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元至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鸿元至尊-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掖国士兵负责四关守备,‘猎狼军’先一步赶往巴陵国和尚城国交界的联军大营,‘天启军’因为要赠马给张显,所以晚走一步,他们去巴陵国联营,其主要任务是防御。

    如果晋阳侯不是突发奇想奇袭武陵城,巴陵国、巴蜀国和纵掖国是以防御为主,这是巴蜀国国王的意思,他们不想同秦国直面冲突,防御策应,起着牵制秦国的作用。

    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秦国并不清楚他们的意图,必然留下大军防备,万一在关键时刻,他们出手捅他们一刀,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张宇没敢朝国主的面,大杀四方爽了后,见大局已定,就带着自己人溜走了,只留下徐茂才应付了事。

    送张显回顺仪城的还是先前那些水军,在路上龙辛坊下船回了设在武威国的联军指挥部。

    虽然擒获了晋阳侯,但是大战并不等于就此结束了,需要等秦皇的反应。

    不过因为晋阳侯这个人质,联军从开始的被动,而现在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别小瞧了晋阳侯这个人质,他可不是一位将军,一位大臣,那可是秦国一大贵族,秦家子嗣,身份金贵着呢,最主要的是影响力。

    如果秦皇抛弃晋阳侯不管,那么他的皇位怕是要坐不稳当了。

    秦国大厦是靠众多贵族支撑起来的,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既相互碾压又相互支持。

    怎么玩都可以,但不能违法规则,不能触碰潜规则的底线。

    所以说张显对晋阳侯也是敢抓不敢杀。

    当然不小心给弄伤残了,那算他倒霉,只要留下他的命,就没什么大关系。

    可是秦皇不知道张显敢不敢杀晋阳侯,如果一怒真给咔嚓了,那就捅了马蜂窝。

    张显肯定不得好,但是最先倒霉的却是他。

    所以说,除了游牧藩国粗莽,抓到什么贵族不管那些给杀了,其他的诸侯国,一般都是抓到这些贵族,好生伺候着,等到赎金到手立马放人。

    不过像秦国侯爷这等贵族,其身份相当于一般的诸侯国国王,一般的诸侯国哪敢,也不可能擒得他们,那是给自己招灾,惹怒了秦国,还不将其灭国。

    唯有张显这位愣头青,不但组织联军对抗秦国大军,还设计将晋阳侯给抓了。

    一般的诸侯国遇到秦国大军压境的情况,大都是采取臣服的态度,变成秦国的附属国,哪有像张显这般不服气还联合几个诸侯国对抗的,并且设计抓了人家一位侯爷。

    晋阳侯打了败仗,回去自然会受到处罚,至于怎么处罚,那是秦国内部的事,如果他做的太过分了,触怒了众多贵族,闭门磋商后,秦皇得到大部分人支持,削侯灭门也是有可能的。

    像这次晋阳侯私自调兵,而且又损失巨大,这就触动了规则底线,大有可能就被削候灭族。

    因为这些军队中的将领可大都是那些贵族子弟。

    一下死了那么多,将如何向那些贵族老爷们交代。

    但是他若是按令行事,中了敌人计谋失败,那是另一回事,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

    这些游戏规则武岳候最熟悉,他不忍心晋阳侯遭难,这才把晋阳侯违令的事揽过来,晋阳侯胜了,当然他也得利,若是失败了,他当然会受到株连,不过那和贵族间的游戏规则没关系了,事关朝廷的奖罚。

    回到顺仪城后,连续几天都相对平静。

    秦军没有调动迹象,联军也没再进一步扩大战果。

    而张显派出去的奇兵也隐藏不动,就如两下罢战了一般。

    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两家都没闲着,只是兵马没有调动,好像有默契一样,都怕刺激到对方。

    秦皇最后派出的特使一天前就到了,当听说晋阳侯中计兵败被擒,这位气势汹汹的、赶来准备问罪武岳候的、秦皇贴身侍卫秦九一下惊呆了。

    相当于一闷棍将他打蒙了。

    连秦皇的圣旨都忘了宣读。

    “怎么会是这样啊,怎么会是这样?”

    秦九喃喃自语,武岳候等沉默不语。

    过了很久,秦九才回过神来。

    “秦八呢?”

    “特使大人,秦大人护送曹参军去援助秦霖,之后就音信全无,想来已遭遇不幸。”

    秦九一听,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发作。

    走程序念完了圣旨,武岳候跪接圣旨领罪后,秦九就忙不迭的将大帐内的人都赶走了。

    “五爷,事情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局面,你可有应对之策?”

