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星彩-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纪澄也不排除这位二公子走得如此急,也可能就是为了下山去偶遇王家姐妹的。
  只是原来沈萃也不是个傻的,这是摆明了在沈彻身边的丫头面前说王氏姐妹的坏话,这就是不想让王四娘当二嫂的意思。
  沈径不由叹息一声,连二哥身边的大丫头也敢随便使唤,他这妹妹胆子可够肥的,只怕将来要挨教训的。
  “原来是二哥的茶具,我就说这套冻花石杯不是你这粗人能欣赏的东西。”沈径道。
  沈萃立时就瞪直了双眼,纪澄也是惊讶,做哥哥的怎么能如此说妹妹,何况他难道不知道沈萃最忌讳什么?
  可偏偏沈径就是说了,还是当着丫头的面儿说的。
  纪澄可不会拿沈径当傻子,这位四表哥打生下来就被抱去了老太太跟前养,后来纪兰生的小六沈征也是养在老太太院子里的,唯有沈萃是跟着纪兰长大的。纪澄觉得老太太那样的人绝对养不出蠢材来。
  何况这世上,谁又是傻子呢?便是沈萃都有她自己的心机。
  因此纪澄不得不想,沈径这话其实就是说给霓裳听的,当然也不排除沈径有些看不上他这位妹妹的做派。
  “四哥,你怎么说话的呢,你还是我亲哥吗?”沈萃怒道。
  沈径却不理沈萃,转而对纪澄道:“表妹可是有福气了,霓裳煮茶的功夫在咱们京师都算是排得上号的,一般人都没有这个口福,就是我们想喝,也要二哥心情极好的时候,才能讨得一杯。”
  霓裳笑道:“四少爷快别这样夸霓裳了,都没边儿了。”
  纪澄这方知道,沈径竟然在讨好霓裳,虽然也说不上是讨好,但绝对是不愿意得罪,所以才自己先刺了沈萃两句。纪澄不由想,那位二公子好嚣张的人物啊,连身边的阿猫阿狗都容不得别人随意使唤。
  纪澄想着先才沈萃的确是有些失礼了。上得摘月亭来,见着里头有丫头正在擦拭茶具,纪澄还想着黄氏安排真是周到,连这等地方的休息亭都有专门煮茶的丫头等候。如今才知道不过是凑巧了,而沈萃居然也就很随便地使唤了堂兄屋里的丫头。
  那位叫霓裳的丫头明显愣了愣,但也没说话就开始煮茶了,当时纪澄也没放在心上多想。不过显然,霓裳也没仗着她是沈彻屋子里的丫头,就不搭理沈萃的吩咐,倒是个知礼的丫头。
  愣神间,霓裳已经又煮了两杯茶,分别端给沈径和纪澄。
  纪澄轻啜一口,只觉得口齿沁香,心神都为之一净,茶好,水也好,煮茶人的功夫也拿捏得极好。
  沈萃嗤笑一声道:“四哥,你不是粗人,你且说说这茶是什么茶,水又是什么水?”
