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鼎革-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探马,杨麟问得非常细,生怕错过什么细节。

    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再起义,张献忠听信右丞相严锡命的意见,读书人是士人的表率,牢牢控制地方民意。

    各地再起义风起云涌,实在是天下大乱断了读书人生计,实在是大西军入川以来屠戮大明官员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为今之计当给读书人以希望,大西朝廷开科取士,录取地方俊杰,如此相互影响,势必影响一大片。

    张献忠一听有道理,当即下令开科取士,派出使者前往辖区内各县,限令地方读书人克期参加,不得推辞。

    如此在战火纷飞的明末四钏出现一道奇观,一个个读书人提着笔墨纸砚,背着厚厚的四书五经赶往cd,其人数之盛,堪比太平盛世。

    张献忠比照朝廷规格,在考生中取了状元、榜眼、探花。

    但科举考试并没有挽回大西军颓势,也没有达到真正收揽民心之目的,在与明军交战中大西军反而愈来愈不利,整个战场呈现胜少败多的局面。

    张献忠越来越感到窝火,而新科状元春风得意,成天只顾着炫耀自己文采,炫耀自己武艺,不能为新朝分忧解难,而且让张献忠感到颇为难受。

    今天状元公前来拜见,满口文绉绉的,在众人一番解释下才明白其中寒意。

    明天官吏传来消息,状元公春风得意,修房纳妾。

    这天川南传来川陕总督樊一蘅、总兵杨展进兵的消息,而这个状元公实在不知趣,满嘴孔子孟子什么的,惹得张献忠无名火发作,当场让手下兵丁将其打发掉。(杀掉)

    本来新科状元公遇害应该为留在cd的诸多贡生提一个醒,谁知道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居然侦得有蛮清奸细混迹贡生中间,现在正联络众人反抗大西。

    而给蛮清送信的恰好是一个读书人,就像现在同学一样,那个读书人没有多少同学,恰好其中有一两个败类听到蛮清招降,看到大家被张献忠软禁,居然密谋联合蛮清,反抗大西军。

    张献忠将这帮读书人聚拢到cd,关押在一起,一则对这些读书人颇不放心,再则有就近看押的意思。

    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一心想招揽读书人的张献忠感到自己好心当成驴肝肺,自己这几个月给这些读书人好吃好喝,将其招揽到cd供养起来,现在居然有人背叛自己。

    一个人背叛自己还可以谅解,但这蛮清细作居然在读书人中大行其道,活动这样长时间也没有那个报告自己。

    派出中军都督王尚礼带领兵马包围大悲寺,先是声言只求反叛之士,让大家相互举证。

    在宋明时期,读书人还是蛮讲气节的,现在让当众指出叛逆之人,这些读书人当然不敢。

    张献忠大怒,当即让军士将这些读书人一一揪出,全部杀害在大悲寺前面。

第174章 檄文()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献忠屠杀读书人事件,此次被杀的约五百余人(虽然每个县有秀才百余人,但现在兵荒马乱的,很多读书人本来就反叛大西军。

    再加上官军已经控制川东全部,川北,川南一部,如此聚拢过来的读书人不到往年的颇为有限)。

    杨麟秀才出身,就像这个时候很多读书人那样,在不同私塾里面上学,再加上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什么的,接触很多不同读书人。

    义勇军建立之后,昔日同窗纷纷投靠,如此地方官员、军中将领、监军、帮办、司务长什么的,很多都是读书人(就像数百年后湘军那样)。

    现在听到张献忠公然屠戮数百读书人,大家愤慨可想而知,一个个跪在大营之外,请求发兵讨伐大西军。

    杨麟也颇为气恼,狠狠的将文书扔在地上,怒道:“张献忠残忍酷杀,丧失人性,竟然荼毒我辈读书人。

    读书人当然也有一两个败类,这两个败类投靠蛮清,你千刀万剐,但也不应该加害其他人啊。

    这些读书人当然有问题,但罪不至死。投靠蛮清,这属于春秋大义,当天下人攻击之。怎么能够因为大家是同窗而包庇呢?

