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传奇(汉末军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吕布传奇(汉末军枭)-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公留下了乐进、于禁二位将军与袁绍相持,大军即可开拔。攻打徐州,这次,一定要把刘备这颗毒牙给拔出来!”

    屋子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面面相觑,曹仁忍不住问道:“乐进、于禁两人都是良将,额袁绍兵势雄厚,曹公尚不能克,他们顶得住吗?”

    “北方之事,曹公自有决断,我们现在要做得,就是让曹公免有后顾之忧,不容有失!”

    荀彧把书信扣在桌子上,俊朗的面容显出几分硬朗,曹操不在,他就是整个许都最高的守护者,他不会容许任何人威胁到它。

    自从刘备自立的消息传来,荀彧意识到许都诸臣很可能会动摇,毕竟他们腹背受敌,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他决定先把司空幕府内的情绪稳定下来,这才有了此次聚义,现在看来,大家的士气还算高涨,至于能够维持多久,就要按曹军在白马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了。

    从曹操南征袁术回来,袁绍就已经打败了公孙瓒,两人都很默契的陈兵在官渡一带,一场决定北方归属权的战斗即将打响,天下人都在看着曹操,看他如何面对袁绍的百万大军。

    须臾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当年张邈、张扬叛乱,一州皆失,只剩三城,曹公尚能反败为胜,今日之局,犹胜从前,何愁大事不济,希望诸位能不负曹公所托,尽才尽忠,以报汉室!”

    众人一齐躬身起誓,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尚书,尽忠报国,曹公知遇之恩一定要报答的,至于汉室嘛,喊喊就算了。

    接下来就是征粮抓丁等一系列任务的安排,大战的气息通过荀彧的一条条训令扑面而来,每位官员心里都沉甸甸的,但没有人抱怨,大家都默默的接过手令,然后奔赴自己该在的地方。

    聚议一直持续到半夜才散,当大部分官员告辞之后,荀彧注意到满宠跪坐在最后一排,没有离开的样子,他签发完最后一份文牍,抬头问道:“伯宁,你还有事么?”

    “我有件事想提醒你一下!”满宠的语气永远都是不快不慢,就像嗓子里堵着一口痰。

    “讲!”荀彧说着拿起毛笔甩了甩手腕,对他这种卖关子的口气有些不满!

    “我觉得,徐州只是个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荀彧把毛笔阁下,眉头皱了起来,满宠这句话很不寻常,他是许都令,按说只要负责许都的治安就可以了,满宠是个谨慎的人。若没有特别理由,不会越权发表看法。

    他示意满宠说得再详细些,满宠走上前来,点了点荀彧身后的牛皮地图,他的手指压在了汝南上。

    “汝南会是下一个?”

    “是的”满宠说:“汝南黄巾猖獗,又是袁绍的故地,倘若有变。非同小可!”

    荀彧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满宠的看法。

    满宠亦点点头。该提醒的都提醒了,当下留下来已经没有意义,在他临走的时候又加了一句:“许都城内也不太平,刘备好像和某人关系比较密切,你要注意!”

    说完之后,他默默地退出了尚书台,有些事荀彧没有追问,他也没有说明。

    满宠刚刚离开不久,就见曹仁折返而回。荀彧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毛笔,笑问着说:“我说,你不去整顿并马,又回来干什么!”

    面对荀彧的打趣,曹仁连忙晃了晃脑袋,将手中的急件递给须臾,慌乱的说:“你看看吧!”

    见到曹仁一脸的肃然。荀彧立即收了笑容,顺手接过曹仁递过来的书信,这是一封来自长安的急件,长安有李典和钟繇驻守,此时有急件,莫不是马腾打过来了?一想到这里。荀彧心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急忙拆开查看。

    看完之后,贾诩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信上说有一支兵马悄悄地从弘农绕过长安,朝着西凉的方向而去,李典写这封信来,就是询问荀彧要不要他们去追击这支兵马。

    “文若先生。怎么办?以你看,这支兵马是不是西凉军?”

