银子。不到半个月,整整四艘海轮的机器设备就被上海以及上海周边的商人抢购一空。这一趟德国之行,刘鸿生赚得沟满壕平,还清了德国西索船运公司的欠款,刘鸿生共赚了六十多万元。这次德国之行,奥普出了不少力,可以说没有奥普这个德国人的帮助,刘鸿生的收益会大打折扣,刘鸿生拿出十万元给了奥普。这几个月里电灯公司的薪酬胡西园给奥普照开不误,奥普不但有机会回到久别的故乡解了乡愁,还额外大赚了一笔,那份好心情自是没的说的。刘鸿生在上海将运回来的机器出手后,就又带着奥普,租了新江天海轮满载着货物跟着同样满载而归的三艘德国海轮去了德国。不把德国人那些急着出手的机器弄回来,刘鸿生吃饭都不会有胃口的。

    齐志宇买了两套制糖机,五套制药机。齐志宇雇了海轮装运着这些机器离开上海,向琼崖驶去。海轮途经徐闻叠磊湾时卸下制糖机,陈明仁早得到了消息,天前数天带着保安团驻扎在那里,准备接收机器,制糖机卸下后,护送到英利墟,准备开办制糖厂。

    有制糖机还办不起制糖厂,原因是找不到会使用机器,懂得制糖工艺流程的人。苏步濂对制糖厂十分热心,自己将公务交给陈明仁,在县城里精挑细选了五十个读过高小的青年人,自己带着去了香港,香港制糖业很发达,制糖厂多如牛毛。这五十个年轻人以打工的名义进入那些糖厂,学习操纵机器和制糖工艺。为了督促这些青年人尽快学会制糖技术,早日将糖厂开起来,苏步濂干脆在香港住下来,每天晚上,苏步濂都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个技术交流会,技术学的精熟的几个年轻人苏步濂许以班长、车间主任等职务,让其将所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成员。为了将来能够进入糖厂管理层,大家都很卖力地表现自己,生怕给苏县长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苏县长但凡吩咐下去的事情无不尽心去做。

    苏步濂在香港为培训糖厂技术骨干劳心费神,琼崖石碌岭那边已经办起了制药厂。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此前之所以中国人弄不出来,只是德国拜耳公司进行技术封锁而已,一旦这层窗户纸被捅破,就没什么神秘的了,不要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的马君武,就是马君武从上海带过来的学过化学的大学生也不算什么难事。唯一的麻烦就是制备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水杨酸和醋酐国内还不能生产,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购入。再就是刘鸿生从德国弄回来的制药设备只是一些干燥机、分离机和压片机,制造阿司匹林还需要酰化釜、结晶釜、计量罐等设备。马君武觉得这些釜、罐之类的设备凭借兵工厂目前的技术能力显然是无法生产的,只能求助国内有这方面制造能力的厂家,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江南造船所应该有这个能力。几天后马君武从齐志宇那里领到一笔资金,带着设备图纸去了江南造船所。1921、1922两年江南造船厂曾为美国造过四艘万吨运输舰,虽然图纸和船上的主要设备都是美国提供的,并且船厂的总工程师也是英国人,中国人只是造了一个船壳。但四艘船造得很坚固,配置也十分精良,令美国政府十分满意,那四艘船直到二战结束还在美欧航线上航行。能把万吨轮的船壳造的那么完美,弄几个计量罐、结晶釜应该不是问题,更何况马君武手里还有图纸。到了江南造船所,马君武直接就去了江南造船所的负责人,总工程师英国人毛根,毛根是见惯大场面的主,看了图纸,没把这单生意放在眼里,直接就把马君武打发给了一家附属于造船所的设备制造厂。

    马君武在江南造船所的活动暂且告一段落,咱们回过头说说琼崖的情况。挺进纵队在这几个月里占据了琼崖五指山以西的四个县城,这四个县城地处偏远,邓本殷的触角一直没有伸到这里。因此挺进纵队没费一枪一弹就顺利控制了这四个县城。

