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土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大土匪-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议道。

    在武陵军的奋斗之下,吴顺的恩威已经可以覆盖这么宽广的地盘,称霸王也无可厚非。

    “其实也可以称楚王!”徐庶道。

    吴顺就是从荆州开始征战天下的,称楚王也是可以的。

    “怎么这么多?只要一个就好了!”吴顺扶额。这么多王号,他怎么选得过来?

    “大哥,武王好!”张雄坚持道。

    “霸王也不错。”魏延弱弱地说着,被张雄盯了一眼,他气势就焉了。

    “主公,称蜀王吧!”诸葛亮,徐庶,法正,郭嘉四人低声讨论后一起说道。

    吴顺略微思考,还是决定听谋臣的,就称蜀王。

    吴顺下决定后,诸葛亮等人告退,他们要去算一个良辰吉日出来。

    军师们走了,张雄也领着将军们告退,诸葛亮跟他说了,大哥称王之时,当向天下人彰显益州的武力。

    所以,张雄带着将军们去商讨,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武陵军的强大!

    后面一群将军实在没办法,他们请曲阿喝酒,让曲阿帮忙去探吴顺的口风,因为这种事情,吴顺是信手拈来。

    当曲阿支支吾吾询问时,吴顺直接告诉他,如何在不打仗的情况下,彰显武力――阅兵!

    吴顺要称王的消息,很快传出益州,短短几个月时间,整个大汉都知道了。

    就连先一步称王的曹操都在考虑,要不要派使臣去恭贺一番,这也能体现一下他的度量和格局。

    建安十三年九月,益州来了一支异族人,他们在成都城外足足待了一整天,从日出直到日落,他们脸上的震惊之色丝毫不减。

    他们看到了一座没有城墙的超级大城!

    从这座城池的规模,他们可以想象得到这里的主人有多么的自信与强大。

    城池不设防,当真是看傻了他们!

    到过青州的他们,自诩也是见过世面的,但是到了成都后,他们才发现,自己仍旧是井底之蛙。

    “这里的主人,看来要比鲁王强大啊!”一人感叹道。

    “是啊,我们代表女王向蜀王称臣,只要能够成为蜀国的番邦,回去后就是大大的功劳。”另一人急忙说道。

    本来他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益州,但是现在,他们觉得,必须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

    “主公,城中来了一支异族人,自称是邪马台女王的使者,想见您!”曲阿进来,向吴顺禀报道。

    邪马台,卑弥呼吗?

    “你去告诉他们,想见我,让他们女王亲自过来。”吴顺直接说道。

    “是,末将这就去!”吴顺霸道起来,曲阿立即反身离去。

    在曲阿心里,吴顺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外邦,派几个使臣就想见自家主公,也太看得起自己。

    大将军府外,邪马台的使者看着高大雄伟的将军府,眼中精光闪烁,心中的艳羡是怎么都藏不住。

    “邪马台使者,大将军说了,让你们女王自己前来!”曲阿走出将军府大门,几个使者连忙以汉人的最高礼节恭迎。

    在他们眼里,身形高大,威猛气息自然散发的曲阿就是神将的化身。

    “神将的话,用得一定会传回女王那里。”

    邪马台的使者,对吴顺不见他们这件事,根本没有半点抵触情绪,甚至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回邪马台。

第八百六十八章:强盛的益州() 
邪马台的使者求见,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过后就被忘却了,眼下准备吴顺称王的典礼才是益州最为重要的事情。

    益州文武官员,只要是没有任务,能赶回成都的,全都赶了回来。毕竟,谁都不想错过益州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日子。

    吴顺称王典礼,安排在十月,如今已经已经是九月了,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所有益州人都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恨不得明天就是十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益州又是喜获丰收,可以说现在整个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里。

    人们整天都是言笑晏晏,谈及吴顺称王之事,全都是迫不及待的感叹。

    成都城里,也有人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一些,他们怕女王赶不上。

    这些人,自然是邪马台的使者们。

    按照他们的设想,一个月的时间,是足够女王赶来的,只是他们也会担心中途会出什么问题。

    这些使者见不到吴顺,闲暇的时候也曾去成都周围转转,只是他们越看,心里就越羡慕。

    益州实在太富庶了,如果他们邪马台能够有益州的百分之一,那么一统岛国,完全不是问题。

    曹操最后还是决定派使臣来益州恭贺吴顺称王,两人虽然对手,但也是知己和朋友。

    鲁王的使者荀攸到来,自然是受到益州热情的款待,而且刚到益州就被请入将军府。

    邪马台使者本想跟随荀攸进入将军府,不料荀攸得知吴顺先前对这些使者的态度后,直接不带他们。让这些死皮赖脸的使者心痛得不行!

    多么好的机会啊,还是进不去!