  纪澄可不想加入他们两兄妹的争斗,索性盯着手中玲珑可爱的冻花石茶杯,她这一只冻的是一朵梅花,又看沈径和沈萃那两只,统是不同形态的梅花,心下啧啧称奇。
  这冻花石是越地的特产,本身不算特别珍贵,但冻花石得名是因为它色如冻冰,天生有冻纹,其中冻纹如花的格外珍奇,此杯上的梅花十分完整,而且形态优美,一个小杯子便价值百金了,而瞧着眼前这一套冻花石杯居然都是梅花,其价值至少是千金以上。价值还是小事,主要是能凑齐这样一套杯子那是真正的难得,有可能经历百年才能在开采出来的冻花石里凑齐制造这套杯子的材料。
  纪澄正在惊叹和欣赏的时候,只听见沈径道:“是祁山的雪芽吧。”
  沈萃哪里知道是什么茶啊,那样去看霓裳,后者轻轻点了点头。沈萃“嘁”了一声,似乎是说沈径能尝出茶味来,这也不算什么好本事。
  祁山的雪芽纪澄实在是没听说过,她自问这些年一直恶补各种茶经,但这祁山雪芽真是从没听闻,一时觉得有些难受,到底不是世族出身的,没有他们这些底蕴,将来只怕即使得偿所愿地嫁到世家大族,细节处也会被来往亲朋耻笑。
  其实纪澄真的是很努力了,为了能品尝出各种茶味,她这些年的饮食控制得十分清淡,淡到寡味的程度,一应辛辣香料如胡椒、花椒、茱萸、姜等,甚至葱都是从来不碰的。可今日她虽然吃出了茶的好坏,但着实没品出是什么茶。
  

☆、舌尖味

  “四公子好厉害的舌头啊,连祁山雪芽都知道。就那么几颗茶树,统共也就产半斤茶叶,还是前些年公子去祁山时无意间发现的。”霓裳笑道。
  纪澄闻言轻呼了一口气,原来并非她孤陋寡闻,只是祁山雪芽本就是小品种,知道的人就那么几个。
  “在二哥手里曾经讨得过一杯,至今依然口齿余香,所以一直记得。”沈径道。
  “公子就只喜欢喝这些他亲自发现的茶。”霓裳笑道。
  纪澄又品了一口茶,的确是余韵绕心,不说终生难忘,但至少十年内不会忘记这个味道。她心里感叹,自己还在努力品尝那些钱财可以买到的天下知名的茶叶时,沈家的二公子就已经只吃这些味道绝佳而天底下只有半斤的茶叶了。
  “四哥,你还没说是什么水呢。”沈萃懒得听沈径和霓裳互相吹捧,她就想也让沈径出出丑,省得他老瞧不起自己。
  这个沈径还真就拿不准了,迟迟没答话。沈萃忍不住就得意地笑起来。
  沈径的耳根子微微一红,忍不住拿眼去瞥纪澄。其实尝不尝得出水并非什么要紧的本事,可这当口总觉得有些丢人。
  纪澄知道沈径刚才的言语是为了沈萃好,又见沈萃不领情,此刻不由偏向沈径,况且不出意外今后三房就靠沈径支撑了,纪澄自然要和这位表兄相处好,但此刻不好明示,她只在沈径看她时,往鹤岗脚下的涌泉池看去。
  沈径看了纪澄三次,每次她都那眼睛去看涌泉池,他心里微微一动,对着霓裳道:“水是用的府中鹤岗下的一泓泉吧?”
  霓裳击掌笑道:“四公子的舌头果真厉害。”
  沈径自知受之有愧,只淡淡一笑。沈萃又“嘁”了一声,纪澄则继续欣赏手里的冻花石杯。
  霓裳垂着眼皮,用余光打量一下这位晋地来的表姑娘,没想到她还能有这份雅致本事。
  茶味清淡,但和水相比又浓郁许多,水味之差不过毫厘,饶是霓裳浸淫茶道十来年了,也不敢说能百分之百辨正水味,十分里至少有五分都是靠猜的。
  不过纪澄倒不是猜的,她也喜欢煮茶,到沈府来之后也不好再如在晋地般兴师劳众地去山里运泉水,万幸的是在这涌泉池里汲的水煮茶滋味一点儿不差,她吃了好些天,如果连这都尝不出来,也就枉费她禁绝那么多美味的牺牲了。
  沈径也忍不住拿眼去看纪澄,但也只是掠过一眼,便不敢多看,心里只记得她的睫毛又长又翘,就像春光里振动着翅膀采粉的虎蝶,碎光落在她的睫毛上,就像那虎蝶双翅上的闪亮圆点,漂亮得惊人。
  沈萃嫌坐得无聊,嚷着让纪澄陪她下山去玩儿,纪澄求之不得地赶紧站了起来。虽然沈径十分守礼,几乎目不斜视,但是纪澄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她可不愿意和沈径扯上表兄妹之外的关系,否则她姑姑指不定要把她生撕了来吃。
  沈径望着纪澄的背影,晒然一笑,他这位表妹也生得太害羞了,同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妹妹堪称云泥之别。
