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妻如云-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傲不由地在心中叫苦,眼望其他贡生”这些人与自己都是陷入深思,愁眉不展状,只怕都察觉出其中的异样:沈傲屏住呼吸,开始回忆那个时代的历史,按道理,能作出这种大逆不道行为的,在当时唯有一个诸侯一楚王。

    东周到了周恒王时期,王权式微,先是周恒王征发当时不听话的诸侯国郑国,竟是大败而归,自此之后,郑国崛起,而当时的楚国也趁着这个时期”自立为王。

    这个举动”在当时的周朝,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天无二日,山无二虎”周王分封诸侯各国,楚国竟是敢自立为王,由此可见,当时楚国对于当时的周王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尊敬,且已生出了勃然的野心,时刻欲将周朝取而代之。

    所以,尤其是在楚王熊通当政时期,制造各种违制的礼器是绝对有可能的”楚国有这样的实力,也有这样的野心,他们将自己比喻为猛虎,将周王与东方诸侯喻为麋鹿,早已生出逐鹿之心。

    这是眼下最为合理的解释”只是当沈傲细看这觥时,又是一阵苦笑。楚文化的特点与中原文化略有不同,若是觥上楚文化的痕迹,那么自己的判断自是正确无比”偏偏这觥上非但没有荆楚文化的印记”就是中原文化的痕迹也是隐约可见,倒是带着些燕赵文化的特点。

    这倒是奇了,当时的燕赵二国,一向自诩正统诸侯,教他们去做这种有违礼制的举动绝无可能,道理很简单,这两个诸侯国与当时并存的齐、楚、秦等国相较起来,其实力不足以令他们生出勃勃的野心”一旦作出如此违逆的举动,大国完全有理由组成联军对其进行讨伐,在当时,中小国家一旦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早晚要酿成灭顶之灾。

    这就成了问题的所在,最不可能制造的觥被人制造出来,最不可能制造的国家却制造了这个大逆不道的礼器,在礼崩乐坏的东周,这样的事也足以骇人听闻。

    沈傲沉思”提着笔蜘嗣不决,正是这个时候,赵恒唇边泛出一丝微笑,已开始在书案上下笔疾书起来;沈傲震惊地望了赵恒一眼,不禁地想:……奠非大皇子已径看出了这觥的来历?”

    沈傲在心里略略吃惊,大皇子的实力果然不容小觑,有了压力沈傲定住心神再不想其他,完全沉浸在思考之中。

    突然,一个诸侯国的名字如闪石电光一般在沈傲脑海划过一中山。

    所谓的中山,是当时东周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与东方诸侯国有极大的不同,甚至于连民族成分也是不同,若是楚国还出自高阳氏,虽被人斥为蛮夷,可是血统却仍然与各诸侯国并无不同。可是这个中山”却是由当时的鲜虞部落联盟组成属于正宗的蛮族,他们先是在陕北一带立足,被晋国灭国之后,又迁往河北一带建国,芶延残喘了数百年之久。

    而这个中山国,由于并不属于周王室的分封体系,因此他们自立建国之后”便始终以中山王的面貌出现,在他的邻侧燕赵两国还都是诸侯的时候,他们已经自封为王了。

    这个民族的联盟,进入中原腹地之后,渐渐的开始学习燕赵的文化技艺,也吸取了一些燕赵礼制的特点。可是他们的礼制,终究于当时的东周诸侯国不同,什么天子九鼎诸侯五鼎,对于中山国人来说”自是不受他们的条条框框。

    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眼前这个奇怪的觥,可以想象在当时,身为异族的中山国,开始吸取燕赵的技艺和文化,他们学习了制造青铜器的工艺,并且开始制造各种祭祀的礼器,只不过对于中原文化中繁复的礼制规定中山国人却是不屑于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始祖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所以当他们祭祀时虽然也开始采取青铜器来告慰自己的先灵,可是对于礼器的纹饰并没有苛刻的要求,他们随性而为,将猛虎雕刻在觥上”随即又雕刻处四散奔逃的麋鹿,猛虎比喻的乃是祭祀的先灵,盛赞他们生前的英勇”至于麋鹿,则是先灵们曾经的敌人和对手”他们臣服、恐惧、匍匐在先灵的獠牙之下,惊慌失措”胆战心惊。

