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宋武功-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怪哉!怪哉!我从未见过有如此面相之人。”中年文士喃喃自语道。

    中年文士放下又仔细看了看,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只见那位跟随而来的中年文士忽然从床沿旁站了起来,右手背在身后,头高高地仰起,双眸眯成一条线,从两只眼睛中射出精芒,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蹭的地面起了灰尘。

    “先生怎么样了?是不是……”毕竟事关自己的孩子,赵匡胤有些担心,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做,面上虽然很镇定,可是此时心里七上八下的。

    “我观少郎君之相,将来一定大富大贵!”中年文士拣了一个好的消息言道,另一个就不打算当面说出来。

    这是真的吗?赵氏俩父子心中同时想到。

    “将军不必担心,有些事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事关机密,将军请附耳过来——”中年文士说道,随后赵匡胤连忙附耳过去,想听听他怎么说。

    两人低着头,窃窃私语,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一旁的赵德昭想要凑过去听个清楚,可惜只依稀听到只言片语,不过从这话题中应该知道,两人讨论的主题应该是关于自己吧,莫非是那个人算出了自个儿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

    而此时两人间这样说道——

    “怪哉,此事真如先生所说那样……那就……好吧!我们去前厅内详谈,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赵匡胤被那他所说的一番惊世骇俗的话惊得眼珠都快掉了,之后上上下下地看了自己儿子几遍,然后盯着看了好长时间,接着又笑了几声。

    “不会吧!难道真能看出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赵德昭看着眼前的爹,心里虚虚的,感觉身份被揭穿了。

    赵德昭想试着从两人的谈话中找出一点儿蛛丝马迹,于是乎试探性的问道:“父亲——你们在聊什么?”

    “昭儿,没什么!我和先生有事要去前厅商议事情!”赵匡胤转过头又说,“先生,我已经让府里的下人准备为先生接风洗尘!”

    “老朽多谢将军的款待。”

    “先生请这边走——”

    “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然后两个人去了前厅,赵匡胤屏退了服侍的下人,看了下四周无人,于是连忙关上厅门,两个人坐在厅堂之中开始商议起来。

    “先生请坐!”

    赵匡胤快被憋的不行了,于是乎脱口道:“先生到底怎么样了?”

    “将军莫急,这里不知道有没有棋盘?”

    “不知先生为何要下棋?”赵匡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似的,接着说道,“好吧,我让府中下人赶紧去准备。”

    于是乎连忙招呼下人备了棋盘。

    “将军,你我对弈一局可否?”

    “我的棋艺很差,要甘拜下风了。先生请!”

    棋盘摆在桌子之上,两人间开始准备下棋了。

    却说这边早已设下杯盘,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随后中年术士先执黑,赵匡胤执白,黑先白后,两人都仔细地下着棋子。

    须臾棋毕,赵匡胤惨败收场。

    中年术士此时已有三四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金陵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赵匡胤听罢,手中白子落在了地上,四周用一片寂静,只听到棋子落地的声音,而此时此刻赵匡胤的心中波涛汹涌着。

    中年术士看了一下赵匡胤的举止,笑道:

    “将军莫急!且听老朽慢慢说来……这事情是这样的……”

    ……

    “老朽阅人无数,是不会算错的!将军,此事不宜声张,虽说之前我说过天机不可泄露,但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决计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包括公子身边至亲好友,让其他人知道必定遭杀身之祸。”

    “先生此言,匡胤心中有数,定当谨遵先生教侮!为了我赵家上下的安危,匡胤知道该怎么做了。”

    “将军言重了,将军该以天下为己任,为天下计,老朽相信将军有能力承担一切,希望将军有朝一日挽救天下黎民百姓。老朽区区黔首,代万千庶民谢将军了!”那中年文士语气坚定。

    “先生太看得起匡胤了!”赵匡胤双手抱成拳,鞠了一躬。

    “将军珍重,老朽我该回去了,切记切记!”

    “先生难道不留下来‘帮助’我吗?”赵匡胤希望此人能够留下来助他一臂之力。

    “我府上正好缺一位可以教导小儿的先生,先生不妨可以留下来教导小儿。”赵匡胤尝试着打算让那位中年术士留下来给赵德昭当先生。

    “我已经来到这东京大半年了,看到应该看到的,听到了许多关于小公子的事情,小公子的事情自有他自己会解决,这些事情老朽就不费心了,全凭将军自己的造化。”

    赵匡胤本想追出去的,可是那中年文士的脚力十分迅速,竟然远远落后了一段距离。

    猛然间那位中年文士转头间说道:

    “将军的好意,老朽心领了。只是老朽我淡泊名利,名利对我来说就是浮云。此后路途艰险,将军好些个未雨绸缪、静观其变。将军莫追,有缘我们还会见面的。”话未说完便消失了。

