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魔术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魔术师-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站在床侧。端着汤药,正在一勺一勺的喂食房玄龄。

    看到长孙皇后、太子承乾来探望自己了,房玄龄费力的睁开了双眼,想要下床向长孙皇后、太子承乾行礼,却被长孙皇后一把劝住道:“玄龄,你是大唐的重臣,又是陛下的心腹。从前隋末年开始,你就辅佐襄助陛下,你和我们李家早就亲如一家人了。本宫的丈夫大唐皇帝陛下也一直把你当做家中的长辈对待,如今你有病在身。陛下又不在长安,本宫和太子就理应前来探视,咱们之间可不行那套虚礼。”

    长孙皇后一番话,说的房玄龄心里暖洋洋的,房玄龄就没有再勉强,而是坐在床上向长孙皇后、太子承乾谢恩道:“多谢皇后娘娘,多谢太子殿下还记挂着老臣。”

    长孙皇后看了看在床侧侍奉汤药的房遗爱,向房玄龄问道:“玄龄啊,这是你的次子遗爱吧。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他都长这么大了。他今年有十五岁了吧,不知可否婚配了吗?”

    房玄龄回答道:“回禀皇后娘娘,他正是臣的次子遗爱,如今还没有婚配。”

    说着。房玄龄就让房遗爱给长孙皇后和太子承乾行礼。

    长孙皇后笑容满面的看着房遗爱,对房玄龄说道:“玄龄啊。遗爱这孩子,长得实在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本宫的女儿高阳,也已经十四岁了,和遗爱的年龄相仿。都到了该婚配的年龄。本宫就想将高阳许配给遗爱,玄龄,你觉得如何呢?”

    房玄龄顿时一愣,随即慌忙推辞道:“回禀皇后娘娘,高阳公主那可是天潢(huang)贵胄(zhou),陛下的爱女,臣的犬子遗爱怎么能配得上高阳公主呢?皇后娘娘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长孙皇后佯装不悦道:“玄龄,怎么你还要推辞不成吗?你是不是觉得本宫的高阳配不上你们家遗爱啊?”

    房玄龄急忙解释道:“皇后娘娘,您看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啊?臣只是觉得犬子遗爱配不上高阳公主罢了。如果高阳公主殿下愿意下嫁我家遗爱,那可是我家的遗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长孙皇后抿嘴一笑道:“玄龄,那就好啊。只要你们房家不嫌弃我们家高阳,那事情就这么定了。等陛下回来,本宫就亲自去和陛下说,促成这段姻缘,让高阳下嫁你们房家,许配给你们家的遗爱。”

    房玄龄感恩戴德道:“老臣多谢皇后娘娘眷顾我房家!”

    然而,长孙皇后却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玄龄啊,当初陛下执意要去草原,去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他们结盟。这很可能是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啊。陛下人刚到马邑附近,就断了音信,音讯皆无,马邑太守张士贵又向辅国大将军李靖传来了马邑被执失思力统领的两万突厥大军包围的消息,李靖不敢决断,就将消息又传到了大唐帝都长安城,等着承乾做决断,可是这等重大的事情,岂是他一个小孩子所能决定的?于是本宫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你这位大唐柱石,百官之首的房玄龄房大人。玄龄啊,如今也只有你能够稳定我大唐的朝局了,也只有你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策略了啊。”

    听到大唐皇帝李世民很有可能被突厥大军围困在马邑,房玄龄“噌”的一下子就坐直了身体,额头上盖着的濡水的手巾也掉到了被褥之上,一头冷汗骤然出现在房玄龄的额头之上。

    大唐皇帝陛下有可能被困于马邑,这可是大唐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啊,这也是大唐如今面临的最大危机啊。大唐皇帝陛下那如同整个国家的头颅,如今头颅被敌对的突厥人围困了,整个大唐的躯体都会手足无措,乱成一团的啊,整个已经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所完全掌控的局面,朝堂之上,各大豪族相互制衡的局面,必然会面临分崩离析,各大豪族各打各的小算盘,刚刚一统的大唐,也必将面临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局面,而最危险的事情是大唐北边强大的邻国——突厥已经下定决心,和大唐决战,妄图吞并整个大唐了。

    房玄龄的眉头不禁紧紧的皱了起来,房玄龄的脸色也不自觉的阴沉了下来,整个人显得异常的忧虑。(。。)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u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过很快,房玄龄就恢复了以往的冷静,他对太子承乾问道:“太子殿下,昨夜的内廷会议结果如何?群臣们都准备怎么营救陛下?”

    太子承乾回答道:“魏征魏大人建议首先要确定父皇是不是就在马邑城内,然后就是尽可能营救父皇,驰援马邑。”

    房玄龄又问道:“怎么个驰援之法?”

    太子承乾回答道:“兵部尚书卢大人认为,如果只派辅国大将军李靖统领四卫大军前去驰援马邑,突厥颉利可汗必然会针对辅国大将军,再次增兵马邑。到时候突厥和我大唐就会在马邑城下形成对峙,而且突厥的兵力远远大于我大唐的兵力。马邑之围必然更加难解,马邑的局面也必然更加复杂。因此孤决定亲率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八卫大军前往马邑驰援和辅国大将军李靖统领的四卫大军联合,一举将父皇救出马邑城。”

    房玄龄顿时一惊,问道:“太子殿下,这就是内廷会议做出来的决定?群臣们都支持吗?”

