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退役宫女-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没有长生的资助,一家人可能就靠这个应付平日的开销,只是肯定不会过得这么舒坦,一般庄户人哪里住得上这么宽敞的院子和青砖大瓦房,村里土坯房并不少见,而且一般庄户人也没有闲钱供成年的儿子读书,能给儿子娶上媳妇并有一间土坯房住就很不容易了。

    母亲周王氏领着两个儿媳妇浆洗做饭喂鸡喂猪照顾孩子,也是从早到忙到晚,周玉生已聘了人,按照乡俗主要任务做嫁妆,抽空学着做家务。

    长生仔细数了数,除过她周家共有大小十一口人,要养活这么一大家着实不易,不管怎么说,周厚纯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周安生也是一个顾家的男人,两人天天起早贪黑地做些粗重活计。

    也许他们不愿意自己回宫,确实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着想吧。在这偏远冷寒之地,一个壮年男丁做一个月活才赚三百文左右的工钱,她在宫里一个月就有二两银子的收入,还包衣食,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想到这里,长生也就释怀了些,她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亲情,也没有期待他们对自己有多好,所以也就不会真正计较,只要安宁度日就行。目前,她需要通过这个家的庇护,也需要借助这个家尽快熟悉和融入宫外的生活。

    虽然庄户不讲究什么几进几套,但周家的院子还算宽阔齐整,有石桌石凳和一些果木花草

    刚进门是豆腐作坊和放置石磨和农具杂物的明间,正对大门是三间正房,两边各有三间厦房,全是青砖铺地的瓦房,倒有些象北京的四合院。

    正房中间是堂屋,一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西边是周厚纯夫妇的卧室,因为大嫂生下幼子,她的长子和女儿也跟着爷爷奶奶睡。

    东边的房子是周良生的书房兼客房,长生的外婆来小住、周巧生回娘家或者周厚纯的姐姐回娘家,就住这间屋。

    三间东厢房两头是周家两子的卧房,中间的空屋安放着祖宗牌位和织布机纺车等物。三间西厢房各是厨房、储物间和长生姐妹的卧室,

    后院有牛棚、猪圈、鸡舍和茅厕,几间草棚里放置着粗笨农具柴草等物。

    让长生惊讶的是,院子一角有一眼盖着石板的水窖,收集的全是雨水,让她想起前世那个著名的公益活动——母亲水窖爱心工程,没想到她有一天也会吃用窖水。昨天她洗澡也应该是别人一桶一桶打上来的,看来爱洗澡的她得学会自己打水,不能老麻烦别人,长生打算尽快适应这个家的生活。

    想到以后不缺豆腐和豆浆,纯天然的新鲜羊奶可以天天喝到,让以为回家要受苦的长生倒是高兴了一阵子,她还要靠豆腐和羊奶美容呢。

    北地高原的风,不是一般的厉害,她有长期生活下去的打算,可不想毁了自己精心保养如同美玉一般的肌肤,还想着让秀气温柔的小妹玉生也变成一个白净的少女,毕竟对女人来说一白遮千丑。

    总之长生暂时对这个家还是很满意的,比她想象的要好得多。

    特别她和妹妹玉生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舒适。双扇木门上挂着手织蓝格子布的门帘,细格子窗棂上新糊了白麻纸,贴着红红绿绿的窗花,新刷的墙壁雪白雪白的,暖暖的大火炕,炕头放着樟木箱子,蓝花的粗布被褥虽是半新却洁净柔软,窗前摆着原木本色的方桌和两只方凳,桌子上有光亮的铜镜和针线笸箩,姐妹俩在上面梳妆做活喝茶都是极方便的。

    玉生是个细心可人的孩子,看到姐姐喜欢花花草草,特意从家里翻找出一个经年的粗瓷瓶摆在方桌上,每日剪了菊花或一些耐寒的野花野草插上,平添几分闺阁女儿的雅趣。

    长生虽然针线活不行,但是本着艺多不压身的念头,在宫里八年学了一手不错的绣活,尤其做得一手好香囊,可惜香囊在乡间无用,又找不到好料子和香料,闲来没事就指点她描红绣花。

