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宋武功-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熙载注意到了龚慎仪的面部变化,他对他了头,随即韩熙载又走到另外一个官员的旁边,此人正是徐铉,徐铉的脸上更是一副眉头紧皱,他本来就对李从庆颇有微词,如今李从庆病重在床,城外又有三国联军围攻唐国都城,形势不容乐观,这城池恐怕会在宋、汉、吴越军下被攻破,徐铉此刻见到韩熙载靠近自己身旁,随即他在自己耳边轻轻地了一句:鼎臣,道者,天地之母,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韩熙载的这句话乃是赵匡胤圣旨上的原话,此刻他将这句话传达给徐铉,其意义已经非常明显了。徐铉听完,身子抖了一下,好在自己恢复地极快,没有让其他官员瞧出自己神色的不自然。随即徐铉看着比自己德高望重的韩熙载,眉目之中有一丝狐疑,可是对面的韩熙载却依旧平静,他对着徐铉微微一笑。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初次听闻,徐铉不知道韩熙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是他细细咀嚼了这句话,如今形势对于唐国非常不利,而且据闻国主李煜就在开封,若真的如此,大唐江山恐怕后继无人了,而韩熙载此言如同千斤重物一般,重重地砸在徐铉的心头。

    徐铉的身子耷拉着,他眼睛也随处往四周望去,其余大臣的脸色皆是不安、焦急,也是各有心思,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唯独韩熙载的脸上却如同秋水一般平静,平静中还有一丝淡淡地若有若无的笑意。

    徐铉张了张嘴巴,欲言又止,如今的形势倒是有些微妙,众人心头也是各怀鬼胎,不知道他们在想些甚么。

    站在徐铉背后的潘佑、李平二人则是交头接耳,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如今大唐国运如此?三国攻城之下,若李从庆一死,大唐局势即将倾颓,他们也不知这李煜待在何处,潘佑心道:彼谓我为彼,我亦谓彼为彼,彼自谓为我,我亦自谓为我,终不知孰为彼耶,孰为我耶?

    有时候人的一己之力,并不能改变衰微的现象,他潘佑原本打算向李从庆提变法图强之事,可到如今,大唐局势已经不是大唐人自己做主就能解决的,潘佑与李平的心中觉得有一些悲哀神色,就如同这夜色一般黑暗,充满了绝望。

    官员的心思都在变化中,正在此刻,忽然有一个唐军禁军都头急匆匆地往昭庆殿这头奔来,他边跑边粗喘着气息,见到昭庆殿外的众官吏,他直接上前就叫喊道:“不好了,我军部分将领已经叛变,我大唐精锐禁军也已经被控制,如今正涌入皇宫,正朝着此地而来,。。。。。。要求废帝。”

    这个禁军都头一完,站在昭庆殿外的众官员一听,便开始惶恐不安起来,如今昭庆殿内李从庆昏迷不醒,他们这些臣子却没有法子,何况拱卫大唐安危的禁军已经反叛,如今正杀入皇宫,若要现在调兵,恐怕也要出宫去调集其他军队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他们毕竟是文官,也不知那些武官杀起人来,是否会更加疯狂。

    此刻,韩熙载从队列中走了出来,他挤了挤眉头,问那个禁军都头道:“为首之人是谁?”

    这个禁军都头看着韩熙载,他立即道:“是林仁肇。”

    “哦?”韩熙载故意嗯了一下,对面的那个禁军都头则低下了头,然后匆匆地走了,走到远处宫城墙角的时候,他往昭庆殿的方向看了一下,随即往林仁肇军队那边走去了。

    其余官员对于林仁肇,则是通过前线军报,只是众人也不知道林仁肇是如何入城的,按照军报上的消息来,林仁肇的润州军应该在钟山附近消失了许久,当时唐军搜寻许久,未曾找到林仁肇军队的下落,如今却一下子出现在了皇宫中,这速度快得让人始料不及,众人的心头也是紧绷起来。

    韩熙载看了看徐铉、龚澄枢以及潘佑等人,他朗声道:“既然如此,诸位请听我一言,我等就应该顺应时势,开城投降,何必枉死。”

    韩熙载的声音极大在场之人也是骇了一跳,随即这些官员中倒是有一部分官员直接道,他们众口铄金,差不多将口水都快要吐到韩熙载的脸上了:“韩熙载你这个人,居然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还是大唐的臣子么?”

