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军阀-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听闻伯父说甄世兄乃是当世名士,今日一见幸甚之至。”落座之前,甄俨早让人把七星宝刀还给了韩烈。这会席地而坐的韩烈喝了一口茶汤,遂开口寒暄道。

    “承蒙韩使君缪赞,俨愧不敢当。”甄俨淡淡一笑,道:“韩大人远来,车马劳顿,请先用些肉食暖暖身子。”

    看着眼前陶碗中的白切羊肉,香气扑鼻的鹿麋汤,以及那炖鸡和烧鸭,韩烈拿起的筷子却不由放了下来,口中更是微微叹了口气。

    “莫非这些菜肴不合韩大人口味?”甄俨见状,一时有些迟疑的问道。

    “色香味俱全,可奈何想到治下百姓,遭遇水患,如今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烈实在难以下咽。”韩烈轻叹一声,正要开口叙说购粮之事时,却听到大堂后面的厢房内传来一声嬉闹之声。

    甄俨这会显然也听到了,脸露不快的他,当即道:“何人在此,还不出来。”

    “见过兄长。”让韩烈惊讶的是从厢房里面出来的人,竟然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女孩。

    “道儿,宓儿年幼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难道不知道大堂在招待贵客?”甄俨目光严厉瞪着年长的少女,出口斥责道。

    “二哥,不怪五姐,是宓儿拉着姐姐留下的。”甄宓见姐姐甄道被自己连累,颇有些自责的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胡闹,你个小丫头片子,不要仗着娘怜惜你,就敢无视家规,还不退下,看我待会怎么收拾你。”甄俨见甄宓辩解,气恼之下语气不由加重了几分。

    “二哥处事不明,冤枉好人,我告诉娘亲去。”小丫头甄宓头上束着两个羊角辫,粉妆玉琢的容颜,美得像个瓷器娃娃,让人一见忍不住暗赞一声。

    而她身旁的少女,年约二八年华,也是长的清丽秀美,肌肤雪白,头插玉钗,身穿红裙,往那一站,活脱脱的美人一个。

    小丫头拉着姐姐撅嘴而走,临去之时,她竟然好奇凝视了韩烈一眼,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下,似乎在说都是你的错,害我受惩罚。

    “失礼,失礼了。舍妹年幼,家父去的早,老母爱之如掌上明珠,我这个兄长实在不好过分责罚。”甄俨面露尴尬的连连作揖,表达着自己的歉意。

    “我倒是觉得令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此乃真性情也。”韩烈想起刚才那小丫头像个小大人的神情,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若是记忆没有出错的话,刚才那个甄宓只怕就是三国之后的魏国曹丕的皇后,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洛神,虽然眼下那小姑娘不过是一个稚童,但还别说身上的确有股子寻常孩童没有的灵气。

    见韩烈并没有丝毫不满,反而满口称赞甄宓,作为兄长的甄俨自然也是觉得脸上有光,事实上这个家里要说谁最疼甄宓,那还就非他莫属,这个小妹不但聪明伶俐,更重要的是几年前,相士刘良在给甄家兄妹看相之时,突然指着甄宓道:“此女贵不可言。”

    再问相士刘良却不肯多言,最后甚至连相金都未取,便飘然而去,临走之际,还喃喃自语:“河北甄氏贵女,天下难觅矣!”

    从此甄家上下,那还不把甄宓视若明珠,说来也奇怪,虽然如今此女也不过八岁稚童,却能够识文断字,不喜女工,唯喜书本,对此甄俨还常笑言她要做女博士(汉代官名)。

    经过刚才那一段插曲,韩烈与甄俨二人寒暄过后,再次切入正题,得知韩烈前来购粮,并且数目巨大之时,甄俨一时便沉吟了起来。

    今年入春以来,河北大地雨水连绵,据他所知如今不但常山郡国遭遇洪灾,就是本地的中山郡国,以及河间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粮食的价格定会大幅度的增长,若是以眼下的市价把如此庞大的粮食卖给韩烈,那么他们的收入至少要减少四成,虽然甄家有钱,但也不是开善堂的,对于甄俨自然需要考虑。

