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帝国-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捷报传来,刘彻再加封霍去病五千户。其属下将领犹如当年卫青属下将领一样,纷纷被封侯:高不识为宜冠侯、仆多为辉渠侯、赵破奴为从票侯。而另三人:张骞、公孙敖,皆迷路失期当斩,亦皆交钱赎罪,废为庶人。李广尽管损兵过半,但他以少杀多,将功赎罪,虽又没封侯,但终究保住了名节。

    我认为:为封侯而战,从来都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永远是为国家荣誉而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霍去病毕生的追求。这个声音从此响彻汉朝的上空,激荡千古,绵延不绝…

    当然,伊稚斜单于也不是吃白饭的。霍去病撤军回国后,他突然发起报复行动。匈奴骑兵分两路袭击代郡和雁门郡,杀掠数百人而去。

    夏天,汉景帝之孙、江都王刘建因罪自杀。其父刘非死后,刘建勾搭上了刘非生前的爱妾淖姬及自己的亲妹妹征臣。共杀无辜之人35人,专为**。又与自己的王后成光一起让越婢行巫蛊之术诅咒刘彻。刘安、刘赐兄弟谋反时,刘建也私铸兵器、私刻皇帝玉玺,为谋反做了准备。此时事发,刘建选择了自杀,王后成光等皆弃市,国除。

    夏天,胶东王寄病卒。刘寄生前在刘安、刘赐兄弟谋反时也曾私铸兵器,密谋反叛。所以他死时不敢立儿子继承王位。但刘寄和汉武帝刘彻的父亲都是汉景帝刘启,母亲则是亲姐妹。关系自然比刘建要亲的多。所以胶东王只是暂绝一年而已。

    此时,大汉朝境内共有15诸侯王:楚王刘注刘交曾孙、济北王刘胡刘长孙、淄川王刘建刘肥孙、城阳王刘延刘肥曾孙、刘章孙、代王刘义刘恒曾孙、刘参孙、梁王刘襄刘恒曾孙、刘武孙、济东王刘彭离刘恒孙、刘武子、胶西王刘端刘启子、赵王刘彭祖刘启子、中山王刘胜刘启子、常山王刘舜刘启子、河间王刘堪刘启曾孙、刘德孙、广川王刘齐刘启孙、刘越子、鲁王刘光刘启孙、刘馀子、长沙王刘庸刘启孙、刘发子。相比于汉景帝时最多的25诸侯国,有10国因绝后或犯法而被除国:清河、济川、山阳、济阴、燕、齐、淮南、衡山、江都、胶东。

    霍去病此番河西之战,远行扫荡,打得河西匈奴只残存不到十分之三。死的深埋入土,活的还在战战兢兢。于是秋天,刘彻突然接到李息的报告:说匈奴浑邪、休屠二王要率四万余人(称10万)来投降汉朝。

    如果说匈奴王率几百甚至几千人来降,刘彻都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当李息一下子报出这么多人数来,就叫人不得不多留条心了。刘彻认为:匈奴可能有诈?

    可能有诈,但也不排除真的投降。刘彻想了想,决定将受降的任务交给霍去病,做好两手准备:如匈奴真降,就接回来;如是假降,就别怪霍去病又要出手太狠。

    事实上,匈奴这次是真降。二王为什么要投降?主要还是因为霍去病!

    河西之战,匈奴损失惨重。伊稚斜单于心痛啊,于是就准备召浑邪王、休屠王回去杀了!可没想到:二王也不是傻子。知道伊稚斜要杀他们,两人一合计,决定投降汉朝,先保住脖子上这颗人头再说!

    既是真降,那当然是好事。然而好事多磨,二王在半路上竟然出事了!原因是休屠王后悔了。他之所以后悔,应该不为别的,只为眼前这支数万人的军队。休屠王当时的心情大约可用这么一句话形容:做人可以窝囊,但不能这么如此没用啊?