    沈傲吁了口气,眼睛又落在铜觥的工艺上,果然,在许多接缝处,沈傲看到许多细微的瑕疵,有几处甚至能用粗劣来形容。这一点证实了他的想法,青铜器到了东周后期,其制造的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到了完美无瑕的地步,尤其是这种祭祀礼器,制造起来更为细腻,莫说是瑕疵,便是一点点细微的遗漏,也是对先祖的亵渎。那么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山人虽然学习到了铜器的制造之法,可是技术并不精湛”以至于连祭祀的礼器”都有粗制滥造之嫌。

    鉴宝最重要的素质在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需要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活跃急智的大脑”求证时却又得要无比地细腻和一丝不芶的态度”沈傲先是大胆假设,随即再细腻观察,此时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既是中山礼器”可是中山国前后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鲜虞中山、前中山国、后中山国,鲜虞中山定国陕北一带,很快被晋国消灭,而前中山地处魏国境内,旋即也被魏国击败除国,后中山迁徙到赵国境内,以太行山为根基建国,最后为赵国所灭。

    这三个中山国前后跨度数百年之久,若是不能断定他们的特征”就很难断定铜觥的年代。

    沈傲顿时又陷入了深思中”鲜虞中山暂时可以排除,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山国在陕北境内,不可能受到当时河北燕赵文化的影响:至于后中山时代”当时的中山国已与中原文化彻底的融合,与中原各诸侯国并没有多少区别,暂时也可以排除。

    最大的可能,就是前中山国,因为当时的前中山国已经逐渐迁徙到了河北”趁着三家分晋的时机迅速建国,并且开始效仿中原文化,融合了一些燕赵文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若是将其定位为前中山国的话,要继续推论就简单了,这样的礼器,绝不可能是一件单一的物品,应当成套才是,不但要有觥,还会有鼎、鬲、簋、爵等名目尊多的祭祀用品。

    对于一个小小的中山国来说”要成套的冶炼这些青铜器并不简单,就算是在燕赵二国”要铸造一方铜鼎、铜爵、铜觥”也需动用数百工匠日夜劳作,而中山国本就地少民寡,要征集如此多的工匠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这铜觥就可以推论出应当是前中山国最为鼎盛的时期铸造的,前中山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在位的君王只有两位,根本不需要去逐一研判,沈傲便将目标锁定在中山武公身上,这个中山武公,就是率领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的首位前中山国君主。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在他的生前,前中山国迅速鼎盛起来,等他死后,他的儿子刚刚即位,很快地遭到魏国的侵略,三年之后”前中山国灭亡。

    可以想见,当时的中山武公羡慕中原文化,在建国之后,趁着和平时机”开始着手治理国家,并且将中山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他为了效仿中原各诸侯国,也开始发动人力物力”建立礼器,以彰显自己身份,而这件铜觥,便是当时中山国礼器中的一种。

    沈傲略一堆算,已是信心十足,提笔在纸上写道:,“中山国礼器,铜觥,同威烈王时中山武公铸造……”!~!

    ..

第三百三十四章:沈大教头

    沈傲要交试卷,杨戬过来正准备接,却听到耳畔传出一个声音道:,“杨公公,劳烦你将我的试卷呈上去。”

    说话之人正是赵恒,原来赵恒也要交卷了。

    杨戬呵呵一笑,将两份试卷一道儿呈上御案,赵佶淡然地扫了这两份试卷一眼,先是看了沈傲的试卷,微微一笑,当看到那周威烈王时中山武公铸造几个字样,便不由地笑了,还忍不住地道了一声好字。

