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鳌拜这个时候被中华军从南边和西边的小规模骚扰搞的不胜其烦,再接到朝廷的命令,心里已经老大不乐意了,虽然这些后勤线对他来说确实是十分重要,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中华军的目标不是他的军队,也不是他的补给线,而是北京城,清朝的首都。

    不过既然朝廷发话了,不派兵去也说不过去,于是位于几省之远的鳌拜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晃晃悠悠的朝着祁口的方向赶来。

    等到他的军队抵达的时候,中华军的兵力已经从最初的一千人变成了一万人了,北上的清军丝毫没有接到当地的警告,还以为自己的对手只是一支不足一千人的军队,因此在自以为拥有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贸然的向中华军发起了进攻,这倒是让刘阳感到很惊奇,毫无疑问,这支清军很快就被中华军给击溃了,清军也很有意思,他们溃退了之后,即便是逃跑,也是朝着南京城的方向逃跑,似乎是知道中华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北京城。

    鳌拜的军队战败,且这个时候又没有去其他的军队可以调用,所以北京城内的清廷上上下下都感到十分不安,他们虽然坐拥着高墙坚城,但是手里面的军队都不是很精锐的士兵,而中华军的强大战斗力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所以一时间很多大臣都主张迁都,放弃北京城,向北迁都,回到他们的发家之地盛京城。

    这个建议自然是被小皇帝给否决了,这个时候鳌拜的三十多万大军还在南方,尽管自己不喜欢鳌拜这个人,但是这些军队可都是大清最后的希望,要是自己就这样贸贸然的迁都,回到北方的盛京去,那么中华军势必将北京拿下,从而沿着长城一带构建一个封锁线,使得北边的朝廷和南京城的军队之间失去了联系,鳌拜即便是再能打,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能仓皇北退,而中华军一定会紧随其后的追击,这样一来祖辈和先烈们耗尽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就会在自己的手中全部丢失了。

    他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放弃祖宗打下来的基业,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他就不愿意放弃,因此,康熙一边下令在直隶大规模的招兵,一边加紧训练三万禁军士兵,然后给刚刚到达陕西的岳乐发去圣旨,令他审时度势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撤兵。

    除此之外,康熙还给驻守在盛京的三万清军发去调令,急调他们进京,然后派出大臣赶赴蒙古,向蒙古借兵,只要他筹集到足够的军队,他一定要亲自率军出征,将祁口的中华军撵下海去,捍卫自己的江山。

    p:电脑进不了后台,所以是用手机进的,数字太小了很不方便,所以时间设置的很乱,过几天电脑修好了就好了。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去而复还() 
中华军则丝毫不管北京城的动向,这个时候一边继续巩固祁口的防御,一边四处出兵,频频的s扰和袭击当地的清军,等到三月底的时候,中华军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天津、沧州、静海一带了,这些城池有很多都被中华军拿下了,但是中华军并没有选择继续占据城池,而是主动放弃它们,将它们当做一个诱饵,诱使清军派兵进来,然后再反过身来继续攻打,时间一长,清军也看出了中华军的意图,那就是要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

    清军于是也就不再去管这些城市了,双方互相争夺告一段落,不过清军面临的窘境却日趋明显。

    在沧州城北中华军袭扰了几次三番之后,清军再也不敢将它当做是运输粮草的中转站了,因此不得不改道采用更远的保定、冀州这一条线路,这样的话,运粮的队伍需要绕一个大圈才能抵达山东的运河,不仅时间大为延长,而且运输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这对南京城的鳌拜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更对鳌拜不利的是,因为有一支中华军绕后,来到了威胁京师的地方,而朝廷几次下令让他调集大军前去驱赶这支中华军,鳌拜都没有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中华军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因此即便时自己率军将这支中华军撵走了,他们依然可以选择在其他的地方登陆,照样可以威胁到北京城,而自己的军队却不能一直呆在北方不下来,因为这样的话南方的中华军的主力部队就守不住了,对于清廷来说,一万敌军的威胁显然是没有前线的十数万军队的威胁大。

    这一点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个时候皇帝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朝中的大臣的人身安全一样没有丝毫的保证,试想谁还会对你鳌拜有好脸色,大家就算是为自己考虑,也会在心中记恨鳌拜。恨他拿着大局来压人,却根本不顾及朝臣和皇帝的安危。

    康熙心里知道鳌拜这样做恐怕也是迫不得已,他的三十多万军队看上去十分的强大,但是这个时候恐怕也是骑虎难下。根本就难以从江北撤回来,因为中华军这个时候又集结了大量的资源,虽然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一旦清军开始后撤,他们至少能够死死的在后面咬着清军。如此一来撤退很有可能会变成溃败,一旦这三十万大军溃败了,那么大清朝可就是真的回天乏力了。

    不过眼下的局面实在是太难处理了,这个时候还好祁口镇的中华军并没有大局占领周围州府的打算,这至少表明他们确实是因为兵力不足不想将自己的战线拉得太长,可是如果等到他们的援军到了,或者说中华军的主力部队悄悄的从海上乘船来到了直隶,那么岂不是直接绕过了南方的鳌拜大军的防线,直接就能对北京城发动进攻了?