    想当年咱们冒顿单于铁骑破汉边,连汉高祖刘邦都要委身受气,每年贿赂公主和土特产。那时候我们多风光啊,想抢东边抢东边,想抢西边抢西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想到这好日子就像这满天飞沙,一夜之间全黄了。现在打不过人家也就算了,竟还落到率这四万余人主动送入长安?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

浑邪降汉篇() 
然而让休屠王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面:浑邪王知道他反悔后,二话不说,抽出快刀,砍下休屠王的人头,又将休屠王的部队全并到了自己旗下。

    这时,霍去病的军队已渡过黄河,远远看见浑邪王的军队朝他移来。两军移到一定距离,双方都保持着警惕,远远相望。就在这时,又出问题了:浑邪王的部队中,有许多将领怕了。

    他们之所以怕了,是因远望过去,霍去病不像是来迎降的,反而像是来打架的。于是他们越想越怕,想到回家了。

    这下子,本来是好事,一下子就坏了。匈奴人自乱阵脚,这是霍去病始料不及的。长得帅不是他的错,错的是匈奴人被他打怕了。就在这时,20岁的霍去病表现出了惊人的决断:亲率一队,朝匈奴军队冲去!

    擒贼先擒王,在匈奴人大乱之前,霍去病以极快的速度找到了他们的头,这个人当然就是浑邪王。然而浑邪王却告诉霍去病:这不关他的事,是那些将领们自己逃跑的。

    此时,余下的汉军也尾追霍去病而来。霍去病下了一道命令:务必将逃跑的匈奴人都截住!于是汉军四面出击,追着回头跑的匈奴人狂砍。一下子砍下八千首级,终于吓唬住了匈奴!

    这时,霍去病对浑邪王说“我让人送你先走一步。你的兄弟,我会叫我的兄弟慢慢的护送过河”浑邪王依了霍去病。汉军就像牧马一样,赶着四万多匈奴人渡过黄河…

    消息马上传入长安,刘彻先是狂喜。很快他就发现问题来了:先不说如何安置这四万多人,光迎接就是一个大问题。刘彻为此准备了两万辆马车。然而他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缺车,但缺马!

    车缺了,可连夜赶工建造;马缺了,连夜喂大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政府没马,只能向民间买马。我们知道:文景年间,汉朝民间已盛行养马。当时国家有钱,人民也有钱。于是人民不但爱骑马显摆,还喜欢以马为攀比。那时候长安人最不屑骑的,就是母马和幼马。如你哪天穿越回汉朝,有勇气骑这两**上街,我敢保证:你逛一趟街回来,你会发现朋友都会装作不认识你了…

    刘彻要买马的这笔钱,当然得摊派在京城长安县令头上。但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县令没钱。可皇帝逼着要交马,怎么办?被逼急的长安县令想到一个办法:没钱买?那就借吧!向谁借?向长安市民借!

    但县令大人马上发现:穷人不好借钱,穷官也不容易借马。长安百姓根本就不相信县令大人借了自己的马还会还回来。于是大家纷纷将自家的马藏起来,然后说我家没马…

    结果,交马限期已到,长安县令凑不够马匹。刘彻二话不说,派人准备将县令大人斩了!

    当刘彻为讲排场要大动屠刀时,有个人站出来有话要说:右内史汲黯。其下属凑不够马匹,按说他是有责任的。然而他却这样对皇帝说“长安县令无罪,陛下如想凑够马,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我砍了!我相信:到时长安就没人敢不借马给咱们政府了”砍头谢罪,当然不是汲黯最想表达的。他接着又说“匈奴人是来投降的,凭什么给他们那么高规格的接待?政府勒紧腰带还不说,还搞得老百姓日子也不安宁。我认为:让各县政府的驿站,一站一站的接送,这样也对得起匈奴了”

    汲黯一席话刘彻放过了那位县令大人,其他的无话可说。不是真的没话说,而是不想说。如他要开口说点什么,汲黯肯定要缠着争下去。斗嘴难道比迎接匈奴人还吗?

