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能够从粱绍阳的贴身丫鬟到通房再到小妾,这周氏又怎么可能真的是易与之辇。说不得大娘子就是因为小看了她才会遭到如此厄运!
九娘子偷偷抬起头来,瞥了一眼婷婷走来的周氏。只见她比以前见到的时候胖了一些,人也白净了不少,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却是那微微凸起的小腹,还有那比往日多了不止一分的成熟与妖娆她竟是已经怀孕了!
难怕粱家至今不肯将大娘子的死因说清楚,交待事情经过也是含糊带过,对于大娘子为何无端端生病,又为何没能救回来模糊其辞。
那周氏媚眼含波,眼神中带着一丝胜利者的优越感,缓缓走到许氏等人面前,微微躬身道:“妾身见过大奶奶、相公。”
许氏看着她,脸上不自觉浮起了一丝慈爱,放缓了语调说道:“今儿个你姐姐的家人前来吊唁,你好歹跟她姐妹一场,去给亲家母她们见个礼吧。”
周氏脸色微变,一瞬间闪过一山心慌与不甘,还有几分狠辣,再仔细看的时候却已经恢复了常态,显得平静从容、淡泊自然,微微笑道:“是。”
九娘子在一旁看了,心下了然大娘子的死果然跟她脱不了干系!
八娘子站在九娘子身旁,这会儿突然拉了拉她的衣角。她心中一凛,急忙反手握住八娘子的手,一个眼神投射过去,示意她不要乱动,静静站着。
八娘子吓了一跳,急忙照做,再也不敢有什么别的举动了。
大夫人却是双眼紧紧盯着周氏的肚子,双手紧紧捏成了拳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似乎要冒出火来,浑身都禁不住微微地颤抖着。
原来啊,原来!他们不肯给大娘子一个公道,就是因为这个女人已经怀了身孕!
相对于一个没有生育且早死的女人,显然粱家的后代要重要得多了。死一个正室夫人又如何?妻子是可以再娶的,孩子则少一个是一个。
九娘子微微叹了口气…
难怪大娘子会就这么去了。若是没有肚子里的孩子做后盾,那周氏想必也不敢下重手吧?
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乖乖伏低做小,不动声色等待机会,然后在机会来临时果断下手,斩断后患,这个周氏果然不简单!
她忍不住怜悯地看了大夫人一眼。
做母亲是这样,因为缺乏心计所以长期被一个姨娘骑在头上,而这个悲剧又传给了做女儿的,跟她一样缺乏心计的女儿也被丈夫的妾室设计。不过大夫人幸运的是高嫁了,丈夫势弱,不敢得罪妻子娘家,这才保了几十年的安稳,然而她的女儿却没那么好的运气。
低嫁给皇亲国戚的大娘子处境正好相反,娘家势力比不过夫家,就完全不能替她撑腰,而当她自己还没有生育,但小妾却已经怀孕的情形下,就被毫不犹豫地除掉了!
九娘子想到这里,不由深深叹了口气。
可见在这个世界里,女人的幸福固然要依靠夫家的赏赐,更是必须看娘家势力的大小。她以后嫁人,一定要学大夫人高嫁才行!
她在这边天马行空地思索着,大夫人却是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满腔的怒火就要将自己焚烧殆尽。对她而言,自然是十个粱家的后嗣也比不过她一个女儿,这周氏和他肚子里的孩子都是多余的,她恨不得将他们一刀砍死,以慰大娘子的在天之灵!
周氏只是略微福了一福便站直了身子,甚至没等大夫人出声让她起身,或许她自己也知道大夫人是不会说这句话的吧?对她来说,确实大夫人的身份、陈家的背景都不是她能够比拟的,如果她只是个普通的妾室,自然不敢在大夫人面前如此放肆。然而现在不同了,她背后有侯府的支持,只要她有了肚子里的孩子,就等于多了个护身符,就连许氏面前她都可以不跪,何况是陈家的人?