    张献忠这可好,居然一下屠戮五百多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是忠义之士,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人面面相觑,钱邦芑出列反驳道:“大人,张献忠屠戮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无辜遇害,大人怎么反而指责这些读书人呢?”

    杨麟站起来,正色道:“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献忠如此,那些混迹读书人败类更是如此。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张献忠虽然残暴,但那不过是我华夏叛民,肃清流寇,澄清宇内,当我华夏儿女戮力为之,岂可假借夷狄之手?

    如今蛮清侵占我南北二京,掳掠我中华皇帝,鸠占鹊巢,我辈男儿当奋发图强,内肃流寇,外驱鞑虏,岂可反而助纣为虐,做满清鞑子走狗呢?”

    众人一阵漠然,良久钱邦芑叹息道:“我等饱读圣贤之书,当明白春秋大义。比起蒙元,蛮清鞑子残暴百倍,我等岂可投靠满清鞑子?”

    杨麟大喜,当即令钱邦芑起草讨伐檄文。

    钱邦芑召集众人商议,用了一晚上功夫洋洋洒洒千余字,文绉绉的。

    虽然前世也喜欢古文,虽然这世秀才出生,但太文绉绉的读起来没有白话朗朗上口。

    拿着檄文,杨麟读了一遍,然后停下脚步道:“钱大人不愧进士出身,做过御史,整篇文章大气磅礴,蔚为壮观。

    但老百姓有一句话,那就是到那座山唱那首歌,这篇檄文虽然不能成为千古绝唱,但一时之间难出其右,可以在读书人中间传播。”

    钱邦芑颇不服气,摇头道:“大人,你一向嘲讽我太过书生之气,不习人间烟火。

    不懂市井小民所思所想不懂他们心理,也不太明白那些胥吏要求。

    老夫出身寒微,年轻的时候也曾下地干活,怎么不懂市井小民心理呢?”

    杨麟呵呵笑了笑,指着檄文说道:“钱御史,不要激动嘛,你这檄文洋洋洒洒千余字,虽然俺们读书人听起来颇为振奋的,你说说,市井小民能够理解?”

    钱邦芑一片茫然,摇头道:“大人,这,这自古皆然,从古到今所有檄文都是如此啊。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杨麟站起来,看分列在两旁的文士,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当然有办法,其实上流寇们已经给我们很好的示范。

    为什么流寇造反,常常借助一些谶语,借助一些异象,虽然我们这些读书人嗤之以鼻,但老百姓听得清楚。

    为什么每次出现饥荒,一两个匹夫登高一呼常常聚拢万余之众,而不听俺们这些读书人的,不计较动乱对地方、对个人影响。

    为什么很多官员虽然学富五车,但到地方受制于胥吏,受制于官绅,政令不出衙门,关在衙门做知县、知州、知府,或者借助三五小人弄权祸乱地方。

    追根究底,就是自认为自己是什么士大夫高人一等,或者满口夫子子曰,老百姓不知所云,根本不听对方的。”

    众人一阵漠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实情,钱邦芑叹息道:“大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自古皆然啊。”

    杨麟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突然笑道:“钱御史所说虽然如此,士农工商兵没错,但士人应该教化农工商兵,士人应该领导农工商兵啊。

    夫子为何伟大,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说教我们礼仪,有人说告诉我们仁者爱仁,这些都没错,但我认为夫子最伟大的在于教化我们大众,在积极传播自己治国理念。

    夫子收弟子三千,三十六行都收,大家一视同仁,全部收为门下,给大家教化权力。

    夫子在鲁国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周游列国,即便出现道家人所说的孔子见南子这种事情,也不损孔子的伟大。

    各位先生,夫子尚且如此,何况我们?”

