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枪炮去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枪炮去大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再兴跟秦昊骑的都是马,他们两个都站在队伍的最前端,杨再兴见秦昊不以为然,也就不便再说什么,银枪一指前方道:

    “前方古泉镇,再往下就是宣州城了,原来的守城将领郑魔王已回到独松关,现在守城的是永康的方岩山、陈十四,这两人武功平平,算不上劲敌,明儿一早,我就跟马兄各率一千兵马,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城。”

    “好,咱们今晚就驻扎在古泉镇,明儿一早就攻打宣州城!”秦昊点点头,有杨再兴跟马扩这样的虎将在,攻打一个小小的宣州城,还用不着自己去操心。

    说话间,忽见猴子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慌里慌张地道:“公公子杀人了杀人了杀了好多的人好多的人”

    “什么杀人了?你说话说话清楚一点!”秦昊皱着眉头,不解地望着猴子,心里颇有些奇怪,自打猴子跟随自己以来,一直都在负责打探消息,还从没见他如此慌乱过。

    张毅就站秦昊的旁边,如果不是秦昊早有交待,他真想一脚踢过去,见猴子在那儿结结巴巴地说不到重点,当即喝道:“结结巴巴地说些什么?把舌头捋直了再说。”

    “嗯嗯嗯!”猴子深深地咽下两口口水,又用手捏捏嗯喉,这才说出他心中想说的话,“就在前面的古泉镇,好多官兵在杀人,杀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杀人?官兵杀人?还杀普通的老百姓,你没看错吧?”

    杨再兴虽然对当今的朝廷有些不满,但他毕竟是将门出身,骨血里的忠君爱国思想多少是有的,对官兵杀百姓的事,还真不敢想象。

    但见秦昊牙齿紧咬,双拳紧握,指甲深入到肉里,虽在极力压制心中的怒气,但眼中的杀气却是越来越浓烈,心里格登一下,忽然觉得猴子的话有可能是真的。

    “秦兄,莫不成那些官兵真的拿老百姓的人头当叛军?”杨再兴到现在还对那些官兵存有幻想,“像这样丧心病狂的事他们真做得出来?”

    秦昊双目似火,冷冷地道:“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随方腊暴动的都是些农民,杀这些老百姓以充叛军又有什么奇怪的?”

    在他们这些人中,马扩曾随童贯在与西夏作过战,知道军队当中的一些陋习,但凡作战,敌我双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士兵抢劫百姓,以此来鼓舞士气,只是不便明说罢了。

    秦昊见他默不作声,就知道猴子说的是真的,当即命令杨再兴、张毅带一队精兵随他前往,马扩见他不带自己的人,知道他的想法,连自己的亲随都不带,提枪随行。

    田小倩跟秦昊这么久,从来没见过秦昊像今天这般愤怒,当即让人从军营里牵出两匹马,她跟虎子一人一匹,紧紧地跟着秦昊。

    秦昊、杨再兴、马扩、张毅他们走了,部队的领兵自然落在冒雪的肩上,不敢大意,当即命令部队就地警戒,进入战斗状态,以防叛军绕道偷营。

    秦昊、杨再兴、马扩他们都是骑马的,跑得自然比那些士兵要快,盏茶功夫,便将那些张毅带的军队远远地甩在身后。

    还没到古泉镇,便见滚滚浓烟,到处都是火光,火光之中,只见一个个散乱的官兵分散在城镇的各个角落,不管男性女性,只要看上去是成年人,见人便砍,逢人便杀。

    杀戮声中,就只见一个红衣蒙面的女子手执长剑跟这些官兵在纠缠,尽她之力以保乡民平安。

    “真是岂有此理!”

    杨再兴见此,难掩胸中的怒火,提着杨家银枪便欲冲杀过去,却被秦昊伸手拦住,“杀几个官兵,救不到全镇百姓!”

