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少- 第10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早朝的意思,且不说玄世璟如今的官职没有必要非要往含元殿去跑,就说文学院现如今这般瞩目,玄世璟到了朝堂上,就算杵在官员堆里不动弹,估计也有不少人要看着他吧?

    而且,国子监的官员脸面往哪儿放?

    文学院与现在的国子监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一样教导学生的,干嘛闲着没事儿斗得你死我活?那还像个书院的样子吗?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所以玄世璟这段时间就避开百官的视线吧,免得大家都尴尬。

    所以早朝玄世璟是没去的,估摸着早朝正进行的时候,玄世璟进了宫,直接去了后宫门口,让后宫之中的太监帮着到李二陛下面前禀报了一声。

    原本李二陛下就是要召见玄世璟的,因此得知玄世璟已经到了的时候,就让太监带着他到寝宫去。

    玄世璟再见李二陛下的时候,也看出来了,李二陛下的精神头的确比以往见到的时候好太多了,这说明这小半年的调养是很有效果的。

    “臣参见陛下。”玄世璟来到李二陛下面前,恭敬行礼。

    “免礼吧。”李二陛下说道:“朕听闻你昨日便进宫了?”

    “是,臣到长安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臣原本是想今日再进宫来着,只是太子殿下已经派了人在臣的家门口等候了,臣也就随着他来了。”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玄世璟这么说,也表明了说昨天下午时间太晚,虽然进宫到了宣政殿,但是没有到后宫这边来叨扰他。

    “那么,承乾已经将事情告诉你了?”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虽然在后宫之中修养身体,但是东面新罗和倭国蠢蠢欲动,还有西面吐蕃不安好心,这对大唐来说可是大事,容不得李二陛下不去操心。

    因为一旦有动静,那就是两头开战。

    “是,殿下已经与臣说过了。”玄世璟说道。

    “当初朕记得你与朕说过,可是惦记着倭国的银矿呢。”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丝毫不担心大唐要是打仗会打输,只是想起了以前玄世璟与他说过的货币改革与贵重金属金银的事情,现在大唐已经推行了货币改革,虽然有台州运送过来的金子在国库之中做根基,但是听到大唐的邻居竟然有一座银山,李二陛下会不心动?

    这不现在,机会就这么来了。

    李二陛下心里可还惦记着这回事儿呢。

    “是。”玄世璟应声道。

    “那对此,你怎么看?”李二陛下问道。

    这问题问的与李承乾问的一毛一样,难不成李承乾没有将昨天他们在宣政殿里的谈话告诉李二陛下?

    “臣与三省的几位大人看法一样,暂且按兵不动,继续着人深入打听消息。”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闻言,点了点头,笑道:“嗯,倒是稳妥。”

    不过,显然李二陛下对于这件事情,也有自己的打量,或者说,他想借着这件事情,去证明一些什么东西。

    “大唐已经有好些年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事了。”李二陛下说道。

    收了台州,那算是玄世璟和刘仁愿之间的小打小闹,算不得大阵仗,自过了贞观十年之后,最大规模的战争就是平了高句丽和百济了吧,调动到熊津那边的军队,水师加上地面上的部队,多达十五六万人。

    若是大唐双线作战,东面打新罗和倭国,西面对付吐蕃,投入进去的军队,估计又是十几二十万,即便实际上用不到这么多人,声势也要压上去,气势很重要。

    “臣倒是觉得,大唐文武兼并,这是好事,若是太平的日子过久了,反而消磨人。”玄世璟说道。

    “是啊,再骁勇的人,志气被太平的日子消磨没了,到最后也只是趋于平凡,大唐也是如此。”李二陛下也是半生戎吗,马背上厮杀出来的皇帝,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璟儿,若是这场战事,朕不过问,不参与,完全交给太子,如何?”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不着痕迹的挑了挑眉,李二陛下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战争关乎到国家的面子里子,关乎到朝廷,关乎到百姓,这是天大的要事,玄世璟觉得,若是真的打起来,陛下的日子断然不会像现在这般悠闲了,但是陛下竟然说要将这场仗,交给太子。

    这场战争,到底是决定了什么?

    决定了新罗和倭国的国运?决定吐蕃的命运?还是在决定大唐的命运?

    李二陛下如此说,玄世璟也只能往这方面去想。

    李二陛下已经大半年没有参与朝中政事了,虽然都知道,但是并未出手搀和,而是由着李承乾去解决,去处理,连这一次大唐东面西面一起涌过来的危机也是如此,要让李承乾去解决。

    而且,现在在玄世璟面前单独提这个,玄世璟也在想,是不是现如今陛下与太子两人的位置,将会在即将到来的战争结束之后,做一个转变呢?

    李二陛下要为太子“正名”?在这次事情结束之后,李承乾就要彻底名正言顺的坐在他现在所坐的那个位子了?

