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十七章 张邦昌的邀请() 
杨华拒绝了皇帝封赏,一心要上阵杀敌的事在开封城里传来了。有回想起那日血战宣泽们是的战绩,事情越传越是玄乎。很快,杨华在开封人嘴中变成了一个身高一丈,手持百斤铁棍,每顿能吃两斤白米饭的猛人。

    城里人都说杨华这人不忘本,为了保留何灌的禁军骨血,竟然不顾自己的前程,大有古人之风。

    于是,不断有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座园子。

    与此同时,杨华的工作也安排下来了,依旧保留起龙卫军指挥使一职。至于龙卫军,因为人数实在太少,虽然保留编制,却已无法使用,只能暂时放在城中休整。据说,亲征行营有意给杨华补充人马。

    按北宋时的编制,一军应有兵马一千五百人。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编制,按照军中的潜规则,根本不可能给个实数。一千五百人,枢秘院先要吃五百空额,兵部又扣五百。真正能派下来的士卒有五百就算不错了。

    当然,一军指挥也可以吃掉两三百空额。因此,一军有个三百人也属常见之事。因此,如果在太平年月,杨华这支军队很有可能有一千来人马仅仅停留在纸上作为影子部队而存在。

    上头吃空额是上头的事。杨华还没那份闲心再从中吃上一笔,再说也吃不到几个钱。国家都快要完蛋了,朝廷的军饷也不那么靠得住。还是手头有握有大量的精锐来得实在。

    正式确定龙卫军的番号之后,做为中央禁军硕果仅存的一支部队,杨华很不客气地跑去找李纲要人。李纲手头人马也是紧缺,安慰了杨华几句,双手一摊说要人一个没有。当然,空白告身可以给他一些,以方便他招兵买马。

    李纲身为皇帝亲征行营使,手上握有大量空白委任状。现在的开封,能用之兵本就不多,加上漕运断绝,给养也是困难。可以说没钱也没人,能给杨华的也只有朝廷的大义了。

    杨华本打算在磨上一阵嘴皮子,可李纲为人刚正,一身正气,自己那点小算盘一对上他,不知怎么的心中便先怯了。讷讷几声,只得要了一大叠委任状回去了。

    送杨华出来的时候,李纲一张脸显出一种不健康的苍白,想来这几日劳累过度所至。今日,更多的勤王军队云集开封,无数将军都跑去找他要钱要粮,将他累得几乎吐血。

    形势总地来说对北宋是有利地。随着各路大军地到来。金兵已处于被反包围地态势。只要将时间拖延下去。金兵长途奔袭。一但粮草不继。自然就会退去。

    因此。时间对北宋是有利地。

    不过。金兵拖不起。宋军也拖不起。江南地漕运地船只已经有五天没出现过了。城中已经陷入粮荒。可以说。双方都在硬挺。

    李纲也觉得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好几次都招集众将商议同女真人决战一事。可众将都说金人势大。我军远来。补给不足。士气低落。若出击只怕会败。

    种师道身为军中第一人。本以为自己能做这次开封战役地主帅。却不想做了李纲地副手。心中也是恼火。自然不赞成出兵。

    看到小种地态度。西军诸将自然以他马是瞻。

    如此一来,李纲的出击计划自然是无疾而终了。

    这一切,杨华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虽然对李纲那日不放自己入城逼自己血战一事非常不满,可这并不能减少杨华对李纲的尊敬。换位思考,那日若自己是李纲,身边又是皇帝。在西水门码头被大火烧毁,金兵即将攻进城来的当口,自然是要命龙卫军将缺口堵上。这么一想,杨华也理解了。为将者,当以大局为重,心慈手软要不得。

    送杨华出来后,李纲握中杨华的手,叹息一声:“杨华,我知道你一心恢复禁军,可眼前的情形你也上知道的。行营缺兵少粮,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这样,兵你自己去招,我这里出个手续便成。也免得被上头克扣,无法凑够实数。不过,汴梁子弟大多浮糜,不是当兵的好料子。等此间事了,你可去秦凤路招些健儿。”他叹息一声:“杨华,那夜你可怪我?”

