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奥尼亚营地外除了壕沟,再无其他防御设施。因此以庞大的援军只需一口气突破营地那并不高的土墙,戴奥尼亚人就只能在里面坐以待毙。
待攻营的队伍渐渐逼近距离营地约250米时,托列克将长矛用力向前一挥:“进攻!”
十几个司号手同时吹响手中的牛角号,“呜!呜!!呜!!!……”响彻战场。
萨莫奈战士们有的扛着长梯,有的举着长盾,有的只拿着标枪和长矛开始加快脚步……
………………………………
“仰角40,全满弦,小型弹!”斯特波尼安在哨楼上大喊。
“弩炮准备!”弩炮队长下达指令:“仰角40,全满弦,小型弹!”
在士兵们的快速操作下,弩炮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
“呼!呼!呼!……”一颗颗石弹带着强劲的风声被弹射了出去。
弩炮队长望着飞向敌人的石弹,兴奋的同时心中还有些遗憾:昨天弩炮对波塞冬尼亚城进行了长时间的轰击,使得弩炮折损了几架,否则干掉的敌人会更多。
托列克看到从头顶掠过的黑影,暗叫:不好!
但是他远没有之前洛克里将军狄奥潘托斯那样吃惊,毕竟在萨莫奈人心中,希腊人都拥有高超的技艺,锡拉库扎能够制造弩炮,戴奥尼亚当然也能。
弩炮没有吓倒托列克,反而激发了他的凶性,他再次挥动短剑大喊:“快速冲过去!杀光希腊人!”
周围的战士跟着发出怒吼,这吼声很快传遍全军,石弹砸落所掀起的几声惨叫完全被掩盖,萨莫奈人斗志高涨,他们迈着大步开始向戴奥尼亚营地加速前进。
“一百米!”哨楼上传出喊声。
“弓箭手准备!”轻步兵大队长伊比鲁喊道。
弓箭手们早就等候在土墙后了,他们呈扇形展开,拉弓引箭。
几百支箭像雨点一样洒向萨莫奈人黑压压的进攻战阵,所掀起的就绝不再是石弹所造成的那寥寥的几声惨叫。
萨莫奈人薄弱的防护给戴奥尼亚轻步兵带来不小的战果,但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并不能减弱萨莫奈人前进的脚步。
弓箭仅仅抛射了两轮,萨莫奈人就已经冲到50米内。
戴奥尼亚第三军团的士兵们已经能清晰的听到敌人前进的隆隆脚步声,以及感觉到无数双脚用力踏步而引起的地面微微震颤,甚至他们的喊叫声笼罩了整个营地。士兵们虽然有些紧张,但并不惊慌。因为他们是戴奥尼亚第三军团,为戴奥尼亚立下过多次的战功:曾参与第二次克罗托内战争,独自攻下阿斯普鲁斯图姆城;曾奇袭格鲁门图姆城;以一个军团平定卢卡尼亚的叛乱,歼灭辛辛纳格的势力,收获皮科西斯城……第三军团高高飘扬的军旗上耀眼的星星们象征着他们的荣誉!而今天的战斗必将为第三军图在增荣誉!
