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示弱以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的老祖先就交给了他们的子孙兵法之道无外乎于心,俄国人的祖先在二千年前应该与欧洲的大部分人的祖先一样在摘树叶吃,他们的祖先只告诉了他们蘑菇有毒,吃了会挂掉所以俄国人倒霉了

    同样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上海虽然是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但是上海的面积却小之又小,甚至比不了后世的一个区,这使得守军在上海可以从容的修建起一道梯形防御体系,将上海保卫起来,陈家行镇就是整个防御体系的锋面,也是最坚固的地方,而左家滩这个后世早已被人遗忘了许久的地方,就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所在,其阵地之后就是至关重要的炮兵阵地,从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到七十五毫米野炮,在到最新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第九师守上海的本钱可以说全部都拉了出来,此外还有黄浦江上的十一艘装备的两门一百毫米克虏伯舰炮的平安级炮艇,这些炮艇也随时可以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俄军的步兵穿着短皮靴,踩在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步伐整齐统一,可以说在克里米亚战争时候这是俄国人经常使用的斜列线战斗队形,但是自从美国内战与普法战争中机枪被大量应用,俄军已经不大实用这种密集的队形了,虽然这种队形会对敌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但是一旦遭到敌军机枪的扫射或者炮击的话,惨重的伤亡就不是任何一个指挥官所能够承受得了的。

    所以俄军的密集队形很快散成了散兵队形,一个波次与下一个波次之间间隔的距离为二十公尺左右,开始是踏着鼓点的慢步,随即鼓点变得越来越快,俄军步兵的步伐也就越来越快,在战线之后的战壕里面,四千多名哥萨克骑兵在拉着他们心爱的战马等待着,一旦步兵寻找到了敌人防御的弱点,他们的任务就是如同旋风一般的冲杀过去,在敌人的头上高高挥起哥萨克的战刀。

    俄国人可以说并不笨,从第一次维列多夫司基在常熟白日发动了一次动用了二个步兵团大约四千人的试探进攻后,俄军就在也没在白天攻击过中华帝**队固守的阵地,因为俄军发觉黑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天然良好的掩护,在夜晚对方机枪的准确度会降低很多,而且连续的射击使得敌人的机枪很快过热或者发生故障,于是夜晚成了俄国人的朋友,他们白天喝酒唱歌,夜晚进行战斗

    这是属于中国的月亮,你们的在俄国留下了一大片尸体的俄军惝恍的败退下去,在俄军进攻最为猛烈之际,躲在乌云后面的月亮竟然奇迹般的出现在夜空,昏白的月光洒满大地,将进攻的俄军映得一清二楚,在工事暗堡内的中华帝国守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有火力地毫无保留的同时开火

    机枪喷出的长长火舌让端着望远镜的观战的维列多夫司基的心咯噔一下,原本接着战火他隐约能够看清前沿的情况,但是月亮突然的出现,维列多夫司基就知道要大事不好,果然,短短几分钟内,俄军之前做的一切努力全部付之东流,溃败下去的官兵不时被对方的流弹击倒毙命,短短的几分钟,维列多夫司基最少损失了一千五百人到二千人

    “该死的月亮”维列多夫司基嚎叫着向月亮挥舞了一下手臂,然后无奈的对马戈洛夫道:“下次进攻你亲自去组织,他们整个防线不可能都拥有如此之强的火力,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派你的部队上去寻找对手的弱点,只要你们找到弱点,剩下的事情哥萨克骑兵会帮你料理一切的”

    马戈洛夫微微有点犹豫,因为他手下的军官们并不信服他这个靠女人爬上去的家伙的乱指挥,维列多夫司基见马戈洛夫犹豫,于是当即一脚踹了马戈洛夫一个跟头,怒骂道:“你这个混蛋,我在跟你说话要快明白吗?我们每晚一分钟攻下上海,林海疆就有时间运走金子和银子,还有那些物资,运来的更多的是军队,明白吗?我们需要速战速决,如果下面有不停指挥的,你直接枪毙他,不用告诉我”

    掌握到了生杀大权的马戈洛夫一脸狰狞的离开了维列多夫司基的指挥部,维列多夫司基其实也并没真的以为今晚能够突破上海的第一道业是最后一道防线,他现在只不过不愿意再待在对方的炮火射程之内,一想起马戈洛夫的姐姐伊莉莎,维列多夫司基就浑身干劲十足,如同一只发了情的老公牛一般。

    俄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击失败之后,足足用了二个小时才组织起来第二次进攻,马戈洛夫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挥舞着他带血的马刀,叫骂着他的部属,催动他们迅速进攻。

    在进攻前俄军也以猛烈的炮火轰击了守军阵地前沿,看似好象是在为步兵清理地雷和铁丝网一般,其实双方都非常明白,因为俄军所装备的老式闭门后装火炮射程的关系,所以俄军无法有效炮击中华帝国守军阵地,如果进入其的火炮射击,就等于进入了中华帝国的七十五毫米野炮的有效精确射程,那对于俄军炮兵来说就等同于自杀。