    弟弟良生年岁大些,倒清楚记得二姐进宫前对他的疼爱,觉得二姐回家后成了雅人,居然想得起送他上好的笔墨纸研和几本从晋阳城买的好书,不但常常给她讲些私塾里的趣事,还写了一首古词《蒹葭》贴在墙上,增添几分书香味。

    长生见他字体飘逸清劲,不由得对这个人如其字的弟弟多了几分喜爱,只可惜自己肚子里东西虽多,字却拿不出手,索性抽空跟他练字,姐弟仨成了这个家最亲近的人。长生看得出这个弟弟是个可造之才,暗下决心如果他果真有出息,不在乎资助他继续求学。

    她的母亲周王氏不但善良细心而且很能干,大嫂郑桂花虽在产褥期,但仍不失长媳的端庄精明,弟媳赵宝珠俊俏温顺,看着很好相处。

    家里四个侄子侄女,除了未满月的双禄,其它三个都对长生极感兴趣,幸亏长生天性童心未泯,倒也不嫌他们闹腾。

    爹爹周厚纯身体健壮,浓眉大眼,中等个子,骨骼也比较粗大,母亲周王氏清秀苗条,五个儿女,长子周安生长女周巧生的象父亲,良生和玉生长得完全象母亲。

    长生觉得自己是个例外,爹爹和娘亲谁也不象,就有些自恋地想,也许她是中和了两个人的优点吧。

    也许是周家人确实真的心疼幼年离家的二女儿,也许是礼物见了效,一家人对长生表现得极为友爱亲热,刚回家这几日,无疑是过得极为舒心的,长生忽然觉得自己的运气开始好转了,做有人疼有人爱的周家二女儿,比做步步惊心的宫女长生好多了。

第一卷 役满回乡 第22章、推销剩女

    在家歇了两天,熟悉了一下情况,长生在周王氏的带领下开始了走亲访友的日子,先挨家看望了村里同宗的长辈,又看望了姑母周厚贞和一些远亲,不等她喘口气,又要去舅舅家小住,说是外婆王崔氏整天在家闹着要见她。

    长生倒是愿意去舅舅家,因为一路同行,她对这个舅舅最信任,可她实在太累了,每天见一些陌生的人,听她们说着或真或假,或奉承讨好或妒忌讥讽的话,她烦得很。

    在宫里天天都要应付这些,回到家还得这样,长生忽然明白,这个略为封闭的村子和宫里一样也有人情事非,这个家也和她前世只有姐妹二人的家是不同的。不是每个人都象娘那样疼爱她,也不是每个人都象妹妹周玉生那样单纯质朴,她并不能随心所欲。

    不过她最担心还是自己根本不知道长生以前的事情,担心在有心人面前露出破绽,还好,周王氏是个细心的人,生怕长生走时年幼记事不清失了礼数,每到一家都先要介绍一番,顺带提一下以前的事情,因此长生都巧妙地应付过去了,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周王氏替女儿梳好头发,欣喜地打量着她荆钗布裙遮不住的容颜,又看长生满脸不乐意的样子,也明白千里跋涉刚进家里,让她天天探亲访友,周旋在一大帮子不熟悉的亲戚族人中间,实在难为了她。

    可不这样怎么办?真正疼爱孩子的父母,总要为孩子的终生做打算,她的长生虽然招人喜欢,可年龄实在不小了,总不能留她做老姑娘。这几年自己还有精力,又掌管家里,为女儿打算也方便些,等以后老了儿媳掌家或者自己去了,谁能为她考虑得这么周全?

