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母不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贾母不慈-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怕老子了。宝玉自然不敢去,哀求姊妹们帮忙。

迎春性子木讷,惜春不敢惹事,俩人都看探春的意思。探春最怕讨老太太的嫌弃,她一个庶女,肯定不会傻到冲锋陷阵。探春故意糊弄宝玉,叫他去求琏二嫂子。

溜了一圈,又转到开始了。宝玉懊恼的撅嘴,好兴致一扫而空。

黛玉见状,嗤笑两声。

宝玉闻声,问黛玉因何笑。黛玉没回她,宝玉得寸进尺,求黛玉去和贾母说。

“你这个‘自家人’都不敢去,好意思让我这个‘外人’去?”黛玉讥讽她一句,懒得再理他。

宝玉被黛玉讽刺的红了脸,又气又恼。他与姊妹们相聚,一团和乐,这是多好的事儿。她老人家的怎能有理由拒绝?再者说,今日是老太太的寿辰,一家子热闹喜气的事儿,他就不信老太太会当众扫兴。宝玉索性心一横,就到老太太跟前把话说了。

宝玉话音一落,整个屋子都安静下来。王熙凤立在一边赔笑,用‘敬佩’的眼神儿看着宝玉。这宝玉真是胆大不要命了!大家都拒绝他不敢去说,就是暗示他老太太八成不会同意。这厮不醒悟,还偏要往虎山行,找打!

宝玉话音刚落,感觉的气氛不对,心里也后悔起来,额头冒出豆大的冷汗珠儿。他真是傻了,父亲此刻没回来,母亲又不在,家里头根本没个人帮他说话。

宝玉默了会子,尴尬的笑两声,赶紧挽救道:“孙儿也不过是想姊妹们一起热闹热闹,老太太若不喜,孙儿这就把话收回来。”

宝玉在贾母跟前自称孙儿,说话也规矩了。可见老太太请的先生教诲十分有用。以往宝玉去学堂上学,学了三两年也没有这等教化。

众人见证了宝玉的变化,心中愈加敬佩起老太太的能干来。果然老姜更辣,老太太手腕更胜当年。以后老太太跟前,必要行事十二分的谨慎。

“呵呵……”

伴随着贾母的两声笑,宝玉冷汗冒地更多,心里愈加悔不当初。

“你过来!”

宝玉心一抖,恐惧的看向老太太,一步一步走到她身边,听话的坐下来。

贾母拿着帕子擦拭宝玉的额头。贾母每用帕子碰一下他的额头,宝玉周身的毛孔便随之颤栗一回。

“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心中都该有个分寸。可记住了?”贾母轻声说了一句。

宝玉赶紧点头,表情像受惊的兔子。

贾母噗嗤笑了,招来王熙凤道:“去把两间耳房收拾出来,让你弟弟妹妹们各自玩去,都是孩子,不好让他们拘束了。”

宝玉闻言甚为惊喜,恨不得跪下给贾母谢恩。贾母瞟他一眼,笑了笑,吩咐他:“去吧!”

宝玉乖巧的应承,转身回到姊妹们之中,扬首冲她们得意一笑。探春对其竖大拇指:“你厉害!”史湘云不甘落后,言语甜甜地夸赞宝玉:“爱哥哥真棒!”

宝玉高兴地点头,转而得意冲黛玉笑。黛玉白一眼她,躲到贾母身边喝茶去。

史湘云把刚才的状况看在眼里,她见宝玉要追黛玉,忙笑着拉宝玉坐下,开口招呼大家:“难得咱们聚一起,可得想个好玩的东西。”

宝玉忽然想起宝钗,悲叹一句:“可惜宝姐姐不在,不然人就凑齐了。”

三春姊妹闻言,也哀叹了一声。

史湘云推一把宝玉,笑道:“我倒也想见一见她,听说她人就在京城,再见不是早晚的事?今日咱们既然要玩,就该尽兴,你们都不准想什么其它的扫兴。”

宝玉点头,立马好了,提议玩抽签作诗。

“猜谜也行。”探春紧接着笑道。

王熙凤亲自带着平儿去耳房,满心疑惑的吩咐人布置酒菜。平儿看出二奶奶有心事,问她何故。王熙凤皱眉,打量眼前还算宽敞的耳房:“这一间耳房便够了,老太太何故说收拾两间?”