连队长希提纳奥特曾是尼乌图姆的一名希腊奴隶,戴奥尼亚夺得尼乌图姆后,他获得了自由,选择了在尼乌图姆定居,并最终加入了戴奥尼亚第三军团,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统率200人的中级军官。昔日的仇恨已经散去,如今他与曾经痛恨、如今亲如兄弟的卢卡尼亚士兵们一起为了自己的家园——戴奥尼亚联盟而并肩作战。
“标枪!”他大喊。
站在土墙上、早已做好准备的士兵们奋力掷出手中的标枪,而冲到营地壕沟前的萨莫奈人同样投出标枪。
一时间,无数支标枪在空中不断交错而过。作为交过手的双方,对彼此战术已经有所了解,纷纷竖起长盾防护。
相比较营地外密集而装备差的萨莫奈战士,戴奥尼亚士兵身处高处,又有土墙长盾防护,伤亡不大,只是不时有标枪扎在长盾上,使用起来甚是不便,但此刻根本没有时间去削断它。
萨莫奈人虽然伤亡较大,但是标枪雨还在持续,借着它的压制,萨莫奈战士冲到壕沟前,直接跳到沟里,有的架起长梯,有的几个人搭起人墙,开始奋力向上攀爬。
戴奥尼亚士兵们朝壕沟投掷标枪,如此近的距离,几乎是一投一个准,但既是这样,也挡不住萨莫奈人蜂拥而至的进攻人潮。
“倒油!快倒油!”希提纳奥特一边焦急的大喊,一边弯腰去提早已准备好、放置在墙后的桐油罐,就听见“啊”的一声惨叫,身后一个士兵被标枪扎穿了左肩,痛苦的倒在地上。
希提纳奥特警觉的伏下身子,在土墙后微露出头,向外窥视,恰好看见距离他不到五米的壕沟外一名萨莫奈标枪手拿着标枪,正要投掷,却被营地哨楼上的神射手射倒。
希提纳奥特迅速站起身,将油罐狠狠砸下去,正砸中壕沟里一个萨莫奈战士的头,油罐破开,油汁四溢。
土墙上不少士兵作着和希提纳奥特同样的事:火把扔下壕沟,一道火墙在壕沟里瞬间升起,无数火人在壕沟里张牙舞爪的嚎叫,直至无声……
……………………………
“军团长,北面的敌人暂时退了,据初步的统计,我们的伤亡有240人。”副官赶来汇报。
“还没有开始厮杀,就损失了这么多兄弟。”虽然营地外倒在地上呻吟以及壕沟里烧成焦炭的萨莫奈人更多,但阿莱克西斯仍然是皱着眉头,对萨莫奈人标枪的杀伤力也有些忌惮。他指着营地南面,说道:“看,波塞冬尼亚城里的敌人也出来了,这场战斗才刚开始。”
“可惜咱们带来的油罐太少了!不然几个方向一起使用的话,萨莫奈人的损失就大多了!”副官惋惜的说道。
“这不能怪辎重营,他们要装载食物、要携带建营的材料、还有武器装备,还能带来这么多油罐,已经很不容易了。谁叫我们军团的行动是如此的紧急啦,而敌人的援军来的又是这么快!”阿莱克西斯安慰他说:“不要着急,我们慢慢和他们打,反正最终他们都跑不掉。”
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亚之战(二)()
因为北面进攻的萨莫奈人数最多,阿莱克西斯将弩炮和大部分轻步兵都集中在这一侧。
当托列克暂时率队撤退之时,南面的7000卡乌蒂尼战士在奎因都克的率领下,已经开始在攀附土墙。
负责这一侧防御的是第一、二大队,即使酷爱战斗的利扎鲁瞅着土墙下、壕沟里密密麻麻涌动的人潮,也不禁头皮发麻。
“不要慌,看准了再刺!敌人再多,但他们上不来!”利托鲁提着盾矛,在士兵们后面来回走动,在观察敌情的同时,也大声给予他们鼓舞。
“小心,大队长!”身后的卫兵突然惊呼。
利扎鲁眼角余光就瞟见一个黑影不顾士兵的戳刺,从长梯顶一跃而下,直直的向他扑来。
事发突然,他根本来不及挥出刺枪,反而迅速扔掉盾矛,刚拔出腰间的短剑,就被扑倒在地。
被敌人压在身下,双方肢体绞缠,在狭小的距离里,他费力的将手中的短剑向前一顶,竟然碰到坚硬物体而无法刺进胸膛。
这时,黑影有力的双手已经用力的按在了他的双眼上,他只感到双眼涨痛。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刻,利扎鲁没有惊慌,他右手手腕上翻,短剑贴着那坚硬的物体顺势向上用力一挑。
