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蜀地以及淮南等军队将领做好南下的准备,在边境陈兵。
这之后大宋在上海港、扬州港、迎銮镇以及荆湖水军都开始加速训练中。大宋军队已经围绕南唐北境、西境展开行动,准备等金陵城的状况一变,立时行动。
而在采石那边,在唐国水军的每日在水面附近巡逻水上工事等水利之事时,一艘渔船每日在江水水面上以悼亡附近失事渔民为名,而在河岸附近,一个年青的光头和尚每日从采石附近的牛渚山广济教寺出发,以僧人身份,或游玩,或垂钓,或修行等理由乘舟入江以掩人耳目,用鱼竿等测量之物测量江水的深度,记录瓜州和采石附近江水、两岸地质等情况,打算在此铺设浮桥,这样才能宋军就可以在采石附近才能渡江,最度,最短距离地攻占采石矶,围困金陵。
这个计划乃先前樊若水与赵德昭之间商议好的,据说现在金陵局势一塌糊涂,樊若水更要加快测量绘图之事,然后动身去北方将江水测量图稿献给赵匡胤。樊若水的身旁还跟着大宋国派来的几个水部的官吏,自从赵匡胤知晓赵德昭的计划之后,赵匡胤从大宋各地搜罗水利官吏以及调派水部等要员,借李煜驾崩之事前去唐国访问吊唁,暗度陈仓,樊若水对此甚是满意,时不时地将消息递往金陵城赵德昭那边。
这段日子以来,金陵的局势越发混乱不堪了,李从庆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掌握了金陵的局势,可偏偏有人并没有如他的意。
唐国国主灵柩尚未出丧,此刻棺椁已经移到另外一个皇宫殿内吊唁,皇帝的出丧大事甚为繁琐,还需进行一段日子才能完成,而李从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早日登上皇位了,只是碍于礼法,暂时以监国身份总领朝政大权。
之后,李从庆欲要招揽一批武将效力,可是林仁肇已经提前出了金陵城,暗地中又带走他在金陵城的家属亲眷等人,往润州方向扬长而去。李从庆这这心中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林仁肇有些不一样,而且皇甫继勋一直在京城各将领府前监视,之后便将林仁肇的不辞而别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从庆,李从庆听闻之后,大怒,他当下便派了一百人人马在后面追赶,希望将林仁肇留在金陵城,可是他派出的人马在城东北外半道之上却被人斩杀,只余一个漏网之鱼仓皇逃亡齐王府。
九十九人被杀,只剩下一个活口,真是死伤惨重啊,林仁肇此番行为是挑衅还是无视自己的权威,抑或是其他,还是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意图。李从庆大怒之下,立即又派了更多人马出了金陵前去围追堵截林仁肇。
——
润州城,林仁肇已经返回了驻地,而那些李从庆派来的一些人马一时间也围在润州城外,不肯退去,日夜在润州城外盘旋,大声叫嚷着要林仁肇出城。
林仁肇此刻坐于府邸之中,他在想着当下之势,不知如何突围,如何出击?如今润州北隔着一条长江天堑就是扬州了,他从袖口中掏出李煜的亲笔书信以及一块玉佩,现今他手上有了李煜的亲笔书信,只是却不知如何招揽军队,起兵反叛,如何书写檄文,讨贼扶王。
林仁肇坐在胡凳之上,神情显得格外焦躁不安,而一旁的牙将们也在心头暗暗为林仁肇筹划着起事匡扶之事。
就在此刻,忽然间在府邸门口出现三个青衣道士,六条腿开始整齐地跨入府邸门前。
其中一人道:“师父,这就是林将军府邸了。”
“唔,就是这儿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龙凤玉佩()
润州,一座府邸前,此处就是林府的大门口
三个道士打扮之人已然出现在门口,身旁两个青年道士簇拥着中央一个中年道士,中年道士手上多出了一支拂尘,而那个正中央那个道士忽然间抬起头,看着林府门口的两个大字,随即低声开口道:“徒儿们就是这儿了,这次少主要我们来的地方就这儿了,待会儿一些行事务必小心看为师的。△¢,”此人何人就是无庸子,他又转过头,看了看四周的守卫,一共四人。
