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谜案追凶-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泰决定首先留给“老酒鬼”师爷三百两银子。“老酒鬼”师爷无儿无女,从来没有听过他有什么亲人。三百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是可以给“老酒鬼”师爷在江南乡下买一所不大的房子,一块不大的地,再买一些酒,让“老酒鬼”师爷安心地在乡下生活下去,不用再颠沛流离了。

    秦泰也决定给“马三刀”一百两银子,“马三刀”家里不富裕,所以“马三刀”才要干狱卒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道是“天杀的牢头,该死的衙役。”可见做牢头很伤阴德。秦泰曾经听“马三刀”说过,“马三刀”的老娘曾经劝过儿子不要再干了。“马三刀”也曾经想过,在自己的老家开一家肉店,专门宰杀猪肉。可惜“马三刀”没有做生意的本钱,也没有合适的店铺。秦泰想给“马三刀”一百两银子,有了这笔钱不但可以做生意开肉店,而且可以装修房子,买一块不错的土地。在“马三刀”的老家,地价比江南还要便宜不少。有了这笔钱,“马三刀”一家人就不用再受穷了。

    展小小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缺钱,但是秦泰也知道展小小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展小小不会用家里的父母的血汗钱,更不会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所以展小小的钱也不多,更是来之不易。秦泰准备给展小小三百两,为什么给这么多,秦泰也不知道。他就是觉得展小小平时大手大脚的,就怕他将来挨饿受穷。他其实特别关心展小小,就是不愿意正面回答。他给自己编了一个过得去的理由,“马三刀”已经结婚生子了,展小小至今还没有成家。相亲要一笔钱,送彩礼也要一笔钱,结婚也要一笔钱,安定下来买房买地要钱,将来生孩子又要一大笔钱。所以秦泰觉得应该多给展小小一些银子,算是秦泰这个大伯给展小小未来孩子的一些“见面礼”。

    至于小灵子,秦泰准备给小灵子留下一百零银子的盘缠。让小灵子在南京城等自己的消息,估计不用多久自己一定会有消息传回南京。无论是自己死了或者被抓了,小灵子就直接回老家,不用再等在南京城里了。要是秦泰真的在福建站稳了脚跟,打出了一片天地的话,小灵子在南下和秦泰会合。一百两银子无论是住店之后北上还是南下都够了。

    剩下的钱,算是秦泰欠父母的了。秦家不缺这点钱,也不会因为没有了这点钱导致秦家败落。秦泰要用这些钱征兵、征粮,这是为了福建的老百姓,更是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秦泰不愧是一个山西人,不愧是一个生意人的儿子,多多少少也会一些生意经。他计算过了,去福建至少要一个千人左右的队伍护送和听授调动。这一千人不但要保护秦泰,还要保护粮食和银子。粮食虽然是多多益善,但是根据大家的人数和体力等的局限,最多只能带一万石。银子也不能少带,至少要带上十万两银子。这样一来缺口就大了,不是秦泰一个人就能解决得了的了。

    秦泰分去给大家的钱,手上有二千三百两银子,加上石雄留下的银子一千两,不过才三千三百两银子而已。一千个士兵,每人一两银子的应征费,加上一路上的吃用,至少三千两银子。这还是最简单的,最廉价的伙食标准。要是加上士兵们的装备和武器的话,没有上万两银子拿不下来。一石担粮食,按照市价一石粮食是一两和六钱银子。细粮一石一两银子,杂粮一石六钱银子。就算都是最差的杂粮的话,一万石粮食也要六千两银子的现银。再说现在属于战乱的时候,粮价不但一日三变,二千很有可能继续往上涨。十万两的银子是镇住福建老百姓的底线,少了的话不但不够用,而且不能使大家相信自己。一共需要近十二万两银子,现在秦泰只有三千三百两银子而已,连零头都不够。'151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151  谜案追凶11

