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名举止过激的儒士被抓了起来,长安城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今文经学儒士们的请愿大潮延续了十几天之后,终于在十一月底被董卓强行镇压了下去。    同一时间,关于相国大人董卓屠杀数万儒士,血洗北宫朱雀门,诛杀数十名宗室大臣的消息开始在京畿传开,接着迅速向各地州郡蔓延开去。    大汉国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    本月初,天子下诏,废光熹、昭宁、永汉三今年号,仍称本年为中平六年。    曾炩正在骠骑将军府和自己的娇妻们聊天,传来贾诩惊慌的喊声:“主公,洛阳出事了。”    潜伏洛阳的卞秉传来急信,洛阳爆发宗室叛乱,廷尉刘弘等十七名宗室、大臣和部分门阀世家被诛,受牵连的门阀士族、朝中大臣多达数百人,三千多名诸生大儒在这场叛乱中死于非命。但也有确切消息证实宗室叛乱是假,相国董卓大开杀戒清除异己是真。京中诸生儒士正在被驱赶离京。    大雪飞舞,狂风呼啸。    骠骑将军府议事厅内,曾炩、贾诩、田丰、沮授、审配、陈宫、关羽、太史慈、赵云等人激烈地争论着。    议事厅外,六十名无极铁卫神色紧张,往来巡视。几年以来,议事厅内还是第一次出现争吵声,这让神勇的无极铁卫们感到了一种山雨欲来的窒人气息。    难道又要打仗了?    “主公,目前洛阳的局势摆在这里,袁隗和朝中的大臣们不会屈从于董卓的残暴,他们必将反戈一击。”贾诩涨红着脸,大声说道,“现在正是主公入主洛阳,执掌天下权柄的最好时机。”    “洛阳不稳,北疆何来稳定?北疆崩溃,大汉社稷还能支撑几天?”田丰挥手说道,“董卓这一杀,把大汉国送到了倾覆的边缘,主公如果不当机立断挥军南下,任由董卓祸乱纲纪,后果将不堪设想。”    沮授愤怒地指着贾诩说道:“没有天子圣旨,谁敢南下?大军南下,必是一场恶战,大汉社稷必将倾覆,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们难道看不出来?”    太史慈皱眉说道:“董卓和袁隗等门阀士族已成水火之势,可能要爆发激烈的冲突。正如文和刚才分析的那样,最近洛阳局势的连番变化,可能是袁隗等人精心策划的,目的是要逼走董卓。由士人主政,也就是以袁隗为首的古文经学儒士主政。但董卓是什么人?他打了一辈子仗,拥有十万北军,他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柄?士人呢?士人现在控制了州郡,如果各地州郡联手,其势力非同小可。这场冲突一旦形成,将覆盖数个州郡,整个京畿四周都将变成战场。”他看看一言不发的曾炩,嘶哑着声音说道,“大哥,无论是为了大汉社稷还是为了大汉百姓,我们都要南下平息这场战祸。”    赵云摇头叹道:“我们哪里还有力量南下?请诸位大人仔细看看北疆,我们哪里还有力量南下?现在北疆驻防的事情还没有商定,滞留在云中的百万民夫还没有遣散。还有现在是严冬,大雪覆地,主力大军却还在大草原上,如何行走?难道想让将士们冻死吗?”    关羽捋须说道:“我看先不要急于南下。洛阳的情况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董卓和士人之间会不会发生冲突目前很难说。各州郡的州牧太守毕竟都是我大汉的贤良,我想他们还不会糊涂到做出危害我大汉社稷的事。另外,公与说的对,没有天子圣旨,主公和军队都无法南下,我们一旦擅自南下,依律就是形同谋反,大家还是慎重为好。”    审配仰天长叹:“现在洛阳的门阀士族已经遭到董卓的重创,我们只要联手士人逼走董卓,大人就可以代替董卓主掌权柄,辅佐幼主,大汉中兴将指日可待。大汉兴,北疆何愁不稳?虽然今日我们可能损失北疆的一些既得利益,但将来我们会百倍千倍地补回来。大汉和北疆相比,大汉的中兴和北疆的困苦相比,孰轻孰重,诸位大人难道掂量不出来?”    曾炩沉默不语。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正在按照既定的轨迹往前走。