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军阀-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阵前第二排的五百名被第一排刀盾手遮挡的强弓弓箭手,随着于禁的一声令下,动作敏捷弯弓搭箭射朝着曹休放出了漫天箭矢。

    于禁的后营本就是太史慈的统率,太史慈昔日可是亲手过五百强弓手,虽然组建骁骑营时被他带走了二百人,但后来于禁还是把五百强弓再次补齐。

    “嗖!嗖!嗖!”

    曹休虽然武艺已经达到准一流境界,但面对五百强弓箭矢,显然还不够看的,尤其还是在他纵马驰骋冲锋的时候,虽然他挥舞着兵器,扫落了一片箭矢,但最终还是有数十支箭矢落在了他的身上与马身上。

    “兄长,来生再见了。”当一支箭矢穿透曹休脖子时,曹休怒吼一声,不甘的与战马倒在了密密麻麻的箭矢中。

    “于禁,你,你好狠。”程昱看到满身插满箭矢倒地的曹休,脸色一下子变得一片苍白。

    “仲德兄,大势已去,莫如降了。”董昭原本是袁绍的谋士,做过巨鹿和魏郡太守,但因为董昭的弟弟在张邈帐下为官,而张邈又跟了曹操,导致袁绍深恨张邈,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有人进谗言说董昭与弟弟互通消息,有出卖袁绍之意。

    为此袁绍大怒,准备派人治董昭之罪,由于董昭名声很大,门人故友众多,从而事先得知消息,逃到了兖州,在曹操征讨徐州前夕加入了曹操帐下,被曹操委任为行军主薄,虽然对于曹操雄才大略,董昭很是敬佩,但毕竟时间尚短,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忠心可言。

    “仲德兄,勿要再犹豫了,此时不降更待何时。”长史刘晔也急切道,刘晔乃淮南人,字子扬,他跟随曹操的时间也不长,他原本是袁术帐下刘勋的幕僚,在袁术逃离南阳时,他便投奔了曹操。

    程昱此刻的及时曹操的功曹掾,也是领军,掌握着身后一千兵马的兵权,他要是不开口,其他人也无可奈何。

    “罢了,罢了,天命不可违。”程昱想起在自己眼中,向来雄才大略,洞察秋毫的曹操,却在韩烈面前,接连举措失当的行径,不由悲怆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面对程昱的下令投降,于禁十分高兴,因为他深知,虽然他获得了韩烈的信任,但毕竟是一个降将,这绝对是一个污点,可要是他能够拉一批人投降,那么这个污点自然也就不是污点了。

    这与众口铄金实际就是一个道理,如果一张黑纸放在一堆百纸当中,自然扎眼,可要是一张灰纸混在白纸当中,自然也就顺眼多了。

    南门突围的曹操,身边仅仅只有史涣一人随从,左右千余兵马护卫,这次他是存了必死之心,他的突围要比曹休程昱他们早一步,但他调动韩烈兵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韩烈手中此刻可谓是拥有了绝对的实力。

    这就应了那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无所遁形。很不幸曹操率领的一千人,遇上早已经严阵以待的夏侯兰和凌统二人统率的赵云左营四千兵马。

    双方一番厮杀下来,曹操虽然亲临阵前,几番冲杀,却始终未能撕开夏侯兰的防线,反倒是大将史涣,死在了小将凌统手中。

    史涣虽然自承武勇,但武力值充其量也就是二流境界,与此刻年纪尚小的凌统也就不分上下,这不在乱军之中,面对突然而至的凌统,措手不及的史涣直接被凌统一刀斩于马背。

    而就在曹操愤慨无奈之际,曹仁率领十余骑出现在了城门楼下,惊喜之下的曹操,刚要开口呼喊,却见曹仁身后又有十余骑追奔而来,早已经人困马乏的曹仁,张了张口,根本还未来得及出声,就被追赶而至的朱桓一枪刺穿了后背,透甲而过的枪刃直接洞穿曹仁的前胸而出。