    杨华心中有些感动,忙道:“李相说哪里话,没得折了末将的草料。相公一心为公,我哪敢有怨言。”

    “那就好,那就好。”李纲叹息一声,“兵你自己招,军饷我是拿不出来的,不过,工部制造坊里还有些军器,若你要,我出文让你去选。”

    杨华大喜:“如此就多谢李相了,末将这就过去看看。”

    他现在手头人马不多,可铠甲都因接连大战已经残破。再说,未来战场上,宋军面对的可是金人的铁骑,因为缺马,步兵对上骑兵,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所以,要想在未来的战场上不至被人一击而溃,只能靠先进的武器装备。

    老实说,宋军的步人甲的确精良。可有一点,实在太重了。标准的步人甲重四十九斤,身体弱一些的人一但穿上,连走路都困难。再说,这种铠甲还有一大弱点,太长太大,下摆直接拖到膝盖,如此一来便制约了步兵的机动能力。

    最讨厌的是,步人甲固然坚固,大刀砍上去也不过是一个白印,可并不能防穿刺。再说,女真部队中装备了大量比如狼牙棒之类的重武器,被人家直接砸到身上,铠甲就算再坚固,也不顶什么用。

    铠甲是一方面,武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按说,宋军对付敌人骑兵最可靠有效的手段是用重甲士兵压阵,辅以弓弩杀伤。因此,宋军中弓弩手比例极高,已达七成之巨。

    可问题是,杨华手头只有五十人,就这点人马再搞多兵种配合毫无必要,反形不成战斗力。还不如弄一个单一的肉搏部队出来。

    这五十人可都是见个血的老兵,若给他们坚固的盔甲,合适的武器。一拉上战场,至少是一支可怕的突击部队。

    从李纲那里拿了一大叠空白委任状后,杨华急冲冲地跑回院子,准备将众人找拉商量一下该用什么样的武器和什么样的盔甲合适。

    刚一回去,头上因为磕磕出的伤口又开始流血。梁红玉见了“哎哟!”一声,忙上前替他换药,一边埋怨,一边说,“古松赶从张邦昌那里过来,说是要请你过去做客。”

    “古松总算联系上张邦昌了,却不知为何转了性子?”杨华觉得奇怪。

    “现在正过年呢!”梁红玉笑道:“你也知道他和古松是同学,大过年的,两同学虽然身份相差悬殊,可关系却是密切。你又是古松的上司。搂草打兔子,顺便请你过去吃顿饭也属寻常。”

    “你才是那只兔子呢!”杨华一笑,心中却有些疑惑,古松和张邦昌同窗聚会,却请自己过去,这事情却显得古怪。

    但是,他本就想同张邦昌接触,这么个大好机会摆在面前,自然是不肯放过。

    。。。

第五十八章 两下不斗() 
在西水门大战之后,金兵也试探着攻击了几次开封。可城中兵马在李钢的主持下守得甚紧,加上开封城墙坚固,金兵的几次攻势无疾而终。最让完颜宗望恼火的是,每当金兵一动,围在他们周围的种师道等人也跟着动,即便西军有装腔作势的嫌疑,未必肯出力死战,但也不得不防被他们城里城外夹击的可能。