    钱邦芑面色铁青,良久说道:“大人,你既然如此说,那算了,这篇檄文不作数,要不你安排大家重新写。”

    杨麟摇了摇头,说道:“钱监军不愧进士及第,御史出生,所做檄文非常好,能够在读书人中间传播。

    但要地方民众响应还稍欠不够,我们还要想其他办法。我们当然不能够像民间那样搞鬼神之事,或者弄出什么谶语,我们要另辟蹊径。”

    钱邦芑颇为不满,拱手道:“大人,你说另辟蹊径,到底什么办法?”

    杨麟呵呵笑了笑:“报纸,我不是让欧阳直他们搞了一个大众报吗?大家请记住名字,大众报,不是仅仅给读书人看的,而且是普罗大众,只要能够识字的都可以。”

    众人恍然大悟,大家想不到套路如此之深,数月前创办大众报,大家以为像明末其他学社那样用来传播诗词歌赋。

    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也搞了一个诗社那样,在明朝中叶由于国家日趋稳定,民间有大量知识分子,大家聚拢起来,饮酒作乐,歌赋相合。

    大众报创办以来,由于杨麟大力推动,特别是训令军中司务长每天挑选二三故事与兵丁分享。

    大家虽然注意到不同,现在杨麟亲口证实其中意涵,众人方恍然大悟。

    杨麟将檄文印刷了千余份,张贴在各个州县南墙城门之上,或者在主要道路上张贴。

    除此之外,通过大众报以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宣传讨伐张献忠,由军中帮办、司务长向将士们宣读讲解张献忠入川以来所犯下的十大罪状:

    屠戮明朝宗室,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王朝,但如张献忠般将数万大明蜀藩宗室全部屠戮殆尽,遍查青史闻所未闻。

    屠戮大明官员,对不从官员屠戮殆尽,连那些在籍回乡的官绅,毫无恶迹的大明官员也不放过。

    屠戮投降兵丁,古训杀降不详,白起项羽李广为之而死于非命。社会时有传闻大西屠戮投降兵丁,这次入川攻入緟庆,居然砍断数千已降兵丁手臂,其残暴闻之未闻。

    拷绅助饷,张献忠纵横天下十余年,积累财富数以百万计犹嫌不足,入川以来居然拷打本地富户,名曰助饷,实则满足自己为威作福,奢靡生活。

    屠戮士子,一颗老鼠屎污了一锅粥,虽有二三败类投靠鞑子,在川中招揽同类,但不该屠戮其他无关士子。民间传言永乐大帝屠戮方孝孺十族从古到今闻所未闻,这次居然屠戮数百毫不相关的士子更是惨绝人寰。

    掳掠牲畜,屠戮百姓,自入川以来,大西军驻军各处,必派出兵丁深入乡下,掳掠民众家牲畜,制造数千次血案,数十万普通民众因此遇害(至少保护牲畜)。

    破坏生产,数万民众流离失所,大西军入川以来,破坏千里沃土cd平原水利,掳掠民众家牲畜,辖下百姓深感不安,致使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破坏农耕,残留百姓以人为牛生产力锐减。由于老百姓家牲口,不能使用畜力,迫于生计只得以人为牛翻耕土地,即便劳力数倍于从前,而产出则不过过去数成而已。