    看到荀彧一脸的淡然,曹仁将手放在暖炉上烤了烤,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不是,已经很久没有外兵进入京畿之地,不可能是西凉军!”荀彧摇了摇头,一脸的笃定。

    “那会是那里的兵马?难道是我们的军队不成!”曹仁追问,如果是他们本方的军队,他将毫不犹豫的追上去,将他们杀得一个人都不剩。

    荀彧哑然失笑:“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地看这份情报?那支队伍领头的是一个九尺大汉,手提一把大斧头,我们军中没有此等将领,吕布倒是有一个,叫徐晃!”

    “你说的是徐晃?”

    “不对,按照曼城将军信上所述,这个大汉的体型不符合徐晃,我倒是想起有那么一个人来!”荀彧否决了曹仁的话,抚着胡髯说道。

    “那是谁?”曹仁搓了搓手,再次询问道。

    “你还记得袁绍打破冀州之后,少了什么人没有?”荀彧没有直接道出姓名,而是让曹仁自己想。

    曹仁一脸茫然,当时的他们正在寻找安身之处,那里有心思去关心冀州的战局。

    “当年袁绍占领冀州,少了别驾沮授,大将潘凤、张郃,传言他们躲到了洛阳长安一带,主公还为此派人去找过,想让他们三人效命,这个你没忘记吧!”

    “你说那个大汉是潘凤?妈的,我这就去把他们追回来!”曹仁听荀彧说那大汉正是潘凤他们,当下一挥战袍,准备去追回他们。

    “胡闹,徐州大战在即,你还往哪里跑?”荀彧一拍桌案,喝住了急冲冲的曹仁。

    曹仁红着脖子反驳:“他们此去西凉,定是投降那吕布去了,我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沮授当真是好算计,想趁着官渡、徐州、汝南即将发生大战,趁乱逃往西凉”荀彧知道沮授的才干,若是让他去了西凉,吕布无疑是如虎添翼,当下对着曹仁说道:“你先在去,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这样,你可派八百里加急前往长安,让李典率骑兵去追,活人带不回来就带死人,千万不能让他们离开京畿一带,否则悔之晚矣!”

    曹仁正色的拱拱手,带着一丝怒意冲出了尚书台。(未完待续。)

    p

第三百四十三章 虚实倒置() 
月色朦胧,照耀得山林小道影影绰绰,夜枭盘桓在密林的上空,不时发出一两色宁人发憷的尖叫,天地间呈现一片萧瑟。

    从长安一路走来,潘凤等人昼伏夜出,用了三个夜晚的时间赶了四百里路,抵达了长安正西最为险峻的郿城,只要过了郿城,就可以从五丈原穿过斜谷,抵达武都一带,将长安远远的甩在脑后。再向西走三五十里就是五丈原了,地势便会逐渐开阔起来,到那时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西凉,不用担心曹军尾随追来。

    潘凤一行人绕过了郿城,来到了一座无名山谷,这座无名山谷弯弯曲曲,从山顶眺望下去,形似一条正在爬行的毒蛇,山谷中有一条羊肠小道,这条小道崎岖坎坷,最狭窄的地方仅有一两丈左右,甚至连马车都无法通行,需要将车上的粮食卸了,再把马车抬过去才能继续套上马匹才能向前赶路,这一行五百多人的队伍一路上逶迤而行,走了大半夜也没有穿过这条山路,逐渐的深入到了无名山谷的腹地。

    大军在半路上驻扎下来埋锅造饭,草草填饱肚子之后准备继续赶路,潘凤已经派出斥候提前刺探确认并无异常,但地势险峻,道路两侧奇峰崔巍,因此潘凤提醒将士们需要小心堤防,不可大意。

    月色惨白,如同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孝服,五百人的队伍趁着这月色在小道上疾驰,马蹄声急。潘凤手执着缰绳,面色冷峻,两道怒眉挑在双目之上,他们已经连续奔跑了四个时辰,两侧大腿被磨得血肉模糊,但是他们不能停,也不敢停,虽然他们距离五丈原越来越近,但是他却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总感觉前面似乎有人在幽暗之中等着他们。