第二百三十七章帝国元首师(上)

    第二百三十七章帝国元首师(上)

    (由于之前的错误,章节的序号无法修改,实在抱歉了,但是内容还是连续的以上不在千字范围之内)

    不过让俄国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步兵发起重点攻击后不久,黑夜中就响起了尖利的呼啸声,这些炮弹竟然没落到东奔西跑躲避炮弹的步兵头上?就在俄军诧异中华帝国炮兵的准头如此之差的时候,他们的炮兵阵地上绽开了美丽的死亡花朵,虽然每一次闪光都是那么夺目美丽,但是却没人能够有心情感受那死亡的美丽。

    俄军的炮兵阵地成为了一片火海,殉爆的药筒,浑身是火哀嚎的士兵,横飞的弹片与从天空中落下的土石甚至是内脏和残肢断臂混杂在一起

    马戈洛夫不顾一切的催促着部队进攻进攻端着步枪的俄国人如同一只只笨拙的北极熊一般,他们是天生的好靶子,他们摇晃的身影在准星与缺口之间晃动,帝国一型通过机枪倾斜着弹雨,黄橙橙的弹壳带着硝烟噼啪的掉落在地面上,很快,一条弹链打完,第二副射手忙着更换弹链,第五副射手则忙着给水箱加水,并在一旁不断用扇子用力扇着,以免腾起的水雾影响射手的瞄准。

    相对通用机枪的射手来说,戴氏一型轻机枪的射手就显得危险多了,如果在全封闭的堡垒工事中还好一些,如果在半开掘或者敞开式的工事中,每一次换弹副射手都得将身体探出工事一些,这也是轻机枪副射手频频伤亡的主要原因。

    真实的战场不同与影视作品中机枪射手自己更换弹夹拉动枪击,为了保持火力和射手的射击秒准线和持续不断的观察,副射手就必须独自完成上弹复退机柄归位的任务,在密集的交火中,人的生命的无比脆弱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的那一颗子弹会要了自己的命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拼命的向敌人倾泻子弹

    终于,俄军在第二主体工事与第五主体工事的结合处找到了所谓的弱点,几次突击都被压制在距离阵地战壕十米不到的小斜坡之下,所谓的死角不过是连续炮击连成一片的弹坑形成了射击死角,守军几次试图用手榴弹将俄军赶出去,十几名投弹的士兵都相继被击中,虽然成功几次将俄军炸了出去,但是已经意识到了凹地重要性的俄国人发了疯的一样继续涌入,并试图从哪里继续发起进攻

    已经是急不可待的马戈洛夫立即命令传令兵给哥萨克骑兵发信号,他们要的突破口找到了,并马上就要打开突破口了

    或许在中文里立即、马上的含义与俄文不同,受到了无比鼓舞的哥萨克骑兵将战马纷纷从地上拉起来,翻身上马,手持转轮手枪直接开始冲击,五百公尺的距离步兵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时间才能运动到一百公尺内的攻击发起距离,虽然途中不断有人中弹摔倒,但是步兵始终能够保持一个节奏的步伐进攻。

    而骑兵就不同了,他们如同一阵旋风一阵,阵阵急促的马蹄声,骑兵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夹杂在一起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多大六个团的俄国步兵,可以说俄军投入的兵力已经是陈家行镇这个大月牙型防御主体工事战场的最大容纳数量,俄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左家湾进行牵制进攻,而陈家行镇采用波浪式进攻,用密集的冲锋攻击队形一举取得突破。

    徐仁达与黄胜志几乎同时放下了望远镜,因为望远镜中到处都是俄军进攻的一群群身影,前面更有哥萨克骑兵如同惊涛扑岸一般的冲击。

    徐仁达与黄胜志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徐仁达转身对通讯副官道:“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二个基数,七十五毫米野炮五个基数,各迫击炮群自行掌握,命令左右两翼的隐藏暗堡**叉火力开始射击

    这个半月型防御体系实际上是林海疆自己设计的,当时很多人都提出反对,因为探出去的防御体系虽然拥有二百六十度的各种射孔,但是比较孤零零的延伸出了二百公尺的距离,如果一旦被敌人侵占进入的话,敌军会沿着坑道进入主体防御工事,与俄军进行坑道战显然很不划算。

    不过林海疆依然坚持如此设计施工,因为林海疆曾经看过一部关于机枪的科教片,一战中英军遭到德国大屠杀的经典战役中,德军就是使用的侧射火力布置,因为使用二百五十发的弹链,从正面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射手射击固定的气球,命中率不过是百分之十一不到,而在侧翼射击的话命中率会到达百分之九十六左右,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比例。

    而且林海疆还准备的是双向交叉的侧射火力,陈家行镇原本就是一个故意暴露出的突出部,一个示敌以弱的屠杀场,为了南京的血债,林海疆认为俄国人也应该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陈家行镇的整个防御正面为…三公里,这才使得俄国人能够投入他们认为足够多的兵力用来突破,否则撞了几次壁之后,俄国人就会换一个方向在做尝试。