    官兵分散,单凭自己几个人,的确是救得了东救不了西,但是张毅带的是步兵,如果等他们来到,不知有多少百姓死于非命。

    秦昊没有多等,而是催马来到镇中,命令虎子抢过一面铜锣,在那儿使劲地敲打起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叔是李刚(感谢书友)() 
(ps:感谢书友树稍上的叶子的月票,感谢书友三七年的爱的打赏!)

    擂鼓而进,鸣锣而退。

    这是铁律,因此,当听到锣声,那些散落在街道各个角落的官兵尽皆收拾好人头财物,匆匆朝着锣响的地方聚集。

    杀戮在一阵铜锣声中暂时恢复平静,杀戮过后的街道显得格外的静寂,所有的老百姓或许是被刚才的情景吓傻了,望着眼前的惨象,每个人都在那儿无声的哭泣。

    杀戮虽然停止,但那红衣女子却没有想过要离开,而是远远地站在那儿,她的身后站着的是那些劫后余生的百姓。

    他们家人的头颅都被这些丧尽天良的官兵割走了,他们得要回来,红衣女子的武功虽然不错,但以她一人之力,斗不过数百官兵,只好将愤怒的老百姓拦在身后。

    “你是谁?凭什么敲锣?”一个当官模样的家伙腆着个大肚子,喷着满嘴的酒气,一歪一拐地朝这边走来。

    噗!

    来人的话音刚落,秦昊噗地一脚踢在他那鼓鼓的肚皮上,“这锣是老子敲的,你眼瞎呀?没看见呀?”

    秦昊憋着一股怒火,没跟来人客气,只可惜他是个文人,而来人不但是武将,还全身盔甲,这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就跟踢在棉花堆上差不多,作用不大,表明的只是态度。

    “哟嗬,我道是谁,原来是你呀秦昊?你刚才踢的这一脚,本将军就不跟你计较了,只是本将军的事你少管,你今天看到的就当作没有看到!”

    那人说得很轻松,并没有认为自己这样做是错的,说完之后,拍拍肚皮上的尘土,招呼着那些士兵将手中的战利品堆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牛车上。

    秦昊看那些战利品,有鸡有鸭,有鱼有肉,有金银,有首饰,还有一些破棉絮,总之能让他们拿的,他们都拿了。

    当然,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人气愤的话,那一车的人头却足以让人心肝俱裂。

    秦昊深深地吸口气,压抑住内心那股不停翻涌的杀气,冷冷地道:“将军?你的这个将军就是用老百姓的人头堆起来吧?”

    “那又怎么样?我为刀俎,人为鱼肉,这些人,本将军说他们是百姓他们就是百姓,说他们是叛军他们就是叛军,其奈我何?”那人很猖狂,根本就没把春昊放在眼内。

    秦昊点点头,在原地转了一个圈,等他再转回来时,啪地一拳,就冲那人的嘴巴打去,那家伙早有防备,将头一偏,没打着。

    “秦昊,本将军敬你是个文人,才不跟你计较,你要再不识好歹,别怪本将军治你一个以下乱上之罪!”那人怒了,是真的怒了。

    “以下乱上?”

    秦昊笑了,笑得有些冷酷,“你也知道我是文人?我不但是文人,还是官家特许的今科进士,杭州安抚使,别说是你,就是你那个没鸟的叔父想治秦昊的罪都不可能。”

    这人叫做谭正,据说是谭稹的一个远房的侄儿,平日里就仗着这个叔父的势力作威作福,这次随谭稹来江南平叛,刚到宣州时,便自告奋勇地留下来断后,却没想到干起了这种勾当。

    谭正见秦昊非但没将自己的叔父放在眼里,而且还特别强调他的进士身份、杭州安抚使这个官职,在这个以文为尊的年代,他突然意识到今天的事情恐怕要糟。

    有宋以来都是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低到何种程度,据说宋初的开国大将曹彬,身为枢密使,走在大街上,见着文官的马车,不管对方的职位高低,都要让路。

    遇到下级的文官向他汇报,纵算对方是没品没味没名气,每次都要穿戴整齐这才接见,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变态到何种地步。

    所以,当秦昊强调起他那个进士身份的时候,谭正的额头开始冒起了虚汗,双腿开始了颤抖,战战兢兢地道:“秦安抚使这些钱财还有人头,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全拿走!”