    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今日赵匡胤追……可惜了。

    赵匡胤朝着那人消失的方向看了很久。

    低调才是王道,毕竟现在所处的环境就好像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赵匡胤明白自己的处境,这件事情必须要保密,尤其是东京城里的天子,不能让他人拿着大作文章。

    这晚房间之中只留下赵德昭一人,白天的那个先生出现在了自己的梦中,梦醒之后,赵德昭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已经重生了二次,这次已经是第二次重生后周了,自己拥有超越一千年的知识、见解和二十四年现代生活,再加上还有原来二十多载的日子,自己算幸运多了,如果不是玉佩,自己还回不到原来的世界,只是经历第三世后,牵挂之人多了。

第十九章 韬光养晦待天命() 
“父亲,今日我有件重要的事情向你禀明。”作为赵家的长子也就有承担家族己任的使命,赵匡胤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事情的告诉父亲,也是希望能够寻求解决之道。

    “晚饭之后,来我书房商量——”晚饭之后,赵弘殷将赵匡胤叫到了书房之内。

    是夜,赵匡胤于是乎将白天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五一十、完完整整地都告诉了父亲赵弘殷。

    此刻赵弘毅坐在书房内,一言不发,而赵匡胤站在身边,若有所思地发着呆。

    两人的思绪都同时在一个空间之内——

    众所周知,当今天子郭威曾是是后汉的主要开国功臣,因此后汉汉高祖刘知远重任和宠爱,并且被授予高职。后来,刘知远病重,临死前委托郭威成为顾命大臣。

    但后来后汉隐帝觉得顾命大臣的权力太多,因此开始消灭这些顾命大臣。一年之前的四月(公元950年),后汉隐帝为此下令将开封内的郭威、柴荣和王峻的一切亲属杀尽。

    而愤怒的郭威正在外领兵,闻讯后立刻以“清君侧”的名号起兵。数日内就攻入开封城,刘承祐被杀。郭威首先表面上欢迎徐州的刘贇为后汉皇帝,然而背地里自己却借攻打契丹为借口北上,而他暗地里派手下将刘贇杀死,此后又令自己的军队拥戴自己为新皇帝,并装出迫不得已的模样。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仍然以“监国”之名登基,其后一个月才正式称帝。

    在这个五代十国的乱世,“你方唱罢我登台”,皇帝如走马观花一般换了一个又一个,人命如艸芥一般,何愁自保。后来其子赵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赵弘殷被派护驾出征,在儿子劝说之下倒戈攻汉,促成了后汉的灭亡。而当初赵匡胤也是在郭威的军队之中拥立郭威为皇帝的,经历过拥立皇帝的从龙之功,赵匡胤的一言一行都是极其重要的,有时候在皇帝面前都要毕恭毕敬的,显而易见这样的事情就更加要低调了。

    低调才是王道——

    而赵弘殷生于唐朝末年,已经经历了唐末的藩镇之乱,原是后唐开国功臣,现如今经历了五代中的四个朝代,何况之前三个都是短命王朝,纵观这三个朝代都是武将当皇帝的,而当今大周朝郭威也是武将出生,这真是要命啊——

    自唐朝灭亡之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五代十国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乱象环生的时代。况且这些政权都是些短命王朝,《左传。庄公十一年》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赵氏两代父子都为武将,在乱世之中都能自保,可是家中的妇孺呢,上一次开封的改朝换代就把自己的夫人,儿子,儿子媳妇,下人们都安置到了相对稳定的洛阳老宅之中,可是躲过了一次难道就能躲过下一次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赵弘殷也是明白此道理的。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此时此刻父子俩同时想到了一块上

    此时此刻赵弘殷的眉头紧锁,脸色左右不定,好长时间都坐在椅子上发着呆。赵弘殷不出声,赵匡胤也不出声,两个人就一直僵持在那里。

    “父亲——”赵匡胤作为儿子担心自己的父亲,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了将来而干闹着,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发,赵匡胤不忍心地说道。

    沉寂的局面被打破了。

    “呃!”赵弘殷从错愕之中醒悟了过来,抬了抬头说道:“没事,孩子。父亲老了,有些事情要靠你们了。”

    其实赵弘殷也是知道儿子心中所想,作为一个出生入死的沙场老将,当然是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的。赵弘殷现在已经有五子二女了,其中大儿子、大女儿和小儿子都已经……想到这里都不敢想下去。

    随后赵匡胤说出了一句让赵弘殷欣慰的话,“孩儿当以父亲为重,以赵氏为重!”

    “胤儿你终于长大了。”赵弘殷拍拍孩子粗壮的臂膀,随即感叹道,“孩子你现是赵氏的长子,不愧是我赵氏的好子孙!”

    “父亲言重了!”