    不过林海疆还是低估了维列多夫司基的顽固和马戈洛夫的愚蠢海上的外围炮声震天,即便在杭州也能望见远方夜空如同晚霞火烧云一般的场景

    林海疆将一支点燃的雪茄交给了李安民,转身对身后的刘泉思、徐大伟、沈成文、冯敬斌几个军团长道:“有抽烟的没,自己拿,别客气”

    几个军团长都非常羡慕的望着元首给亲自点烟的李总长,但是也只能是羡慕而已,李安民的资历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拟比的,李安民几乎参加了帝国所有的陆上、海上的大型战役,在其中很多战役中可谓颇有见地,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战略、战术意见堪称中华帝**界第一人,如果不是展阳的横空出世,很多人都以为李安民会稳坐副元首之位。

    与其元首天马行空般的思路,可以说帝国中很少有人能够跟得上元首的思路,帝国总参谋部的参谋官们最多的事情就是分析元首的战略,似乎每一个战略都那么的神奇,甚至连模仿都很难模仿?因为其中参杂的运气、时机等等重要因素展阳就是一个非常的例外,他基本能够跟上元首在海军方面的思路,这也是展阳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林海疆望着夜空深沉对刘泉思道:“别担心你的第二军团所部,你不能总把他们捂在手心里面,帝国需要的是能够东征西讨的战将,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就是好将领身为将领,帝国的利益就是你们的最高准则,为了帝国与民族的利益,在你们的眼中不应该有任何世俗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一切以帝国利益为最高利益”

    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军四个军团抵达杭州的秘密守不了多久的,所以我决意不等张伟的二个炮兵旅,拟定于月22日对上海外围俄军以及江阴之北洋新军各部展开全面攻击,一战彻底给予北洋新军三镇与俄军主力以歼灭性打击,各位请记住,我要的是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

    在场的人都是帝**官学校毕业或者多次进修,他们自然明白歼灭战的含义,要消灭敌人至少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机动兵力与有生力量,才能算得上是一场歼灭战,要对敌军大兵团进行如此规模的歼灭战,可以说是中华帝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在敌我步兵机动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去对敌实施歼灭战,其难度可想而知李安民望着林海疆犹豫了一下道:“元首,难不成你真的想关门打狗?直接派部队去占领常州?您要考虑好啊清军左宗棠所部距离南京已经很近了,我们被派去关门的部队很可能会腹背受敌,这是一步险棋啊大部队穿插容易被敌人发觉我们的意图,而小部队却又没有战略价值,即使穿插到位也很难守住,最多只能是一个师的编制,孤军深入敌后乃是大忌啊如果一旦全军覆没,那么对我们的士气将是一个重创”

    林海疆微微的点了点头道:“所以派出的就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帝国统帅部直属军团,帝国陆军第一师元首师”

    “什么?”李安民等几人几乎同时惊呼一声中华帝国统帅部直属军团拥有四个标准师与二个特别师,是帝国陆军中的一个特例,其的第过陆军第一师的番号就已经是多少部队所羡慕的对象,尤其当这支部队在未立任何战功的情况下被冠以元首师之荣誉称号后,可谓是盯着巨大的压力,毕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山地步兵第一军团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而元首师只有其中一个旅参加过宁乡大血战,可谓名非实质,所以对于将这样一个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此次战役成功与否的任务交与这支百分之四十五为新兵的部队,在场的众人都有些迟疑。

第二百三十八章帝国元首师(下)

    第二百三十八章帝国元首师(下)

    夜色之下的林海疆显得非常的镇静,李安民知道一旦元首决定了的事情就不容别人插嘴,在场的比较失望的就要数刘泉思和徐大伟了,刘泉思有一个第十一步兵师在苏州,正好前出,而徐大伟有四个整师蓄势而发,冯敬斌与沈成文虽然跃跃欲试,但是他们的资历还尚浅,部队也没有打这种硬仗的准备,所以也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希望元首突然灵光一动,如同当初破格提拔他们一样,但是他们也清楚,有统帅部直属军团在,硬仗他们捞不着什么,元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尖刀要用在敌人的要害。

    林海疆看了看表道:“方国华已经出发一个多小时了吧?我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完成此次任务。”

    而在杭州城外大约十公里外的一条人迹罕至只有挑夫经常走的小路上,方国华骑在缴获至英国人的西洋大马上,正在催促补给大队的骡马队加速前进,可以说元首师的荣誉称号把方国华害得不轻,他现在成了帝国全体师级军官的公敌,每个人都憋了一口气要超过他,越是这样方国华就越不敢有丝毫放松

    帝国元首师有战斗官兵九千六百余人,后勤一千二百余人,临时加强了二个迫击炮营,全师共计一万二千余人,由于此番穿插敌后的任务具有特殊性,所以方国华携带了大量的骡马驮运弹药,方国华非常清楚帝国陆军凶猛悍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先进的武器,如果这些武器没有了弹药,那么就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了

    方国华紧张的看了看表,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至关重要,常州大概有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