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相。”杨华深吸一口气,平静下躁动的内心,说:“为今之计当做两手准备。”

    “哪两手,说!”

    “先,还请李相立即去见天子,看能不能派出使者令姚平仲停止行动。其次,李相应该马上招集亲征行营诸大将,布置接应姚将军。若姚将军得手,我大军可立即全部压上,作为第二梯次进攻,以期扩大战果。若姚将军败,则可接应姚部安全进城。”

    “得手,事已暴露,根本没可能的。”李纲痛苦地摇头,“这是怎么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我和种宣抚都不知道,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如今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先找到天子,派出信使,命姚平仲退兵。实在不行,我派人出去接应吧。”李纲本长得高大清俊,精力十分旺盛。但此刻的他看起来却颓废到极点,“杨华,你马上随我一起进宫去见圣上。”

    “是!”

    。。。

第七十九章 与民共贺() 
李纲家住开封城北,从这里到皇宫并不太远。正常情况,只需走上二十分钟便可到达。

    可街上的人实在太多,加上又是大雾,李纲又没带仪仗。这五十来人走了半天,居然被汹涌而来的人群冲得东倒西歪。

    若依杨华的意思,直接提起棍子对着冲来的人一阵乱打,就能很快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可有李纲在,他也不敢乱来。

    而李纲本来就有些感冒,出门之后一直沉着脸不说话。杨华也不敢多说,只得派人将他团团护住,奋力朝前挤去。

    说来也奇怪,街上的百姓都好象是找到目标一样朝北面拥去,与南行的杨华等人背道而驰,因此,这一路杨华他们走得格外辛苦。

    好不容易走到皇宫,李纲找到值班的那个殿前司值班虞侯,让他去通报。那个虞侯回答说,陛下去了封丘门。

    现在已经是半夜,皇帝不在皇宫却跑到封丘门去,这事情非常不寻常。又想起半路上遇到的百姓都朝北面挤,李纲跌足道:“难怪,难怪了。”

    杨华等人面面相觑,半天,杨华这才对李纲说:“李相,陛下不在,接下来怎么办?”

    李纲:“还能怎么办,我们去封丘门找陛下。”

    杨华:“还来得及吗?”

    叹息一声,李纲闷闷地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是不是先着人通知亲征行营地主要将领。作好接应姚平仲将军地准备?”杨华小心提醒李纲。

    李纲:“也罢。杨华。你马上派人持我地关防印信去传各部将领在行营集合。并组织好人马。你我先去封丘门。”

    亲征行营虽然名义上节制集中在京畿地区地各路勤王军马。但仓促之下。城外地种家军、折家军、姚家军也没办法调动。再说。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刻。也只能依靠城中新招募地几万人马了。对这几万人地战斗力。不但杨华。连李纲也不报太大地信心。

    杨华应了一声。忙派手下人马分头去通知。然后在殿前司借了几匹马。只带了四个卫士随李纲一起再次回头朝北门跑去。

    这写度快了许多。只因为雾实在太大。也不敢放马前冲。

    在路上有耽搁了一阵。总算到达目地地。

    封丘门一带已是人山人海,灯笼火把亮成一片,过五万百姓集中在这一带,如同盛大节日中的庙会现场。

    刚一到门前,抬头一看,门口广场上竖了三面红旗,旗上写着四个大字“御前捷报“。

    杨华苦笑着摇了摇头:“捷报,仗还没开打就捷报,这事情太他妈操蛋了!“

    李纲气得满面黑气,下马冲上前去,一把将那三面红旗扯倒,又狠狠地睬了几脚。

    李纲这一举动引得一片嘘声,一个文吏模样的人叫骂着冲过来:“干什么,干什么,把这个狂徒给我抓起来。”说着就伸手去扯李纲的领子。

    “去你妈的。”杨华叫骂着一脚踢过去,将那家伙踢翻在地。

    这样的变故引起了一片混乱,城楼上有禁卫军慌乱地冲下来,旁边激奋的开封百姓也怒骂着欲上前殴打杨华等人。

    杨华大怒,猛地抽出横刀,护在李纲身前,大喝,“都不许动,否则倒剑无眼。“

    李纲神色不变,朝城楼上一拱手,放声大叫:“尚书右丞李纲求见大宋天子!”