平儿皱眉想了想,惊讶的看着她:“二奶奶您是说——”

王熙凤微微挑起门帘子,看着坐在上首之位的贾母,她老人家正搂着黛玉跟贾环、兰哥儿说话。王熙凤放下帘子,感慨道:“我就说么,老太太怎么就轻松放过了他。”

平儿料知二奶奶所谓的“他”指的宝二爷。

王熙凤定了主意,吩咐道:“应该不会错的,这两间屋是要男女分开!酒菜布置好后,你就亲自去安排,千万别让宝兄弟去错屋。姊妹们这边,务必叫几个嬷嬷守住门口。”

☆、第29章

平儿安排好一切,便请爷们和姑娘们过去。史湘云第一个起身;一边挽住探春的手;一边笑着宝玉拉扯宝玉快走。宝玉看眼黛玉,笑着让史湘云她们先去。史湘云会意的瘪嘴,嘟囔一句:“就怕你请不来她!”

宝玉愣了下;面露伤感;又看黛玉。探春轻轻扯史湘云衣袖,示意她别乱说。史湘云露出一副得意之色;丝毫不觉得自己错。她笑着拉着探春、迎春等,姊妹四个热热闹地去了左耳房。

史湘云无父无母,身世悲苦。探春见她不拘小节;性格开朗,心里羡慕她性子难得。探春便又提醒她一句;以后那样的话切记不要说。

史湘云不领情,无所谓道:“我才不怕呢,许她金枝玉叶,有人疼,你们就不是了?”

史湘云此话正戳中探春的软肋,闹得探春心里又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湘云妹妹替她抱不平,当她是金枝玉叶;悲伤的是事实摆在眼前,她一个庶女确实不如黛玉身份矜贵。纵然探春心中再想当金枝玉叶,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

迎春、惜春相较探春便糊涂许多。她二人无不赞同史湘云的话,口上虽不敢说,但跟湘云亲昵了许多。史湘云高兴地合不拢嘴,又顺便夸了夸三春姊妹会打扮,个个美若天仙。三春姊妹很快把湘云当成亲姊妹相处了。

再说宝玉留在花厅中,她看着贾母身边的黛玉,发愁了。经刚才那一吓,宝玉再不敢上前去招惹老太太。但他想与林妹妹玩,一边怕一边又舍不下,搞得他只能站在地中央犹豫不决了。

王熙凤见状,笑话他:“宝兄弟你这是怎么了,不是你张罗着摆小酒?难得老祖宗同意了,你这会子倒赖在这不走了。”

宝玉扭捏半天,在王熙凤的催促下才冲黛玉努嘴,露出一脸为难色。王熙凤真替宝玉捏把汗,她刚要告诉宝玉他不能去姊妹那边。贾母突然发话,笑着叫黛玉去找姊妹们玩。宝玉早竖着耳朵听风声,麻利的上前,凑到黛玉身边,笑嘻嘻的跟她道:“林妹妹,我同你一起去!”

黛玉瞟一眼她,也不理他,径直往左耳房去。宝玉笑嘻嘻的跟在后头,他跟黛玉讲他最好吃鹅掌鸭信之类,一会儿要黛玉陪她一块品酒吃菜。黛玉踱步到耳房前,自有嬷嬷挑帘子请黛玉进去。宝玉笑了,也随眼前的倩影往里进,岂料帘子放下了,正好打在他脸上。

宝玉丢了风度,气不打一处来,开口便骂:“哪来的刁奴,好生张大你的狗眼!”

方嬷嬷见状忙弯腰赔错,笑道:“倒没想到二爷会往这走!”

“你什么意思?自己犯了错,反倒怨到主子身上了,我不往这走往哪走。你这厮好生刁蛮,竟冲我睁眼说瞎话,看我不禀了琏二嫂子罚你们。”

方嬷嬷见宝玉不讲理,态度便没那么和善了,“二爷瞧清了,这可是左耳房,右耳房方在那面。”方嬷嬷说着,指向对面。

宝玉皱眉狠瞪她,越发觉得这厮不可理喻,要硬闯。“我去何处用你个奴才吩咐?可还要我尊称你一声‘太太’了?”