她辛苦隐忍了这么多年,又忍受了大娘子好些时日的刁难,好不容易等有了身孕,这才果断下手除掉了那碍眼的正室夫人。如今她生的孩子注定是粱绍阳的长子或是长女,有了这重保障,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许氏微微皱了皱眉头,看了看这个明显有些得意忘形的小妾,但念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份上,却也并没有斥责什么。她瞥了大夫人一眼,见大夫人的脸色由红转青,似乎随时都有爆发的迹象,不由吓了一跳。!!!
(133)后事
自己家里发生的事情,她这主母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才对陈家的人有些许愧疚。然而这又如何?在她看来,最重要的依旧是自己的宝贝孙子,只要周氏能够把自己的孙子顺利生下来,她就能为她担待一切罪责!
于是她赶紧对旁边的人说道:“好了,周姨娘身子重,也该累了,你们还不快扶她下去休息?”周国的仆妇们听了,立刻有两个人走上前来,也不给周氏说话的机会,一左一右半是搀扶半是胁迫地就带着她往外面走去。
大夫人和五娘子都愣住了,等她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周氏却已经没了踪影。
大夫人看着许氏,气得浑身发抖,一股怒火直冲胸臆,眼看(133)后事着就要爆发出来。许氏有些心虚,也有些讪讪,不由瑟缩了一下。
粱绍阳在旁看着,不禁眉头微皱,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五娘子这会儿也是恼怒非常了。她虽然不像大娘子那样刁蛮任性、
唯我独尊,但毕竟也是被奉承着长大的陈家嫡女,在大夫人的耳濡目染下,对于借着子嗣爬到正妻头上的小妾实在有些深恶痛绝。再加上这周氏想来不会跟大娘子的早逝脱得了关系,这会儿自然不可能再保持冷静的心态。
原本大夫人盛怒还有五娘子帮忙劝着,如今看来却是不可能继续下去了。九娘子作为旁观者,顿时便觉得有些不妙。
这里毕竟是侯府,不是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大娘子的死说白了,作为娘家人固然可以提出种种质疑,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其实本轮不到她们来说三道四。侯府的人多有忍让不过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鬼,自己先心虚了三分,而且不欲跟陈家和姚家结仇而已,别的倒也没什么忌惮。这种时候她们只能想办法以退为进,利用侯府的理亏来为自(133)后事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撕破脸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处于弱势一方的陈家,更没什么好果子吃!
想到这里,她立刻眼圈一红,泪水潸潸而下,走到大夫人身边道:“母亲,事到如今,大姐姐也已经回不来了,您还是节哀顺变吧。”大夫人满腔的怒火被这么一打岔,顿时便有些愣怔。
她的胸口剧烈起伏着,脸上的神色变幻莫测,便知她心中有着怎样的剧烈斗争。半晌,她终于能够勉强抑制住心绪,强压着心中的不快,一言不发,却也没再说出或是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或者事情来。
粱绍阳不由微微一愣,看了九娘子一眼,心中十分的讶异。
有了九娘子的时刻提醒,大夫人总算是没在灵堂之上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另一方面,陈启郡就更不可能冒着得罪侯府的危险去弄出什么祸端来,好不容易,陈家总算是平安无事结束了这场拜祭,九娘子打从心底里长长吁了口气。
从侯府出来,一路回到家中,大夫人本就身子不适,经过侯府和周氏那么一气,便又加重了几分,回家之后便躺倒在床上爬不起来了。
五娘子身为她的亲生女儿,自是只得随侍在侧,日夜守护着,再也没心情和精力去在意侯府的事情。
到了大娘子下葬那日,侯府算是做足了排场,仪式更是做得无懈可击,让陈家的人看了,根本找不出一丝错处来。
大夫人在送葬之前就已经哭得死去活来,根本连动都动弹不了,无奈之下,只得由他人暂代她出席葬礼。本来五娘子是最好的人选,但她却以要陪伴生母为由而缺席,大夫人又绝不会让二姨娘或是五姨娘有这样露脸的机会,让大娘子在黄泉路上也要受这两人的屈辱,因此挑来拣去,最后竟然就只剩下九娘子可以去子!