  沈径想起他第一眼见到长大后的纪澄时的惊艳,今日他远远地望见纪澄在鹤岗上,鬼使神差地就走了上来,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太妥当。他那位母亲早已经未雨绸缪,自那日他在上房见过纪澄后,之后去母亲榻边问安就再没见过这位表妹,倒是他母亲开始不停地将他的亲事挂在嘴边,这样明显的暗示之意,沈径如何能听不懂。
  可是听得懂是一回事,管不管得住自己又是一回事,沈径微微叹息,这样的表妹,哪怕每日能看上一眼,眼睛也觉得舒服。
  望着山脚下纪澄的背影,沈径低低念了一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且说这厢三房的人都走后,霓裳也赶紧收拾了茶具,提了竹箱下山。刚进院子,就听见羽衣埋怨道:“你上哪儿去了啊,公子都回来了,等着你沏茶,你倒好,溜达到现在才回来。”
  霓裳放下茶具,转身进了茶室给沈彻沏茶。羽衣也跟了进去,霓裳只好解释道:“刚要收拾茶具的时候,五姑娘就来了,让我沏茶,我又不能说不。”
  “怎么就不能说不啊?你是公子的丫头,可不是他们三房的丫头。”羽衣不忿地道:“你这样来者不拒,迟早被欺负死。”
  霓裳却不以为意,“他们是主子,咱们是奴婢,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何必驳嘴。”
  “你呀你。”羽衣一脸的怒其不争,用力地将茶盏从霓裳手里抢过来,“我去给公子送茶,你好生收拾这些吧,把那些茶盏多洗几遍,洗干净了,那可是公子最喜欢的一套,好容易才凑齐的,若是换了别的,直接扔了就了事。”
  霓裳无奈地叹息一声,羽衣这性子实在替公子得罪人。
  那羽衣可不管这些,端了托盘就走,只是走到书房跟前时,又立即轻手轻脚起来,在门廊上轻声唤道:“公子。”得到应允后这才走进去。
  “公子,霓裳刚才回来了。”羽衣放下茶盏轻声道,“先才五姑娘使唤她煮茶,她这才回来晚了。”
  羽衣没听见自家公子的回答,偷偷抬了抬眼皮,见他容色清和,这才又继续道:“五姑娘做得太过了点儿,只是霓裳也太好欺负了。”
  榻上人放下手中书卷,“出去吧。”
  羽衣愣了愣,又偷瞧了坐在南窗榻上的人,再不敢多言就退了出去。心里有些打鼓,可旋即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错。
  只是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孔嬷嬷便带了人进院子,什么话也不说就让羽衣收拾东西跟她走。
  羽衣的脸霎时间就白了,在她之前她的屋子里还住过好几个叫羽衣的丫头,她原本以为自己能是最后一个,却没想到不过半年之久就不得不离开,而此时她甚至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嬷嬷,究竟是为什么啊?”羽衣泪流满面地喃喃。
  孔嬷嬷却不见丝毫心软,只见羽衣跪在她跟前哭泣,“嬷嬷,这是为什么啊?我要见公子,我要见公子。”明明记忆里,二公子对她总是和颜微笑的。
  “你可想好了,真要去问?”孔嬷嬷冷声道,侧身往旁边一站,丝毫没有阻止羽衣的意思。
  羽衣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想往外走,可怎么也抬不起腿,最后只是无力地垂下头开始收拾东西,孔嬷嬷唇角扯出一丝笑意,还算是个懂事的。
  懂事就好,懂事的人下场通常不会太惨。
  霓裳在门边一直目送羽衣离开,微微叹了口气,叹息这些人怎么就那么想不开。
  沈彻身边虽然有过很多叫羽衣的丫头,但是霓裳却始终只有这么一个。
  很快羽衣走后的第二天,另一个十五、六岁生得朴实无华的羽衣就又住进了前一任羽衣的屋子。
  而随着丫头羽衣的更替,老太太寿宴的人亲客往也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众人都舒了口气。
  设在磬园“西湖洞天”的书堂也终于开课了。磬园虽然是国公府的花园,但二房、三房都有一个小门联通磬园,平日里有守门的婆子看守,夜里也会下钥,白日里为了方便姑娘们念书,都是开着的。
  纪澄跟随沈萃从三房的花园出去,绕过一片杏花林,再穿过一个月洞门,便入了磬园。
  西湖洞天在磬园的西边儿,水面宏大,算得上京师园林中面积最大的池子了,近处断桥内侧是一片荷塘,拟曲院风荷之态,不过此时才三月,荷塘还是一片寂静。