    “韩大人,我甄家有粮不假,但具体有多少,我还需要核实,其次我们甄家常年与河北几大粮食商行都有生意往来,每年春季都要交付一定的粮食给各大商行,所以你要的十万石粮食,我眼下最多只能先答应你两万石,再多就要待清点过后,再做商量。”甄俨思虑之下,为了照顾韩烈的情面,这才松口答应卖两万石粮食。

    “不知清点需要多少时日?”韩烈虽然明知道甄俨这不过是个借口,但眼下没有粮食,真定两万百姓就没有生计,所以他也只得相逼道。

    “这可不说,这事我得问过管事才知道,要么这样,韩大人先去运粮食,之后的咱们再议?”甄俨见韩烈不识趣,心中也是一阵不快,当下已经升起逐客之意。

    两万石粮食虽少,但统筹规划使用,勉强能够支撑十天半月,韩烈寻思之下,已然明白甄俨怕是有抬价之意,当下遂道:“每石再给甄世兄加五十钱,还请世兄多卖给我一万石如何?”

    “也罢,既然韩大人如此诚意,我让管事尽量再匀一点出来就是。”甄俨内心虽然肉疼,但这会他也看出韩烈神色坚定,只得缓缓点点头。

    “多谢世兄,我替真定百姓谢过世兄慷慨解囊。”韩烈这话说的真诚,但甄俨听来却是一阵脸红,相比之下,他的格局自然小的多,人家韩烈是自己掏钱救灾,而他一毛不拔不说,还借机抬价,十足的一个奸商。

第五十六章 无极甄家(三)() 
新的一周,求收藏,求推荐票。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喜欢本书的朋友,收藏一下,谢谢。

    甄俨送韩烈离府,关于购粮一事,自有管事协助。

    回到后院,正如甄俨所料,甄宓正在母亲这里告状,面对自己这个小妹,甄俨疼爱之余,也只能苦笑以对。

    “孩儿见过母亲。”甄俨的母亲张氏乃河间张氏族人,与张郃虽然同宗,但却不是一个家族,不过河间张氏,在河北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望族,乃汉初异姓王张耳之后。

    如今已经年过五十的张氏,四十出头才生下甄宓,可以说老蚌生珠的典型,虽然已经年过中年,但富贵荣华的生活,使得她保养的却颇好,丝毫不显老太。

    虽说眼角鱼尾纹不少,面容多少有些变样,但却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张氏定然也是个美人胚子,不然也不会生出几个女儿,个个容貌秀美。

    “俨儿坐下说话吧,听说韩使君的侄子来访,不知所为何事?”张氏刚才也是听甄宓提了句,对于如今的冀州牧韩馥,河北士人虽说归属感不强,但对于这个朝廷任命本州大员,郡望世族表面上还是不敢过于轻慢的。

    “回禀母亲,他是来购粮的,也不知为何他一个偏将军,却来了真定任县尉,这不近来洪水来袭,真定百姓受灾,据他所说他竟是用自己的私人钱财购粮救济百姓,也不知道真假。”甄俨对于韩烈私人掏钱一事,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的。

    “哦。”得知韩烈是来购粮的,张氏显然没有太大兴趣,至于谁掏钱,她就更没有兴趣,不过对于韩烈的身份,她倒是颇为中意的,这不话题一转的她遂道:“我听宓儿说,这个韩大人长相出众,不知人品才学如何?”