    “我要这些人头去干什么?拿去请功?几个老百姓的人头能有多少功劳?我要这些钱财干什么?皇上赐我三十万贯,钱多得我都花不过来,谭正,相对这些老百姓的人头,其实我对你的人头更感兴趣!”

    秦昊的嘴角忽地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谭正,眼神中含着一股浓浓的杀意,直瞧得他头皮发麻,魂飞魄散。

    知道秦昊不会就此善罢干休,见秦昊带的人不多,正想带着手下强行离开时,却见张毅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并迅速展开,将他的人马团团围困起来。

    杀百姓抢财物,这些事毕竟不是正大光明的,所以谭正出来的时候,带的人马并不多,此时张毅将他们围起来,心里那个恨呀,真是难以言喻。

    早知如此,刚才就不应该跟秦昊闲扯。

    杨再兴跟马扩对秦昊的性格是了解的,见他让虎子敲锣,便知道他是想将那些行凶的士兵聚集起来,跟谭正费嘴皮子,是在拖延时间,好让张毅赶到,然后一网打尽。

    所以,他们两个就一直站在秦昊的身旁,也不说一句话,就是默默地保护着他,虽说秦昊的手中有枪,要杀一个谭正只是抬抬手的事,但必要的保护还是要的。

    此时见张毅他们一来到,便迅速移位,很自然地将秦昊隔在后面,让他跟谭正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

    秦昊没有理会谭正,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还流着热汗、喘着粗气刚刚赶来的士兵身上,然后缓缓地道:

    “各位兄弟,看看这牛车上是什么东西?这上面,不但有针还有线,不但有吃的,还有金银,当然,除掉这些还有老百姓的人头,知道他们拿这些人头是去干什么的吗?”

    秦昊说到这儿,语气忽地变得强硬起来,没等那些士兵回话,而是接着说道,“他们拿这些人头是去请功的,而且这位谭将军刚才说了,只要我秦昊想要,这些都是我们的,你们说,我们能要吗?”

    “不能!”

    跟着秦昊的这些士兵,每天都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潜移默化中,早将歌词里的内容化为他们的行动。

    当他们来到现场,看着眼前的惨象时,每个人的心中含着愤恨,眼中都含着泪水。

    “好,很好!”

    秦昊使劲地点点头,对士兵们的选择表示赞许,随后回过身来,指着谭正他们,一字一顿地道:“老百姓的人头,我不要!但他们的人头,我全要!”

    这句话是他的态度,他的态度就是命令,当张毅接到这个命令,等到他再次传令的时候,就从他的牙缝里迸出几个字:“杀,一个不留!”

    “秦昊,你想干什么?你知道我的叔父是谁吗?”犹如溺水之人抓到最后的一根稻草,谭正终于在那儿歇斯底里起来。

    秦昊没有理他,只是甩给他一个冷傲的背影,以及那句冰冷冷的话,“我管你的叔父是谁?只要你爸不是李刚就成!”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见红玉() 
杀戮,无声的杀戮,只有杀戮才能消解秦昊心中那股憋得快要爆炸的愤怒。

    跟江南的民心相比,别说是一个谭正的人头,就是十个,秦昊都会毫不犹豫地砍下来。

    随着最后一颗人头落地,整个古泉镇又恢复了平静,秦昊站在高处,对着远处观望的百姓深深地鞠个躬,诚恳地道:

    “各位父老乡亲,实在对不住,是我秦昊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这些财物是谁家的,都请过来领回去,还有这些人头,是谁家的,也都领回去!”

    说到人头,秦昊的语气显得很是悲哀,任谁都看得出他内心的悲痛,好半晌才抑制住内心的悲愤,缓缓地接道:“家里有受伤的,我们组织医治,家里有遇难的,我们厚葬!”