  书堂就设在伸入湖面的一座敞轩内,此时四周的窗扇都已经卸下,竹帘也已经卷起,微冷的湖风卷着春日的花香飘入轩内,提神又醒脑。
  连普惠已经在座,众女学生一起行了礼,静静坐下。连普惠的眼神扫过纪澄,略略停留了片刻,微微一笑,然后就翻开了《春秋》开始讲解。
  连先生讲史很有趣儿,且见解独到,不仅男子能于史书中鉴古知今,女子一样能举一反三地学得许多道理。
  上午通常是两堂课,讲史和讲经,下午的课就多式多样了,有女红、琴艺甚至还有厨艺。
  女红请的是从宫中针工局出来的姑姑做师傅,兼还请了一位从南边绣坊来的大师傅。
  琴艺的老师是一曲震江南的寒碧姑姑,这位姑姑身世坎坷,被狼兄狗弟所卖,沦落风尘,杭州选花魁时,她一曲“梅花三弄”引得国公府的二公子沈彻侧目,替她赎了身延请入府做了教习。
  其实纪澄也很奇怪,按说虽然这位寒碧姑姑沦落风尘而不自污,但总归是名声不好,如今居然能做沈芫她们的琴艺先生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至于厨艺,也是南边来的厨娘,据说厨房里用的一应家什都是她自己带来的,好些东西纪澄简直见都没见过,只在古籍里看到过名字。不过这位刘厨娘教弟子成本不可谓不高,作羊肉签的时候,只取羊脸上的肉,其余尽弃,用葱时也只取葱心,一桌菜下来,光是葱都要用一箩筐。好在姑娘们学了,也只是偶然的场合才会施展厨艺,否则恐有千金散尽之忧。
  沈芫对纪澄道:“咱们家里的先生都是根据各自的爱好请的。五妹妹喜欢女红,所以三婶特地给她请了福姑姑。”
  沈萃能喜欢女红才是怪了,纪澄闻言不禁一笑,沈芫也会心一笑,纪兰不过是为了拘一拘沈萃的性子才让她学女红的。
  “荨妹妹想学琴,二哥就给她请了寒碧姑姑。”沈芫道。其实寒碧的年纪不算大,也就双十年华,但既然给人做了师傅,在沈府就统统称姑姑。
  对于寒碧,纪澄有些好奇,但属于可问可不问的范畴,不过为了能和沈芫多说会儿话,她还是开口道:“二公子怎么会给荨妹妹请寒碧姑姑做师傅啊?”
作者有话要说:  

☆、惊噩梦

  沈芫道:“当时我们大家也都惊奇呢,首先公主娘娘就绝不同意。是二哥说服她的,说不能以人废言,也不能以人废琴。况且,寒碧姑姑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人更值得敬重。”
  但是世间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也不算少,实则也没必要非请寒碧不可。沈芫又道:“你是没听过寒碧姑姑的琴,她的《梅花三弄》简直绝了,既有傲霜之高洁,又有冷香之扑鼻。二哥说,荨妹妹既然要学琴就必须师从最好的先生,否则还不如不学。”
  这样的话,也只有齐国公府里的公子、小姐才能说。
  “我倒是挺赞同二哥的观点的。不过就算二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公主娘娘拿他也无法。你别看公主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到了二哥跟前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他最会哄人。”沈芫捂嘴笑了起来。
  安和公主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从小娇惯大的,难怪能宠出那样的纨绔来,不过以齐国公府的家底来看,也足够他败几十年的了。
  “澄妹妹,你想学什么?”沈芫又问,“不必跟着咱们姐妹一起学,你若是有想学的,要是不好意思跟三婶婶说,告诉我便是,别的不敢说,给你请一位先生还是可以的。”
  纪澄忙地谢了沈芫,但并不想初来就给别人添麻烦,“我跟着三姐姐一起学厨艺好了。”
  “你学厨艺,莫不是也想嫁人了?”沈芫玩笑道,她是黄氏按照宗妇的要求养出来的女儿,头脑自然清醒。纪澄今年十五岁了,本该是在家待嫁的年纪,却忽然来国公府长住,其后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纪澄脸一红,她虽然早料到别人稍微深思就能想到她的目的,但真正面对时,还是忍不住脸烫得可以煮鸡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