    等到再去看赵恒的试卷,赵恒的行书中规中距,并不引人注目,试题上同样写着:周威武烈王中山武公制觥。

    这二人先后交卷,〖答〗案相同,不但断出了年代,还断出了出处。时间只过去半个时辰,实力可见一斑,赵佶再叫了一声好,便又陷入等待之中。

    时间分秒的过去,剩余的几个贡生额头上已渗出冷汗,眼见有人断出了结果,时间已是刻不容缓,若是再断不出,只怕在这金殿之上,天子近前要大失颜色了。

    三炷香烧完,内侍换上第四柱香,烟雾腾腾,麽香的气味充盈不散,沈傲和赵恒好整以暇,赵佶阖目深思,其余之人,大多仍陷入局中,不能自拔。

    待四柱香燃毕,内侍正要高声宣布玉试结束,一个贡生才匆匆道:,“学生交卷。”其余贡生皆是面露失望之色。

    最后一个贡生的卷子交上来,赵佶瞥目看了一眼,只看上面写道:觥、礼器,中山国铸。

    此人只断出了来历,对年代却一无所知,虽是如此,可是比起那些只字未写的贡生,已算是很难得了。

    赵佶收好卷,教人封存,才不徐不慢地道:“诸卿退下,朕还需再思量思量。”

    沈傲等人纷纷躬身道:“臣等告退。”

    其余的重臣也都行礼告辞,一干人等轰然散去。

    出了殿”周正、石英赶过来,周正饶有兴趣地问沈傲道:“沈傲,姨父问你,那觥到底有什么名堂,为何我看了这么久,还是寻不到蛛丝马迹。”

    沈傲带着微笑地将自己的判断说出来,一路走,一路说,不知不觉,已到了正德门外”周正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老夫就说那觥如此奇怪。”他笑了起来,有一种揭开迷题的畅快感:,“今日这一番,老夫算是大开眼界了,沈傲是没有看到,官家将那铜觥摆出来,不知难倒了多少位大人。”他拍了拍沈傲的背道:“你与大皇子同时交卷,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你先回府去,给夫人报喜吧。”

    沈傲点了点头,一旁的石郡公笑呵呵地道:“今日四场殿试,状元公是稳拿的了,难得晋王包庇你,否则那些人突然发难”我和周国公定是给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他故意将那些人三个字说重了一些,意思很明显,石郡公与这些人一向是水火不容的。

    沈傲呵呵一笑,背上突然给人猛了拍一下,沈傲回眸”正看到晋王哈哈笑着站在自己身后,如顽童一般勾着他的肩,道:“沈才子,我们说好了的,现在就去王府,看我们的遂雅蹴鞠队去。”说罢,便拉着沈傲要走。

    石郡公、周国公面面相觑,忙向晋王赵宗行礼,赵宗却不理会他们”拉住沈傲的胳膊道:“沈才子,你若是言而无信,本王可不罢休的,走,走,走……”

    周正是熟知晋王秉性的,笑呵呵地道:“沈傲,你就随晋王爷去一趟吧,夫人那边,我打发人去通报。”

    沈傲这才应了一声,向两位公爷道别,被晋王强拉上他的马车,赵宗还似是生怕沈傲逃了,撩起车帘对车夫道:“走,走,快走,莫要停留。”

    等到了晋王府,晋王笑容满面地带着沈傲径往王府一侧的蹴鞠场去,沿路许多王府的仆役对他行礼,他瞧都不瞧一眼,神气活现极了。

    王府的蹴鞠场占地极广,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沙地,蹴鞠场的两旁,各矗立着一杆长竿,竿上是个圆套,圆套并不大,约莫两个头的大小,这个时候的蹴鞠和后世的足球仍有不同,就比如这球门,后世的球门极大,要踢进去容易的多。而这个时候的球门半悬在空中,且极难射入,这就要求鞠客们比之后世的球员技艺更高。