    “子孝曹仁字”军阵之中的曹操细小的双眸挣得圆滚滚的喊道。

    紧随朱桓而来的许褚张辽,见朱桓一枪刺死了朱桓,自是一阵泄气,然而这会曹操的喊声,却吸引了张辽的注意,曹操张辽是见过的,当看到乱军之中的曹操之时,张辽眼神不由一亮,不过这个时候他没有贪功,而是扬声一指身穿着鱼鳞铠甲的曹操吼道:“此乃曹操,斩杀此人当立头功。”

    “吼!”张辽的话语一落下,无论是城门下的许褚朱桓,还是军阵前的夏侯兰和凌统的双眸都瞬间变得通红一片,而战场上的军士更是发出了如狼嚎般的吼叫。。

第一百五十五章 臧霸投降() 
“此贼头颅我拿了。”第一个冲出去的是许褚,持刀纵马而出的许褚,仗着娴熟的刀法,天生神力的体魄,直冲曹操军阵的他,所到之处,无不是血肉横飞,手下竟然无一合之敌。

    “拼了。”张辽,朱桓、凌统几个没有丝毫犹豫,咬牙切齿的紧随其后而上,甚至连一向不争功劳的夏侯兰,此刻也爆发出了血性,纵马持枪的冲将了上去。

    至于赤焰军上下军士,更是一窝蜂的冲将了上去,因为谁都明白,得曹操的头颅,那绝对是头功,足以裂土封侯。

    “哈哈,贼老天,吾何罪之有,受此磨难,恨,吾好恨啊。韩烈,韩烈,上天为何待你如此厚也,”面对突然如疯了一般扑杀上来的赤焰军将士,曹操仰天而笑,手持青釭剑的他,留恋的看了这个世界一眼,毅然挥剑自刎于马背之上。

    对于曹操的感慨,众人自然不感兴趣,一马当先的许褚,纵马错身而过之际,俯身马背单手便把曹操的尸体拎上了马背,纵马便冲出了战场,驰骋回了城内。

    琅琊国相府邸。

    一身儒服长衫的韩烈,端坐在主位上,把玩着缴获的青釭剑和倚天剑,冷冷看了眼堂下的萧建道:“身为徐州属官,勾结逆贼曹操,阻我大军,来人拖下去斩了。”

    “饶命,饶命啊!”萧建惨叫着被四名军士拖了下去,堂上新归顺的程昱、董昭、刘晔等人见此,却不免生出一丝兔死狐悲之感,毕竟萧建也是随他们一道归顺的。

    “伯南,这两把剑由你保管。”韩烈起身之际,遂把剑交到了张奋手中,迈步走到右首下列的程昱三人面前,躬身行礼道:“怠慢诸公之处,还望海涵,烈在此向诸公赔罪。”

    “阶下之囚,安敢受此礼遇。”董昭忙还礼道。

    刘晔也躬身拜道:“承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唯有程昱一言不发,表情颇为冷淡。众将见状,无不变色,典韦更是以手指程昱道:“大胆竖儒,安敢藐视吾主。”

    “身为人臣,生不能尽忠,有何面目立于高堂之上?但求一死,别无他求。”程昱身形高大,年过四十的他,身上自有一股锋芒,有别于寻常文士。

    面对程昱的求死,众将反倒有些钦佩他的气节,一时到没有人再对他横眉冷眼。

    “迂腐,汝程仲德食的汉家俸禄,理应尽的汉室人臣,曹操窃贼耳,一宦官子弟,占据高位,不思报效朝廷,却攻略州郡,屠戮大汉子民,致使下邳彭城血流成河,十三万百姓死伤于野,此等暴行,与桀纣何异?莫非仲德所读的圣贤之书,有教汝侍奉屠夫,亦当如君如父不成?”