堂堂侯府少奶奶的葬礼,娘家却只有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代表出席,不由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侯府方面更是惊诧莫名,许氏、粱氏等人看九娘子的眼神都变了。
但不论如何,大娘子的丧礼总算是圆满完成,侯府和陈家都恢复了平静。但在这表象的平静之下,却似乎掩藏着更加汹涌的激流。
陈家今年似乎是个多事之秋。大娘子的丧事过后,紧接着就是三娘子的婚事。
因着大娘子的事情,几乎陈家所有人的眼光都被丧礼吸引过去了,很少有人还能想到三娘子的事情。但二姨娘并没有忘记,一直在全心准备着三娘子的婚事,哪怕她只是嫁过去做妾,也不曾因此而有丝毫懈怠。
其实九娘子也不曾忘记。
她现在暂代大夫人管理着整个陈家的内务,虽然生理年龄小。但毕竟〖体〗内装载的是活了三辈子的灵魂,自然不容小觑。上上辈子现代职场的经验,加上上辈子本就已经当过一次陈家的家,这一次做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将一众下人们管理得服服帖帖,不曾出过半点纰漏。
纤为陈家的女儿,又是嫁入王府,三娘子的婚事很是被陈启郡看重。
尤其在大娘子已经逝去的现在,三娘子似乎成为了陈家唯一可以攀上皇亲国戚的途径,他更是极为重视,明里暗里给了二姨娘不少便利。
三娘子出嫁,排场虽然不可能很大,但陪嫁的东西却绝对不能少,不能让王府的人小觑,这就很是令人头疼了!二姨娘本身乃是贫寒出身,没什么有力的娘家,也没有多少嫁妆,但她在陈家当家的这些年里,多多少少还是攒下了不少的私房钱。原本靠这些私房,给三娘子当陪嫁也是绰绰有余了,但无奈她还有两个儿子,尤其是大哥儿如今还成了个傻子,必须给他们兄弟留下足够的钱财才行,如此一来,三娘子的嫁妆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于是陈启郡便决定仍旧由公中出大头。
如果这个家仍然是大夫人当家,这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大夫人绝对不会让三娘子风光富足地嫁过去。不过如今大夫人还未从大娘子的悲剧中恢复过来,一切权力都交在九娘子手里,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九娘子对二姨娘母女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既然是陈启郡的命令,她自然还是要遵守的。只不过三娘子毕竟是去做妾,传出去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因此一切陪嫁都不好名正言顺地摆出来,只能以暗中的形式进行。珠宝首饰自不必说,最值钱的东西莫过于土地了。
当初大娘子的陪嫁中有整整三千顷的土地,二姨娘就想对三娘子比照办理,她倒是很识趣,知道大夫人绝不会同意的,便直接去找了陈启郡说。陈启郡多少觉得有些愧对三娘子,好好儿一个女儿偏生成了别人的妾,再加上大娘子的事情的刺激,便点头答应下来,并且亲自去跟大夫人说了。
大夫人虽然仍在病中,对三娘子的事情却仍旧无比上心。只听丈夫居然要让一个庶出的、给别人做妾的女儿跟她的嫡亲大女儿一般待遇,顿时气得两眼发黑,差点当场发作起来。不过最终还是忍耐住了,强压下胸中的怒火,扯出一抹笑容说道:“老爷,您的心思妾身也不是不明白,三姐儿去给别人做妾确实是有些委屈了。不过嫡庶有别、尊卑有分,她毕竟是个庶女,又怎可跟嫡女一样的待遇?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被人说我们陈家没规矩?再说,做妾和作妻毕竟是不同的,若是被人知道咱们当正妻的女儿跟当妾的女儿都是一样的陪嫁,您让定西侯府如何甘心?咱们跟他们的关系,自从大姐儿走了以后,就已经很淡了,如果再来这么一遭,岂不是要彻底断了线?咱们好不容易才跟侯府拉上关系,难道就这么放弃了不成?”