    “娘,我累了,再说我八年没回家,和人家好陌生,都没话可说!我知道舅舅对我很好,并不是我不愿意去,能不能歇几天再去?”长生终于出声抗议了,虽然她回家后处处顺着母亲,但也实在受不了了。

    周王氏按她坐在方凳上,叹了一口气:“娘明白你的心思,可娘也是无可奈何的。你今年已满二十岁,终身大事再不能拖了,娘还想趁着自个能作主,风风光光地把你嫁了,玉生两年前开始准备嫁妆,她针线活好,所有的嫁妆都是按双份准备的,虽然你这些年不在家,但该做的嫁妆一样没落下。”

    长生心里暖暖的、酸酸的,她喊了声“娘”,就把头埋在周王氏的肩窝里,周王氏轻轻地抱住她继续说:“娘带你走亲窜户,一来你八年未归家,也该和长辈们见面,二来也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你有多出彩,只有美名在外,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前来提亲的越多,咱们挑选的余地更大,娘是怕你所托非人受委屈。”

    原来是****裸的推销自己。虽然长生暂时还没考虑过嫁人,听了这番话也深深地感动了,也只有母亲才能为自己的孩子考虑得这样周到吧。

    “你舅母娘家亲戚众多,也有不少有能耐的,娘想让她见见你,替你扬扬名,再说你外婆实在太想你了。你若实在不想去,我让玉生去报个信,明天再去也行,今天就歇歇吧!”

    想起舅舅不远千里自个掏路费来接自己,一路对自己真心实意的呵护,还有言语中外婆对自己的疼爱,长生想了想说:“没事,我就今天去吧,多年不见,我也想外婆了!”

    正说着,王春发就来接了,带着一身的寒气进来说:“娘怕长生走累了,特意让我过来接你们!“

    这下不去也不行了,周王氏嘱咐玉生留下帮助做家务,带了七岁的双福和四岁的双喜坐上马车一起去了。

    这一带虽然有山,所幸山不大沟也不深,有点象丘陵地带,道路并不难走,人烟也不算稀少,只可惜比较干旱少雨,找不到山青水秀的感觉。最初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过后,长生有些怀疑,自己真能在这个荒凉闭塞的地方生活一辈子吗?

    王春发对长生的疼爱是实实在在,这次出门他也看到了位于高寒偏远的家乡和长安附近繁华富庶之地的区别,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很明白长生新鲜感过后,不一定还能适应曾经生活了十二年的家乡,何况此长生已非彼长生。

    一路上,他不停地安慰着:“舅舅知道你在长安习惯了,回家后不一定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你放心吧,以后在家闷了就过来住一段时间。舅舅跑车十天半个月就去一次云州和朔州,有时也去晋阳,方便的话带你和你表妹一起逛逛。”

    “知道了!舅舅,还是你最懂我的心!”长生脆生生地应了,心里欢呼雀跃,这大概是她回家后听到的最让人高兴的话了。宫里最苦的就是禁锢二字,她受够了,好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四处游玩,虽然唐朝对女子的约束要松得多,但出门还是不容易,有舅舅在,她就有机会出门闲逛了。

    已经懂事的双福这几天和长生已经混熟了,他满脸羡慕和肯求地拉着长生:“二姑姑,带上我好吗?我还没去这么远的地方!”

    四岁的小丫头双喜可怜巴巴地眨着眼睛,奶声奶气地说:“二姑姑,双喜也想去,双喜会很乖很听话的。”

    长生呵呵地笑了:“好的,姑姑答应你们,方便的话就带上你们一起去!”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舅舅家人口有限,长生还是非常准确地认出了每一个人,爱心拳拳的外婆,精明而世故的舅母,象山花一样丰艳却不太安份的表妹,各怀心思的表哥表嫂,谁也不会怀疑她不是那个十二岁离家入宫的小长生。

    让长生没有想到的是,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外婆抱着她哭过看过以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好闺女,你可回来了,自从你满了十五岁,外婆天天怕你嫁不出去,你刚捎信说要回来,我就四处托人给瞅婆家,有好几家听着都不错呢,你不要怕羞,好好挑一个!外婆止不住什么时候就去了,亲眼看着你嫁了才放心!”