    他们很奇怪,若说他们是异族,吴顺不乐意见,但是他们也亲眼见过不少服装怪异的异族人进了将军府。

    他们想知道原因,但是不敢去讨说法一旦惹怒了这里的主人,他们死了不要紧,就怕女王来了之后,也见不到即将成为蜀王的这位大将军。

    得知吴顺即将称王,羌族各部准备了厚礼,前来成都恭贺,氏人部落也同样备了厚礼,敬献给即将称王的吴顺。

    就连远在草原的匈奴和鲜卑,都派了使者过来。可见吴顺在草原的威望,已经无人可及。

    草原的民族,已经知道了当年无数部落被血洗的“罪魁祸首”是谁,但是他们明智的选择“忘记”

    巨大的成都,人满为患,诸葛亮不得不命人在外围搭建临时住所,供给前来成都的客人们。

    天下局势已经明朗,以前不看好益州的一些家族,因为产业在益州势力范围内,也都当下了成见,带着厚礼前来。

    商人们更是奔走相告,组成一支支连绵不绝的车队,赶往益州!

    建安十三年十月一日,整个成都城被妆点得红红火火,喜庆非凡,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欢天喜地的慢慢往广场走去。

    大家都知道,大将军称王之后,武陵军将会有一场阅兵,那是见证益州武力的时刻,谁都不想落下。

    为了维持秩序,武陵军白虎军团出动一万将士!

    将军府议事大厅,吴顺高坐首位,他已经换上了诸侯王的冠冕。

    “臣等参见蜀王!”

    诸葛亮一声大喝,大厅之内,所有文武跪伏,向吴顺行君臣之礼。

    称王的过程吴顺不知道,他只好听诸葛亮的指示形式。吴顺平时要求简单明了,但是这一次,诸葛亮没有听。

    称王的过程,全部都走了一遍,知道最后祭告天地,这才算完!

    祭告天地,是在广场上进行的,所以,在广场上的民众都可以观看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吴顺跪地拜天,念完祭文起身后,整个广场的人全都跪了下来。

    人们用最高的礼节,向蜀王表达敬意!

    “参见大王!”

    “参见大王!”

    “”

    “都起来吧!”吴顺右手虚扶,跪了一片的人们逐渐起身,但是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

    广场上最少也聚集了几十万人,能做到只闻风吹衣块的声音,的确令人惊叹。

    “启禀大王,受阅军团已准备完毕!”张雄出列单膝跪地道。

    在这个正式的场合,张雄连称呼都变了,他这么一喊,让吴顺心中一动。

    看来之后得好好找他们谈谈,吴顺可不想因为成了蜀王,就与麾下的文武疏远。

    “二弟,开始阅兵!”

    吴顺对张雄说道。

    这么正式的场合,吴顺称自己为二弟,让张雄眼眶湿润。

    “武陵军阅兵,开始!”

    张雄转身,走到台前,大声吼道!

    轰!轰!轰!

    连续九十九声炮响,震颤云霄!城内某处,九十九座蒲元炮依次轰鸣,拉开了阅兵的序幕。

    从广场入口到出口,人们已经按照白虎军团将士的要求,让出了一条较为宽阔的“通道”。

    接下来,武陵军各军团将从这条“通道”向蜀王,向天下人展现武陵军的力量。

    沉重的而响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人们不由欢呼起来。入口处的人群已经沸腾,因为他们看到了全副武装的白虎营!

    白虎军团已经扩编,但是新兵依旧在训练,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次阅兵中来,不能不说是一生的遗憾。

    不过他们今后可是白虎军团的将士,这次的荣耀当然也属于他们。

    两千白虎营将士,在高顺的带领下,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入口处走向吴顺所在的看台!

    当走到广场中间时,所有将士右转,面对吴顺,面对他们的王,单膝跪地:“白虎营,参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

    吴顺伸手虚扶,将士们随即起身,往出口走去。

    白虎营将士的雄壮,装备的精良让人们感受到了益州的强悍武力。

    这么一支钢铁勇士,谁人能挡?

    紧接着白虎营出来的是亲卫营,作为吴顺的亲卫军,他们战功赫赫。

    曲阿在前方手持亲卫营战旗,控制着战马慢跑进场,他身后,将士亲卫营将士整齐列队行进。

    两千匹雄俊的战马一同行进,马蹄声竟然只能听出一个,这种马术,让亲眼看到的人忍不住大声呼喊。

    这实在太了不起!

第八百六十九章:阅兵盛况() 
战马和骑士皆覆战甲,亲卫营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许多百姓第一次见到这么雄壮的军队,忍不住山呼海啸。

    紧接着亲卫营出来的朱雀军团,东方强和张辽在前方步行领队,张辽持战旗落后东方强半步距离。

    当二十匹雄俊的黑综马拉着二十座蒲元炮出场时,阅兵战场的欢呼声达到了一个顶点!

    蒲元炮攻城无往不利,它们的威力已经在战场中得到验证,目前益州最为先进的武器,非蒲元炮莫属。

    高台上,蒲元看着这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火炮出场,浑身颤抖不已,他激动啊!

    他知道,从此刻起,他蒲元将被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蒲元,镇定”作为蒲元的师父,欧老拍了拍这个得意门生。

    “老师,蒲元很镇定!”