“为何少主会选择林仁肇作为一个突破口?”安东野以及安德裕二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明白少主的意思,但是少主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二人遂紧紧地跟在无庸子身后,随机应变,以待伺机而动。
就在此刻,门口的护卫立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厉声道:“哪里来的三个臭道士,这里是林将军府,岂容你们胡来。”
无庸子手上的拂尘一抖,故作威严之势,整个身子已然站直了,他抡圆了语调,道:“近日以来,贫道夜观天象,发现金陵上空少了一颗星星,第二日贫道夜观天象之时,那颗星星忽然间诡异地出现在了天上,只不过却比平常时刻黯淡了不少,之后贫道掐指一算,发现金陵东北方向有紫气东来,隐隐约约间有一股王侯将相的气势,只不过那人似乎命中坎坷,又遭受了无妄之灾啊。今日贫道故此一来,乃是发现此林府上下存有一股天生王侯之气,只不过缺少一点……缺少一点物事,故此贫道才来,想要帮助林将军一番。”无庸子语调一指,口气之中全然是冲着林仁肇而来。
那个守将听了无庸子一番话,脸上甚是不耐烦,他挥舞着手上的长戟,顿时将手上的长戟横将过来,挡在无庸子三人的面前,“去去去,你这个江湖骗子,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休要胡言乱语,我家将军可不信道家那一派腔调。”
无庸子一派镇定的表情,那一手拂尘依旧靠在自己的手臂之上人看上去就像是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而他也做一淡定的神情,拱手道:“三无量,贫道以及贫道的徒儿从龙虎山上下来,乃是行一番游历天下,普渡百姓之善事,今见你家将军生平中带有一点祸水,太乙度厄天尊平安相随与林将军,保佑他舟车平安。”
那守将却不依不饶,依旧将他们阻挡在林府门口,而林府门口其余守将也一下围在无庸子三人面前,想用自身的一股气势震慑住面前这三个道士。
无庸子的脸上依旧十分平静,丝毫没有受周围这些守将的影响,只见他微微摇动手上的那拂尘,只轻轻一扇,那拂尘上的丝绦一下子扇中那几个守卫,四个守卫也不知为何,浑身好似没有气力一般,竟然一下子往后退去,仿佛那拂尘被施了咒法一般。
“哈哈,我师父也是身怀窥天之术,方才那个只是小小的惩戒罢了。”安东野脸上的登时现出一个笑容,指着那些守将笑道。
“你——”那个守卫指着无庸子,以及那个堆笑的青年道士,随即他对着另外三个守将道,“他们都是妖道,老二、老三、老四,你们在门口守着,我进去跟将军说一下,赶这些妖道走。”
另外三个守将登时应了一句“知道了”,便一齐地守在无庸子三人面前,六只眼睛瞪着六只眼睛,生怕无庸子这三人再耍甚么妖术。
无庸子三人只是笑笑,并无动作,饶是如此也让老二、老三、老四心中防备着,方才不知为何四人会往后退去,竟似浑身抽去了力气一般。
那名守卫立即赶去厅堂,见了林仁肇,林仁肇适才与一位裨将正商议起兵匡扶之事,正在头绪之上,忽见门口守将进来,便问道:“林毅,有何事?”
姓林毅的这个守卫便将门口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给了林仁肇。
“三个道士?”林仁肇好像在李煜的信函中见到过,他立即拉着守卫林毅的袖子道:“你去将那三个道士请入府邸,我有话要问他们。”
“是。”林毅不明白为何将军会这么一问,但是在润州林将军的话就是圣旨。
林毅已经带领无庸子三人进来了,林毅带无庸子三人到了此处,便转身告退。
林仁肇见人来,登时起身作揖,对着那个正中央无庸子,道:“天师就是何天师么?”