    在刘彻看来,汲黯是一个好的父母官,却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汲黯非政治家的色彩就一下子全暴露了出来。

    没多久,托皇帝刘彻的福及霍去病一路的无私保护,浑邪王与他的四万多匈奴人终于顺利到达长安。刘彻给他们举行了一盛大的欢迎典礼,同时给了他们一份大礼。

    浑邪王的礼最大,被封为漯阴侯,食邑万户。他的部将亦有四人被封侯:下麾侯呼毒尼、辉渠侯扁訾、河綦侯乌犁、常乐侯稠雕。当然,霍去病的好处也是少不得的,加封1700户食邑。两年前他刚被封冠军侯时只有2500户,现在一年内三次加封:2200、5400、1700,总户数已达11800,霍去病摇身一变,也成了个万户侯。

    领到红包的匈奴人当然是乐坏了。但汲黯却急坏了。刘彻是当家人,却不知柴米贵。对右内史汲黯来说,长安城里一下子来这么多匈奴人,压力实在太大了。第一,匈奴人不是来观光旅游消费的,而是来白吃白喝白拿的。第二,看样子,匈奴人赖在长安不止一两天。如长期赖于此,汲黯可吃不消。

    汲黯心里憋了一肚子气,想发又发不得。终于,他逮到一个机会。

    浑邪王既是来投降的,当然少不了拖家带口,随身还带着些土物产或其他物资。对长安商人和小市民来说,谁说匈奴人是白吃白喝还不打欠条的?他们简直就是观光旅游兼拉动内需来的。于是当匈奴人涌进长安,长安商人和小市民不管三七二十一,竟跟匈奴人做起生意来。

    事实上,他们都是钻了汉朝法律的空子。汉朝法律规定:边界贸易,不得向外国人出售铁器,亦不准带钱出关。

    汉朝这条法律无异于经济制裁。既不准汉人带钱出关,匈奴商品就无法流通,而匈奴渴望得到的汉朝物品也没法得到。那怎么办?只能放胆过来抢喽…

    而现在,长安城内的汉人、匈奴人都认为:长安不是边界,就不必受法律约束了。只要有钱,就可购买匈奴人的物品。而匈奴人也正想狠狠赚一笔。于是买卖双方生意往来,你情我愿,大家一起发财…

    然而对刘彻来说,市民们随意与匈奴人做生意,事实是违反了国家政策。于是他派出有关部门去查所谓的违法分子,最后抓起来砍头的,竟有五百多人!

    这下子,汲黯积聚的牢骚就不得不发了。汲黯上朝替那五百个见利眼开的小市民喊冤。他是这样对刘彻说的“长安是汉朝首都,不是边关。长安生意人又没带钱出关去和匈奴人做生意,这算是违反了哪门子法律?凭什么斩杀五百生意人”这还不是最猛的,汲黯直接将气撒向了汉武帝的对匈政策“匈奴屡屡发兵抢劫汉朝。多年来为诛灭匈奴,汉朝不知烧了多少钱、牺牲了多少战士。今天他们既然来投降,陛下就应该将这批匈奴人全贬为奴婢,赏给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家属,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可陛下非但不以为奴,反奉若贵宾。这简直不可思议。臣以为:陛下这种护着匈奴人而刻意斩杀无辜生意人的做法,是庇其叶而损其枝。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客观评价汲黯这番话,基本上可归结为一句话:替五百生意人申冤,是可敬的;想趁机报复匈奴,以之为奴,是短视的。汲黯大约算的是小生意人的帐,以为匈奴人过去抢汉人,是赚了;今天投降白吃白喝,又是赚了。怎么说,汉朝总是亏。为什么刘彻总是要做这种亏本生意呢?