    “母亲此是何意?”甄俨有些疑惑看着张氏。

    张氏脸上露出一丝慈容,道:“三丫头和五丫头如今也到了出阁的年纪,若有合适的青年才俊,自该许配出去,这韩大人既然是韩使君的族子,又是官宦子弟,与我们家也算门当户对,若合适自当找人说合一下才是。”

    甄俨一听,再想起韩烈俊逸的容貌,以及不凡的谈吐气质,想想若是真能把妹子嫁过去,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下遂抚掌道:“母亲高见,孩儿观那韩大人英武不凡,若真能够与我们甄家结亲,确实良配。”

    “母亲,哥哥,你们真无趣,孩儿告退了。”甄宓毕竟年幼,虽然聪明伶俐,但对于这婚姻之事却不感兴趣,见他们说的起劲,她自是起了离开之意。

    “我家宓儿还小,自是不懂这些,也不知将来何人能够迎娶我家明珠。”张氏笑着对甄宓招了招手,宠溺的揽在怀中笑道:“这事你去办吧,若是这事可成,购粮之事你就不要太过计较了。”

    “孩儿知道了。”甄俨忙应道,不过想起刚才坐地涨价一事,他的嘴角不由抽了一下。

    “二哥,盛世求财,方为生存之道,如今天灾不断,百姓困苦,我们若是还继续求财囤积,岂是善策?宓儿认为咱们应该尽量接济百姓,广积善缘,只有恩惠与民,民众才会有感甄家门庭德行,这才是乱世求存之道。”甄宓在张氏怀中探出头,仰着头看着甄俨,小脸蛋露出一本正经之色。

    面对甄宓这番言论,张氏和甄俨无不是一脸惊色,好一会张氏才道:“宓儿所言,实乃至理。”

    甄俨深思之下,也不由动容的道:“宓儿若为男儿,必为国之栋梁矣!”

    对于甄家内部发生的事情,韩烈自是不知,此刻他已经带着赵云等人,领着随行的百骑军士,来到了城南甄家粮库。

    这次韩烈带了一百名军士和三百匹战马随行,而甄家自然也有双轮车,现在有了马匹,套上战马,装上粮食就可起行。

    由于真定方面急着要粮食,韩烈也没有耽搁,他更是亲自动手,带着军士以及府库的劳力,忙了大半天,方才把粮食装上车,结账之时,让韩烈意外的是,对方告知他们家主表示愿意减免三成价格,并愿意在半个月后再卖三万石粮食给他们。

    “如此请转告贵家主,此番恩情,来日必报。”韩烈意外之余,交割完钱财后,遂转身驱赶粮队而去。

    虽然不知道甄家为何态度一下子转变的那么快,但对于能够购买到粮食,并且还可以省下一笔钱财,韩烈自是颇为高兴。

    同行的赵云和夏侯兰脸上也掩饰不住笑意,有了这批粮食,真定的百姓必然可以渡过此次洪水灾害。

    暴风雨终于在三日之后过去,已经长达二十一天没有见过太阳的真定百姓,在看到天边那轮朝阳之时,无不欢呼而起。

    随着天气的转晴,肆虐的洪水很快便退了下去。

    由于有了韩烈购买的粮食救济,加上又得妥善的安置,城内的百姓除了家产损失外,人员的伤亡却不大,洪水过后,百姓回到城中,很多人甚至从家中寻回了当初没能来得及带走的钱财。

    洪水虽然过去,但接下来的救治工作,依旧不容忽视,原本种下的春苗,需要重新补种,冲垮的河堤田地,也需要维修丈量,这些琐事,按理来说自然轮不到韩烈这个县尉来管,但奈何县令未归,主薄生病,县丞赵大人则是死在了洪水中,作为眼下真定城中最大的官员,韩烈自然不能撒手不管。

    洪水过后,根据统计出来的人口有两万八千三百五十七人,户七千二百三十一户,一座县城在这个时候有这么多人口,已经属于大县。

    这次受灾的百姓主要是城中百姓,相反城外的几个乡村主要是农田淹没,人口和房屋损失很小。

    一座县城,几万人口眼巴巴的看着你,这样的场面,韩烈纵使两世为人也还是第一次见到,尤其是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仰着头睁着一双清澈的目光看着自己时,韩烈真正感受到肩膀上的责任,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让他不敢心生半点懈怠。

    在酸枣大营的时候,韩烈见识了那些所谓历史上的诸侯枭雄时,一度自我膨胀的认为以自己的本事,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去?