    他们又驰骋了三十里,广袤的平原已经依稀可见,潘凤看着远方一马平川的开阔之地,终于长吁了口气,他立即提住缰绳,让将士们可以放慢速度了。

    夜色深沉,潘凤和张郃并绺走在小路当中。在他们身后只要寥寥五百余骑,但这些骑士都是和他们从冀州杀出来的百战之士。都是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坐骑都是当年韩馥特意从关西买过来的骏马。在开阔的战场上,这一支部队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想当年,高顺的陷阵营不过八百人,就几乎把袁术的军队击垮,现在这支军队要是发狂来,战斗力不输于当年的陷阵营。

    可让潘凤和张郃无奈的是,本该驰骋的骏马。如今却被这条小道给束缚,在他们身旁,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都是他们的家眷以及韩馥的遗孀,里面有妇人和孩子,还有大小十来辆牛车混杂在其中,沿着小路缓缓而行。

    他们的五百人队伍。是这支辎重队唯一的护卫。

    “咱们背后的李典有数千人,就这点人,怎么打?”张郃有些恼火地挥了挥手手臂,他和潘凤的关系很好,起初袁绍攻打冀州时,他本来想投到袁绍帐下。他认为袁绍是一个雄主,值得他投效,可他听了潘凤的遭遇后,便打消了投靠袁绍的想法,和潘凤一起保护着韩馥的亲眷杀出冀州,一直躲在河东一带。最近听闻曹操和袁绍、刘备在中原大地打得不可开交,他们这才有机会躲过曹操的鹰犬。悄悄潜往西凉,和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一个叫做沮授的人,那是当年韩馥的骑都尉,也是潘凤的好友,虽然他和沮授同为冀州之臣,但他们并不熟。

    潘凤闻言一笑,安慰道:“放心,公与先生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再说了,有公与先生在这里,出不了大乱子!”

    张郃听到这个名字,不无谨慎地瞥了潘凤一眼,看他面色如常不像意有所指,这才放下心来。

    潘凤看到张郃的脸色阴晴不定,心里也一阵苦笑,他这几天过得也不开心,他是想去投靠吕布没错,但两位好友却放弃大好的前途,执意要和他一起去贫瘠的西凉,这让他心里一直都过不去,毕竟路途遥远,一路上有危险重重,他们都不能保证不会发生意外,如果出了意外,潘凤就算死一百次也不能报答两位好友的恩情。

    两个人各怀心事,忧心忡忡,一直到李典军的前锋出现在地平线上。

    李典在前夜接到了荀彧的消息,说那支人马可能是曹操一直寻找的潘凤等人,让他派军队去拦截,先是劝诫,如果他们不听劝,就抬着他们的尸体回长安,绝不能让他们去西凉。

    这个安排很对李典的胃口,他当即传令骑兵开拔,连夜追赶,终于这一天的凌晨追上了潘凤,他仔细地探查过,方圆三十里之内,并没有大股西凉军的踪迹,而肉眼能看到的西凉军,只有六百多人,那些都是吕布留在斜谷一带的郡国兵,吕布的主力还在汉中和张鲁激战。

    两军相遇,李典提刀纵马走上前来,先是颇为恭敬的说:“无双将军别来无恙,你这是要去那里?”,李典见过潘凤,当年黄忠扣关成皋,潘凤就出阵挑战过,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潘凤依然还是从前的样子,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还有他身边的张郃,李典也认识。

    潘凤没有给徐晃好脸色,冷哼一声:“我去那里你还不知道吗?何必再问?”

    李典邹了邹眉,他觉得潘凤很无礼,但仍然和颜悦色的说:“潘凤将军,难道没有回旋的余地?你真的想和曹公作对,去西凉投靠吕布?”

    潘凤扬了扬手中的大斧,不耐烦的说:“要打就打,别废话了!”