    武岳候在众多秦姓王侯中排位第五,其威望很高,秦九拿着尚方宝剑可以狐假虎威,可他毕竟只是秦皇身边一位奴才,前面出了天塌下来的大事,他吓懵了,哪还敢装逼,赶紧发下身段、、、、、、、、、、、

第557章阴险参军() 
晋阳侯成为联军俘虏,准确点说成为夏国国主的俘虏,这个消息把气势汹汹而来的秦皇特使吓懵了。

    至于损失那些军队,特使不想过问,这不是他的职责,他只是来督促武岳候出兵的。

    虽然武岳候上书说明前线的情况,可是皇宫中的秦皇,不是完全相信武岳候报告。

    气候异常,西北干旱,南方秋涝,却又偏偏选在这时候南征,让武岳候非常被动。

    秦皇不管这些,他要尽快征服夏国。

    至于武威国那是捎带脚的事。

    秦皇焦躁,是因为时间上有些紧迫,毕竟马上就要到了五年一次的春季诸侯会盟日,也称觐见日。

    也就是说五个整年后,第六个年头的春季三月十五日,骊山诸侯会盟日。

    来年,也就是忢月历382年春三月中,便是觐见日。

    觐见日是秦国称谓,而诸侯国却称诸侯会盟日。

    从各自说法上就看得出,秦皇是把众多诸侯国国王当成了子嗣,我是老爷,你们是孩子。

    而诸侯国却强调是会盟,不承认觐见的说法。

    现在众多诸侯国中,绝大部分不得不屈服于秦国淫威,唯有几个稍大些的有实力的诸侯国不向秦国卑躬屈膝。

    在南方和东南方向,就有这么三个诸侯国,纵掖国、南蛮国和原来的楚国。

    纵掖国退守纵掖山,秦国拿他们没办法,在一个那里是山区,很贫瘠。

    南蛮国,不用多说,谁也不愿意去那里。

    楚国,横断山脉天然屏障,想要攻进去很难很难。

    现在楚国灭亡,出现了个夏国,而且这个夏国国王很是羁傲不逊,不听秦皇的话,以老子自居的秦皇想要教训他,打服你或者杀了你,却不想抡了两巴掌,不但没打着他,还被人家给掰断了几根手指头,这不是丢人丢大了吗。

    巴掌撇子不行,那就挥舞大棒。

    可是大棒是举起来了,却迟迟抡不下去,秦皇怎么不着急。

    现在训不服这个子嗣,老子脸上无光不说,怕是以后也再难管教得了了。

    所以说秦皇连派了四位特使来催促进军。

    最后一位,秦皇甚至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武岳候在不进军,就要撤他职严办了。

    秦九能出来一趟很不容易,带着秦皇的圣旨,拿着尚方宝剑,出来耍耍威风,捞点好处,倒也不错。

    哪想却遇到这样的大事,就像前面一位美人在对他微笑献媚,他高兴的眉开眼笑跑了过去,却不想迎接他的竟是一根大棒,砸的他头昏眼花,蒙圈了。

    常年待在深宫中,平时狐假虎威耍耍威风还可以,可真要遇到大事,他哪有能力去处置,没经历过,没经验没主意。

    他怕跌面子,把人都赶走了,赶紧放下身段问计武岳候。

    “哪有什么应对之策,出了这么大的事,我难逃其咎。”

    “哎呀,五爷,追责的事稍后再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您快拿主意呀!”

    秦九彻底蒙圈了,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唉,这等大事需尽快上报圣上定夺呀。”

    武岳候嘴角挑了挑,略显讥讽之色,不过他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能得罪这位特使,有些事还有求于他,不过晋阳侯被俘这事,他还真的没权利处置,于是提点道。

    “哎呀!”

    秦军一拍脑门。

    “真是晕了头。”

    武岳候起草了个报告,把晋阳侯失利被俘的经过详细的讲述了一遍,不过武岳候还真的挺义气,把大部分这人揽在自己身上。

    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一封请罪书。

    秦九看了一遍,挥笔改动了几处,然后递给武岳候,武岳候看过之后,表情出现了变化,站起身来向秦九一礼,吓得秦九赶紧跳开。

    秦九改了这几处相当重要,他卖了武岳候一个大人情,以他亲临现场的所见所闻的名义,为武岳候脱罪。

    武岳候和秦九联名上报,动用了军中十万火急传书渠道,可即便如此,一来一回,得到秦皇批示,最少也得半个月时间。

    顺仪城中,张显翻阅着盟国几位国王发来的恭贺信,也提出了处置晋阳侯的意见,张显需要慎重处理这件事,这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好会让同盟国离心,对刚刚好转的抗秦形势带来负面影响。

    张显将几封书信看过后,沉思了一会,让肖飞去请刘墉和王彦。

    不一刻两人赶到,张显将书信递给他们,让他们看过后提建议。

    刘墉看过后没说什么,他不擅长这些勾心斗角的事,王彦倒是看得认真,几封信看了很久,有的甚至看了数遍。

    张显也不着急,同刘墉品着茶,静等王彦看完。

    凼叔就不明白了,不久几封信吗,用不上一刻钟就能看完,王彦却看了半个多时辰,反复看了数遍,看架势还得看上一阵子。

    他想端茶给王彦,顺便提醒一下,国王大将军都在等你呢,不过被张显制止了,不让他去打扰王彦。

    王彦时而沉思,时而又拿起一封书信认真查看,最后拿起纸笔开始书写。

    张显和刘墉对看一眼,点点头,知道王彦又有了详细的腹案,他要将这个应对之策落实到书面上,倒省了肖飞去记录,这样更准确些,能把自己心中所想落实到书面上,避免了纰漏。

    到了深夜,王彦才揉着发酸的手臂抬起头。

    “让陛下大将军久等了,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请二位过目。”