但是,手下谋士和将领们却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却是让曾炩很是头疼。    十二月上,冀州南皮,银妆素裹。    袁绍临时居住的驿馆大堂内,袁绍居中而坐,刘表、桥瑁、许攸、辛评、郭图、逢纪、荀谌、陈琳、淳于琼等围在四周。    刘表已经来了两天了,袁隗让他带给袁绍的那个锦囊内装的是一份讨董檄文。按照约定,袁绍拿到这份檄文后,应该立即传递到各地州郡,再由前太尉桥玄之子,东郡太守桥瑁举起讨董大旗,向天下人宣告讨董檄文,但这份檄文到现在也还没送出去。    让桥瑁率先举起讨董大旗,这是袁隗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由于聚集各地州郡兵马威逼洛阳的后事颇难预料,所以袁隗并不打算让自己的家族子弟首先跳出来惹火上身,以免危及到自己和居住在洛阳的袁阀势力的安全。如果自己被董卓抓起来了,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自己控制了。袁隗必须要保证自已能一直控制局势的发展,所以他挑选了和袁阀关系极为亲密的桥瑁。    在目前各地州郡的官吏中,若论家世,除了袁绍袁术外,以桥瑁最为显赫。    前太尉桥玄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病逝后,桥家迁回豫州梁国。为了躲避战火,桥家长子桥羽携族人迁到扬州皖城,从子桥瑁从辟于三公府。桥家是大汉国历代官宦世家,桥玄历任齐国相、汉阳太守、度辽将军,后来为九卿直至太尉,在大汉国军政两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很多门生故吏。桥玄性情刚烈,谦俭下士,子弟亲属中向来没有因为他的关系而做到大官的。桥玄死时,家无居业,丧无所殡,为世人所称颂。由这样的高门后代举起讨董大旗,必定能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护,而由他宣告的讨董檄文,也必定能得到各地士人的认可和信任,这对举兵威逼洛阳有莫大的好处。    其次,桥玄有数次性命之祸,但都被袁阀救下了,桥家欠袁家的人情,不答应都不行。桥玄少时任睢阳县功曹,他向豫州刺史周景揭发陈相羊昌贪赃枉法。周景对他颇为赏识,就派他去陈(今淮阳)查办。桥玄至陈,尽捕羊昌所有宾客,穷究羊昌之罪。大将军梁冀与羊昌交往甚密,闻讯后急忙派人携旨去救。周景恐惧,急令桥玄回到睢阳。桥玄夷然不惧,一手拿圣旨,一手就把羊昌杀了。桥玄因此获罪。时为太尉的袁汤非常欣赏桥玄,把他救了下来,并举荐其为洛阳左部尉。后来梁翼的弟弟河南尹梁不疑为泄私愤,诬陷桥玄违律把他抓了起来。袁汤再次出面把桥玄救下并派人把他送回了老家。大将军梁翼被杀后,桥玄开始平步青云。    桥瑁初始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这事要是成功了,董卓失去了权柄,自己当然是位居首功,但如果失败了,自己可就完了。袁隗后来许诺他,如果事成,奏请天子拜他为三公。桥瑁随即决定承担这个振兴大汉的重任。    檄文没有送出去的原因是因为檄文上的最后一句话,让袁绍等人无所适从。    最后一句话是袁隗临时加上去的,意思是说当今天子是董卓拥立的,等铲除奸佞后,要废黜当今天子,扶弘农王刘辩重登帝位。    这是为什么?当时废黜弘农王刘辩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这么说,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而且废黜当今天子,肯定要激怒骠骑大将军,这不是逼着骠骑大将军和董卓联手吗?太傅大人行此必败之招,到底用意何在?    (今日第一更。雪恋这里许个愿:如果今天和明天,每天本书的收藏增加达到300,雪恋每天四更;如果每天增加达到500,雪恋每天五更;如果每天收藏增加达到800,雪恋每天吐血,六更!当然,读者们要是再猛一些,每天让本书的收藏增加达到1000以上,雪恋拼命了,每天七更!绝对说话算话,大家帮雪恋顶起来把!为了庆祝圣诞,大家疯狂一把吧!)