    这样的想法自己能够想到,对方的主将绝对是也能想到的。所以,康熙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是对方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兵。

    而他目前的依仗就是要等蒙古的军队以及东北的军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北京,要是清廷的军队能够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那么只需要将祁口的这一万人赶走,就能缓解北京城的压力,就算是不能赶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只要他们能够及时赶到,北京城的防守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五月初,从关外和蒙古的十万军队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这些军队都是骑兵,十万人的骑兵在城外一站,给人带来的视觉震撼远不是相同数量甚至是几倍数量的步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手中有了这十万骑兵之后,康熙皇帝的心中终于是放下来了。他片刻也等不了,在援军抵达之后的第二天,就亲帅着十万大军抵达了天津,准备对盘踞在祁口的中华军发动进攻。

    而事实上项玉不是没有想过向祁口部署更多的军队,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要是维持更多的军队的话。对海上的补给要求就会很高,不仅是粮食物资,武器弹药大量需要,而这个时候除了老旧的木质帆船之外,新式的战舰需要配合南京和长江一带的战事,而且这种不是专门设计为运输任务的战舰的运载能力也不强,用他们来搞运输确实有点不太适合,而木质的帆船即便是从最近的崇明岛出发,依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往返一次,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因此,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中华军并不需要一定坚守下去,放弃祁口镇也没多大的问题,而且凭借着中华军的强大海军实力,随便在任何一个地方拿下一个海边小城是很简单的。

    所以等到清军劳师动众的从天津出兵,抵达祁口之后,这才知道了中华军已经撤军了。

    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认为是自己的天威吓跑了敌军,既然敌军已经跑了,那就将敌军修建的那些东西全都摧毁了,然后咱就班师回朝吧,毕竟十万骑兵的粮草消耗数量太大,朝廷很有点吃不消。

    可是等他们刚刚返回天津,还不等他们回到北京城,中华军又从海上回来了,再一次的拿下了祁口镇,尽管镇上的很多防御设施都被清军破坏了,但是中华军丝毫不以为意,继续修建,对于中华军而言,这些东西无非就是他们作战训练之中的土木工事而已,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这一下子康熙皇帝大怒,哪有这样打仗的,这岂不是耍赖吗?这个时候还没有游击战这种战术,十六字方针更是没有出现,像中华军的这种战法确实是极少见的。

    康熙帝气冲冲的带着他的大军再一次返回到了祁口镇,中华军问讯再一次选择了撤退,还是只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清军,康熙不想在这里驻军,因为很难守住,可是他也不想继续被中华军牵制,于是下令干脆一把火将祁口镇烧掉算了。

    可怜一个有两千多户百姓的小镇,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不过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清军一走,中华军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在祁口镇更南边的海丰镇落脚,当地只有几十名府兵,见到中华军到来吓得立刻逃走,中华军在此夺下了一个海边的据点。

    康熙皇帝十分聪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华军的意图,对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海上优势,选择任意的一个地方登陆,而自己则必须被动的迎敌,要是派去的军队人数少了,对方能够轻易的对付掉,要是派去的军队多了,对方眼看不敌还能迅速的撤退,这让自己很难处理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的话,敌军很有可能控制住这个据点,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军队前来,这样的话将来就会尾大不掉。

    康熙早先虽然支持海军的建设,甚至不惜投入巨资,但是他却始终不知道海军的用途有多广,直到这个时候被中华军的海军牵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清军的海防措施是修建大量的炮台,但是除掉一些关键的位置之外,这种耗时耗力且造价昂贵的防御性设施,远不能应付来自海上敌人的威胁。

    康熙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够度过眼前这一个难关,他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国家的海疆,并且还要将这一点写进对后代的教导之中,让后代也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道防线(补章)() 
清军稍稍的休整了一下,这个时候因为两道壕沟的阻拦,他们无法继续使用他们的斗车了,而且哈伊尔对斗车之前发挥的效果也不太满意,因此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

