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苍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漠苍狼-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从1951年开始进口这种设备,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这种设备一般用于超深矿床的勘探,发展到现在,勘探反馈的数据的是三维的,十分牛逼,当然这些数据对于普通人的来说,只是一大堆极其混乱的曲线。 

   

之后,通过“地质数据成像”演算,可以把这些曲线还原成大概可读的黑白胶片。现在我们的勘探已经有软件,可以实时生成,当时是需要人用手摇计算机来算的。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基础技术兵,无疑是听天书,我们只能看懂地质成像之后的那种黑白胶片。 



那次地震勘探进行了大概有五个月时间,收集的数据汇拢来之后,的确有了发现,但是那个发现,却让人瞠目结舌。 

   

勘探显示,在这块区域地下1200处,出现了地震波的异常反射。在胶片上表示的是,一块非常突出的不规则形白色影子,好像一个十字架,精度精确的吓人,大概是49米长,宽34米,好像是嵌入在地下1200处岩壳里的一块金属块。 

   

(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们都议论纷纷,感觉很不可思议,然而等到屏幕上的那个十字小点放大,一下子四周又全部静了下来。) 

   

原来那个十字形的白色影子,放大200倍之后,明显现出了几何的外形,所有人都一眼认了出来那是什么东西——那竟然是一架飞机! 



我花了好久才明白过来,这种情况也就说,在日本人当年勘探的地方,我们发现在地下1200米处的地质岩壳里,竟然镶嵌着一架轰炸机! 
 



四 “深山”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我是在胡扯。 



确实,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所受的都是相当务实的教育,那个时代是标榜唯物主义的时代,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都会用非常牵强的理由硬把他说通,所以我根本没有接受这种事情的经验,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也认为是胡扯,这是无稽之谈。 



不过后来回头想想,这其实并不难解释。因为事实上,如果一件事情既成事实了,那么总有他成为事实的方法。 



(这里插一句,这一部《零号片》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因为我当时心里震惊,所以并没有感觉到影片在这里结束有什么突兀,后来才知道,这一卷零号带,后面还有很长的内容,当然等我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些被隐藏的内容也早已经失去了意义,而对于这些内容给隐藏的理由,我最初得知的时候是很不理解,直到后来我带队的时候,才明白当时那批领导的想法,人的成熟总是需要代价,想想这一辈子,我的每一次成熟几乎毫无例外都伴随着牺牲和谎言,实在是无奈。) 



之后大校和我们进行了一些交互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巧合,下面可能有地质大灾难时期形成的硫化铁或者纯铁的凝结块,碰巧是这个形状。但是那大校告诉我们:根据仔细的外形分析,这应该是一架日军的“深山”,那是一种很冷门重型轰炸机,日本人一般用它来做运输机,是在二战末期投入使用的,数量很少。所以巧合的可能性非常低。 



既然不是巧合,那就要首先在事实下做推断,大校给我们解释了当时的勘探组和很多专家建议后得出的结论,当时那些人是这样推断的: 



首先命题是,确实他们发现了一架深埋在地下1200米深处的日本轰炸机。他们不否认这东西存在的可能性,而是去考虑这东西是怎么给弄下去的。 



这样的事情只有唯一的解释,按照唯物论,如果飞机不是通过扯蛋的空间扭曲出现在那里的,那肯定就是日本人自己搬下去的。 



同样,要到达那里,必须有一个通道,而把飞机整体开下去,也显然不可能,所有飞机必须是解体状态下搬过去。 



那事情就可以假设的非常明白: 



日本人当年在这里,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挖了或是找了一条通往地下深处的通道,接着,日本人把一架“深山”化整为零运下去的,然后在通道的尽头,地下1200米处的地方重新组装了起来。 



这看似极端离谱的推论,是他们能思索出来唯一合理的可能性。 



而要证实这样的假设,有两个前提,一是找到那条通道,二是找到这里堆砌过大量设备的痕迹。 



大校说,他们在附近发现了大量防冻机油的痕迹,应该算是证明了第二条。现在这里的工程兵,正在大范围的搜索,希望能找到第一条前提。而一旦找到通道,就要组织人下去,看看下面到底是怎么情况。 



这也就是我们会来到这里的原因。 



会议到这里就结束了,大校又重复了一遍保密条例,然后让我们自由活动。他一出去,整个帐篷里就炸开了锅了,几乎骚动了起来,不是害怕,说实话要说钻洞勘探,我们这些人都有经验,谁也不会怕,我们当时是兴奋,在枯燥的勘探工作中,这样的事情无疑是一件相当吸引人的事情。 



后来回帐篷后,所有人都是兴奋的睡不着,说实话我们都相当的累了,但是还是在各个帐篷里钻来钻去,发泄心情。那个一晚上,只有我记忆中只有老猫是在睡觉的,其他人几乎都是彻夜未眠的沉浸在兴奋里。 



不过,现在想来我感觉有点奇怪的是,当时讨论了这么多东西,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那个问题:日本人在几十年,如此艰苦的把一架飞机运到地下去;是为了什么目的? 



