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李泰-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手指虚点李泰:“你个滑头,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啊。不错,你说的对,只有活人才能生子,我正在考虑是不是上书陛下,将律法中的婚配年龄由十三改到十八,这样对天下百姓也都有利。”

李泰忽然感到这个舅舅很不厚道,第一次真正的打交道就不停的给他挖坑,等着他往里跳。改变律法容易,但实施起来就很难了,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前面巨大的阻力。

上千年的传承习惯可不是一纸律法能够改变的,李泰见识过后是“计划生弃,进行的是多么艰难。为此特别设立一个行政机关,这就是改变传承习惯的代价,不管这个传承习惯是否是合理的,但只要改变就需要代价。李泰并不认为长孙无忌或者自己有这斤。能力改变,即便李世民都没有这个能力。

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这点。明显的长孙无忌在为自己挖坑。李泰嘿嘿一笑,直视着长孙无忌。却不开腔,等着长孙无忌的下文。

长孙无忌和李泰对视片刻,忽然笑道:“青雀啊,你就是个滑不留手的小滑头,让你上当还真不容易。不错,我知道这件事很是难办。可是那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难办呢?。

李泰看着长孙无忌挺直了身板。一副正气凛然,迎难而上的样子。

“好。”李泰大喝一声,端起茶盏:“舅舅,“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就佩服像您这样豪气干云的人。此地无酒,我就以茶代酒,敬您一盏

李泰说完,端起茶盏就要一口饮尽。

忽然一双圆润洁白的手盖在了茶盏上,李泰抬起头满面惊诧疑惑的望向手的主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轻轻摇摇头,叹息道:“青雀啊,你舅舅我空有壮志却无能力啊,这份奏折我是无法动笔的。”

李泰心中叹息,和长孙无忌这种老油条打交道太累了,自己装模作样也累,不仅身体累,心里也累。看着长孙无忌的这幅做派(W//RS//HU),又不知道他想出什么样的坑等着自己跳。

李泰轻轻一笑,并不搭言,略微低下头,凝视着手中的青瓷茶盏,以不变应万变的等着长孙无忌说话。

“青雀啊,我和朝中各个大臣牵扯太深。和那些世家大族更是恩怨不断,这份奏章若是由我进献。恐怕无风都会起浪,平白生出很多周折来。推行起来将是难上加难。所以我是有心无力啊。”

李泰承认长孙无忌说的话有些道理,却不完全。由长孙无忌推行会遇到阻力,同样也会有人为了巴结长孙无忌而少费心力。这是有弊有利的事情,而长孙无忌只说了弊端,却绝口不提有利之处。不知道长孙无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泰就更加不敢开口了。

李泰的沉默换来长孙无忌的侧目,片科之后,长孙无忌低沉的说道:“倘若是我来呈送这份奏章。那么一定会在朝野上下掀起巨大的波澜。所以我有个想法,这份奏章由青雀你来写,由你来送,你看如何?。

“不行。

。李泰的拒绝未加思索脱口而出。

“青雀啊,不是我推脱,这样一份利国利民的举措若是由我执行,一定会变故横生,若是由你来,就小门可以当做试探,即便不小小年纪能够提世一。丑解也能够让众人舌目相看。若是成了,你在朝野上下的声望将会大涨,对你也有利。”

“不行,我不干。”李泰的拒绝依然十分坚定。

表面上看似长孙无忌将一块大馅饼放在眼前,事实上这块馅饼却不是李泰有能力吞下去的,倘若李泰一时昏头利令智昏,一定会被噎死。写奏章,送奏章都容易,但试图一下子扭转传承了上千年的习惯却是极难。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得罪了世家大族,会连平民百姓都得罪透了,李泰就再也没有在大唐的立足之地了。

李泰还没有自大到对上千年的惯性思维不管不顾的程度,虽然说处理好了,不管成败与否都能够赚取一定的声望,切不论长孙无忌是不是真心让他赚取这份声望,但凭着李泰内心绝对不愿招惹这样的麻烦事。

长孙无忌仿佛对李泰的断然拒绝早有准备,笑着问道:“青雀你是不愿意取得这份声望,还是不想推广这份利国利民的措施?或者说是你怕麻烦?”