    “哎,父亲老了……以后事情就交给你们了……”随后赵弘殷说道:“既然仙人都这么说了,那么说明我赵氏当此天命,我赵氏当光大门楣啊!我们都应该为此时而高兴啊!不过既然如此,以后我赵家当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韬光养晦以待天时地利人和。不过你应该可以给德昭找个先生了,好好教导一番!”

    “父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父亲要学曹操!”赵匡胤拿曹操跟自己的父亲说。

    “未雨绸缪啊!”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谨记,日后当知道怎么做了。至于给昭儿找先生这件事情,孩儿最近一直都在遍访天下名师。”

    赵弘殷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么做也是有心了,匡胤你去把昭儿带到书房内,我有话要当面跟他说。”

    “是,父亲!”

    随后,赵匡胤从书房之中退了出去。

    ……

    赵匡胤把儿子叫到跟前,说祖父当面有事情要讲,随后赵德昭就匆匆跑向赵弘殷的书房,看到赵弘殷坐在书房昏暗的油灯之下,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好似为难事而懊恼。

    赵德昭知道赵弘殷的书房一般人都是不能接近的,基本上在书房内洽谈的都是重要级别的事情,所以对话有些正式。

    哎——看来自己的祖父心事重重,必是一番重要事情要交代。

    而我们的赵德昭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那个算命先生的那一番话彻底改变了整个赵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

    “祖父,您心中可有事情烦恼?”赵德昭等了半天,赵弘殷还未说话,他只好开口道:“祖父必有事情找昭儿,可是为了那日相士之言,不知相士所言是否惊人?”

    一语说完,赵弘殷听了赵德昭所说的话觉得不可思议。

    “这!?你是怎么猜到祖父心中所想。”赵弘殷支支吾吾到,这样更加能够证明赵德昭方才所猜测的正是此事。

    “祖父,有些话可以跟昭儿透露个一二吗?不知那日相士如何说道?”

    “昭儿,祖父正好有事情要说,只是有些话不知道你听不听的明白。”赵弘殷整了整喉咙。

    “祖父,究竟为了何事?”

    赵弘殷的目光注视着自家孙儿,“好吧,昭儿。那神仙说你额头生白虎纹,还是虎中之王,庚金白虎。”

    “祖父什么是白虎,虎王,庚金的?”赵德昭一脸茫然,这什么跟什么啊,听不懂。

    赵弘殷用手捋了捋胡子,顺了口气,“昭儿,拥有白虎,道家言之,‘所谓虎纹,乃相面的一种说法,额头上纹理的走向呈现出来的一种,生有白虎之纹的乃天生的武将,其中以白虎贵之,是为万虎之王’”

    赵德昭被祖父的一番话所震惊,好奇害死猫,他越发想了解这一状况。

    接着赵弘殷又说道:“白虎,主杀,白虎降世必定血流成河,所以上天会讲下劫难,阻止白虎降世之人老有所终。想当年诸葛武侯是何等的惊才绝艳,逆天改命摆下七星灯,想要想上天借得十二年的寿命,可是最终却功亏一篑了,可惜了诸葛武侯的!”

    “然你身健体魄,定然命数已改,将来的事情就不会按照之前那样发展了。所以那仙人亲自屈尊来东京正是为了此事。”

    赵德昭本以为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谁知自己的祖父跟自己说起了什么命理玄学。命理玄学这门学问高深莫测,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了的。如果前世有人跟自己说这些事情,他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可是自己能够被玉佩带回一千多年前的世界来,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听自己的祖父说这个世界上有神仙,可是神仙真的有吗?赵德昭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怎么,昭儿你不相信吗?”赵弘殷抬起头来看了一下自家孙儿。

    赵德昭两只小手不停地在衣袍上扯来扯去,“孙儿觉得此事太荒诞、太不可思议了,不知道此事的真假性。”

    赵德昭又想到那人说的不假,原本历史上赵德昭在赵匡胤驾崩之后却没有继承皇位,皇位被自己的亲叔叔夺走了,之后却被自己的亲叔叔猜忌,最终是自杀而亡的,在历史上也不得善终。这样的结局在赵德昭看来是悲剧的人生,所幸自己早已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赵德昭,有好多事情自己都会提前化解掉的,那么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再也不会发生了。

    哈哈哈,赵德昭此时才觉得自己这个穿越客的光芒,一块心中压了许久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恩恩,许多事情都一目了然的。

    “不过这件事情千万说不得的,如果传扬出去,特别是京城中的那位,对我赵氏一门是灭顶之灾啊!”

    “祖父说的极是!”赵德昭当然知道此事传扬出去造成的后果。

    “这件事情就你,我和你父亲知道,其他人都不要告诉他们!”

    ……

    辞别了祖父,赵德昭独自一人回自己房间了。

第一章 治世计划酝酿中() 
赵德昭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个人躺倒在床上,一直都在思考祖父说的话,还有打算将来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

    前世自身熟读史书,知道每个朝代的历史更迭走向,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出来一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