这里的勘探记录,特别的锁在了密码铁盒里,显然是特别的机密,可以推测机密到连运送的人员都没有资格看,从行业范围来看,他们显然最开始,是在这里进行普通的地质勘探,而在勘探的时候,他们必然是发现了什么,接着,才做出了这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出来。 



为什么呢?我猜想,当时所有人的心里应该都有这个疑问,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在当时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所以,所有人选择了选择性的失明。 
 



五 洞穴 



接下来的时间,可以说是在焦虑与期待中度过的,工程兵全体出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我们提出也要帮助搜索,但是给大校坚决的拒绝了,也没有给我们什么理由,当时我们也没有想过他拒绝背后的含义,只是天真的认为这是一种保护措施,像我们这样身份的基层专家,在地方确实是给宠坏了,我们只好仍旧是讨论着,等待着丛林里的消息。 



唯物主义的胜利发生在十二天后,据说一只工程兵分队在五公里外的山上发现了一条废弃了很久的车道,顺着车道又找出去三公里,在一个山坳里,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构造洞;呈现裂缝状,宽足有三十米,洞口架着隐僻帆布,上面全是落叶,一开始根本发现不了,有人踩上去了才知道。 



洞口相当大,从入洞二十到三十米来看,开始段是一个垂直洞,因为没有带足够的装备,工程兵没有深入。但是很有可能就是入口。 



中午那个大校就发了通知,说八九不离十了,后天就过去,让我们做好准备。 



大部分人一下兴奋到了极点,也有些人开始紧张,洞穴是世界第五极,地质勘探经常要进洞穴,危险性我们是知道的,大家马上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各干各的,都没有什么废话,整个营地一片井然有序的气氛。 



只是看着老猫就面有悻然,我这几天越来越佩服老猫,这么刺激的事情,在他脸上看不出一点变化来,他还是那个德性,一张老脸似笑非笑,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别人准备的热火朝天,他却根本不动,只站在台阶上看着我们。 



我看他那个样子,心里有点好奇,总觉得这人好像知道点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他看我们的眼神,实在也不是什么好的眼神。 



其实,每个年代都有那个年代下典型的一种人,老猫就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类人,他们十分聪明,在解放初期的斗争中,看过很多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知道很多表面下的真像,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种事情,这种人敏感而狡猾,而且享受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我又不叫醒你们的优越感。 



这当然是我这几年回头看的时候总结的,当时,我对他这种人是好奇的,就好像现在的小孩子看到那些特立独行的青年偶像时候的感觉,总想着去接近这个人,然后成他的同类。 



所以当天晚饭的时候,我就找了几个机会,凑过去问了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他一开始只是对着我笑,什么也不说,后来给我递了几只烟,才松开口,对轻声和我说:这一趟,他不准备下去。 



我听了奇怪问,为什么? 



他看了我一会儿,叹了口气轻声对我说:小老弟,你还太年轻,看不懂这里的事情,其实这里的情况很不对劲,你想想,首先,那个洞肯定是在我们来之前就找到了,不然不可能这么大刺刺的下调令找来这么多人,五公里的搜索范围,他们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了,会到现在才发现?其次,他们肯定了解过那洞,下面肯定有叉洞,否则,根本也不需要这么多人。 



我一头雾水,莫名其目的看着,还不能完全消化他话的意思,他看着我,突然就笑了,拍了拍我,对我说:算了,总之,接下去,你自己小心就对了。 



后来我想了想才有点明白,但是我对老猫的话不置可否,感觉他有点想太多了,一来,之前很扯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地下挖出来的东西,总有你理解不了的,二来,这事情肯定不简单,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就算真的有问题,我也认为别人肯定有隐瞒的理由。 
   
那时候也没心思想这么多,他最后的话我也没放在心上,我们当天准备好装备,第二天修整了一天,还发了枪,第三天,就和一个排的工程兵向那个山坳出发了。 



因为没有牲口,我们都是步行,一行人背着不少东西,还带着狗,预计要走一天时间。 



不过,我有点意外的是,那一天的行程中真的没看到老猫,一问才知道,这老贼在早上说他吃坏了肚子,去不了了。 



我心里明白,老猫的想法不是说说的,他是真的感觉这事情不对,所以故意避开了,想到这个,我的心里也感觉到十分的不自在。 







一路行军,对环境的感觉比在车上又直接一点,这里每个人都背着枪,王四川告诉我,能背枪应该是在中蒙边境,因为如果是中苏边境,背着枪是很危险的,苏联人有时候会放冷枪过来,所以一般不武装,而蒙古流寇很多,需要火力防身。 