无庸子正视着林仁肇,见林仁肇如此礼待,又见此人骨子内甚是不凡,也抱拳道:“贫道当不起天师二字,我师父才是一代天师。”
“不知尊师是?”
无庸子一道:“扶摇子。”
扶摇子三个字的大名让林仁肇的一双眼睛张得大大的,在无庸子以及他的两个徒弟的身上一直看来看去,最后又不好意思道:“请恕林某人罪过,不知尊师就是扶摇子,道长请这边请。”林仁肇让开一条道无庸子三人坐在软榻上,接着又递过一个目光,那林府上下仆人立时下去准备茶点等物。
“林将军,客气了。”
……二人寒暄了一阵,林仁肇就请无庸子三人坐将下来。
林仁肇不知这三人是否就是心中所言相助的三个道长,而且历来匡扶大业小心谨慎,丝毫不能出了差错,随即他问道:“不知何道长来此的目的是?”
无庸子坐于软榻上,即刻道明来意,“贫道见剑紫薇帝星渐微,帝星又受到周围客星的侵犯,之后掐指一算,居然算是金陵城易主之事,而金陵易主之后,恐怕大唐江山也要受一番苦厄之难,届时黎民百姓就会受那无妄之灾。之后我师徒三人游历大唐之时,又在半道之上遇上一个受伤之人,贫道问及之后,他就将那金陵城的一切事务都事无巨细说明了,贫道一惊一下,也是坚信自己的预测之算,……之后那人又托我来润州,然后今日就有幸见到林将军了。”
林仁肇听了无庸子的一番话,自然是有些将信将疑,他随即问道:“何道长所言非虚即实?只是我想知道那人是否留下一个信物交给何道长了?世间有一句话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道长切莫怪。”
这时候丫鬟们带了一些茶点以及茶水上来。
无庸子猛然一惊,只见他登时从软榻上起身,故作一副慌乱的样子,随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随即从自己的袖口中掏出一块闪耀着淡黄色光泽的玉佩。安东野以及安德裕二人则一直坐在软塌上,配合着无庸子。
林仁肇的眼睛一转,他看着无庸子的动作,紧紧地看着眼前这个物事,只见这块玉佩上雕刻的是凤凰,与那龙形玉佩倒是一对,也是如此的相得益彰。
林仁肇登时也从软榻上起身,他记起一件事,赶紧地也从袖口中掏出另外一块玉佩,随即要过无庸子手上的玉佩,与之合在一起,刚好配对在一起,这其中一龙一凤,各个雕得惟妙惟肖。
这果然就是国主身上的玉佩,而这对凤形玉佩就是周后留下来的。林仁肇心中一激动,他觉得这是上天安排的幸事,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二者合二为一,就是合则利的意思。
林仁肇两手激动地抖动着,看来这是天意,只是方才他对无庸子的来意有些怀疑与猜忌,现下他已经明白无庸子师徒三人到林府的来意,只见林仁肇不好意思,略表歉意,道:“方才是林某人的错,既然误会已经解除,不知道长何可否会按照国主信函中那样来?”
无庸子正视前方,对着林仁肇掬起手道:“既然国主有难,大唐江山有难,身为子民也该为这天下随时准备现身。”
林仁肇激动地拉过无庸子的手,抱着他的手激动道:“一切就有劳道长了。”
无庸子的脸上依旧是淡淡的笑容,只是他这心中甚是惭愧,林仁肇说到一切有劳自己,可是自己此一番行程并非匡扶唐国的江山而来,这不过是林仁肇的自作多情,赵德昭的计策以及李煜的被人要挟罢了。
“是,林将军。”安东野以及安德裕也在一旁道。
林仁肇甚为高兴,他随即命仆人给无庸子师徒三人接风洗尘。
“林将军,不好了,城外有一支军队而来。”忽然间一个裨将从林府外急匆匆跑过来,边跑边喘气道。
林仁肇一听,眉头一锁,立时问道:“林荆门,你可知那些军队是以何人为帅,又是何人所派?”