    听到这一声霹雳般的怒叫,刚才还乱成一团的人群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小声地交头接耳,“原来是李相公。”

    “李相快上来,陛下正要找你呢!”楼上一个官员连连招手。

    杨华定睛望去,这人他也认识,是李纲行营司的属官方允迪,负责机要。见是方允迪,李纲也是一楞。他同杨华走上城楼时问:“方允迪,你怎么在这里?”

    方允迪忙回道:“禀李相,我也是刚被陛下传来的。陛下命我以亲征行营的名义写一分捷报,等下也好当着众百姓的面宣读。”

    “糊涂!”李纲大骂:“捷报,报什么捷,仗都还没开打,胜负还是未知数,就捷报了。陛下呢?”

    方允迪指着城楼上说:“陛下在里面歇息呢,说是要在这里静侯姚平仲将军的佳音,只等捷报一来,就在这里举行献俘典礼,犒赏三军,与民共贺。”

    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果然,在城楼上正立着一张巨大的金黄色御座,几个内侍正在匆忙布置。

    李纲也不说话,从杨华手中接过横刀,走上前去,将那张椅子劈得稀烂,一边砍,一边怒骂,“共贺,我叫你们共贺!”

    几个内侍见李纲来势凶猛,都吓得坐在地上,齐声号哭:“李大人,你不能啊!”

    “李纲,你要做什么,想造反吗?”城楼里面穿来皇帝愤怒的叫声。

    杨华见李纲如此冲动,也觉得不妥,忙上前拉住李纲的袖子,“李相,我们还是快些去见陛下吧。”

    正在这个时候,“当!”一声巨响,一阵悠扬的钟声从钟楼那边传来。

    李纲面色煞白:“子时了吗?”

    杨华也骇得头直竖,“子时了。”刚才他们去皇宫,路上被人群一挤,本就浪费了不少时间。去皇宫扑空之后,转道封丘们,又耽搁了半个小时。

    到现在,说服皇帝派信使去制止姚平仲已经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李纲和杨华都面色灰白,颓丧欲死。

    皇帝的声音还在怒喝:“李纲,你竟如此狂悖无礼,马上进来见朕!”

    李纲喃喃道:“现在可怎么好?”

    杨华:“还能怎么样,李相,请马上回亲征行营,点齐军马出城接应,能救一个算一个。”他心中也是恼怒到极点。这北宋的皇帝真是糊涂到家了,这样的政府,不倒台还真是天理不容。

    “好,马上走。”李纲也不再废话,转身就朝楼下跑去。

    “李相,陛下要见你。”方允迪冲了上来。

    “去你***。”杨华一把将他推开。也不管那许多,快步追了上去。

    下面的百姓见此变故已经乱成一团,李纲骑着马竟然前进不得。

    杨华见势不妙,也顾不得许多,提起鞭子朝下面夹头夹脑抽下去,对身边卫兵大吼:“动手,为李相开道。挡驾者,杀!”