    韩烈深深的看了对方,勃然变色的手指程昱一番痛斥,把程昱辩驳的体无完肤。

    “吾”程昱高昂的头颅,终于低了下来,长叹一声道:“将军之言,吾无言以对,然曹公对吾始终有知遇之恩,如今他蒙难,吾不能不尽忠,还请将军赐予尸体,荣某厚葬,为其守孝三月。”

    “准了。”韩烈扭头翻身之际,道:“曹孟德酸枣会盟,讨伐董卓,扫平青州黄巾有功,虽然在徐州屠戮百姓有过,但如今身死,以列侯之礼下葬。”

    “多谢韩使君厚恩。”程昱闻言,这才折身行礼道。

    萧建被斩首示众,琅琊国举国尽收韩烈手中,而萧建在琅琊经营多年,府库可谓殷实,得钱五千万,粮食数十万石,足以支撑十万大军一年所需。

    随后韩烈在琅琊大肆封赏将士,许褚被提升为折冲校尉,张辽被任命奋武校尉,高顺任命为中军校尉,董昭被任命为军中功曹,刘晔被任命为军主薄,其余众将皆加裨将军。

    就在韩烈为曹操发丧完毕,开阳的臧霸率众来到琅琊,上交兵符、户籍钱粮点册,表达了归顺之意。

    对于臧霸率众归顺,韩烈自是欣然接受,当即任命他为琅琊国相,同时又对孙观兑现承诺,任命他为泰山太守一职。

    随后韩烈任命张辽为东莱太守,臧霸、孙观为副将,统领臧霸和孙观所属一万五千人马,以及琅琊国五千投降的军兵,组成两万人马攻取东莱,韩烈则撤军返回了东海。

    之所以安排张辽统军,而不是太史慈,主要是韩烈认为张辽更适合镇守边境,而太史慈则更适合统军作战。其次韩烈这次安排孙观和臧霸二人为副,目的就是抽空二人的兵权,孙观手中原来有七千私军,臧霸也有一万私军,若没有名正言顺的借口,韩烈自然不好把他们的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但大军出征,二人又是领兵将领,虽然他们明知道韩烈有削兵权的心思,他们也没有反对的借口,只能乖乖服从。

    而韩烈此次任命张辽为东莱太守,统领两万人马进驻几乎没有势力盘踞的东莱,自然是准备把这两万人马交给张辽统率,同时准备把东莱经营成他在北方边境最重要的基地。

    东莱有两大韩烈必得的因素,一是掖县储存的丰富金矿,二是东莱辽阔的海岸线,是他接连辽东以及放牧的天然草场,有这这两大利益所在,韩烈自然要折一员可以信任的大将镇守。

    而张辽无疑是最佳人选,而且韩烈还给他配备了三员副手,一是李典,此人被俘虏多时,前次在广陵牢房内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命,亏得华佗出手,而且还是用了韩烈昔日在东海上斩杀的白蛟血,由华佗与几位名医以及得道方士炼制而成的蛟丹,才得以活了下来。

    如今身体已经养活的李典,已经心悦诚服的表示归顺了之意。另外一人时乐进,在东武城一战中,他差点死于典韦手中,亏得韩烈救下他,如今曹操身死,身无所长,年不二十七岁的他,自是不甘于就这么死去,当即表达了归顺之意。

    要不是他身上的伤还未好,这次张辽进取东莱,副将人选,自然有他名额。

    而这第三个人选便是王凌,他的职务是东莱郡丞,兼领东莱水军都尉一职,因为韩烈已经决定在东莱港,建立港口码头,并成立一支五千人规模的水军。

    韩烈相信,有张辽、乐进、李典、王凌四人坐镇东莱,加上琅琊的臧霸、泰山孙观为后援,以及东海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这北方防务自然也就不用操心了。

    不过出兵东莱之时,韩烈派使者告知了一声青州刺史田楷,此人是公孙瓒举荐的人选,但实际上这人不过是依附公孙瓒,而不是其部下,其依附公孙瓒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抵挡袁绍的讨伐。

    自从上任青州刺史一职以来,田楷控制的地盘,也就齐郡周边区域,泰山、北海、以及边缘的东莱,都是各自为政,自然轮不到他说话。

    尤其是袁绍在秋收之后,眼看府库充盈,粮草器械齐备之下,再次对右北平的公孙瓒发动了攻势,而就在一个月前,袁绍长子袁谭,被袁绍授予一万兵马,驻兵高唐一线,对田楷形成了莫大的威胁。