“兼而有之吧。”李泰长叹一口气,怅怅的道:“舅舅,我不怕的罪人,但我却怕麻烦。而且我才疏学浅,这样的大事压在我的肩头。我扛不住的,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办。再者说,这份声望对我也没有用处,我就想平平安安的做个逍遥王爷,要这份声望做什么?当出头鸟吗?我胆子小,可怕被弓箭瞄上。所以这么大的事还是舅舅出马吧。我还真没有那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李泰半真半假搪塞推脱,心里却在合计着,且不说这份功劳能不能捞到,单说其丰的难度就不是李泰所能想象的,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也过于庞大,或许对于李元昌那样的心趋权势的人来说是块香美的蛋糕,但对没什么野心的李泰来说就成了烫手的山芋,能丢多远丢多远。

“你就真的不考虑了?你要知道。不管成败与否,你在陛下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对你的好处可不止是朝臣中的声望,还会让陛下赞叹不已,这可是很难得的啊。你和陛下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

李泰虽然不清楚长孙无忌的目的是什么,却抱着一贯的观点,天上掉馅饼的事太少了,落不到自己身上,不贪小便宜就吃不了大亏。想这种大便宜更是不能沾。

李泰根本不为长孙无忌所动。笑着拒绝:“舅舅,我和父皇的感情已经够深厚了,就不用在这样的事上做功夫了。至于父皇的赞叹,嘿嘿。我还真不敢奢望,只要父皇不责罚我,我就知足了。”

长孙无忌听着李泰的婉言谢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水火不进的李泰。注视着李泰优雅的端起茶盏一口一口的轻酌着,丝毫不为其所动。

忽然间长孙无忌从摇椅上站起,哈哈大笑的说道:“不错,青雀真的很不错。心思缜密,机智非几,而且有自知之明,真的很不错。特别是年纪轻轻就能看清自己,太难的了。聪明之人很多,但真正能有自知自明的就太少了。机智缜密。沉稳自知,这样的心性落在一个少年身上真的是太难得了,我的妹妹有一个好儿子啊。”

长孙无忌忘形的大笑吓了李泰一跳。看得出来长孙无忌是真心的高兴。说话间连称呼都变了,将长孙皇后称之为妹妹的口误都出来。虽然说没有错误,但毕竟是失礼了。

“舅舅是在试探朝 这次叫我来就是为了试探我?”

长孙无忌频频颌首微笑不止,李泰却是连连苦笑:“舅舅,这也有些太离谱了,大张旗鼓的叫我来就是为了一次试探?我记得第一次在秦王府见到您的时候,您就和父皇二人合伙试探我一回,这次又来了!”

长孙无忌笑着辩解:“这次我也是受你父皇母后所托,稍后我还会进宫将这次我们会面的详细经过告知他们。”

李泰真的无语了,长孙无忌明确的表明了这次的试探是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授意下进行的,可是处在深宫内的二人在试探什么呢?

是试探李泰的心智?还是试探心性?

不管试探什么,李泰都算是圆满的解决了,还换来长孙无忌的赞赏。

“青雀啊,你的这番见解的确很有道理,我和你父皇在一起商讨过。一致认为还不是时候,所以只能是暂时束之高阁,等以后真的实行那天,这个首功跑不了你的。”

李泰连忙摆手推辞:“这里没我什么功劳,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真正有功劳的应该是您和父皇,就别算我的了。”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若有所指的说道:“你也别忙着推辞,这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你争也没有用。”

李泰心里嘀咕,“我也没想去争啊!”嘴上却在连声称谢:“那就谢谢舅舅了。”

“不用你谢我,只要你不怪我就好。”长孙无忌摆摆手,不在纠缠于这个话题。

话音一转,对李泰笑道:“青雀,你知道吗?今天早上的朝会上,守侍中王佳因为泄露禁语,被降为同州刺史而秘书监魏征被任命为守侍中。”