裨将林荆门立马回道:“是……齐王派来的。”
“齐王?”林仁肇心头一惊,看样子齐王李从庆已经知道金陵城内林府成为一座空府了,而且李从庆还派了军队前来,这是要兴师问罪么?
林荆门复又想起,立马又道:“林将军……那些人还说林将军犯上作乱,居然未接诏就擅自离京,之后又在半道之上杀了朝廷派出的军队,齐王这才大怒,是以……这才令人率领军队围困在润州城下。”
林仁肇一张脸已经气得感觉像是渗出了血一般红,他嗔怒道:“哼——真是可笑,林某人何时半道伏击,这不过是齐王的措辞罢了,他这是怪我擅自离京,不过林某人也不是被人拿捏的软柿子,这齐王居心叵测,又暗中勾结皇甫继勋等大臣,伪造郑王谋逆的罪责,又假意火烧皇宫,以移花接木之计伪造国主被火烧死。”
林荆门反问道:“要不要让末将?”
林仁肇不知为何,当下就问一旁的无庸子,他觉得无庸子他们心中或许有所计策。“”
无庸子见林仁肇一双眼睛射了过来,即刻转过身子,拱手道:“既然林将军心中早有计策要匡扶国主,那么就一定做好了准备,而贫道觉得将国主未死的消息传扬出去,一定会引发轩然大波,到时候也可以让一部分人站在林将军这一面。”
“道长所言甚得我心,既然如此,林荆门你就带些人马过去,好好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
“是。”林荆门当下就退去,点将点兵去了。
……
ps。皓月是在纵横网发文的,其他地方虽然有皓月的文章,可是票以及打赏都拿不到,皓月这才撒泼打诨,求收藏,小赏一下,皓月已经被人家给追上了,并且超越是一种痛苦,求帮忙啊。皓月拜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润州军VS 禁军()
“林将军,他们都在城楼不远处。。。”此刻润州城西城门大开,一千人马瞬间从城门口子内冲了出来,为首一个人穿着白袍,手上拿着一柄长枪,此人就是副将林荆门。
他策马前驱,指挥军队在城门口站定,随时伺机而动,此刻前方地平线上,几十骑加上几千步卒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厮杀的状态了。
林荆门意外地发现对方竟然没有使用投城等器械工具,并不是攻城,而且也并没随身携带弓弩兵,更多的只是步兵。
润州军与李从庆控制的禁军开始对阵中,此番统兵之人乃是唐国大将军皇甫继勋。皇甫继勋虽说是唐国大将军,可是这统兵打仗以及训练士卒并非擅长,他不过是个兵二代,仗着其父皇甫晖的功勋才担上此职。是以皇甫继勋仗着这边都是禁军中人,认为禁军的实力乃是唐国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因此他这次只带了五千禁军兵力,他似乎对禁军的战斗力十分满意。
皇甫继勋的一双眼睛在润州守军队列中扫视着,却并未见到林仁肇,皇甫继勋便呵斥问道:“尔等何人,为何不见林仁肇?是不是那个林仁肇贪生怕死,不敢与我禁军为敌了?”
“笑话,林将军岂非是那样的人,对付你一个区区小卒子,劳烦不了我林将军的大刀!”润州军先锋将领为林荆门,是林仁肇身旁一个裨将,虽然只打过一些小战,可是人家那可是实打实拼战出来的,此刻他听见皇甫继勋的一番话,便策马驱使上前,一人一马仅仅离皇甫继勋一丈远,“皇甫逆贼,你率的是何人的兵,奉的是何人的命令,拿的是何人的俸禄,效忠的是何人啊?”林荆门一连几个反问,字字铿锵,如铜钟掷地一般,发人深聩。
皇甫继勋的一张脸有些微微泛红,在对着对方一个年轻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