   

但是因为全部是在山坳里走,看不到整体的地质地貌,想要进一步推断是在哪里,很困难。而且走路消耗了所有的精力,根本没办法说话,到了后来,我眼前只有我前面的那个人的背,连转头看其他地方的力气都没有。 

   

就这样,蒙头走路,实际我们在丛林里跋涉了一天半,到第二天的中午,才到达那个发现洞窟的山坳,比计划晚了半天。 

   

这倒不是我们脚程太慢,实在是路太难走了,我们以前走山路,从来没有进到如此深的山里,脚下落叶层的厚度实在吓人,一脚一个团子,里面吱吱冒黑水,感觉走在沼泽里一样,人一多,总有人拉下,所以慢了。 

   

到了那个地方之后,我马上就感觉到,老猫是对的,这个洞窟肯定不是前天才找到的,因为早就有几个帐篷搭在边上,一捆捆的绳子堆的到处都是,这些东西,没十几天肯定运不上来。 

   

但是大部分人都没发现问题,我们这些人和大山打惯了交道,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拐不弯。我当时要不是听老猫讲过,也肯定不会注意。 

   

这里的树木长的非常粗壮,树冠遮天蔽日,地下还有灌木,那个洞窟的口子朝天开在一根横倒的巨大枯木后面,很多不知道哪里延伸过来的根部都长了出来,包住了垂直洞壁的一边。 

   

这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洞,其实就是山岩壳上的一条巨大的裂缝,最宽处确实有30多米,站在边上朝下看去,下面就是悬崖峭壁,一片漆黑,嗖嗖往上吹风也不知道有多深。 

   

洞壁上有阳光能照到的地方,有很多蕨类和苔藓,看的出这应该是一个喇叭洞,下面的空间比洞口还要大。在洞口工程兵已经架上了一张网,一边拉着牵引器和柴油马达。一框一框用军绿色帆布包着东西给吊了下去,显然这洞下面已经有人了。 

   

那个大校告诉我们,工程兵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勘探,洞垂直段有214米深,这洞底有活水,是一条地下暗河,我们得坐皮筏艇,而且,在洞底横向顺水六十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四个岔洞,我们这一批人要进行分组。 

   

我听到这里脑门就开始冒汗,老猫的话在我心里揪了起来,这老家伙也太准了。 
 



六 分组 



当时的情况,属于勘探方面的人一共是二十三个,四个人一组,一共四个组,剩下的人做后备队支援,每一个组跟半个班,做掩护和背装备。 



当时的建制,一个班的数量不定, 



我们全部都是正规军编制,入伍的时候受过严格的训练,但是这几年高强度的工作下来,根本不可能持续那种体质,有工程兵在身边,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洞窟勘探,绳索重量很重,遇到地下断崖或者地质裂隙的时候,消耗量又很大,多几个人带绳子,可以让我们在初期走的更远。 



另外显然他们还带了一些自己安排的东西,经常训练的新兵都能负重20公斤行军30公里以上,虽然不知道他们背了什么东西,但是看他们的表情还是比较轻松的。 



我当时琢磨着老猫的话,想混着到支援那部分人里面去,先窝着看看情况,可恶的是排组的时候,是按年纪来的,我在里面算小的,给分在了第二组,和我同组的还有王四川,和两个陕西来的,一个叫裴青,一个叫陈落户,两个人说普通话都不老地道,我们有时候讲笑话,这两个人听啥乐啥,整天:你包社列,饿知道列,忒喝笑列,非常的有趣。 



工程兵方面和我们一起的是当时内蒙古工程兵团六连四班的五个人,副班长好像叫什么什么抗美,四个战士都是陌生面孔,相当的年轻,那时候也不带介绍的,我们就是互相敬了个礼,认了面孔就算了。 



武器方面,当时副班长是带56式,其他四个人带着54冲锋枪,子弹都带足了,王四川和他们说太夸张了,在南方的洞穴里可能还有野兽,在这里,最多有蝙蝠而已,这里的洞内温度太低了,冷血动物呆不牢,熊之类的东西也不可能爬到这种深洞里去,唯一需要担心的倒是保暖和氧气,但是这些方面,工程兵们显的并不上心。 



当然这些兵不可能听我们的,我们自己都拒绝带枪,只是绑上了武装带,装备被分类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我带上了地质铲和地质锤等工具,感到很幸运,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防身的。又不会太重。王四川背了几件餐具,叮叮当当的,意见很大。 



准备妥当之后,我们一个一个的被牵引器从洞口吊了下去了,那经历我现在还记忆忧新,二百米多吊着下去要二十分钟,一点一点,好比荡秋千一样,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我宁可自己用绳子自己荡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