第一卷 役满回乡 第23章、终身大事

    外婆王崔氏仔细地给长生母女讲了她物色的几个好婆家,全是费尽心思从十里八乡精挑细选的,长生又感动又悲哀,真没想到自己的年龄居然大到人人怕她剩下的地步。

    一个是杀猪卖肉的,年三十岁,家有二老,老婆死了,只留下一个十岁的女儿,镇上有一院房子,还有一个卖肉摊子,外婆说年龄大点会疼人,虽是填房,等生了儿子谁敢小觑?不但能住到镇上,而且以后天天有肉吃。

    一个是贩卖粮食的脚商,年二十六岁,父母早亡,因无人张罗所以没有娶妻,这些年贩粮攒下一份家业,盖了三间大瓦房,想娶妻生子传续香火。这个王崔氏最满意,家境不错,年龄合适,不用伺侯公婆,不用做后母,嫁过去两碗一个瓢、直接就当家,最重要的是,遇到饥荒也不会饿肚子。

    一个是殷实的庄户人家,今年刚二十二岁,家中就他一个独子,有三十亩地一头牛,一院子大瓦房,因妻子不能生养让公婆给休了,嫁过去不为吃穿发愁,男主是朴实的庄户人,只需生养孩子服侍公婆就行。

    “长生呀,这些都是外婆十里八乡地托人问寻的,年龄又不是很大,吃穿又不愁,你实在不小了,不敢再耽误下去了。放心吧,你外婆不是古板的人,这三个人你挑中那个都成!”

    长生哭笑不得,真没想到,在别人眼里,她一个做过宫奴的剩女,能嫁入这三户随意一家,都是烧了高香,可她今生都不可能嫁到这样的人家。

    不是她不想嫁,她回乡就是为了觅得良人成亲,好好地过一世。前世曾在大学时有过一场初恋,随着毕业烟消云散,今世还不识爱情滋味。她自知在这个世界不可能好好地谈一场恋爱,但她最低限度也要嫁一个可心的人,虽然可心二字没有确切的标准,她心中也没有固定的概念,但绝不是外婆说的这几个。

    无法想象,自己和一个油污腥气的杀猪卖肉之人或者一个挑着担子奔波在风雨中的粮贩子共同生活,或者为一个日日下地劳作的农夫生儿育女养猪喂鸡。真要计较起来,这些人的条件没一个能及得上高守仁,她都能舍得了他,哪里肯愿意嫁给这些人?

    她前世是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又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虽然穿越成宫女,这八年也是在华丽奢侈极重歌舞辞赋的大唐**中度过,她不可能嫁给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一辈都象娘亲一样每天睁开眼就做饭洗衣养猪喂鸡带孩子,她不愿蹉跎了青春,更不想委屈了自己。

    可面对外婆的好意,又不能明着拒绝,只能先拖着。她把一对金灿灿的耳环亲手给王崔氏戴上,满脸感动地说:“还是外婆疼我,为我操碎了心。不过长生离开外婆和娘八年了,还想好好做外婆的乖孙女和娘的好女儿,实在舍不得嫁到别人家!”

    王崔氏虽然年纪大,但并不好糊弄。“傻孩子,说什么话呢,你嫁了人就不是我的乖孙女和你娘的好女儿呢?知道我为你操碎了心,就赶快挑一户定下来才是正理!”

    周王氏看到了长生满脸的不愿意,赶紧解围:“娘,你不要急,咱长生多好的孩子呀,还愁嫁不出去?这几天求亲的人不少,条件一个比一个好,我回去再比较比较,打听清楚再做决定如何?”王崔氏这才善罢甘休。

    絮絮叨叨说了一天话,本来王崔氏是一心想要留长生住几天,周王氏看出女儿根本不想留下,就哄骗母亲说要赶紧回去做嫁妆,万一找到合适的人家怕来不及准备,结果被母亲一顿好数落,埋怨她不听自己的话,没有早些为长生准备嫁妆。

    埋怨过后,她还是放母女俩回去了,在她看来,准备嫁妆是一件大事,长生没有多少时间可拖,将来成亲嫁妆拿不出手,是要被婆家人轻视的。

    一路上长生苦着脸,好心情破坏完了。周家虽有娘在,但也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没有人肯把女儿养老,她这个年龄更应该找个归宿,可是举目茫然,谁才值得她托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