    可这会面对这几万百姓,他才知道,一个人力量的渺小。

    如今想来酸枣就像一座深井,他们这些人都是井中的青蛙,抬头看到不过是巴掌大的天空,可如今跳出深井,才知道天下之大,万民之苦。

    如果眼下没有徐荣,王定、王典、赵云、夏侯兰以及李阳这些人的帮助,韩烈发现就算治理这么一座县城,自己也玩不转。

    一度从内心中升起的那颗野心种子,也几乎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韩烈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总觉得刘备无能,手下明明有关羽张飞那样万人莫敌的猛将,却被人撵的无处安身。

    此刻设身处地的处在这个位置,韩烈深深的体会到,治理地方,与民安居,远比领兵打仗困难的多,在汜水关的时候,他的兵员都是人家训练好的,粮食也是别人提供的,说白了他只要带着人往前冲就是,自然是感觉轻松简单,可眼下自己当家做主,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管,韩烈发现仅仅一座小城,他就有精疲力尽的感觉。

    而这个时候,韩烈就发现徐荣这个做过太守的人,办事井然有序,凡是到了他手中,一下子就变得简单起来了,而另外一个人,这会也引起了韩烈的注意,那就是王凌,也就是王定的堂弟,王允的侄子。

    别看这小子年少,但县衙中的文书,土地丈量,粮食分配,他都在最快的时间上手,而且这小子记忆力特别强,凡事记上三遍就能**不离十。

    本来这个时候徐晃也是能帮上忙的,但徐晃的伤势未愈,只能继续养伤,赵云和夏侯兰二人虽然能力有,但二人具体还是只能负责县中的秩序,协助百姓修缮家园等小事。

    从治理一座县城的政务上,韩烈深刻的意识到,治国理政文人远比武将重要,即便只是普通的文吏,也比武将强。

    就好比典韦,你让他冲锋陷阵自是不在话下,可你要让他去处理百姓纠纷,安排春种之事,这完全就是南辕北辙。

第五十七章 麻烦来了() 
PS:求收藏,求收藏,新书期间,希望大家点击收藏一下,作揖感谢。。。。。。。。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经过韩烈等人以及真定百姓的齐心协力,这座遭遇百年难遇洪水的县城,却再次焕发出了活力。

    韩烈这些时日的努力,也给他赢来了巨大的名望,真定两万余口百姓,如今说起韩烈这个县尉,那都是满口的赞赏,口口相传之下,韩烈一介县尉,名声早已经盖过了县令。

    现在韩烈只要一出行,街头上的百姓孩童,无不主动给他让道行礼,说实在的这样的待遇,韩烈的虚荣心还是得到很大满足的。

    看到这座百废待兴的城池,在自己手中慢慢恢复秩序,韩烈心中也充满成就感,尤其像此刻,他一上街,就有百姓争相打招呼,有的热情的店铺掌柜,还会送上一些食物请韩烈品尝,在感受到百姓的质朴之余,也让韩烈生出若此生能够就这样安逸的生活下去就好了的期望。

    安逸的生活,显然不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不就在这时冀州传来一条消息,那个在汜水关前被提携了一把的刘备,竟然被韩馥表为博陵郡太守。

    这个消息对于韩烈来说显然是很意外的,历史上的刘备可从来没有当过博陵太守,很显然因为韩烈的原因,刘备命运的轨迹,似乎也发生了改变。

    韩烈不知道的是,上个月韩馥率军回到邺城时,得知弟弟被韩烈所杀的韩夫人,就像一只愤怒的母鸡,咆哮着说要韩烈赔命。

    要不是这个时候袁绍派来韩馥的同乡,帐下从事荀谌前来邺城借粮,被夫人闹翻了家门的韩馥,差点就松口下达了逮捕韩烈的命令。

    围绕给袁绍粮食一事,韩馥与帐下文武百官进行了会议。

    这次会议冀州文武百官几乎全部到齐,其中韩馥帐下众文官之首的治中从事刘惠,在这次会议中差点被斩杀,别驾从事沮授、长史耿武,从事闵纯、从事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