    。。

    近千兵丁席地而坐,山坡上放着一排桌子,杨麟带着众人坐在桌子后面。

    与别的誓师大会不同,过去誓师大会常常是祭拜天地,申明军纪,约束部属。

    这次完全不同,杨麟没有讲话,而是让手下兵丁先将。

    从军中挑选出十余名将士,现在正向大家诉说自己惨痛经历。

    大西军进入顺庆府城、广安州城虽然时日尚浅,但也犯下诸多罪行。

    在自报姓名,住址之后,一个个汉子站起来哭诉自己惨痛经历。

    勇娃子哭诉道:张献忠入寇之前,周围叔伯兄弟都有十多亩田地,每年也能收上几十担粮食,大家衣食无忧。

    流寇来了,虽然在顺庆府只呆了几个月,每天三五成群到乡下转悠,发现那家耕牛、骡子什么强行牵走。

    家里下地干活的大水牛就这样被抢走了,院子里面几个家庭仿佛天塌下来一般(如同八九十年代,常常三五家庭养一头耕牛),为保护耕牛村中后生与对方动手,流寇打伤自己不说,更打得老父亲吐血,老母亲也掉落水塘之中。

    失去耕牛,家里就失去一切,老父伤残在床最后含恨而终,老母受了惊吓怕见生人。

    失去耕牛,虽辛劳数倍于从前,但耕种田地有限,往年温饱无忧的家庭陷入贫困。

    义勇军打跑流寇之后,自己参军,得了五两银子安家费,与同屯的买了一头耕牛,如此家里才慢慢安稳下来。

    。

    农业社会耕牛是农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每头耕牛就像传说中牛郎与老牛的关系一样,是与人关系最亲密的伙伴。

    没有耕牛,虽数倍劳力,但耕种土地不足过去数成。

    如果私自屠宰耕牛,在各个朝代都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即便在前世,老牛年老力衰不能下地干活,如果将其卖掉,一些老妇人会偷偷流泪,若是遇到谁胆敢当众杀牛,在一些地区会惹起公愤,很多老妇人会冲出来痛骂,

    为了保证部队机动性,流寇每占领一地都会大肆掳掠牲畜,军中将士多为农户出身,多经历过,或亲眼所见失去耕牛后的痛不欲生,现在听勇娃子再次提起,众人不能自制,有的居然嚎啕大哭。

    随着一个个故事,不需要将领再做什么战争动员,场下众人早已经群情激奋,有的更是高声呼喊:驱逐流寇,困死黄虎(张献忠外号)。

    在众人期盼之中,杨麟终于站出来,宣布发动保宁战役,以夺取保宁府(含今日南充市阆中市,广元地区),达到困死张献忠的目的。

第175章围魏救赵() 
2月上旬,杨麟率领警卫团,卜宁骑兵团、龙之帧第3团、景可勤第6团、冯有庆第7团等五团兵马从巴州进入保宁府,大军直逼府城阆中。

    中原王朝要兵入四钏有两条大道,一条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进入四钏,但沿途山峦迭起十分困难,就像抗日战争日寇一样,相继在宜昌、石牌遭到国民革命军顽强阻击而望江兴叹。

    另一条当通过汉中沿金牛道进入四钏。

    如今南明川东参政刘鳞长、副将曾英率部夺取緟庆,完全截住大西军顺流而下出川的可能。

    如此若能占领保宁府全境,那么就将张献忠困死在四钏。

    正如第五次反围剿一样,对于以野战见长的部队最大的威胁就是堡垒战术,就是限制其机动性。

    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十余年来每占领一个地区就疯狂搜集牲畜增加部队机动能力,也是以机动能力见长的部队。

    考虑到历史上张献忠好像死在顺庆府境内的西充,考虑到金牛道是大西军唯一的退路。

    在历史上,如果要守四钏的话,当控制住汉中。如果汉中失守,当守住剑门关。

    而阆中则恰恰是剑门关的第二道防线,历史上刘备占领汉中,出人意料的任命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而大名鼎鼎的右将军张飞张翼德则驻军后方阆中。

    其实这是一个历史误解,如果稍加分析的话就知道刘备在川北设定两道难以逾越的防线,以魏延为汉中太守守住最前线,而以张飞为总领川北军务驻防阆中。

    若曹操率十万大军来夺取汉中,魏延若败,张飞可率领大军沿着金牛道、米仓道驰援汉中,力保汉中不失。

    即便汉中不守,就如姜维那样退守剑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