黑影一声闷哼,向后就倒,短剑刺透了他的下颌。
利扎鲁用力推开他,立刻翻身站起。
赶来的士兵用刺枪将挣扎的敌人扎了个对穿。
利扎鲁晃了晃有点眩晕的脑袋,又轻轻揉了揉胀痛的眼睛,眯着眼一瞧:那人身上穿了一件银白色的铠甲,腿上也有银白色的胫甲。
据利扎鲁所知,萨莫奈战士大约有四种:手持长矛和刺枪,没有任何防护的轻步兵;只持长矛、长盾、标枪,戴头盔,没有铠甲的步兵;持长盾、长矛,戴头盔,仅有金黄色胸甲的中型步兵;还有就是戴彩羽顶冠头盔,身穿银甲,由胫甲的重型步兵,不过这种重步兵在萨莫奈人中并不多,而且在部落中的地位不低。
利扎鲁仔细看着地上的死者,弯腰拔起短剑,使劲挥了挥,将剑上的血渍甩净,此时再回想起刚才的情景,他也有些后怕:如果他还穿着以前的武器装备,还使用的是以前的那种弯曲的军刀(那是一种曲剑,更适合砍杀),恐怕就很难在近身肉搏的危急情况下,挥动起来,砍中敌人的脖子,反而自己的双眼会被敌人的双手按瞎。
利扎鲁干脆右手拿剑,左手持盾,站在原地向前观望。
这时,站在墙后的多数士兵们已经不再向下戳刺,因为敌人不断的攀上墙头,使得他们更多的是竖起长盾,向外推击以挡开刺来的矛头,同时将敌人撞下壕沟。一旦敌人身形不稳,刺枪和短剑就会从盾隙中刺过去。
在全力厮杀的士兵后面还有二线士兵,他们随时准备补充上去,同时要围杀那些突进来的敌人
萨莫奈人这些年一向都是在坎帕尼亚土地上劫掠,很少去强攻坚固的城池,其实攻城经验缺乏,所以从未统率着如此多战士的托利克踌躇满志的想一举覆灭这已经被团团包围的营地,却没想到这小小的营地让他的军队栽了一个跟头,光是那一面火墙就让彭特尼几百名勇士丧失了生命,因此在他的心中积压着不甘和愤怒。退下来重整攻营队伍、待火势弱下来之后,他再次吹响进攻号角。
萨莫奈战士们带着复仇的怒火冲锋在前,而轻步兵们则光着身子跟在后面,他们都脱下了短衬,包上了大捧泥土,一手拎着标枪,一首拎着土包,准备随时救援着火的族人。
当进攻营地北面的萨莫奈人顶着石弹、箭矢、标枪的不断打击,再次跳进壕沟内,架起长梯,踩着族人的尸体继续攀附而上之时,防御的戴奥尼亚士兵们始终没有再抛掷油罐。
在卫兵们保护下、正焦急催促族人进攻的托列克,险些被轻步兵放置在壕沟前的土包绊倒,他灵光一现,大喊:“把土包投下去!快把土包投下去!”
正在向营地内投掷标枪的轻步兵在大首领的带领下,冒着箭雨,迅速集中的将一个个土包掷入壕沟内很快就在壕沟上填出了几个通道。萨莫奈人见此情景,更加兴奋,继续添加土包,想让它垒起来与墙头同等的高度。
戴奥尼亚士兵也在不停的用刺枪捅刺土包,想要破坏敌人的企图。
萨莫奈战士源源不断的从土包搭建的“斜坡”一涌而上,企图强占墙头。
双方盾盾相抵,枪来矛往,展开了激烈的近身厮杀。
“军团长,拉提格涅斯将军(埃利亚统军将领)向你求援!”副官赶到营地北面,对正在紧张关注战情的阿莱克西斯禀报。
“这么快就顶不住了!”阿莱克西斯双眉一皱,他让埃利亚部队和半个重步兵大队共约有2000人防守营地南面,波塞冬尼亚城内出来的萨莫奈人应该不算太多,他们的防御应该不太吃紧才对。
“埃利亚人不了解萨莫奈人的战术,被标枪击中了不少人,而且他们似乎被萨莫奈人的气势给吓住了!”副官解释道。
“盟邦军队真是”阿莱克西斯话说了一半,又将“不可靠”三个字咽回了肚子:这个时候破坏团结的话不能说啊。
“轻甲兵大队抽400人援助南面营地!”戴奥尼亚军法在作战原则中着重指出:部队指挥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因此阿莱克西斯将轻甲兵大队充任了预备,此时已经到了需要用上他们的时候。
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前方“哗啦啦”的巨大声响和惊叫声:“墙塌啦!!!”