听到长孙无忌带来的消息,李泰心中赞叹李世民的动作真够快的,也够精明的,将原隐太子李建成的旧属王佳贬出长安,又让同是李建成的旧属魏征任职守侍中,这样一来即警告了围在王佳身边的旧隋降臣,又安抚了李建成的东宫旧属,波澜不惊的一举两得,实在是高啊。

李泰心中称赞李世民,口中却嬉笑着:“这个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对朝廷上的事不怎么关心。”

“我不知道王佳被贬和你有没有关系,但我知道就在前几天,三殿下蜀王李恪送了一份大礼给王佳,想要拜他为师,王挂没有应承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考虑一下。”

长孙无忌停顿了一下,耸角微微上翘,说道:“也就是说蜀王心目中的老师离开长安了,这跟你有没有关系我就更不知道了。”

李泰听言心中苦笑,暗中叹息:“得,无意中又将李恪得罪了,短时间内或者李恪不会知道王佳的被贬和自己有关,时间一长就说不准了。一旦李恪知道事情的始末,一定会暗中嫉恨自己。”

看着长孙无忌老谋深算的笑容。李泰心里呻吟一声:“这趟赵国公府真不该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汉王多心

第一百四十七章汉王多心

示宫的崇教殿侧面的书房午李承乾在宫女内侍的吼小笔一划耐心的抄写着《四书》,和李泰潦草的字迹不同,李承乾的蝇头小槽写的是端端正正。

“殿下内侍小林子跑到李承乾身边。凝神写字的李承乾被小小林子吓了一跳,微微一颤,手中紧握的紫毫毛笔将一滴浓墨滴落在宣纸上。浓黑的墨点在雪白的宣纸上十分显眼。

李承乾责怪的瞪了小林子一眼。看着快耍写满的宣纸,将宣纸随意的一团,扔在脚下的纸篓内,抬手把紫毫放在了案头的笔架上,叹息一声:“可惜这张字了。”转过身来。注视着小林子问道:“什么事?说吧。”

小林子一缩脖,低声回道:“启禀殿下,汉王李元昌来访,正在正殿等候殿下

李承乾眉头一皱,低喝道:“不见。他惹的麻烦还不够多吗?”

小林子应声而去,刚刚走到门口。又被李承乾叫住:“等等

李承乾低头思索片刻:“告诉他稍等,我换身衣服就来。”

“诺

盏茶时间过后,李承乾身穿石青色对襟闲服,外罩着毫州轻纱质地的罩衫来到了崇教殿的正殿。

“见过太子殿下。”李元昌看见李承乾的到来,疾步上前行礼。

李承乾在主位上坐好,接过宫女送上来的香茶,轻酌一口,才慢条斯理的说道:“汉王叔好啊,坐吧。”

李元昌好像没有感觉到李承乾的冷淡,满脸笑意的说道:“恭喜太子殿下了。”

“我又再好恭喜的?”

“陛下没有责罚太子殿下,这不值得恭喜的吗?”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瞪了李元昌一眼:“那王叔的意思我就应该受到责罚才对了?”

“太子殿下误解了。我是说陛下能够帮你掩盖才是耸值得高兴的。可见陛下是多么宠爱于你。”

“父皇帮我掩盖什么了?”李承乾不以为然的淡淡说道:“我不还得是禁足技书,有什么好喜的?”

“这可不同,禁足抄书是陛下对你的警告,朝堂上王佳认罚才是陛下对你的关爱,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李承乾淡淡一笑:“你我都是罪魁祸首,我被罚抄书了,那么父皇是怎么责罚你的啊?”