    王彦显然有些疲倦,他揉着额角,凼叔赶紧递过去一杯茶。

    “谢谢凼叔。”

    王彦不愧为阴险参军之称,张显和刘墉看过他的建议书都觉得浑身发冷,他把几位国王的人性脾性喜好等都算计进去了,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应对的天衣无缝,算计了他们还得让他们感恩戴德,毫无怨言。

    “你这是给他们画了各式各样极具诱惑力的大饼,至于能不能变成现实先不说,却给每个大饼后面栓了根绳子,厉害,实在是厉害,看来以后我还是不要得罪你,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话也只有刘墉这位直性人能说出来、、、

第558章王彦的眼界() 
刘墉耿直,他的话是玩笑,可是场合不对,却把王彦吓坏了。

    刘墉说完马上反应过来,他可以同张显玩笑,却不能拿王彦玩笑,刚想解释,张显却笑着摆摆手。

    “哈哈,王先生不必在意大将军的话,不过你的建议的确别致,现在来讲,会让那些人安下心来,大将军的比喻,倒也贴切。

    现在谈利益分配还为时尚早,他们的眼光看的近,我们却不能,我们要把视野放的更大些,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必去计较,不过我倒很欣赏王先生那潜在,没有大胸怀大境界看不透的暗棋,也就是大将军说比喻的大饼后面栓根绳,利益可以让给他们,但也不是拿到手就了事了。

    就按王先生的策划去执行吧。”

    最后张显拍板定案。

    “还有,就是最后谈判事宜,也由王先生牵头去做吧。

    大方向是,秦军必须撤出尚城国,战争赔偿,俘虏的赎金,经管狮子大开口,尺度你们自己掌握。

    另外,所得利益地盘我们可以不要,可有个条件,就是盟国必须开放境内的水路,我们的水军可以自由航行,我们也给他们一个保证,不侵害他们的利益,如有外来侵略者,我们的水军给与他们最大的支持。”

    刘墉听罢有些不解,这般耗时费力的打退秦军,谁都看得出是夏国出力最大,耗资最巨,就算战后分配利益,夏国也毫无争议的那大头,可是国王却把所有利益都让出去了。

    王彦略一沉思,忽然眼睛一亮,他明白了张显的意图。

    “陛下,实在是高。”

    刘墉就搞不明白了,把蛋糕都分给了人家,高在哪里?

    他看向王彦,希望他排解一二。

    王彦看了眼张显,见张显点头,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解释道。

    “大将军,你该知道我们现在迈的步子太大了,脚下不稳会摔倒的,但是秦军大兵压境,我们不得不硬挺着跟他斗,可正面硬抗我们不是人家对手,就算联军再团结一致,也打不过秦国。

    所以陛下一开始就剑走偏锋,预先做了很多安排,现在最顺利的,也是原本没料想道能成功的,就是分化秦军,擒拿住晋阳侯。

    这一步成功了,我们就向胜利迈进了一大步,也因为这一步走赢了,让联军内部出现了些许问题,但是他们眼界太窄,岂不知晋阳侯被擒,秦国可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不顾一切的攻破联军防御,哪怕拿下一个诸侯国,擒到一位国王,就能谈判换回晋阳侯。

    可真到了这一步,联盟破也,谁还能挡住秦军脚步。

    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他料想咱们不敢拿晋阳侯怎么样,不敢伤害他。

    第二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谈判,付出代价赎回晋阳侯,可是秦国不会就那么轻而易举的答应我们所要求的条件,即便答应了,那也是物质条件,他们不会撤兵。

    给了物质,也许很大方的给予超过预想的物质,你想这些盟国国王会是什么反应?

    说他们眼界窄就在这里,他们会被这些物质蒙蔽眼睛,弄不好会为争夺分配到更多物质而起争执,那么就达到了秦国分化我们的目的。

    而我刚才只想到了,大将军所说的画饼又栓根绳子的想法,而陛下的眼光却放得更远些,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要,都给他们,我们是联军主力,我们不去争夺利益,你说他们会是怎么想。

    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损失很大,却破了秦国的分化之计,那么我们会继续合作抗秦,直至将其击退,到了最后时刻,我们还是什么也不要,那样一来,联盟还是会继续维持下去的,而我们只需要得到一个水军在其境内水路航行自由的承诺。

    我想他们即便想不同意,却又不好意思提出来,可我们得到这个承诺,其战略意义那可就大多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除了水军外,大战过后全部撤回境内休整,那些地盘给他们好了,你可知道,尚城国可是紧邻秦国,哈哈、、、几家把尚城国给分割了,也就是说这几家可都是直面秦国,而我们却被他们几家给同秦国隔离开了。

    即便秦国再次南征,一出手就是打的他们几家,不用说他们也会联合起了对抗。

    形成这样的局面,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因为我们现在需要时间来稳定内部,发展壮大。”

    王彦的话让刘墉如醍醐灌顶,舍小利,布大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