    随着宋朝各路勤王军队的6续到来,金兵陷入了不尴不尬的境地。

    先,金兵的包围圈子越来越小,兵力不断收缩,已经从刚开始的大包围逐步龟缩,到最后值得让开两边,只占其中的几个战略要点。只要能卡住城内外的运输要道就够了。

    而且,随着宋军数量的增加,就连这几个要点也渐渐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

    现在的形势对长途奔袭的女真人更加不利了,有点像几百年后的两党内战。**一方只能将兵力平均地撒在各个据点,而据点之外却是来去自如的解放军。

    到现在为止,对开封的大包围已经名存实亡。城内城外已经联成一片,只等聚集足够的力量就同已被分割的金兵决死一战。

    皱着眉看着地图犬牙交错的敌我势力,宗望脸上的恬淡再也看不见了。坐在案前,他眉头紧皱,良久才说了一句:“药师,是不是让兀术在酸枣门那边提前行动,将东面道路绥清,开出一条通道来。东京东面是姚平仲的队伍,战斗力很强。不解决掉他,终究是个问题。”

    郭药师的胡子显得有些零乱,往日那把漂亮的大胡子油腻地搅成一团,脸上显得异常的疲惫。他昨夜因为遭到种师道部的骚扰,一直没有睡觉,显得精神有些萎靡。听宗望这么一说,他猛地一震,好象刚从睡梦中醒过来,“二皇子,您的意思是让四皇子先打通归路,难道说我军要退了?”

    宗望叹息一声,矮小的身材更加佝偻,他深深地伏才案上,又看了一眼地图,这才苦笑道:“不退还能怎么样?我们这次是捅马蜂窝了。我们这次出兵,本就想来个战决,打宋人一个冷不防。没想到东京城竟守得如此坚固。宋人各路援兵就快到了,现在我军面前可是整个宋朝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不退,又能怎么样?”

    事实正如宗望所说的一样,现在的开封城外已经集聚有将近十万勤王军队。且都是各地精锐,尤其是西军,更是装备精良,最为难缠。

    金兵只有六万,其中真正的女真精锐不过两万。余者都是汉军、渤海族人、奚人、契丹人。这些人新附未久,保不准见势不妙起了别样的心思。

    再说。即便拿下牟驼岗解决了给养。可只要宋人就这么同金兵大军拖下去。拖到金人粮草不继。各路大军整合完毕。等待女真大军地就是有个全军覆灭地下场。

    时间对女真人极为不利。与其等到山穷水尽再退。还不如趁现在军力还算齐整。走他娘地。

    听到完颜宗望这么一说。郭药师大惊。“二皇子不可。这兵是断断退不得地。”

    郭药师又道:“二皇子您想过没有。我军已深入宋境。现在敌人地主力已经集合。我军现在若退。敌人尾随追击。此地离我国境距离何止千里。稍有变故后果不堪设想。我军固然精锐。可沿路都是敌人。就现在地河北。还有大量宋人死守在各地城中。我军若北归。难保他们不出城骚扰。”

    金兵这次进攻开封采取地是类似于后世二战时美军太平洋战役时地蛙跳战术。沿一条直线南冲。只占据其中地几个战略要点。要点两边地宋军却来不及清剿。若金兵现在后退。被西军一路攻击。河北地滞留宋军定会群起响应。

    因此。郭药师认为。现在退兵。比在开封城外被宋军合围形势更加恶劣。

    与其在沿途被人逐步消灭,还不如留在东京城下寻找机会。

    宗望叹息一声,“走也不是,留却未必能拿下东京,反有被人家一口吃掉的危险,如之奈何?”说到这里,宗望满面愁容,一双眼睛里尽是无奈。看起来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见主帅如此颓丧,郭药师心中得意,声音大起来,“二皇子不用担心,末将军自有办法解大帅之危,只是……”

    “药师,快快说来。”宗望大急,一拱手,“就别卖关子了?”

    “二皇子,末将认为,我军可派人进城与宋人谈和,漫天要价。只要宋人答应我军的条件,到时候两下休兵。我等自可从容北归。宋人懦弱,历次对外作战多以金帛求和。他们已经习惯用钱买平安。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说到这里,郭药师不禁大声笑起来,轻蔑地说,“二皇子,药师在东京呆过一段日子,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宋人的官家和宰相们的德性。他们巴不得与我和谈呢!”