    秦泰也曾经想过借银子,当然不是向富商借银子,也不是向老百姓借银子,而是向朝廷要银子。可是秦泰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困难,朝廷不会相信自己这么一个小官的话,再说他们一个个都和自己像是有仇一样。秦泰自己也知道,他得罪了严嵩父子,把好几个严嵩父子留在地方上的后备干部整倒了。这些人不但不能平步青云,而且成为了刑部的阶下囚。不要说老奸巨猾的严嵩首辅,就是脾气暴躁的严世蕃也恨得自己直咬牙。徐阶是一个老狐狸,自从自己拒绝加入他的政党之后,秦泰其实已经得罪了徐阶。要不是张居正在里面居中调停的话,徐阶早就对自己下手了。徐阶这种自认为清廉代表的人,其实比严世蕃这种穷凶极恶的人很要狠,他们经常打着正义的幌子,打击对手,把一个个的对手打倒。经过“九子鬼母”案件之后,秦泰得罪了司马家的靠山户部尚书,这样一来户部的人更不会帮助秦泰了。“千秋阁”一案还有“张敬”、“马明”、“陈元”一案之后,秦泰又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和第一秉笔太监陈洪也得罪了。这样一来秦泰已经在中央没有了一点回旋的余地。在江南,在南京,胡宗宪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其实秦泰知道胡宗宪并不待见自己。不要说秦泰向胡宗宪要人要钱,就是秦泰向胡宗宪要求办一件小事,胡宗宪估计也不会马上爽快的答应。胡宗宪不发话,整个江南官场,南京城里已经没有人敢帮秦泰了。秦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银子,没有钱秦泰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只能在旅店里干着急。

    秦泰虽然不抱什么希望,但是依然去试了试。他不但给江南总督胡宗宪上书,也给南京城里各大衙门的“一把手”上了书,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尽快的帮自己筹集所要的银子和人员装备。可是不但没有一点回音,就连一些信件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不久之后在京城,司礼监的值班房里,御马监总管,也就是司礼监第四秉笔太监孟冲正在看一份密报,他一边看一边笑着。其他几个秉笔太监也回了过来看孟冲,孟冲这才止住了笑声。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皱了皱眉,对孟冲说:“怎么了?看见什么了?”

    孟冲连忙端正自己的态度,起身低头回答道:“回干爹的话,是南京来的。上面说新任的刑部福建管事秦泰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要人要钱。可是南京城里的各大衙门不但不应允,而且连信都不看就退了回去。秦泰急的像一只熊瞎子一样,四处乱撞。”

    一边的陈洪幸灾乐祸的一笑,吕芳却没有乐出来。他说:“这个秦泰是不是就是那个去千秋阁闹事的刑部提刑司?他不是帮过胡宗宪吗?还给胡宗宪弄来了这么多银子吗?胡宗宪难道不管这个大恩人吗?”

    孟冲没有马上接下去,一边的陈洪却说话了。他说:“回干爹,这个秦泰就是您老记得的秦泰。不过胡宗宪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绝对不会帮秦泰的。不然的话秦泰不会这么容易的调往福建。儿子以为其中可能胡宗宪在里卖弄推波助澜也说不定。”

    吕芳叹了一口气说:“其实这个孩子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不要说千秋阁的事情,就是张敬、假陈元的事情上,要不是他和马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这个孩子毕竟是外人,又是一个不好管教的,不然的话我真想好好****他。算了,不去管他了。他不会有事的。”

    陈洪眼睛一缩,连忙接口道:“干爹的意思,会有人帮秦泰?”