    一旁的龚慎仪道:“若不是李从庆,我大唐军队会一溃再溃么,林仁肇会这么快攻入皇宫,李唐会至于如此么?你们觉得呢?”

    听了龚慎仪的话,其余官员也在下面想了许久,当官的人并不是愚蠢之辈,这其中的关联他们还是能够猜透几分的。

    一些官员则是声在底下议论着:“看来传闻果真是真的,我们国主并没有死,而是在东京开封府,若是如此,那么。。。。。。”

    “迂腐,如今大唐风雨已经飘摇,谁能保证房子不被风雨吹塌,若是禁军攻占了皇宫,我们该要怎么办?”这话的官员,此刻正用余光看着韩熙载,韩熙载见他时,也用眼角看了一下此人。

    韩熙载直接道:“李唐如同一间朽坏的房屋,除非要推倒才能新建,想必诸位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了。”

    此刻龚慎仪见殿外的官吏都在低眉暗忖,似乎举棋不定,他便道:“李唐如此,我等还需效忠么?诸位若是打算逃走,可以趁着现在逃走,不然到时候禁军一来,那些不归顺之人立即杀无赦。”

    “这。。。。。。林仁肇已经不会罢,他毕竟曾经是大唐的臣子。”

    “他还曾经是闽国人呢?”

    一些官员的身形有些抖动,四肢似乎也随之颤抖着。

    虽然站在宫墙后面,隔了皇城的城墙也有几十道墙体,可是就在此刻,站在昭庆殿外的官员们听见远处传来整齐一致的步伐声以及兵器在手的声响,虽然此刻在夜幕下空气中的微风有些凉爽,只是吹在众人心头却如一丝冬日里的严寒。

    是逃走,是投降,还是辱骂抵抗?正疑惑间,昭庆殿内的内侍却从殿内走了出来,他走出门的一刻,忽然间从袖口掏出一把铜锁,随即“咔吱”一声,铜锁将大门口给锁住了。

    这一变化一些官员不明所以,而那内侍却对着韩熙载抱了抱拳:“韩尚书,如今李从庆就在殿内,底按照指示,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有劳了,千岁必不会忘了你的大恩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 四() 
跨过了宫墙,林仁肇急速下令后续禁军跑至昭庆殿外,从这里到昭庆殿差不多要跑一刻钟的样子,一刻钟后林仁肇已经率领自己润州军以及部分禁军到了昭庆殿所在的宫门口了。

    依旧是没有抵抗,林仁肇用的是救驾的借口,护卫皇帝的命令,下一刻,宫门直接被推开,守卫宫门口的几个禁军将士在虎符调令下,放了林仁肇他们入内。

    到了昭庆殿外,林仁肇见唐国官员全部站在殿外,其中韩熙载则是对他头,满心希望地看着他,而其余大臣则是不可思议地看着曾经是叛贼的林仁肇,有好多人以为林仁肇要杀他们,他们倒是没有话。

    随后林仁肇便一声令下,直接用虎符行事,将昭庆殿外围得严严实实的,在场的其余官员倒是没有话,若是陈乔这种性子的官员在场,恐怕早就将林仁肇骂了个狗血淋头了,可惜的是李从庆倒行逆施,铲除了一些像陈乔一样的官员,官员的表现倒是风平浪静,一切顺利林仁肇大感意外。

    林仁肇没有多一句,紧接着下令打开昭庆殿上的铜锁,林仁肇从服侍李从庆的那个“内侍”手上拿出了钥匙,然后打开了昭庆殿大门。

    林仁肇独自一人殿内林荆门、林荆城以及禁军将士全都守卫在门口。林仁肇走到龙榻前,只见李从庆身上盖着厚厚的缎花织锦被子,而脸上却是一副苍白的样子,没有一丝血色,就这样笔直地躺在龙榻上,气若游丝。

    “哼,篡位人!”因为李从庆还是一颗棋子,魏王赵德昭在来时的路上就明了一切,这颗棋子对宋国还有利用价值,林仁肇便忍下了报仇的念头,而是吩咐让屋外的禁军一直严守在门口。

    此刻韩熙载与龚慎仪二人从殿外走了进来,他们见到林仁肇便道:“林将军你终于来了。”

    林仁肇头,道:“见过韩尚书、龚外制,殿下今夜命我皇宫,不知殿外的那些大臣的想法是?”