    。。。

第八十章 康王() 
金人大帐中,张邦昌脸上泪痕未干,他端着一碗散着腥膻味的羊奶坐在那里,端着一杯羊奶盯着地面呆。

    自进了金人大营已经一天一夜了,他和赵构就如同两只猴子一样被人领着在军营中到处展览。不断有人女真人在旁边指指点点;“看,这就是大宋的王爷和宰相。”

    那些女真人长得又黑又壮,看起来如同食人生番一样。被成千上万双闪着绿光的眼睛看,就如同置身于狼窝。张邦昌心中一害怕,竟失声痛苦起来,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完全没有半点大宋宰相的气质。

    反倒是康王一点也不害怕,瞪着眼睛四下观看,饶有兴致的模样。

    大概是看张邦昌哭得可怜,领他们四下巡回演出的那个女真官员这才满意地结束了这次高票房的的演出活动,将二人带到一个帐篷里面,扔下一堆酒食,说:“你们且在这里歇着,有消息我再来通知。”

    康王地问那个女真人:“宗望什么时候来见本王。”

    “或许是明天吧。或许是明年,谁知道呢!”

    听到这样的话,张邦昌又抽泣起来。

    第二天,继续展览。

    到晚上,赵构很张邦昌疲惫欲死。进了帐篷,相对无语。、

    张邦昌有开始黯然神伤。

    哭了半天。赵构被他哭得烦了。柔声劝慰道;“张相别哭了。我看那女真人也是一个脑袋两条腿。没什么可怕地。”

    “王爷。这女真人都是北方蛮子。说杀人就杀人地。刚才我们被人家带着到处给人看。传了出去。丢大人了!”

    “唉。没什么大不了地。我倒认为着是一个探察女真人虚实地好机会。”赵构惬意地躺在厚实地毛皮垫上。双手枕于脑后。笑道:“张相。和谈之后你马上就可回东京复命。我可是要送金人过黄河后才能回去地。我都不怕。你还怕什么?”

    “我倒不是害怕……只是。只是觉得太屈辱了……”张邦昌放下手中地羊奶。肩膀一阵**。

    “算了。别想那么多。我去问他们要点酒。喝了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赵构一翻身。猛地从垫子上站起来。“张相。听他们说你酒量不错。咱们比比?”

    张邦昌苦涩地摇着头:“康王。都什么时候了。我喝不下去呀!”

    “看你出息得。”赵构扑哧一笑,正要说话。突然,帐篷的门帘被人粗鲁地掀开,一个浑身铠甲的女真将领提着雪亮的弯刀走了进来,大喝:“谁是赵构,谁是张邦昌。”

    帐篷外面,火把亮成一片,起码有一百个武装到牙齿的女真武士凶恶地站在那里。

    “我是。”赵构随意地应着。

    “我不是。”看着那女真人手中的刀子,张邦昌大惊,不住往康王身后缩。

    女真武士上前一把将张邦昌拧过来,道:“你们,马上更我走。”

    张邦昌的身体抖个不停,“去、去……去哪里?”

    “二皇子要见你们。”

    赵构:“宗望要见我们,这么晚了。”

    “少废话,走!”说着将张邦昌像扔米口袋一样扔了出去。

    外面的女真人一阵哄笑。

    赵构本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长于深宫,哪知道形势的险恶。见张邦昌如此狼狈,也差点笑出声来。他走上前去,忍住笑把张邦昌扶起,对那个女真人道:“前面带路。”

    见赵构如此镇定,那个女真军官一呆,“你这人胆子却也不小,随我来吧。”

    “什么这人那人,本王是康王,大宋朝的康王赵构。”赵构第一次怒了。

    一行人押着赵构和张邦昌走了半天,终于走到一个大帐里。

    大帐之中有两个人,一个矮小的女真汉子和一个高大英俊的长髯男人。不用说,矮的那个就是金国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而另外一个就是郭药师了。

    宗望正在用刀子对付着桌上那盘烤全羊,见二人进来,也不理睬。

    而郭药师是认识张邦昌的,见他们二人进来,一笑,却不说话。

    张邦昌:“见过二太子。”

    宗望终于将一块羊肉割下,扔进嘴里,咀嚼了两下,突然一皱眉转头对郭药师说:“药师,这羊肉老了些,都塞牙了,你也尝尝?”