    经过刚才的杀戮,官与民之间那本脆弱得像根头发丝的信任此刻更是荡然无存,没人相信秦昊的话,每个人都防着秦昊,生怕自己踏过去就是踏入死亡。

    秦昊见这些老百姓并不相信自己,知道湖州宣州都是花石纲的重灾区,官民茅盾异常尖锐,当即又道:

    “各位父老乡亲,我叫秦昊,现任杭州安抚使,皇上深知花石纲给各位父老乡亲带来深重的苦难,因此在离京之时,就已经宣布撤消制作局和应奉局,并罢免朱勔父子。”

    “大家别听他的,花石纲已经持续二十年,哪能说撤消就撤消?朝廷的话就没有一句是真的,看他的年纪又不大,哪有可能是朝廷的大官?”

    虽然秦昊说破了嘴,但底下的百姓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或者是相信朝廷的话。

    那红衣女子见状,对着身后的百姓道:“乡亲们,这个人我认识,他叫秦昊,你们就放心大胆地过去吧,他不会伤害你们的!”

    没人知道这红衣女子是谁,他们只知道刚才在官兵杀戮的时候是这位女子在极力阻扰,救下许多的百姓,老百姓的感情很纯朴,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是分得清的。

    因此,红衣女子一发话,大家便不再怀疑,真的冲过来,他们冲向的不是堆满财物的牛车,虽然这些东西对他们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亲人的人头,所以他们冲向的是堆满人头的牛车,来到近前,没人敢四处乱翻,对死者的尊重那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感情。

    秦昊见此,当即让张毅带着几个亲随,采用认领的方式,将牛车的人头分发到死者的家属手中,当那些家属手捧着亲人的头颅,再也抑制不住感情的闸口,在那儿大哭起来。

    没有人去阻止他们的嚎啕大哭,对他们来说,哭是最好的渲泻窗口,只有将他们心中的悲愤发泄出来,后面的事情才好办。

    归还尸首,归还财物,对受伤的百姓进行医治,这个是放在第一位的,处理完这些事情后,秦昊又让陆小青组织人手,对老百姓的损失进行统计,以方便后续的工作。

    随后又吩咐张毅将地上那些官兵的尸体就地火化了,让诸葛羽起草一份文书,就说谭正受魔教蛊惑,在古泉镇谋逆造反,并大肆屠杀百姓,嫁祸朝廷,被秦昊就地镇压,后面还有老百姓的证词,以及血手印。

    就在秦昊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些跟随张毅来的官兵,在处理完现场的尸体后,便在猴子的带领下,默默地修揖起老百姓那些破损的房屋来。

    这个过程没有命令,大家都是自觉自发的,这点让秦昊在悲愤之余,稍微感到有些心安,有这些一心装着老百姓的士兵在,大宋就有希望。

    当即将那些分散行动的士兵叫回来,然后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分组,这次事件,死伤的百姓太多,涉及到的救援方方面面,分组那是必须的。

    陆小青在军队中是主管后勤的,因此由她领头,负责死者的安葬事宜,由叶灵山带领军队中的军医以及地方上的大夫对受伤的老百姓进行救治。

    由诸葛羽带领部份人马对镇中损坏的房屋进行修善,至于猴子跟浪花,他们的任务向来是重中之重,救助百姓的事,他们就不参与了,而是继续打探情报,这个对秦昊同样重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恩怨分明的民族,老百姓的感情也是异常的质朴,他们的苦难原本是由这些官兵们造成的,对官兵的恨也是深入骨髓的。

    但是,当他们看到秦昊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时,从最初的一碗凉水,再到后面煮熟的鸡蛋鸭蛋,每个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秦昊表示感谢。

    这一切,都被那红衣女子看在眼里,当她看到这些老百姓对秦昊发自内心的爱戴后,她终于扯下面上的面巾,来到秦昊的面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