    韩熙载明白林仁肇的担忧,此刻他道:“林将军多心了8888,∞。

    style_tt;,他们并不会构成威胁,林将军若是不放心,今夜可让他们全部待在偏殿内,等明日再。”

    林仁肇道:“京师大门尚未开,今晚我要去城门口一趟,这里的事情就劳烦韩尚书、龚外制你们二位了。”

    韩熙载与龚慎仪一齐道:“林将军尽管放心前去,这里我二人定会照顾周全的。”

    林仁肇拱手一拜,随即带了一部分的禁军出了昭庆殿,出了皇城往外城而去。

    在林仁肇走后,韩熙载、龚慎仪二人便心照不宣,开始为劝降一些官员做准备。

    ……

    林仁肇出了皇城,便骑上了一匹白马,其余呙彦等将领也骑了马地往城门口赶去,黑夜下,一大队禁军将士也已经靠近了城楼附近,他们的手中举着火把,如同一条颀长的火龙一般,往江宁府的外城门奔去。

    林仁肇、呙彦、马承顺等人已经赶到了城南城门口,远处的城门上一片灯火辉煌,唐军将士们全部在城楼上把守着,此刻,林仁肇便让一队禁军将士随自己上了城门。

    守城的将领忽见到一支穿着唐军禁军服侍的军队已经赶上了城楼上,他赶紧往这些人的方向赶来,身后的几个将领见到许多禁军将士前来,便也一齐地从城楼上往林仁肇他们迎面而来。

    城楼下方,一个个举着火把的唐军禁军将士已经赶上城楼来了,而在对面的就是守卫南城门的守将他们。

    火把在视线中越来越清晰,众人能够明显感受到一阵炙热烘烤的的样子,这的确就是唐军禁军,只是不知为何,今夜禁军会忽然赶来南城门,莫非是枢密院的大臣下了增兵的命令。或许如此,这把守城南的守将并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忽然间这个守将问道:“朝廷派了兵马前来,是来增援的么?”

    林仁肇立马从自己的衣兜里面掏出一副虎符,然后在这个城头守将的面前一晃:“这是调兵的虎符,是陛下亲自给我的,今夜你们辛苦了,我是来接替你们守护城南城楼的将领,你们先去歇息两三个时辰。”

    那守将头,这的确是朝廷调兵的虎符,他见过。今夜他们戍守城口的这些守将、士兵已经全部累了,他也有些累了,正好可以趁着换防之时,回军营内休息几个时辰。

    他并没有起疑,而是按照那个将领手中的虎符那么做了,可见虎符在军队中的作用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原先戍守城头的将领以及士兵们已经全部回去军营休息了。

    林仁肇看着这些队伍已经全部按照他的吩咐去休息了,等到他们的视线不再出现时候,在林仁肇的吩咐下,他便让手下人下令开启外城城门,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随即他亲自与呙彦、马承顺等几个将领骑马去了城外的一处荒地上,又令部分禁军在城门附近严守,以防被发现。

    此刻林仁肇转过头,看着身后高大的城墙,如同虎踞龙盘一般,紧靠石头城,背靠大江,东枕钟山,江宁府如此的一座坚城,短时间内很难被攻破,而那紧密的城门,不漏一丝一毫的缝隙,如同铁公鸡一般,可以经受住敌军的猛烈攻击,幸而林仁肇手上有了调兵的虎符,可以随意调配禁军,要不然攻城要花费更多时间、金钱啥的。