李元昌嘿嘿一笑:“我比不得太子殿下。陛下还没找我呢,估计找到我就不只是抄书这么简单了

听着李元昌的话语,李承乾忽然想起李泰关于责罚的言论,收到责罚也代表着一种关心,若是不闻不问恐怕才代表着放弃。看着嬉笑的李元昌,李承乾突然对他升起了可怜的心思,一个被皇帝放弃的皇族王爷,其下场可以预见。

李承乾心理升起的为其可怜情绪冲淡了对他李元昌的怨恨,叹息一声:“王叔,你是不是也该做点正事了,这样整天的四处闲晃也不是斤小办法啊

“做么正事?”李元昌诧异的道:“太子殿下何出此言呢?我一个闲散王爷不四处溜达还能做什么?难道真的去粱州那行。破地方做都督去?。李元昌眼睛一转,低声问道:“太子殿下听到什么风声?莫非陛下有意让我去之官粱州?。

“没有的事。”李承乾笑道:“你别瞎想,父皇没和我说过。只是我看你整天四处跑动,有感而发,你不用担心。”

“没有就好。”李元昌仿佛松了一口气,说道:“长安这份富庶繁华,我可不想跑去粱州看那些个穷山恶岭。这长安的繁华我还没享受

呢。

再说了我也不是毒天瞎跑,我这不是和你关系深厚才来的吗,别的地方请我我都不去呢。”

“那就好,别的我也不多说。你自己好之为之吧,以后再别惹出麻烦来,这一次我就受够了。”

李元昌呵呵一笑,端起茶盏:“太子殿下放心,吃一堑长一智我还是知道了,不会再给你惹麻烦了。”

李元昌将茶盏放下,装作忽然间想到问题一样:“对了,太子殿下。让王侍中出面问罪是谁想出的主意?应该是越王李泰吧?”

“哦?怎么这么说?”李承乾装作惊讶的问道。

“嘿嘿,别装了,你装的不像。”李元昌先是笑着瞥了一眼,随后说道:“我昨天无意中看见李泰去立政殿了,然后听后宫的人说陛下大发雷霆,而且当时你也在场,联系到越王在这里说过的话,前因后果一想就知道越王是在立政殿为你求情。然后今天早上王侍中就低头认罪。这不是越王的主意还能是谁?”

李泰斜了李元昌一眼:“当时立政殿可不止是老四一个人,父皇母后还有我都在场,就不能是父皇或者我想出来的?

“别开玩笑了。”李元昌嘻嘻一笑:“先不说你有没有那个谋略。就说你当时恐怕都被吓傻了,还能想出什么妙计来。说到我这个皇兄,陛下却是能想出来这个注意,但为了自身的声望却不会说出来!所以我敢肯定是越王殿下出的主意。我没说错吧。”

“算你说对了。”李承乾看着李元昌一脸的得意,心里忽然感到有些腻歪,眉头一皱低声道:“你来就是和我说这些?来证明你如何聪慧?如果是这些的话,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别忙啊。”李元昌一脸媚笑:“我来真有件大事来求太子来了。

“什么事?说说看。”

李元昌起身帮李承乾将案几上的茶盏蓄满,谄笑道:“这不是房玄龄房相要过寿辰了吗?我琢磨着送他老人家什么寿礼好呢?所以请教殿下来了。”

“房相的寿辰你跟着起什么哄?”李承乾有些惊诧的问道:“宗室结交大臣可以忌讳啊,你不躲的远远的,还往上凑什么热闹?”

“有什么忌讳我。我一个方权无势的闲散王爷还需要忌讳什么?”李元昌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笑道:“太子殿下不用多心,我其实是想看看热闹,那天有许多王公大臣都要去为房相贺寿,我就属于小杂鱼,没人会注意的

“怎么那里都跑不了你呢?”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这个忙我帮不了,我没东西让你送人情

“殿下误会了。”李元昌解释道:“我不是让殿平帮我准备寿礼。这点东西我还是有的,只是想让殿下帮我琢磨一下送点什么好?要既不显眼,又不失礼的东西

李承乾不想再和李元昌纠缠了,随口说道:“房相喜欢名人早画,你若拿副太好的恐怕惹人注目。都说你的字写的很好,我看干脆你写上一副,请房相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