方嬷嬷缩脖子,“万万不敢 ,求二爷别闹老奴了。”

“哼!不可理喻。”宝玉抬腿往屋里去,方嬷嬷忙伸手堵住。宝玉气急,伸手推搡方嬷嬷。方嬷嬷退了几步,身子失衡,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呦叫了一声。平儿闻声转头见到宝玉,心叫不好。才刚张罗人进来替二太太回话,就把这边的事儿忘了。平儿忙跑到宝玉跟前,一边瞧那边的贾母,一边拉着宝玉往右耳房去。

“你这是做什么?”宝玉不敢怠慢平儿,语气缓和了许多。

“二爷,你没听老太太说,安排两间房。那边的事姑娘们的,您和几位爷在这间。”平儿引他到左耳房。

宝玉脑子里炸开了花,两耳嗡嗡叫。他在平儿的摇晃中回神,宝玉两双桃花眼灌满了泪水,不解地看着平儿。“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跟姊妹们一起喝酒吟诗?”

平儿沉吟:“许是老太太觉得二爷年纪大了。”

“大?我才十一岁罢了!”宝玉不满地吼道。

平儿忙掩住宝玉的嘴,用帕子擦干宝玉的眼泪,小声提醒道:“二爷,你安分些吧,今日是老太太寿辰的大喜,她老人家若见您又哭又闹的,只怕又会骂你了。”

宝玉皱眉,隐忍了会子,哑着嗓子问:“你说我和几位爷在这间,是哪几位?”

平儿冲里扬扬眉:“还能有谁。”

宝玉有不好的预感,挑帘子进屋瞧一眼,见是贾琮贾环之辈,他转身就跑出来,速度之快也就在平儿眨眼的功夫。平儿拉住宝玉,问他何故。

宝玉掩鼻道:“浊气逼人!”说罢,宝玉不舍得看一眼向左耳房,甩手去了。回了房,宝玉就躲在榻上嚎啕大哭起来。袭人等没有跟去,忙招来小丫鬟询问经过。几个一二等丫鬟统统围上前去劝慰宝玉。

麝月心疼道:“这可怎么办,太太又不在,老太太对二爷又是那样,谁能给咱家二爷做主。”

袭人皱眉骂麝月:“还嫌火气不够大,又添乱,这时候不去劝二爷,还想埋怨谁去?你们都去吧,我自有办法劝她。”

袭人把人都骂走了,独留自己和宝玉在房内。袭人等了一会子,见宝玉哭声见小了,方坐在床边,拍了拍宝玉的后背哄他。宝玉不听,袭人就给他分析形势。劝他如今最要紧的该是讨好老太太。

宝玉想想在理,自己以前受着老祖宗的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没愁过什么。后来,老太太突然不喜欢他了,叫他读书写字之类的,越来越不受待见。“我也想,可怎么讨好?”宝玉发愁道。

“近几月我都在替二爷观察,老太太如今似乎更喜欢规矩些的,肯读书上进的。比如兰哥儿,他学得好,老太太就喜欢得紧。就算是书读不好,肯努力也行,像琮三爷,年纪虽不大,但真的肯刻苦努力。”

“又是读书……”宝玉厌恶的皱眉。

袭人眼珠子转转,问宝玉:“你还想不想太太早些回来?你还想不想跟林姑娘她们在一起?若是真想如此,便要肯读书。”

宝玉眉头皱的更深。

袭人还要劝,却见宝玉哭了。忙扑到他身边,心疼的为其拭泪,温言哄劝他一通。宝玉才渐好些,忽听外头人回报说舅太太来了。宝玉赶紧洗把脸,就去拜见舅母。

贾母才收了王夫人捎来的几十本孝经,又听王家的大太太来了。姓王的接连给她‘投雷’,显然是有所图。贾母正襟危坐。今日她过寿,穿了件喜气颜色的,一套粉红色华服,衬托贾母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王子腾之妻甄氏一进门,便被贾母的气派震慑住了。她定了定神,方口齿伶俐的说了一堆贺寿语,奉上玉佛作寿礼。甄氏解释道:“这玉佛是老爷当年奉旨巡查时,去五台山请恒通大师诵经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方请回来的。我们这些小辈福薄,供不起这个,唯有您老人家这样的福厚寿长的人才合适呢。”

“真是一份厚礼,倒叫你费心了。”贾母呵呵笑,命人受了玉佛。甄氏既然来了,东西收不收她的话也肯定说。贾母何必跟钱过不去。

甄氏又赔礼道:“来了您府上,才知道老太太您今年不对外办寿。你瞧我,昨儿个才从京外赶回来,竟不知这消息。我今日上门是不请自来,给您赔不是。”

“你太客气了!”贾母笑。

甄氏转而瞅了瞅屋里的人,似在寻找谁,转而疑惑的问贾母:“怎不见妹妹?莫不是还在法华寺诵经没回来?”