    吕芳横了一眼陈洪,虽然对他有点不满,但是依然回答道:“洪儿,你越来越马虎了。谭纶是谁?他是谁的人?他去江南干什么?你都忘记了?看来你这个东厂督公越来越不称职了。”

    陈洪不顾吕芳的批评,马上想到了事情的关键。对了,就是这个谭纶。只有这个人才能帮助秦泰,才有可能会帮助秦泰,才有本是帮助秦泰。谭纶是谁?他是裕王的侍读,称为裕王的左膀右臂。裕王是嘉靖皇帝的儿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人。裕王的老师是徐阶、高拱,但是最信任的人却是张居正和谭纶。裕王关心江南战事,特别调自己的侍读谭纶去浙江当一任参军。名义上不过是一个小小五品的参军,其实是代裕王监管胡宗宪和前线的将领。胡宗宪可以不去理会严嵩和徐阶,也不去管司礼监,但是对于这个未来皇帝裕王派来的谭纶不得不顾忌。这个谭纶是代表裕王在江南的,谁都知道谭纶的背后是裕王,裕王就是未来的皇帝,得罪了谭纶就是得罪将来的皇帝。所以大家都不敢小看这个谭纶,也不敢违背谭纶的意思。裕王也好,谭纶也好,他们都是张居正一边的人,当然会帮助张居正的好友秦泰。秦泰之所以可以在官场继续生存,就是因为有张居正在。裕王和谭纶于私要代张居正照顾秦泰,于公秦泰去福建事关福建安定。裕王想要一个太平的天下,一个安定的福建,所以裕王和谭纶一定会全力支持秦泰。秦泰可能是福建唯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事关天下的安定,江南的稳定,谭纶一定会支持秦泰。胡宗宪只不过想要控制江南,裕王却要一个完整的江南。

第十二回 白兔戴冠十二() 
就在秦泰四处碰壁,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士兵来找秦泰。说一个军营里的参军要见秦泰,秦泰只好跟着这个传话的士兵一起去了南京城外的一所军营。

    当秦泰看见这个参军的时候,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参军竟然是自己认识的谭纶谭子理大人。谭纶字子理,是张居正的好友,和张居正一样都是裕王殿下的侍读。裕王作为将来要继承皇帝的人,他身边的人当然一个个都是能臣武将了。裕王的座师,也就是名义上的老师是次辅徐阶。真正的讲师是礼部国子监祭酒高拱。其实真正教裕王的是两个侍读张居正和谭纶。高拱不过是裕王的先生,徐阶更是只兼了一个名义上的名分而已。裕王的所思所想其实只有张居正和谭纶最清楚,将来裕王登基之后,这两个人绝对是新皇帝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秦泰在京城的时候,张居正就经常拉着秦泰在自己家吃饭。张居正出身富户,从小锦衣玉食,身边有没有妻子在身边,所以不免有点**韵事。张居正的老婆在家伺候公公,同时照顾张居正的几个孩子。张居正在京城,一边当着裕王的侍读,一边在刑部上班,其实平时也没有时间留恋风花雪月。但是就这么巧,一个“花魁”引起了张居正的兴趣,不久之后这个“花魁”从良了,成为了张居正的如夫人。得到这个“花魁”娘子的照顾,再加上秦泰开的几副中药,张居正一下子年轻了不少。张居正就整天拉着秦泰在自己家喝酒聊天,竟然有一次喝醉了酒,要自己的小老婆给秦泰介绍一个夫人。

    谭纶作为张居正的师兄弟,同是裕王的侍读,所以他们俩的关系也不错。秦泰在就在张居正的家里认识了谭纶,谭纶也对这个小老弟秦泰很有兴趣。谭纶和张居正都是天才,也都是从小就被大家众所周知的“神童”。当他听说张居正佩服秦泰的“博闻强记”之后,也早就想和秦泰比试一下。在张居正家里,一场没有杀气的比试开始了。

    应战双方是礼部国子监教授、裕王侍读谭纶和刑部提刑司秦泰,主持人兼公证人就是刑部郎中、裕王侍读张居正。比赛题目是张居正随便从众多书籍之中挑选出两本,交给双方,每人有一炷香的时间看书。时间一到之后,就要选手背出书中的原文。允许错三次,帮助或者说求助一次。哪一方背出来的多,背的完整算赢家。