    宗望沉吟:“如果能够就这么从东京城战场抽身自然再好不过,但是,现在宋人的勤王大军已至。主持军事的又是李纲这头犟牛,只怕他们未必肯罢手。”

    郭药师微笑:“这事情也简单,只要……”

    宗望大笑:“药师,你又卖关子了。”

    郭药师道忙说一声恕罪,道:“不过,这去和谈还得让四皇子的军队向西同我配合,敲打种师道一下,而且要打得狠,只要将他打疼了,种师道在城外呆得难受,自然就会要求进城休整。如此一来,宋人必会答应我等的条件。”

    “这又是何道理,不是要和谈吗,怎么又开始大打出手了?”宗望有些疑惑。

    郭药师冷笑:“二皇子是一个磊落丈夫,自然不明白宋人官家和宰持已经军中大将之间的龌龊。先,宋人历次外战都以大败结局,早就对自己的军队没任何信心,这仗能不打自然就不打;其次,现在宋人新君刚立,内部混乱,赵桓需要时间整顿内部,也不想打;其三,现在西军主力齐集城下,西军以前一直都由童贯主持,想来必为新君所忌。我金国大军远来不过是求财。而若西军中有人心怀异志,妄图复辟,要的可是官家的性命。时间拖下去,夜一长梦就多。你说,大宋的官家会不会答应同我等谈判?李纲虽然刚正,可也要受到各方的制约。皇权,嘿嘿……”

    宗望笑了起来:“药师,你意思我明白,对,我们夹击种家军,逼种师道进城。哈哈,到时候,大宋的官家肯定会想,小种你老是喊进城,究竟想干什么?哈哈,药师,你真是我的智囊啊!”

    郭药师忙谦虚地说:“药师不过是知道一些敌人的内幕而已。”

    “恩,命令兀术狠狠地打小种,把他给我打痛。药师,你也准备一下。”

    “是。”

    “对了,我们该向宋人开出什么条件呢?”宗望笑着拉住郭药师。

    “割地、赔款,犒劳我远征大军。”郭药师,“我大金灭了辽国,自然要全盘继承辽国和大宋的所有条约。”

    当日,兀术和郭药师尽出精锐猛攻种师道大军。见金人来势凶猛,加上现在的金国大军已经全盘武装上中央禁军在汲县遗留的装备,种师道见势已不可为,只得紧守营垒不出,并再次跑到皇帝面前要求退入开封城休整。

    皇帝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不准。”

    攻了一天,双方互有死伤,当天晚上,金人停止攻击。

    于是,双方开始了长时间的对峙。

    攻击无果对金兵打击很大,整个战场的形势对金兵更加不利。

    次日,金人秘密使入城。北宋守军将消息报告给宰相李邦彦。

    李邦彦不敢怠慢,悄悄跑到皇帝面前,“城北守军禀报,金人遣密使上城,请我国派大臣前去金营劳军,有要事相商。另有守将密报,金使隐有求和之意,说只须赐给财物,即可退兵。”

    皇帝正为种师道要求入城一事气得满面铁青,听到这个消息,猛地站起身来,“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李邦彦又道:“金使吴孝民,已在安远门外大营。”

    “金人攻城甚急,怎又有使者至?”

    “金人狡诈,远来不过为金帛子女。若我略施恩惠,他自遁去。今日虽破费若干,日后朝廷对民间略加赋税,即可补回。如此,可免京畿一带涂炭!”

    “太好了!”二十六岁的赵桓眼睛里含着热泪:“能不惊动宗庙,免于生灵涂炭,即赐他三五百万,亦无不可。只是,将来也无须加赋税,宫中开支略加节省就是了。”

    “立即派使节去金营和谈。李爱卿,这事就由你负责。”

    “臣遵旨。”

    “对了……”皇帝叫回李邦彦:“这事就你我知道,不要外传,千万……千万别让李纲知道了。”

    在皇帝看来,敌人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