    中华军原本修建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五百米,清军在拿下第一道防线之后可以稍稍的松下一口气,他们前面的进攻路线比起之前来说要多了很多,因为为了便于两道防线的联系,这两道战壕中间都修建了很多的交通壕,清军在占领了第一道战壕之后,既可以从地面上发起进攻,也能够从交通壕里面向前推进,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很多。

    而对于中华军而言,这样的情况正好相反,清军的机会就是他们的缺口,因此守卫起来的难度要大很多,十几道交通壕必须派驻大量的士兵防守。

    哈伊尔当然知道要乘热打铁的道理,因此很快就发动了第二次的进攻,这一次清军士兵沿着交通壕和爬出战壕在地面上冲击中华军的防线,在没有了斗车的情况之下发动了又一波的攻势。

    这一次进攻中华军显然要比上一次好很多,隔着三四百米的距离中华军的士兵就已经开始了s击,而身后的火炮这时候也在不停的开着火,战场上一片浓烟滚滚,清军士兵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这一次的推进速度远不能和第一次相提并论。

    哈伊尔对此当然是很不满意,他发现清军这边刚刚升上去的士气开始逐渐下降了,士兵们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交通壕里面的推荐都十分的艰难,伤亡数字也变得极为惨重。

    他这个时候却没有什么办法,对方的火力密度在这个时候骤然增加了很多,而经过之前的战斗之后,清军之中很多士兵已经十分疲惫了,而且周围同伴的巨大伤亡也使得他们的信心大受打击,尽管每一名士兵都还是在前进,但是大家的冲劲很明显就已经不足了。

    “清军看起来像是不行了。明显冲不动了,你看咱是不是搞一次反冲锋将他们撵回去算了,这样抽抽缩缩的进攻看得老子都烦了!”王一虎身上缠着绷带嘴里面念叨个不停,搞的乔和光直皱眉头。

    “我说王。你也不看看对方投入了多少的兵力,一万人呐,你叫咱这么少的人去打反冲锋,拉倒吧你,这个出的是哪门子的馊主意啊!”乔和光对他大为不满。不过王一虎毫不在乎。

    “人多?哪里多了?也不就是一万人嘛,等一会他们冲不动了,你借给我五百人,再加上我原先的部队,我保证将他们都给撵跑,就连第一道战壕也能给你夺回来,你信不信?”

    乔和光一听就知道了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感情这家伙因为丢了阵地,感到面上无光,这才像争个面子。不过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哪有这样意气用事的,再加上他这么一个伤号,要让他带领士兵去打反击,就算是自己同意了,恐怕师长也不同意。

    “得了,您还是先去争取师长的同意再说吧,看看他准不准你去,他要是准了你,我二话不说。立马给你五百人。”乔和光笑着对王一虎说道。

    果然,王一虎听了这话之后明显就焉了下去,要他去跟张聪说,只怕自己先不开口就要遭到一顿训斥了。他才不敢去。

    清军一万人磕磕碰碰的向前缓慢的推进,前后花了快半个时辰再猜推进到了一百步的距离上,而且地面上的部队的推进反而比交通壕里面的士兵更快一些,而几条交通壕里面的清军进攻部队这个时候几乎都快要被中华军的火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了。

    一百步的距离对于清军中间的弓箭手和火枪手来说,这已经是进入到了他们的s程了,但是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条件非常恶劣。两条大的战壕中间因为挖掘了很多的交通壕的缘故,使得原本的平地变成了一块块的土地,再加上中华军的炮击一刻也没停,所以清军士兵们被动的被分成了很多小块,这大大的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

    弓箭手们虽然已经开始向中华军的阵地上放箭,但是因为他们自己这个时候毫无阵型可言,s出去的箭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成规模,所以很难对中华军的士兵造成火力压制,而清军前锋士兵随着距离的拉近,对于中华军的士兵而言,这种条件下s击的难度要小很多,命中率大幅攀升,这样一来前面的清军士兵就开始停顿不前了。

    清军将领们在后面见到自己的部队冲不上去,一个个也都是着急上火,但是却丝毫没有任何办法,这个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已经不受他们的控制了。

    哈伊尔气急败坏,一连催促了好几次,前线的清军接连又发动了好几次攻势,但是全都被中华军给挡下来了,而这个时候进攻的部队的锐气已经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所以不得已,清军只好暂时收兵。

    清军的这一波攻势足足持续了三个小时,士兵们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大多筋疲力尽,哈伊尔虽然还想继续进攻,保持对中华军的压力,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下令大军暂时休整。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了,而双方的军队都在忙于进攻和防御,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吃饭,所以趁着这个休息的时间两边都赶紧埋锅造饭,让士兵们补充体力。

    中华军这个时候因为占领了海澄城的缘故,所以做好的热食很快就从城内运了出来,而清军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火头军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