陈启郡不由一愣,不得不思索起大夫人所说的话来。定西侯府那边他不是没想过,只是如今两家人已经没有了亲戚关系,大姐儿死了,又没留下个一男半鼻的,今后还能沾上什么边吗?
他不由犹豫地问道:“夫人,这定西侯府跟咱们家已经没有了关系,何必太过在意他们的想法呢?还是说,听你的口气,似乎并不想放弃这么一个亲家?”大夫人咬了咬下唇,想起自己私下里跟宋妈妈和父亲等人商量的事情,尽管有所不甘,却还是不得不说道:“老爷,怎能说没有关系呢?
大姐儿毕竟是侯府的二少奶奶,她虽然走了,但家里还有众多姐妹在。从姐妹们中间挑选一个给女婿做续弦也是很正常的啊!难道您就甘心这么眼睁睁看着失去这个亲家么?”
她一边说着,一边却在心中淌血。
大娘子的事情是她这辈子永不可磨灭的伤痛,她对定西侯府简直深恶痛绝,如果可以的话,她甚至希望侯府的人都死光死绝才好!
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现在二姨娘和三姐儿已经攀上了比侯府更高贵的康亲王府,如果大姐儿还在,多少还能跟她们抗衡一下。如今大姐儿走了,她们就成了这陈家的一枝独秀,隐隐又有了压大夫人一头的趋势。不论如何,如果大夫人不想再被二姨娘压在头上,就必须牢牢抓住定西侯府二少奶奶的位子,绝不松手!!!!
(134)阳奉
不得不说,大夫人的话算是说到了陈启郡的心坎儿上。
朝堂、政局,无一不是瞬息万变,聪明人绝对不会只把宝压在一个地方。
定西侯府跟康亲王府走的不是一样的路子,跟康亲王府摆明车马支持某位皇子不同,定西侯府一直都沉默低调,从未明确表示支持任何一方。当然,定西侯府的势力不如康亲王府,只能明哲保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论如何,有了这么一个亲家,将来就算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康亲王府靠不住的时候,定西侯府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是皇亲国戚,只要不犯什么抄家灭族的大罪,保持中立的势力弱是弱了些,但得到保全的可能性也(134)阳奉相对大些。
这么一想,他便也就放弃了想要为三娘子争取福利的意思。不能得罪定西侯府,还要指望再嫁一个女儿到侯府去,这都是要靠大夫人的奔走运作的,他不能不顾及大夫人的感受。
干咳了一声,他道:“夫人说的是,是为夫考虑不周了。这样吧,三千顷的田地确实太多了,但三姐儿毕竟是嫁进王府,太寒酸了也没的引人诟病,就减掉一千顷,给两千顷的田地吧。”
大夫人脸色不愉,照她的想法,给三姐儿一千顷都算多了,两千顷?做梦吧!
然而看到陈启郡的表情,似乎这已经是最后的底限,不能再少了她心中一怒,面上却并未表现出来,反而淡淡地笑着说道:“既然老爷这么安排,那就这么做吧。妾身自会准备好一切,老爷不必担心。”陈启郡这才满意地露出了笑容来。
他是贫寒之家出身,当初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进京来的。后来多亏了金榜题名,又有大夫人带来大笔嫁妆和娘家的支持,这才慢慢发了家。
但因此却也留下了在大夫人面前条件反射般的自惭形秽(134)阳奉,总要处处比大夫人高一头让大夫人服软听话才好过似的。偏偏大夫人又是个受宠惯了的千金小姐,一向都是人让着她,她又何时让过人来着?夫妻俩的感情于是自然算不上多么融洽。之前大夫人在陈家受压,其中一个原因又何尝不是不愿在陈启郡面前放下身段所致?凡事都喜欢争上一争,没有采纳她的意见就是罪大恶极,夫妻俩的情分才会越来越淡。
不过这几年来,九娘子为了能在大夫人身边站稳脚跟,没少帮着她对付二姨娘、讨好陈启郡,几年下来她的性子竟也被一点一点扭转了不少,到了如今却是已经有些习惯于服软了。陈启郡见大夫人转了性子,渐渐从她身上也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