    蒲元紧握拳头,狠狠地点头。他看向前方的吴顺,眼里满是炽热。

    蒲元炮引起的轰动还没过去,朱雀军团又推出了二十架诸葛巨弩,没一架巨弩由四名精壮士卒推动着,缓缓前行。

    这种杀敌利器一经亮相,引发阵阵惊呼!原来弩可以造得这么大!

    诸葛巨弩经过改良,现在已经成了弩车,可以连发十只弩箭的连弩车!既然是车,那么就是可以推着走,也可以用战马拉着走。

    连弩车车后面,跟着十架投石车,一架井阑!当这两箭巨大的攻城利器出现时,挤在人群中的邪马台使者看得目瞪口呆。

    前面的武器,他们已经震惊过了,可是这么巨大的战争武器,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如果他们有这么一架投石车或者井阑,他们的对手将变得不堪一击!

    武陵军的装备,真是让人艳羡,邪马台的使者甚至都不敢有眼红的想法,他们有的只是无尽的羡慕。

    攻城利器过去之后,出场的是朱雀军团五百精锐弓箭手,他们全副武装,昂首阔步从入口处走进现场。

    将士们的精气神,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无一不让围观的人群激动呐喊。

    “朱雀军团,参见大王!”

    朱雀军团的方阵在吴顺前方停下。

    吴顺依旧是伸手虚扶,因为现场的各种声音太大,他说话将士们也是听不见的。

    朱雀军团之后,是玄武军团的五百人方阵。

    天下人都知道,武陵军的玄武军团擅长守城,而他们的守城器械也是各种各样,只是他们没有带来。

    要知道,守城器械一旦列装城池,就不会轻易拆下来。所以这次阅兵,玄武军团只有五百精锐参加!

    与前面走过的将士们一样,玄武军团的方阵,一样令人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江东孙权为表达江东与益州的情谊,直接派出一片精锐士卒参加这次阅兵。

    给吴顺祝贺的同时,也彰显一下江东的军力!

    可惜有武陵军珠玉在前,江东士卒走得也很不错,但在围观的人群的眼里,也就还可以的样子。

    魏延带着一千青龙骑兵出场,又引燃了现场的气氛,这次阅兵,以水军方阵的出场为结束的标志。

    待甘宁与吴顺见礼,带着士卒出场后,此次阅兵结束。

    阅兵结束后,广场便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笑着跳着,看着各种表演,心中幸福感爆棚。

    生在益州,实乃人之大幸!

    活动结束,吴顺自然是回了王府,之前大将军府的牌匾已经被换成了金灿灿的蜀王府。

    一干文臣武将,自然是跟着吴顺回府,一会儿还有事情要安排呢。吴顺称王,麾下的文臣武将自然也得“鸡犬升天”不是。

    “臣等参见大王!”

    吴顺刚坐下,在诸葛亮的带领下,群臣行礼!

    “哈哈,都起来吧!平身平身!”当了蜀王,吴顺也挺高兴,谁知道当初一心想着怎么活命的自己,会有称王的一天呢?

    “孔明,你来宣读一下。”吴顺一挥手,自然有侍者将一份王喻递上。

    诸葛亮接过王喻,打开一看,露出震惊之色,他看向吴顺,面露不解,然而吴顺却示意他照着宣读。

    “大王诏令,封赏群臣!”

    诸葛亮挺直眼神,字正腔圆的宣读起来。

    “张雄!”

    “末将在!”

    诸葛亮点名,张雄立即出列面朝吴顺躬身一礼。

    “自云岭起兵以来,二弟劳苦功高,屡立大功,现封你为车骑将军!”

    “谢大哥!”张雄激动道。

    之前是大将军,等的官职都是军团名号,不那么正规。现在吴顺称王,直接把张雄安在车骑将军的位置上。

    “东方强!”

    “末将在!”

    张雄之后,轮到东方强。

    “朱雀将军东方强,带领军团屡立大功,且从无败绩,实乃军中智将,今封为镇东将军!”

    “谢大王!”东方强躬身受封!

    封赏群臣,花了很长时间。从各军团主将开始,张雄封为车骑将军,东方强封为镇东将军,魏延封为镇西将军,文聘被封为镇南将军,赵云被封为镇北将军,其余副将,皆有有封赏。

    除了武将之外,文臣也有响应的封赏,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军师参谋部,改称为军机处,而诸葛亮,徐庶,法正,郭嘉,庞统皆被封为军机大臣,负责参赞益州军政大事。

    封赏之事告一段落,羌族代表进殿恭贺,并献上他们的珍贵礼物。

    吴顺自然是来者不拒,全都给收了。羌族使者大老远跑来,自然不是献礼那么简单。

    由于益州的强大,羌族已经没有反抗之心,他们想融入益州,成为益州的一部分。

    这件事吴顺没有轻易答应,羌族毕竟是外族,此事还得商议。不过吴顺也没有让羌族使者,他赏了羌族最为奇缺的粮食。

    羌族进献之后,是鲜卑和匈奴使者进献,作为草原上的霸主,鲜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