阿莱克西斯大惊,就看见:北墙与敌人的土包搭成的斜坡接触的那一段墙体,因为集中了双方的士兵激烈的厮杀、践踏,不堪重负而崩塌下来,腾起一团尘雾
等尘雾散尽,土墙露出约四人宽的缺口,萨莫奈人正从缺口往里冲,士兵们正拼命围堵
战局终于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埃德特,抽出一个连队增援南面,其他轻甲兵连队立即给我把敌人压回去!”阿莱克西斯指着前方激战正酣的地方,神情严肃的对跃跃欲试的轻甲兵大队长下达命令。
“兄弟们,终于轮到我们啦!”埃德特回身对轻甲兵们兴奋的喊道。
“吼!!!”斗志旺盛的轻甲兵们齐声怒吼,这吼声让阿莱克西斯心里的紧张稍微消散了些。
他郑重的对副官说道:“你带着200名轻甲兵迅速前去增援南面!我这里已经没有了预备队,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南墙!拉提格涅斯不会指挥,那就由你来指挥!”
“明白了,军团长!”副官郑重地行完军礼,转身离去。
此刻,阿莱克西斯开始焦急期待着戴弗斯的援军尽早到来
其实在距离戴奥尼亚第三军团营地东面一里外的小山上,戴弗斯、托尔米德以及护卫队一群人正在俯瞰战场:萨莫奈人近3万战士从东、西、南、北四面围攻中央,那小小的营地就像一艘破烂的小船随时都有被巨浪吞没的危险
托尔米德不禁感叹:“第三军团打得很顽强啊,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是啊,很不容易!”戴弗斯赞许的点头,然后他加重语气问道:“但是他们并非孤军奋战!所有的部队都到达预定位置了吗?”
“是的,最高司令官大人!”传令官托尔米德行完军礼,兴奋的报告道:“第一军团已经到达营地东北方,距营地约一里半;第二军团已经到达营地东南方,距营地一里多;莱德斯的骑兵已经封锁了通向北面山区的道路;伊扎姆的侦察大队和拉俄斯的军队正赶往波塞冬尼亚城,准备断绝敌人逃回城里的企图!”
其实,站在这小山上,也能大致看清各支部队的行动情况。他们没有吹响铜号,也没有大叫大喊,而是悄无声息、却又快速的横向拉长阵列,以图包围营地外围的敌人,同时又不停歇的向着营地方向挺进
“既然一切都安排妥当,那我们就静等着胜利的喜讯吧。”戴弗斯一脸轻松的说完,然后神态悠闲的坐在了山石之上,准备观战。
在进攻中受伤的萨莫奈人为了不成为族人的累赘或者担心成为汹涌进攻的人潮践踏下的牺牲品,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撤退到后方。而这些幸运的撤退到后方的战士发现他们并不幸运,因为在他们后方突然出现了无数黑盔黑甲的士兵,正向他们快速逼近,犹如一道无边无际的黑色大潮呼啸着向他们袭来。
第八十二章 第一场大胜()
“戴奥尼亚人来了!戴奥尼亚的援军来了!!……”和这些萨莫奈伤兵同样在大喊的还有营地内哨楼上的弓箭手手,不过他们发出的是欣喜的声音:“我们的援军来啦!我们的援军来了!!……”
终于来了!阿莱克西斯听到这消息,长出了口气。
士兵们听到呼喊,士气大震,疲乏的身体仿佛被重新注满了气力,齐声大吼着,要将突进营内的敌人奋力赶出去……
而听到叫喊的托列克还不愿相信,当他转身看到狂奔而来的戴奥尼亚大军,任何散兵游勇转瞬就被其吞没时,全身的力量仿佛都被抽空了似的,他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中了戴奥尼亚人的阴谋!”
长时间陷入苦斗的、同样疲惫不堪的萨莫奈战士看到从背后袭来的、气势汹汹的戴奥尼亚军团士兵,虽然感到惊慌,但大多数的战士不是转身逃亡,而是拿起长矛,转身抵住敌人的突袭,杀红眼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