    那李二陛下呢?李二陛下可不是李渊呐。

    “陛下对太子有信心,太子若是能够处理得完美的话,那臣为陛下贺。”

    李二陛下不明说,玄世璟也不明着回应,多说多错。

    对于玄世璟的话,李二陛下也没有多说,只是拍了拍玄世璟的肩膀,嘱咐道:“好好辅佐太子。”

    “是。”玄世璟应声道。

    李二陛下越是这样语重心长的嘱咐玄世璟,玄世璟就越是觉得,李二陛下这是要有动作了,至于要有什么动作,得等到战争发生,打完之后才能明确的看到。

    而现在,周围也仅仅是蠢蠢欲动而已。

第九百六十五章 殿试() 
这次李二陛下召见玄世璟,也只是在向玄世璟表达一个什么隐晦的意思,或者说,不仅仅是向玄世璟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三省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深得李二陛下信任的要员,应该也已经见过李二陛下了,而李二陛下的这意思,也应该跟他们说过了。

    出了李二陛下的寝宫之后,玄世璟仔细琢磨着李二陛下说的话。

    越是琢磨,心里就越是觉得复杂。

    或许一旦这场仗打完了,大唐可就真的要变天了。

    且不说李二陛下表达个玄世璟和宫中的几位大臣的意思,玄世璟在长安城住了两天之后,宫中由李承乾亲自监考的殿试也要举行了。

    庄子上中了进士的学生也早就收拾好了行囊,提前一天来到了长安城等候着了,晚上住在了长安城的客栈之中,一大早就上了顾好的马车,从所住的客栈,穿过小半个长安城,一直路过大宁坊和长乐坊,到了长安城北面的丹凤门。

    穿过丹凤门,就进入了大明宫之中。

    中了进士的这四十多个人,家中父母为官者有,亲戚为官者有,但是这四十多个人,皆是第一次进入大明宫之中,到了丹凤门门口的时候,就已经被五门道所震撼,穿过丹凤门,见到了高耸的宫墙之中巍峨壮阔的宫殿之后,心中更是一阵激荡。

    殿试的地点就在整个大明宫最大的宫殿含元殿之中举行,为了今天的殿试,早朝都是早早的结束掉了,早朝结束之后,含元殿之中的太监们便将殿中收拾妥当,而后搬来了软榻书案,布置妥当。

    考试的题目是李承乾出的,定下考试的日子之后,李承乾就捉摸着这次殿试的题目了,在考试前的两天,将题目拟定好,封装起来,搁置在了宣政殿之中。

    现如今李承乾是一直住在宣政殿里的,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试题还能被泄露出去,宫里恐怕又会死不少人呢,而且,在李承乾的眼皮子底下拿试题,哪儿有这么简单。

    考生进了大明宫之后,就被宫内的侍卫引着到了含元殿外,再由等候在台阶下的太监,引着他们从一侧龙尾道上了台阶,绕了半圈儿,这才来到含元殿的殿门口。

    随后便是在殿门口等候了。

    李承乾已经在含元殿之中稳稳的坐着了。

    少顷,宫中钟声响起,含元殿外的太监便引着进士们走进了含元殿之中。

    考生的座位是随机排列的,殿中的太监看过考生的名牌之后,再带着他们到相应的位子坐下。

    进士考生就只有四十多个人,人数并不多,含元殿也足够大,大得都已经有些空旷了,四十多张书案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殿中,之间相隔的距离可不算近。

    要知道含元殿可是正月举行大朝会能够容纳上千人的宫殿。

    “诸考生,拜。”

    考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之后,并不能直接大咧咧的坐下去,李承乾还在上首呢,好歹是太子,又是监考人,礼数得进行完,才能开始考试。

    随着李承乾身边的太监临安的高声唱喝,诸多考生拱手躬身行礼。

    “坐吧。”李承乾目光扫过殿中的考生,出声说道。

    “礼毕,坐。”

    考生这才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发放考题。”李承乾下令说道。

    “诺。”临安应声,而后示意两侧的内侍,将誊抄有考题的纸张,一张一张的发放到考生的书案上,考生需要在这些纸张上答题,时间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时辰。

    也就是说,李承乾要在这里坐着,或者站着,或者溜达着,三个小时。

    这会儿的玄世璟在工学院,李泰也在工学院,两人这两天一直在工学院盯着学院里的人将活字印刷给弄出来呢。

    最简单的是用陶土先烧制上一套出来看看效果,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之后,玄世璟才提议,换一种材料。

    比如说,铅。

    用陶土很简单,但是用铅的话,技术方面的难度增加了可不是一点半点儿,但是无疑,用铅制成的活字,比陶土烧制出来的要好用,印刷出来的字迹也更加清晰,清晰到让人感动。

    “很显然,虽然铅字做起来麻烦,但是比陶土烧制出来的字,更耐用,制作成本高,淘换率低。”李泰看着桌子上放着的陶土字和铅字样品说道。

    “我是更倾向于铅字了。”玄世璟说道:“方方正正的,比陶土烧制出来的要整齐一些,印刷成书的话,效果就能看出来了。”玄世璟说道:“以前的雕版用的是木头,木头作为材料,也可以试试。”