    那个时候琼崖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挺进纵队占据的这四座县城与邓本殷控制的区域隔着大小五指山,由于交通不便,两个区域的人平时都很少往来。而此前由于挺进纵队一直暗中发展力量,距离挺进纵队活动区域最近的何福昌那时也没有把挺进纵队当回事,只以为是一伙山贼。及至数次进剿受挫,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支武装根本就不是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冲着琼崖来的。何福昌本是旧桂系军阀沈鸿英的将领,邓本殷来琼崖之前,何福昌是琼崖的土皇帝。邓本殷打败何福昌,攻占琼崖后,何福昌兵微将寡,无路可走这才投靠了邓本殷。邓本殷对待何福昌的态度前后矛盾,起初为了笼络何福昌,将石碌铁矿交给何福昌经营,可是不久又对何福昌心存猜疑,担心何福昌借助铁矿的盈利暗中发展实力,威胁自己在琼崖的地位,于是就在儋县东面的临高布置了徐汉臣旅监视何福昌的部队,邓本殷给徐汉臣的密令是何部稍有异动,即刻就地歼灭。

    当何福昌终于看清挺进纵队的真实实力,何福昌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到了十分凶险的地步,西有挺进纵队,东有邓本殷,自己这一个团两千人马似乎成了馅饼里的肉馅,东西两路人马随便哪一个都可在旦夕之间将自己一口吞掉。而自己夹在这两大势力之间至今安然无恙,这也全靠着挺进纵队对自己与邓本殷之间的芥蒂全然无知,或许挺进纵队以为只要向儋县发动进攻,临高的徐汉臣就会倾力援救,徐汉臣这厮是邓本殷的嫡系,巴不得借他人之手消灭挺进纵队,两边打起来,徐汉臣乐得坐山观虎斗,估计等到自己在防守儋县的战斗中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才会出兵援救,但那个时候自己也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第五十二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广东的局势这个时期可谓波谲云诡,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兼陆军总长兼内务总长陈炯明1922年6月16日发动叛乱后,从1923年1月8日起,孙中山的讨伐军只用35天时间就瓦解了陈炯明势力。1月16日,讨伐军占领广州,陈炯明退据惠州。1月下旬,陈炯明见大势已去,通电下野。然而5月份陈炯明获得北方直系军阀和港英当局支持后,陈炯明再度叛变,公开对抗广州政府。陈炯明部叶举、洪兆麟进入惠州城,设总司令部于百花洲,推陈炯明为总司令。5月至11月份,为东征陈炯明叛军,孙中山多次亲临前线督战,抽调各路人马围攻陈炯明。

    这个时候的广东南路的局面极为复杂,可谓群雄割据、派系林立。广东南路仅有八属,却分为九个不同派系的军事武装:邓本殷占据琼崖,申葆藩占据钦州、防城,黄明堂据有廉州、北海,吕春荣据有高州,林树巍占雷州,梁士锋占阳江,余六吉、苏继开、徐东海等分占阳春、新兴、罗定等县。邓本殷派黄志恒到廉州会晤申葆藩,建议两军联合起来,组建高雷钦廉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搞八属自治。申葆藩是广东钦县大直人,原属旧桂系将领。1923年7月,申葆藩派兵攻打黄明堂,抢占了廉州、北海。黄明堂为跟随孙中山多年的将领,申葆藩抢占他的驻地后,正担心广州革命政府的讨伐,遂与邓本殷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协议。1923年8月,邓本殷、申葆藩联名发出通电,宣布成立八属联军指挥部,由邓本殷任八属联军总指挥,申葆藩任副总指挥,黄志恒任总参谋长,苏有廷任八属联军右翼指挥官。九月份讨伐军与陈炯明叛军在惠州城下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邓本殷与申葆藩联合出兵高雷、罗阳,驱逐林树巍、梁士锋,降服吕春荣,进占高州城,在高州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