    第六十四章 讨董旗举

    (开始讨董了,大家把推荐票票都砸过来吧!嗯,雪恋再次召唤收藏。)    几十年来,士人和奸阉、外戚之间的权势争斗非常激烈,但屡屡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无法有效掌控军队。先帝在世时,为了剿杀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允许各地州郡增加郡国兵,同时也允许各地门阀富豪自行组建义兵,这给了士人们拥有武力的机会。少帝继位后,大将军何进为了独掌权柄,在当时同为参隶尚书事的太傅袁隗的默许和纵容下,以天子诏下令各地州郡迅速扩建郡国兵,而后来何进征召四方猛兵入京,也证明士人已经开始拥有武力了。    八月底的洛阳大乱,士人在那么好的条件下,仅仅因为延误了对北军的控制,结果功亏一篑,丧失了独掌权柄的机会,这不但让士人多年的努力化为泡影,而且也让士人振兴大汉的宏愿变得更加遥不可及。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让士人们彻底认识到了军队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大汉律法的力量。    今天的大汉已经不是过去的大汉了,今天的大汉要想重树大汉律法的尊严和威力,需要的不是堆积成山的经文学术和奏折,而是无坚不摧的武力,大汉国的土地上,门阀士人们有着强大的权势和雄厚的财力,他们拿着天子诏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了数十万大军。    有了足够多的军队,剩下的事就是卷土重来,再次夺取国家权柄以实现振兴大汉国富民强的理想了。他们要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对立的目标,这个目标现在已经有了,那就是董卓。但仅仅有一个可供讨伐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一份诏书,一份大义,一份冠冕堂皇的理由。    无事兴兵是谋反,是祸乱社稷,因此士人们谁都不愿意背上叛逆的罪名。他们做什么事都要符合礼法,符合大汉律,符合大义,以求得到天下人的支持,搏得万世美名。否则,他们和自己讨伐的对象有什么区别?士人们何以修齐治平,何以存身立命?    现在士人们没有天子的诏书,只有一份盖有三公印信的檄书,但这勉强已经可以了。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对出兵一事意见不一,有立场坚定的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了,有循规蹈矩的还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部分心怀他志的尚在观望游离之中,能不能出兵支持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份宣告天下的檄书成了关键。    袁绍和许攸、郭图等人也草拟了一个檄文,但他们一直感觉到这篇檄文没有力量。缺了什么?讨伐董卓的理由很多,从董卓的过去到现在,从他轻重不一的违律事实,只要是违背礼法的,士人们都罗列其中,但讨伐董卓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那这个终极目标是什么?    讨董的终极目标当然不是为了让士人独掌权柄。独掌权柄只是讨董的一个目的,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讨董必须要有一个终极目标,一个实质的,大家都能看得到,切实能感受到的东西。    董卓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都有天子诏书为凭,都符合大汉律法,即使有违律之处,但也够不上十恶不赦之罪。屠杀士人目前还是流言,而董卓也以宗室叛乱为由迅速诏告天下,暂时掩盖了自己的罪责。讨董大旗举起来之后,如果天子下旨,说各地州郡举兵叛乱,参加讨董的将士都是大汉逆贼,那后果会是什么?会不会在天子既往不咎的浩荡皇恩之下一哄而散?当今天子成了士人们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当初废黜少帝拥立当今天子的原因,袁绍和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心里都很清楚,士人们为了逼迫何太后还政,规避自己的罪责,无奈之下只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士人们把董卓引进了洛阳,暗示和纵容董卓废黜少帝,默许董卓诛杀了太后和何氏宗亲。