    李泰点了点头,陶土烧制最为省钱,木头雕刻,为中等,质量最好的铅字,最贵,但是也最耐用。

    “这样的话,书籍的印刷是用什么样的活板,就取决于那些印刷商人了。”李泰说道:“到最后,价格也取决于他们。”

    “铅活字的话,书院这边可以做几套,反正太子殿下专门拨调了钱款,一套送进宫中,宫中不是也有专门印制书籍的地方吗?”玄世璟说道:“在这方面,宫中可以出些力气,另外一套留在工学院,至于剩下的,魏王殿下,有没有兴趣开一间印刷坊?”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来?”李泰指着自己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是啊,有钱赚,而且,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好事,不然你以为,太子殿下为什么会这么上心这件事儿?”

    “为什么是我?”李泰无奈笑问道。

    这活字印刷引发出来的东西,李泰也能猜测得到,至于人选为什么是他,李泰觉得,他人好好的在王府里坐着,结果一口大锅就砸他背上了。

    “谁让你府上有文学馆。”玄世璟说道:“不过这件事的不好的地方,我也知道,世家们要发难,估计除却朝堂上太子那边,接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你这个协助的王爷了。”

    “好吧,活字印刷的事情,即便是本王不接管,这利益也会落在旁人手中,而这东西是学院这边弄出来的,本王怎么都是躲不过的,既然这样,干脆把这点儿利益吃进本王自己的口袋里。”李泰说道。

第九百六十七章 活字() 
“嗯,就是这个道理。”玄世璟说道:“而且,事情也不会像咱们想像的这么糟糕,还有其它呢。”

    “什么其它?”李泰问道。

    “活字印刷的技术,铅字是给殿下你了,不是还有木字和泥字嘛,长安城的商人多如牛毛,干这行的书铺也有,到时候,印刷作坊也不仅仅是你魏王殿下一个人,若是世家针对此事发难,他们要把整个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关中的印刷作坊都给连根拔起?是真不怕天下读书人唾骂他们?”

    “说的也是,这么说来,反正利益这一块儿,是不会有人动了。”李泰笑道。

    这也算是一点儿好事儿吧。

    天下熙熙攘攘,为名为利,这样一件事,名利都占了,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身为皇室中人,本就不会与世家站在同一处的,又怕什么得罪人。

    自己的皇兄亲,还是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世家亲?

    “对了,作坊开起来之后,先给庄子上的书院印上几批书,急用。”玄世璟笑道。

    既然有这门路,何不给书院找些便利,也方便方便书院的学生,这样一来,最先受益的,就是庄子上还在读书的学生了,因为读书的成本可就降下来了,虽然对于书院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家里来说,还是能省则省的。

    在一个学生身上,可能这笔钱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庄子上的书院,有多少学生啊。

    “你啊。。。。。。”李泰见玄世璟又想到庄子上的书院去了,无奈一笑,说道:“成,以后作坊起来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先尽着你书院那边,不过这活字的费用,作坊那边就无需给工学院了吧?”

    “这些东西可都是工学院的学生不辞辛劳弄出来的,你堂堂一个王爷,忍心克扣人家这点儿钱财?”玄世璟反问道。

    李泰摆了摆手:“得,本王就应该拿了东西直接走,就不跟你提这事儿,还能省下一笔银子呢。”

    “那殿下您可想多了,好歹您是工学院的院长啊,怎么能损公肥私呢?这可是拿着学生们的成果去赚钱,这钱您赚得要是觉得踏实的话,那就不用出这钱。”玄世璟笑道。

    李泰笑了笑,这点儿钱,他堂堂一个魏王还是出的起的,方才与玄世璟,两人之间也不过是些玩笑话罢了。

    “一开始原以为你提出来的这个活字印刷会有多难呢。”李泰笑道:“这么一试验,也不说难,只是为何前人未曾想到呢?”

    “缺少探知的精神啊。”玄世璟说道:“再就是朝廷不重视。”

    对于这个,工学院的学生已经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了,只是不管是思维还是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书院的学生一代一代的进来,一代一代的离开,前人为后人打下基础,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一边巩固一边开拓,这才是工学院存在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大唐培养优秀的工匠。

    其实中原大地的百姓,从来都不曾停止前进过,至少在明朝,他们都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只是后来满清入关之后,一步错,步步错,一直到西方的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

    可笑的是当权者在被大炮惊醒之后,仍旧以为这是在做梦呢,觉得自家国祚绵长。

    “朝廷不重视?”李泰问道。

    “是啊,你觉得,朝廷重视工匠吗?重视工匠们弄出来的东西吗?”玄世璟笑道:“朝廷对于工匠的奖赏制度,王爷不会不知道吧?”

    李泰点了点头:“这我知道。”

    “所以呢?民间的工匠,费劲巴力的弄出新的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