    事实上,刘彻才是大生意人。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刘彻之所以舍得大笔花钱,给匈奴人海吃海喝,那是此法占了两大便宜:1优待俘虏,以德报怨,不仅是一种政治胸怀,亦是一种政治利益。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匈奴人投降;2匈奴人也没白吃白喝。因浑邪王是将河西走廊那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献给了汉朝,使汉朝的边疆向西北推进了九百公里,直抵西域!为将来搞定西域铺下了坚定的基石…

    所以怎么算,汲黯只能是一称职的行政官员,却不是一个胸怀广大的政治家。也难怪,汲黯一语既出,刘彻这次不再闭口不言,而是当着众人的面狠批了一句“朕很久没听到汲黯说话了,今天他又来胡言乱语了”

    汲黯更不知道:刘彻不过是暂时让匈奴人在长安城里过把瘾罢了。果然没多久,他便将那4万多匈奴人全赶出了长安城,安置在西北沿边五郡:陇西、北地、上、朔方、五原。又将浑邪王故地所在的河西走廊设置了两个郡:武威、酒泉。

    至此,从金城一直向西并南山,直至盐泽一带的整条河西走廊都成为真空地带,鲜有匈奴人的踪迹。

    这样的效果,我相信:汲黯省下多少钱,都是买不到的,但刘彻却做到了!这就是大生意人和小生意人最根本的区别。

    投降的这四万多匈奴人中有一个人需隆重介绍:金日磾!金日磾本不姓金,只因霍去病穷追猛打金日磾的老爹休屠王,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于是,刘彻便以金姓赐给了金日磾。

    本来休屠王如和浑邪王一起投降汉朝,一定也会享受高级待遇。没想到他把自己害了,将老婆孩子也拖累了。身为休屠王太子的金日磾和母亲、弟弟伦都被没入官府,送往黄门养马。那一年,金日磾年仅14岁。

    作为马背贵族后裔的金日磾,除了养好马、多养马,还有更美丽的前程吗?他不知道,也没人能够知道。或许在长安人看来,这个苦命少年的人生轨迹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了:过几年,娶个老婆,生一堆的孩子;然后用马奶将他们奶大,和他一样做着养马的工作,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认为命运是个奇怪的东西。它仿佛充满着必然的宿命,却又有着偶然的传奇。必须的宿命,替人类指向了遥远的归宿;传奇色彩浓重的偶然性,犹如黄河里那些跳龙门的鲤鱼,充满着多少激情的喝彩。

    但金日磾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黄河里的鲤鱼,也从不认为自己能跳龙门。他认为:是养马的,就要做好养马的本份工作。把马养肥养壮,然后送往战场,然后他就想象自己养的马是怎样在刀光剑影中雄壮奔腾、嘶叫挣扎,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倒下…

    这样的马,刘彻是。有一次,刘彻带着一群宫女去看马。那时养马的人有几十个。这些长期与公马为伍的养马仔看到宫女们,眼睛里都泛起了色光,几乎每一个牵马从皇帝面前走过的养马仔,无不偷偷多瞄一眼。

    刘彻认为这很正常。但他却突然发现:有个年轻的养马仔似很不正常?他身高八尺二寸,长相迎接,目不斜视。而且他牵着的马儿又肥又壮。这是谁?简直将皇帝和视为无物了。

军费筹集篇() 
“你,过来一下”刘彻将那个养马仔喊到面前。

    那个养马仔扭过头,迟疑片刻,然后走到刘彻面前。接着刘彻问话,对方答话。答话的人相貌庄严,一丝不苟;问话的人心特异之,发现眼前这养马仔的确是个奇才。最后,刘彻说“你回去沐身更衣,朕要拜为你马监”从此之后,这个养马仔就此时来运转,被命运之风拉到了另一片神奇的天空…

    这个养马仔,当然就是准备生一窝孩子子子孙孙都准备以养马为生的金日磾。

    之后,金日磾再被拜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每天工作就是陪皇帝坐车出门,回宫服侍。此中工作可用一个词形容:前途无量!

    金日磾发达,马上就有人郁闷了:长安贵戚是也。他们死活不能相信:像金日磾这等沦落为低级养马仔的高级俘虏,竟在他们眼皮底下,这么没道理的往上窜升…

    这帮贵戚先是发发牢骚,没想到一呼百应,发牢骚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凝聚成一句愤怒的呐喊“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这帮长安贵戚还是骂得太委婉了。也许他们应该更泼一点,跑到长安街头,拉一砖头垫,开骂皇帝、开骂金日磾“太没道理了,养马的都能和皇帝形影相随,升官发财,围着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