    林仁肇等人挎着坐下良驹,已经出了城门,到了城外。林仁肇抬起头,只见今夜的天空中只挂了一勾残月,又零星地分布着几颗闪亮的星星,微风吹来,甚是凉爽。

    林仁肇看了一会儿,虽然这样的景色看起来十分惬意,不过是在战时。

    他抬头望去,远处城外不远处的秦淮河两岸,驻扎着三国的军队,他二话不,便让士兵们下令开始掏出火折子,放置好烟花之后,随即燃烟花。

    一瞬间,天空瞬间被烟花的花瓣给覆盖了,烟花的花瓣从天空落下,方圆几里外能够清楚地看见。

    此刻,城外,蛰伏在秦淮河岸边的宋军、吴越军以及汉军已经全部看清楚了天空中燃放的烟花。

    这个烟花就是出兵的信,按照指令以及烟花传来的方向,这应该就是江宁府外城城南处了。

    三国将士已经急不可耐,在三路统帅曹彬、杨信以及钱俶的一致命令下,三路合一,大军地朝着城南位置的方向而去。

    一瞬间,骑兵、步兵都井然有序,一旁的将领们并指示中,他们拿着兵器简装轻行,在荒地上,在黑夜中行走前行着。

    大地在有规律地颤抖着,一条条火红的长龙从秦淮河岸边开始出发,一直往远处奔去,若从远处看去这群士兵犹如蚁群一般,甚是密集,宛如在旷野上游动起来,快熟的奔袭,骑兵已在第一时间逐渐地靠近了开了的南城门。

    宋军、吴越军以及汉军已经先后靠近了南城门,随即各自留下一部分兵力戍守城门,其余的士兵则鱼贯而入,往城中各处要道奔去。

    三**队的旗头兵也将象征自己国家的旗帜插在了南城门城楼上,与火红的火把形成一道风景。

    街道上也不知为何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士兵,他们的穿戴并不如唐军那般,步伐、兵器的声响,充斥着整条长街,使之异常喧嚣。已经入睡的唐国百姓也在黑夜中被吵醒,不知外面究竟发生了何事,只见他们偷偷地隔着门缝外面看去。

    让他们惊讶的是,街道上举着火把的士兵的穿戴以及其他兵器佩戴上来看,并不是唐军将士,一些识字的百姓已经清楚地看见了他们旗帜上的字了。分别是宋、吴越以及汉,这让那些百姓有一股莫名的恐惧,看完了外面的一切,家家户户皆紧闭门窗。

    宋军、汉军的军纪倒是严明,并没有发生争抢、掳人、强。奸等扰乱城中秩序之事,倒是吴越国的将士们则去骚。扰城中闭户的百姓以及富商之家,他们一跨入那些百姓家,便行禽。兽之事,惹得百姓天怒人怨。

    曹彬、潘美、杨信、李汉琼、丁德裕等已经去往江宁府皇宫中,林仁肇则在半道之上,见到了吴越国的军队在烧。杀抢。劫以及行奸。淫之事,他目睹这一切的时候,立即策马奔过去,手中的一杆朴刀一挥、一砍杀了几个闹事的吴越国士兵。

    吴越国的几个士兵哆哆嗦嗦道:“好汉饶命。”

    林仁肇并没有同情,他对欺负百姓的兵痞子十分厌恶,接着他拿起朴刀,随即一刀,接着又是一刀砍去,……地上都是鲜血以及几颗滚落正往外喷血的狰狞头颅,几个布衣百姓缩在墙角,看到一个将官出手救了他们,对他报以感激之情。

    “你们不要怕,我已经杀了他们,你们安全了。”林仁肇大吼道,这些人为非作歹、烧杀劫掠,杀了他们算是脏了自己的手,就算日后追究起来,他林仁肇也是问心无愧。

    这个时候忽然间后头的几个吴越国的士兵赶了过来,他们看到林仁肇已经杀了他们阵营中的几个士兵,这几人立即大喊大叫起来,“你是谁?为何随意杀人?”拿出手上的兵器开始砍杀林仁肇。

    林仁肇直言道:“洒家便是林仁肇,他们强抢百姓,淫。人子女,已经犯了军规,我不过是立地处决了罢了。”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