    太子承乾回答道:“房相,这就是我们商量出来的结果,群臣们都支持我这样做。”

    房玄龄冷冷的说道:“如果说我大唐内廷会议上,做出的是这样的决定。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有些人是不通军事,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而有些人则是包藏祸心,等着太子殿下前去犯错,将置我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殿下,我大唐社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长孙皇后、太子承乾顿时大惊失色,他们吃惊的看着房玄龄。

    房玄龄剖析道:“太子殿下,从辅国大将军李靖传回来的消息看,突厥颉利可汗并没有察觉到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行踪,否则颉利可汗绝对不会只让执失思力统领两万大军进攻马邑了,而是必然倾其所有的兵力,层层包围。一举擒杀我大唐皇帝陛下。而颉利可汗让执失思力统领两万大军进攻马邑,肯定有其不为人知的目的,他们进攻马邑,只是碰巧我大唐皇帝陛下就在马邑城中罢了。如果我们不动声色。凭借我大唐皇帝陛下的大智大勇,和永安王的手段高超,或许他们还有突围的机会,可是如果太子殿下亲率大军前去营救陛下,那么必然让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行藏昭之于天下。突厥颉利可汗得知。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攻陷马邑。大军到达之日,就是马邑城破之时。而马邑城破,则我大唐皇帝陛下必然会被突厥颉利可汗所擒杀。”

    房玄龄的一番剖析听得太子承乾是心惊胆跳,他略显惊恐的向房玄龄问道:“房相,您这么说,孤差点儿害了父皇?”

    房玄龄点点头道:“太子殿下,如果你亲率大军前往,你不但会害了皇上,你还会害了你自己啊?”

    太子承乾惊讶的问道:“孤不但会害了父皇,还会害了我自己?”

    房玄龄继续剖析道:“太子殿下。如果你亲率大军驰援马邑,暴露了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行藏,使我大唐皇帝陛下遭到不测。到时候,整个大唐朝野都会说你是因为抢登皇位,故意暴露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行踪,致使我大唐皇帝陛下遭遇不测。他们会让你为这件事负责的,而有些人则可以趁机浑水摸鱼,登上大位啊;如果你父皇——我大唐皇帝陛下平安归来,陛下他也未必会领你这份情,反而说不定还会猜疑你要置他于死地。所以无论什么结果。你这张嘴都是说不清楚的。”

    太子承乾倒吸了一口冷气,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那孤立即下谕旨,让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十卫大军都返回各自的军营,不出兵了。”

    房玄龄苦笑道:“太子殿下。恐怕不出兵也不行啊。如果殿下真的不出兵,万一马邑城破,朝中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可是又要跳出来指责殿下坐看我大唐皇帝陛下遭难,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嫌疑啊。”

    太子承乾急得一头是汗。跺着脚烦躁的说道:“房相,如今孤是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那到底要孤怎么做啊?”

    一直沉默的长孙皇后也在一旁开口说道:“房大人,您是柱国老臣,我大唐的顶梁柱,承乾年纪小,阅历浅,还是请您为承乾拿个主意吧!”

    房玄龄面露沉思,久久不语。

    沉默良久后,房玄龄用沉重的语气说道:“启禀皇后娘娘,臣没有主意。”

    长孙皇后顿时一惊,怔怔的看着房玄龄问道:“房大人,难道就真的没救了吗?就只能让马邑沦陷了吗?就只能任由我大唐皇帝陛下被突厥颉利可汗擒杀了吗?”

    房玄龄回答道:“如果我是医生的话,面对这样的病人,我就只能抱着药匣子走人了。”

    长孙皇后眼前一黑,她将一只手伸向了自己的额头,差一点就晕过去,太子承乾急忙扶住长孙皇后,自己也是泪流满面。

    房玄龄看了看这对母子,叹了口气道:“如果说有办法,我倒是还有一剂偏方,就是不知管不管用?”

    长孙皇后、太子承乾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急忙问道:“房大人请说。”

    房玄龄缓缓的说道:“太子殿下可以命令辅国大将军李靖从并州直接进攻颉利可汗位于定襄的汗帐,围魏救赵,让颉利可汗调动各路人马回援定襄汗帐,或许马邑就能喘过这口气来。陛下就能趁着执失思力撤军的机会,逃离马邑。”

    话音刚落,长孙皇后就赞叹道:“围魏救赵,好主意!这个时候,也只有这个办法可以使用了。”

    太子承乾则一脸迷茫,不知道房玄龄的计策好在哪里?