    谭纶拿到的是一本文心雕龙,秦泰拿到的却是搜神记。两本书都是比较冷门的书籍,文心雕龙谭纶曾经看过一次,但是从来没有用心去完整看过。搜神记更是古代一本神话小说,里面有太多的人物名称和地名。张居正其实看了好久,也没有记住这么多的名字和地名。相比之下谭纶的文心雕龙比秦泰的搜神记要轻松不少。

    “花魁”娘子点燃了一柱清香,张居正坐在一边看着两个选手。谭纶和秦泰是两个两个性格大相近庭的人,谭纶为人大气,但是性格比较直爽,有点像裕王的老师高拱。他看书的时候,从来不注意小节,一边看书一边有售沾着自己的口水翻书。这一点令张居正和“花魁”娘子感到恶心。反观秦泰虽然慢吞吞的,但是看的很仔细。他的温文尔雅令张居正和“花魁”娘子眼睛一亮。张居正的大儿子只比秦泰小三岁,张居正真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秦泰一样能干和文雅。“花魁”娘子是觉得秦泰是一个不错的男人,要不是自己已经从良嫁给了张居正,要不是自己比秦泰大上好几岁的话,这个见多识广的女人一定不会放过秦泰。

    一炷香的时间马上过去了,谭纶看了三遍文心雕龙,秦泰只看完搜神记的第二遍。“花魁”娘子有点为秦泰叫屈,搜神记不但比文心雕龙长不少,而且里面的内容也很杂乱,众多的人名,地名不算,还涉及到神话、道家等多流派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公平,再说一炷香的时间太短了,一般的人看一两遍的时候都不够。

    随后就是两人的正式比拼了,谭纶首先背诵文心雕龙。谭纶一口气背诵了大半,当然错了两三处,而后在求助之下,谭纶勉勉强强背出了文心雕龙的六成。张居正虽然没有开口夸奖谭纶,但是不由得对这个同事重视起来。'152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152  谜案追凶22

    秦泰开始背了,可是他一开口之后,其他三个人都傻了眼。秦泰背的不是他的搜神记,而是谭纶的文心雕龙。等秦泰一字不差的背出文心雕龙之后,三个人已经麻木了。谭纶一脸的沮丧,张居正的惊讶,“花魁”娘子的震撼。随后秦泰又背诵了自己要背诵的搜神记,也是一字不差的背诵了出来。

    张居正已经无语了,因为他知道秦泰从小没有看过什么宗教神话,就连搜神记的名字也不知道。“花魁”娘子直接变成了花痴,要不是一边的丫鬟拉着,她直接扑到秦泰的怀里去了。哪个才女不爱惊世天才?

    谭纶为自己想出了一个能够接受的理由,他问秦泰道:“小老弟,你是不是早就读过这两本书?早已经会背了?”

    秦泰摇了摇头,说道:“谭大哥,小弟我没有见过这两本书。搜神记小弟第一次看,您手上的文心雕龙,小弟连看过没有看过。”

    谭纶不相信,没有看过书怎么会知道里面写着什么?

    秦泰又说:“谭大哥,小弟我是听您念出来的。我听了您三遍,您又背了一遍,虽然不全但是我几乎听了四遍。我当然会背了。一般的书我看一遍,或者听两遍就能背了。不过时间不能太久,也不能太深奥,不然的话我会忘记的。”

    谭纶已经无语了,张居正也已经麻木了。一边的“花魁”娘子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问秦泰道:“秦大人,您多久才会忘记背过或者看过的书?”

    秦泰回答道:“一些经文,或者不懂的,大概半天或者一天忘记。深奥的,太长的文章两三天就忘记了。一些经典的,一些精炼的文章大概十天左右。经常看的布告,经常要记的卷宗,一般我十五天到一个月重复一次。”秦泰回答得很自然,三个人却已经完全傻了。

    谭纶和张居正已经不敢再秦泰面前夸耀自己的过去了,比起他们的过去,秦泰只好以**来形容。谭纶几乎以为秦泰是一个妖精,不是一个正常的凡人。张居正也重新面对这个秦泰,这个秦泰一定不同凡响。也在这时候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