    袁绍大军长驱右北平,导致的结果则是青州方面得以平息战火,也大大减轻了韩烈的压力。

    同样也让盘踞在河内的刘备,抓到了契机,就在袁绍大军北上之际,刘备得到河内大族司马懿家族的支持,又得如丧家之犬吕布的效忠,仅仅半个月内,便在河内招募了两万大军,在河东卫氏家族的内应下,一举拿下河东郡,斩杀了董卓原部将樊稠,并收降了张济所部,得兵两万,一路高歌猛进在攻取了潼关,最后在长安城下一战,关羽在军阵之中斩杀了凉州军阀头目李傕。

    郭汜率部投降,数万凉州兵马,尽归刘备。进入长安,刘备尊迎刘协为大皇帝陛下,受封大司马一职,领雍州牧,手下兵马多达七万之众。

    自此刘备大势已成,武有吕布、关羽、张飞、张济、郭汜、侯成等将,文有田丰、陈宫、司马朗、司马懿数兄弟,以及郑泰、郑浑等人,声势之大,可谓如日中天。

    兖州方面的曹昂,虽然得到荀彧,陈群、毛玠、满宠、以及曹安民和曹真等人的支持,得以在赶走吕布之后,站稳脚跟。

    但经历了吕布之乱,曹操之死的兖州,百姓逃得的逃,死得死,尤其是曹操昔日收服的青州黄巾叛军,也再次四散而去,导致兖州无论是兵力,人力,财力,以及粮食都极为困乏。

    而占得豫州的袁术,则是大获丰收,今年豫州境内风调雨顺,又没有发生大的战乱,秋季各地粮食堆积如山,尤其是得知韩烈出兵琅琊,并且一举杀了围杀了曹操时,袁术大喜过望笑道:“曹孟德已死,吾无忧矣,来人,传我将令,尽起三军,勿要一举荡平兖州。”

    随着袁术的一声领下,原本就已经是无米之炊的曹昂,更是雪上加霜,虽然荀彧自诩王佐之才,但他如今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袁术十万大军数路围攻,他也只能收缩兵力,积蓄所有粮草人力,死守东郡之地,至于兖州治下其余各郡,也只能尽数放弃。

    集中所有兵力以及所有粮草,固守东郡一地,显然是明智之举。一路凯歌的袁术,见曹昂竟然无抵抗之力,自然是大喜过望,部队骄纵之心也是顿生。

    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谓是人神共愤。为此当荀彧辅佐曹昂死守东郡之时,民心向付,东郡百姓加上军民十万人马,坚守东郡长达四月之久。

    从深秋到过新年,袁术大军长期围困之下,兵马困顿,士气也衰竭到极点。

    除夕之夜,就在袁术兵马以为城中兵马都在过节之日,曹昂亲率城中一万五千人马,曹真、曹安民相随,一举杀入袁术中军大帐,惊魂未定的袁术狼狈而逃,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四散奔溃。

    趁胜追击的曹昂,虽然再次收复了兖州之地,但这次的战火,却再次使得兖州减员大半,举州人口竟然不到三十万,有的地方方圆百里都杳无人烟。

    而讨回许昌的袁术,得知刘备那个贩夫走卒的小子,竟然因为迎立皇帝,被封为大司马,雍州牧,关内侯之时,气怒之下的他,破口骂道:“竖子称候,吾家焉不可为王乎。”

    兴平二年195年九月中旬,经过近一年的休养生息,袁术的实力再次得到一定的发展,并且他再次做了一件让天下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他在许昌称帝,自称皇帝,祭祀东郊,立国号为成,封儿子袁耀为太子。

    袁术称帝之前,他曾经派出过使者,面见过韩烈与孙策。对于袁术称帝一事,无论是韩烈和孙策,给予的答案都很模糊,也是韩烈与孙策给袁术释放了模糊的态度,使得袁术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二人应该是站在自己一方的。

    毕竟孙策表面还是依附在他袁术帐下的,而韩烈也是与他是同盟关系,在袁术看来,如今中原大地,韩烈和孙策不掣肘自己的话,天下又有何人是他对手。

    然而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一传出时,韩烈第一时间就命治中长史张昭,写了一份讨袁檄文,文采出众的张昭,讨袁檄文一出,不但得到天下各方名士的响应,同样各方诸侯,也纷纷发表了讨袁之战。

    屯兵广陵的韩烈,两万三千赤焰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