    长孙皇后对太子承乾说道:“这条围魏救赵的计策,不但可以解你眼前的危局,而且本宫相信我大唐皇帝陛下一定能够趁着执失思力撤军的空隙,吉人天相,逃离马邑的。满朝文武,恐怕也只有房相能够想出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法了。”(。)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力震慑() 
听过长孙皇后的解释,太子承乾才恍然大悟。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随即太子承乾下令道:“命令驻守大唐帝都的十卫大军全部返回大营,待命!”之后,他又让苏定方带着“命令辅国大将军李靖统领四卫大军进攻突厥的定襄汗帐,围魏救赵,以解马邑之围”的加急文书离开了大唐帝都长安城。

    就在长孙皇后和太子承乾刚刚从房玄龄这里找到解决马邑之围的办法时,太监总管王富贵来到房玄龄的府邸,向长孙皇后太子承乾禀报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在娘娘和殿下离开皇宫后不久,就突然命令左千牛卫大军开出皇宫,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进行演练,而演练的地点则着重选择了魏王殿下和蜀王殿下府邸的府门外。”

    听到王富贵的禀报,太子承乾疑问道:“潞国公,他只是再干什么呀?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让左千牛大军在帝都长安城内演练呢?为什么要着重选择在魏王殿下蜀王殿下的府门外呢?”

    长孙皇后则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不由得凤目一瞪,生气的说道:“干什么?侯君集他这是在玩火,他这是在添乱?”

    “玩火?添乱?”太子承乾疑惑道。

    长孙皇后没有说话,而房玄龄则耐心的解释道:“太子殿下,侯君集他这是通过左千牛大军在大唐帝都长安城的演练,来震慑帝都内的文武百官,不要轻举妄动啊。而着重选择了魏王殿下和蜀王殿下府邸的府门外,则最终目的就是要警告魏王殿下和蜀王殿下,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肆意妄为啊。如果魏王殿下和蜀王殿下胆敢有任何的异动,他侯君集就敢命令魏王殿下蜀王殿下府门外的左千牛卫大军攻入魏王殿下蜀王殿下的府邸。”

    太子承乾向房玄龄恭敬的请教道:“房相,可是为什么母后说潞国公是在玩火,是在添乱啊?”

    房玄龄耐心十足的向太子承乾解释道:“太子殿下,如今我大唐皇帝陛下被围困在马邑,您觉得我大唐帝都长安城如今最需要什么呢?”

    太子承乾挠了挠头。思考良久后,不自信的说道:“稳定,是稳定对吗?”

    房玄龄高兴的夸奖太子承乾道:“太子殿下说的对啊,是稳定,现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啊。稳定就需要静,一动不如一静。可是太子殿下您君集做的是什么事儿啊?他在破坏这种平静,至少是表面上的平静。表面上君集通过左千牛卫大军的演练震慑了魏王殿下蜀王殿下和帝都内的文武百官,可是实际上他的做法却像一块巨石瞬间就击破了整个犹如湖面般平静的大唐帝都长安城。将各种矛盾都激发了出来,导致整个大唐帝都长安城局势更加的复杂,更加的不好控制。”

    太子承乾惊讶的口都合不拢,低声的喃喃自语道:“真的会有那么严重吗?”

    房玄龄继续解释道:“假如太子殿下是如今被左千牛卫大军团团包围在府邸的魏王殿下蜀王殿下,太子殿下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会是如何的呢?”

    太子承乾回答道:“担惊害怕。在如今情势不明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会感到害怕。”

    房玄龄循循善诱道:“那他们害怕了,他们会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不会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太子承乾肯定的回答道:“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肯定会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房玄龄直接问道:“如果魏王殿下蜀王殿下有动作了。侯君集会怎么想?怎么做?他会不会做出比在大唐帝都长安城演练左千牛卫大军更过激的事情?”

    太子承乾低下了头,面露沉思道:“房相,以我对潞国公的了解,如果魏王蜀王胆敢有所动作,潞国公必然会采取更过激的动作。潞国公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他会和魏王蜀王死磕到底,直到决出胜负。才会善罢甘休的。”

    说到此处,太子承乾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父皇还被困于马邑,我大唐朝廷应该想的是如何齐心协力把父皇救回来?而不是让潞国公和魏王蜀王他们相斗。如今我大唐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是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潞国公和魏王蜀王如果相斗,那将是我大唐朝廷的灾难。也是我大唐社稷的灾难,更是我大唐百姓们的灾难啊。”

    房玄龄微笑着抚着长髯,满意的子承乾,而一直不开口的长孙皇后,此时却开口对太子承乾说道:“乾儿,如今大唐帝都长安局势如此危急,你说该怎么办啊?”

    说罢。长孙皇后便以目视房玄龄。

    太子承乾顿时明白了,躬身向房玄龄说道:“如今我大唐情势危急,请房相前往弘文殿主持大局,稳定我大唐局势。”

    听到太子承乾所请,房玄龄从床上缓缓的走了下来,对着太子承乾躬身一礼道:“殿下所请,臣必不负所托。”

    不久,房玄龄就来到了弘文殿,而长孙皇后和太子承乾则回到了立政殿。

    立政殿内,太子承乾疑惑的向长孙皇后问道:“母后,为什么我们去房相府邸的时候,房相一副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就连起身都十分的艰难,可是最后我请他主持大局的时候,他好像一下子病就全好了,一下子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