士人们为了让这次废黜符合礼法,甚至搬出了春秋大义,尚书令丁宫向天下宣告,“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人,请称万岁。”当初废黜的时候,士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当今天子会成为自己将来夺取权柄的最大障碍。    只要当今天子高居皇位,士人们即使赢了董卓,把董卓赶出了洛阳,将来也是同殿之臣。掌权之后的士人们将如何处理手握重兵的董卓?讨董之事将如何自圆其说?难道士人们要和自己讨伐的奸佞同殿为臣?那今天还讨董干什么?干脆大家收拾家伙到洛阳和董卓称兄道弟算了,好歹谁都没有成为大汉叛逆遗臭万年的危险。    袁绍既没有足够的理由激起民愤讨伐董卓,也没有讨伐董卓的终极目标,他无法取信于天下,更无法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打消顾虑参加讨伐。袁绍和众人一筹莫展。    这时,曹操的使者来了。    曹操从京城带来的这份檄文却足够重量,天下人读到之后,恐怕都要睚眦欲裂,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到讨董大旗之下。曹操在这份檄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消灭董卓,解救天子。这既能够达到讨伐董卓的目的,还能避免惹怒骠骑将军曾炩的可能。    也就是说,董卓现在是大汉国两百多年来除王莽以外最大的祸国奸臣。王莽当年直接篡汉自立了,而董卓距离这一步也不远了。董卓不除,大汉将覆。    现在,讨董的理由足够了,而讨董的终极目标也有了。董卓败亡后,参加讨董大业的士人成了拯救大汉于危亡的功臣,成了振兴大汉的中兴之臣,其显赫功业足可流芳百世。    袁绍笑道:“讨董能否到达目的的关键就是骠骑将军南下。他如果以各种借口不南下,我们就让人北上无极城把他请来。”    讨董是为了振兴大汉。如果几十万大军在京畿和洛阳一带打起来,这大汉马上就完了,还怎么振兴?我们起兵的目的是威逼董卓,把他逼到西疆去,而不是和他打仗。董卓有二十万大军,两万西凉兵和过去大将军留下的五万北军都是精锐。他们还占据了八关,黄河和崤山之险,所以,靠打我们是打不过他的。我们即使打走了董卓,京畿和洛阳也就是一片废墟了。那时我们不是中兴之臣,而是败亡大汉的罪魁祸首了。    桥瑁点头认同:“是的,骠骑将军是天子老师,更有先帝遗诏。如今,我们起兵拯救天子,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置之事外。而骠骑将军实力雄厚,我们将他拉入讨董大军,必定是实力剧增,讨董大业更加能够迅速实现。”    屋内众人最后商定了讨董的详细计策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然后汇总起来由陈琳主笔,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大家修改誊抄之后,各自带着檄文和书信出发了。    郭图去拜访冀州牧韩馥,逢纪去无极城拜访骠骑将军曾炩,许攸、荀谌去豫州荆州各地,陈琳到兖州青州各地,桥瑁回东郡宣告檄文。    郭图拜会韩馥之后,随即匆匆往河内找王匡去了。    大汉国中平六年(公元184年)十二月十八日,东郡太守桥瑁以三公书宣告天下,历陈董卓十罪,传檄天下,号召州郡各起以兵,讨伐董卓。    第二天,兖州牧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魏郡太守韩馥、渤海太守袁绍起兵响应。    接着,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河东太守张扬、广陵太守张超、豫州牧孔伷、颖川太守李旻、陈国相许⒑蠼酢⒕V荽淌吠躅!⒛涎籼卣抛傻嚷叫嫣煜拢僖灞址ザ俊!   ∠⒋骄┏牵看笈婕囱缜胫诔加谙喙O洌棵分胸┬砭父呱卸寥椤V诔即缶净歧⑺究哲魉虻厍胱铩!   《啃Φ溃骸按四饲盆U┳觯馔冀栉业氖挚沉四忝堑耐罚员愠没雎衣逖舫恰!倍渴种柑翟螅笊Φ溃拔铱矗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