贾母眯眼点头。

甄氏惊讶的掩嘴,起身生气道:“她也太没分寸了,家中老母亲过寿,她再虔诚诵经向佛,也该腾出一天回来才是。倒叫老太太笑话了,回头我见了她,便要说她的。”

贾母静静地看这甄氏,浅浅的笑着。她早料到甄氏此来不善,原是因为这个。

甄氏见贾母还是这副不温不火的神色,心里没底了。这老太太的性儿什么时候这样了?难不得自己的小姑子糊弄不住她,也忒吓人了些!甄氏心中暗暗咋舌,面上还是笑着跟老太太赔错,替王夫人赔错。

甄氏巧言一番后,见贾母不为所动,便出了底招。她听说老太太复出管家,就跟贾母提了个挣钱的活计。他们王家借着王子腾的职务之便,可做漕运。甄氏提了这个,表示自己可以让贾家加入,而后自信的笑着看贾母。贾母没什么态度,倒是王熙凤俩眼放光的盯着甄氏,似要把她吃了一般。甄氏瞟一眼王熙凤,笑了笑,她可从来没把这个王家的远房姑娘瞧在眼里。

“大舅母!”宝玉一见甄氏,刚才受的委屈又涌上心头,哭着扑进甄氏的怀里。宝玉哭得厉害,众人只当他是见了甄氏太激动,喜极而泣。既是喜泪,在寿诞之日也就不算是忌讳。

“再看吧。”甄氏忽听贾母谈了这么一句,抬头愣愣的看着她。贾家老太太这是故意拿架子装清高?还是想拒绝她?甄氏拿不准,心悬了起来。

临走时,甄氏还放不下,特意跟老太太道:“咱们两家世代交好,互惠互利,老太太您千万别跟我外道,遇什么事儿尽管把我当成自家人,派个人来说一声就是。”

贾母笑着点点头,明白甄氏这是拿话威胁她。

甄氏走了,寿宴散了,王熙凤一直伺候贾母歇息。她看得通透,心里把不准王夫人的事,问贾母要不要把她从法华寺提早请回来。

贾母慢慢合上眼,回她道:“多加两个月!”

王熙凤愣住,扬着嘴角欢喜的应承。她回身就要告退,忽听身后的贾母补了一句话。

“给云丫头身边安排两个嬷嬷。”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码完了~(≧▽≦)/~,因为参加了比赛,厚着鱼皮继续无理取闹的求营养液灌溉,送啵啵和泡泡给你们,咩咩咩

………………………………………………………………………………………………………………………………………………………………………………………………………………

感谢小板扔了一个地雷、华丽丽的小叮当扔了一个地雷谢谢你们,么么哒。(ps前几章有虫子,因为网审,至今无法修改抓虫子,抱歉~)

☆、第30章

夜深了;竹影斑驳。

史湘云送走了探春,一个人坐在榻上发呆。丫鬟翠缕劝她早些睡;史湘云也不理;勿自坐在那里怄气。翠缕问她缘故;史湘云也不说。翠缕索性不扰她;就静悄悄的坐在床边。次日一早;史湘云醒了,她见翠缕坐在凳子上;双臂扶着榻边睡着了。史湘云料知她为自己守夜了,心生感动;不忍叫醒她;自己悄悄地下地去了碧纱橱外。史湘云却见两个面生的嬷嬷候在那里,四五十的年纪;不苟言笑,一副老古董的做派。史湘云瞧着就讨厌,扬头问她们来历。

“琏儿奶奶派小的们来照看史姑娘,今后史姑娘便如其她姊妹一般,每日辰时去上学。今儿个姑娘起的晚些,倒要快些了,过了给老太太请早安的时候可不好。”

史湘云听俩嬷嬷一副教训她的口气,心里很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她回身叫醒了翠缕,急忙穿戴去见贾母。路上还寻思怎么在贾母跟前告状。人到了那里后,史湘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后断不敢先前那样的心思。

花厅之内,姊妹们早已经凑齐了,在贾母跟前说说笑笑。贾母还特意夸赞了探春,“前日你林姐姐就跟我夸赞你,说你精通的书画,学识好,乃是巾帼之才。我瞧这这面墙空得慌,改日你来到我这里,帮我做一幅画,再题一首诗。”

“老祖宗说的可是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