    郭药师接过宗望手中刀,切了一块,举在眼前看了看,“是有些老。”

    张邦昌:“大宋和议使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见过大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殿下。”他心中惶恐,换上了正式的外交礼节。

    宗望依旧不理,将油腻腻的手指在皮袄上擦了擦,“药师,把这盘羊肉端走。”

    “是。”

    张邦昌站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出一口,额上全是汗水。

    “嘻。”赵构轻笑一声,很大方地走到一边,一**坐在一张椅子上。

    “咦!”宗望眉毛一扬。

    “康王,快起来。”张邦昌更是害怕,忙上前去拉,却被康王一把推开。

    康王朗声对宗望道:“完颜宗望,你不是要同我大宋谈判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宗望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你们急什么,谈还是打,主动权在我。还轮不到你们说话。”

    康王有些恼火地站起来,“这么晚了,若不谈就送我们回去,我要睡觉了。”

    “站住!”宗望一声断喝,他也拿这个满脸无所谓的青年人很是头疼,“我还没让你们走,着什么急?今天叫你们来,是叫你们看一出好戏。”

    “什么好戏?”赵构问。

    宗望冷笑:“据细作来报,姚平仲将于今夜子时夜袭我军大营。我大军已经设下伏兵,只等姚平仲一到就四下掩杀。你们南人最是狡诈,一边和谈,一边还来滋事。哼,我就是要让你们看看,你们南人都是一群混蛋。”

    很显然,宗望被宋朝皇帝的背信弃义惹恼了。

    他说:“如果到时候姚平仲真杀过来,我要你们好看。如果他不来,我再同你们和谈。”

    正说着话,“当!”一声,开封城报时的钟声悠扬地传来。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山崩似的喊杀声,放眼望出去,远方已是一片火海。

    一个卫兵猛地冲进来:“禀二皇子,南人大军杀过来了!”

    “啊!”张邦昌一交跌倒在地上,放声大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宗望威风凛凛地站起来,大喝:“传令给兀术,且不急着杀敌,放他们进包围圈。我要把姚家军吃个干净。”

    。。。

第八十一章 乱潮() 
慕天坡。

    杨华手握着一把长长的陌刀,站在封丘门外的荒野上。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同后世大不一样,后世因为黄河几经泛滥,地表已覆盖厚厚的一层黄土。而就在北宋,这一片土地的地形地貌相对要复杂些,除了蜿蜒的河道外,还有不少绵延起伏的丘陵,风吹过低矮的灌木丛,出呜咽的声音。

    这样的地形虽然开阔,却也能对金人的骑兵集团冲锋有一定的限制。不过,相比起女真人的骑兵集团,宋军的混乱更让人操心。

    作为北宋的都,开封城集中了一百二十万人口,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可说起来也奇怪,只要一走出开封城,触目便是一片荒凉。土地都废弃了,到处都是抛荒的耕田。想起来这也正常,作为一个大都市开封人随便摆个小摊也比面朝黄土背朝天挣得多。商业的繁荣,使得开封的农业人口大量减少。

    近段时间,开封城郊宋金几十万大军反复拉锯。郊区的百姓早已死伤殆尽,一到深夜,四野漆黑一团,再看不到半点活气。

    几声凄凉的犬吠传来。

    雾更大了,风一吹过,乳白色的水雾在火把的照耀下翻卷滚动。眼前的情形变得不真实起来,乳白中,到处都是满面惧色的宋军,他们都身穿精良的铠甲,手握代表着同时代最高科技水平的武器,但身体却在这冬日的寒冷中微微颤抖。

    从皇帝那里愤怒地离开之后,杨华随李纲来到亲征行营大帐,点齐了兵马出城接应姚平仲的大军。

    到队伍集合完毕,已经小一个时辰过去了。因为夜里的开封实在太乱,又要留部队镇守京城,因此,李纲只调了两万人马。这已经是东京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其余的厢军也只能站在城墙上装装样子,真拉出去,反倒乱了自己阵脚。

    可即便如此,正调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