    “进攻!”既然潘凤执迷不悟,李典也不再劝,简单地下达了命令,面对张郃和潘凤这种级别的敌人,实在没有必要给予太多指示了

    曹军齐声发出一声呐喊,欢天喜地地冲了上去,这种战斗实在太轻松了,满眼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和孩童,还有大车上装得满满的粮草和财宝,这些都是他们想要获得的,李典将军似乎也没说不许劫掠,在曹军士兵眼中,眼前根本就是一个赤/裸的少女,虽然羞怯地用手遮住身体,但只要轻轻一推便可任君采颉。

    曹军的耀武扬威似乎把辎重队伍吓坏了,亲眷们惊慌的大叫起来,你推我,我躲你,再也无法维持队列的秩序,那些驾车的民夫也骇破了胆,呵斥着牲畜试图加快速度,每个人都朝着自己认为最安全的方向跳去,偏偏这里又变成极其开阔的地带,结果原本的一字长蛇阵瞬间崩溃,分散成无数惊蚁,跑了一个漫山遍野。

    曹军士兵兴奋地蜂拥而至,开始分头追逐,屯分散成曲,曲离散成队,队又分裂成了伍,最后连伍这个建制都维持不住了,往往三两个士兵就奔向同一个目标,他们将东一群、西一团的女眷截住,拽住其中的女人,杀死试图阻止的家奴,再把尸身摸了个遍;还有人把牛车掀翻,踩着车夫的脖子肆意翻动上面的物资,拼命往怀里揣,或者干脆把口袋抗走,一时间战场上混乱不堪,哭泣和笑声混杂传来。

    李典的部曲大部分都是以前青州的黄巾军,虽然被曹操训练成精兵,但是狗改不了吃屎浪改不了吃肉,以往受尽了窝囊和屈辱,现在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肆无忌惮地把最丑陋的贪婪泼洒出来。

    李典的侍卫没有动,但很多人脸上的情绪都有些羡慕,乱世有自己的潜规则,战场上劫掠到的,都是自己的,即使是长官也无权收回,他们太不理解,李典为何让普通士卒去占便宜,却限制他们这些更亲近的侍卫,他们可不比李典有着较高的俸禄。

    这一片战场特别平坦,而李典没有带望楼,他不知道,此时那一片混乱的战场之中,五百名铁骑排成十匹一列的纵队,朝着李典大旗所在的位置切来,为首的正是潘凤和张郃。

    他们得到指示是,不要去管辎重,要抓住曹军分散劫掠的良机,直击中枢,干掉主帅。

    他们不管辎重,那是因为辎重乃是身外之物;不管亲眷,那是因为亲眷都是假的,都是侍女假扮的,正真的家眷在后面被重兵保护着;他们这行人也不只五百人,而是一千人,两拨人马相隔十里,沮授率领五百人在后面的那支队伍。也就是说,一千人分为两拨,一波昼伏夜出,一波昼出夜伏,每一波都有张郃和潘凤,一人为真一人为一假,直到曹军分散劫掠物资后,两个正真的潘凤和张郃才合并为一处,率领五百铁骑直取李典。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难免会引起战场上的注意,但现在曹军分得太散了,就算有个别人察觉,一时之间也无法聚拢,结果一直到接近大纛三百步时,李典才察觉到异状。

    “快,再快点,成败在此一举!”潘凤和张郃拼命踢着坐骑,骑队的移动速度又加快了几分。

    “看来这股起兵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来救辎重和女眷,弃车保帅,这是打算用多年的继续来换我的命!”面对危局,李典只猜中了一半,但他丝毫没有慌张,他身边的几个传令兵立即掏出号角,呜呜地吹了起来。(未完待续。)

    p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李典之死() 
ps:停电了,好烦

    听到号角声,青州精锐还在不顾一切地劫掠着,只有李典的侍卫们立刻开始移动,他们看似分离各处,散乱不堪,实则把距离拿捏得十分精妙,如果有人能从天上俯瞰的话,就能看到,他们以李典为核心形成了一朵绽放的花朵,他们从四面伸展开来,当蜜蜂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