    在蹴鞠场上,已有不少包着头带的鞠客如踢毽子一般练习者球技,他们大多身子较为羸弱,短小瘦小,据说是因为在蹴鞠对抗时,身体越小,越能占尽优势。

    赵宗朝鞠客们招手,鞠客们纷纷聚拢过来,等他们凑近了,沈傲才发现,这些人虽然瘦小,却个个精悍,〖体〗内似乎暗藏着许多冲劲。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站出来,这人与其他鞠客不同,并没有穿着〖运〗动的短褂马裤,而是一袭长衫,头戴着方巾,鄂下一缕长须,眼眸精光闪闪,朝晋王行了个礼,道:“王爷。”

    赵宗兴致勃勃地道:“原来是吴教头,吴教头,这位便是本王和你提起的沈才子,哈哈,你们要多亲近亲近才是,沈才子很了不起的,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蹴鞠之道也颇有心得,吴教头,他现在便是我们遂雅蹴鞠社的副教头了,诸位要精诚团结,备战蹴鞠大赛,一定要取个好名次出来,本王大大有赏,绝不亏待诸位。”

    赵宗的这番话,令鞠客们怦然心动,在他们心中,晋王对鞠客一向是极大方的,只要这一次取个名次,晋王一高兴,奖赏必是不菲。

    那吴教头却只是从容一笑,对赵宗的话恍若未觉,捋着长须上下打量沈傲,心中生出强烈的警惕。

    吴教头在汴京蹴鞠社中颇有名望,地位不低,否则晋王也不会重金将他聘来做教头。

    原本在这晋王府,吴教头每月有不菲的月例,有空闲时教导教导鞠客们踢球,日子过得颇为潇洒:原以为这辈子算是安顿了,谁知今日,晋王又请了个教头来。

    虽然沈傲只是个副教头,可是在各大蹴鞠社中,这种情况却是极为少见。须知蹴鞠社讲的是号令如一,有一个教头就已足够,现在多了个副职,此人又大受晋王的吹捧,吴教头心中自是不悦。

    ……哼,此人这般年轻,在蹴鞠社中又名不见经传,也敢做副教头,琴棋书画作的好又如何?这是蹴鞠,蹴鞠如练兵,蹴鞠竞赛如战场,本教头便是军中大将,要你一个书生来做什么?”

    吴教头眼眸中闪过的一丝不悦落如沈傲的眼中,心里已明白,自己的出现,对于吴教头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衅。吴教头心中一定觉得受了侮辱,堂堂蹴鞠教头,突然多了个副职,岂不正是说晋王对他的能力有了怀疑,要教人来顶替他?

    想到这个,沈傲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是抢人饭碗啊,太不厚道了,朝吴教头鼻身行了个礼,笑道:“吴教头誉满汴京,学生早就闻名已久,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不负,学生是后辈,往后还要吴教头多多指教。”

    吴教头微微冷哼一声,粗声粗气地道:“指教不敢当,闻名已久的话就不必说了,老夫当不起。”他心中已认定沈傲是投机取巧之辈,只当是他不知用什么法子讨得了晋王的欢心,是以在自己面前才低声下气,心中对沈傲更加看不起,唇边突然泛出一丝诡异的笑意,计上心来,道:“晋王如此器重沈公子,想必沈公子必有天纵之姿了,吴某人倒是要请教,不如就请沈公子在我等面前露上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

    沈傲一时颇为羞愧,蹴鞠,哥不会啊,便正色道:“我不会蹴鞠。”

    这一句话说出来,吴教头先是一愕,身后的鞠客们也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哄然大笑。

    不会蹴鞠也敢做来教头?哈哈,真是笑话,汴京城中哪个球社的教头不是鞠客中脱颖而出的强将,就算是最低劣的街坊蹴鞠社,那教头也一定能踢个好球,这个书生倒是好笑,不会蹴鞠便想教人踢球,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些。

    沈傲见众人嘲笑,此刻反倒觉得没有必要再低声下气了,客气是因为他对吴教头的尊敬,客气完了,要想将一支蹴鞠队带好,那便是立威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